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富贵皇华 >

第131章

富贵皇华-第131章

小说: 富贵皇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到了父皇陛下的手段。对禄郡王这种骄横已经刻进了骨头里的货色,就要用捧的方法。他才能迸发更多的热情去好好办差。
    灭蚊药水在朝廷的组织下由太医院和民医署大批量配制出来,出售给民众。但仅靠太医院和民医署的那几十号人配制药水,实在忙不过来。而且药水的价格与实际成本相差极大,家境贫穷者就有可能买不起。颜无悔便建议将药方公开于天下。让百姓自行买药去配制药水。
    这份药水配方是颜无悔研制出来的,他如果不愿意,朝廷也不能随意公开药方。他如此深明大义。禄郡王和朝臣们都表示赞赏。武令媺不愿让颜无悔的辛苦白费,便叫人在抄录药方时。格外注明出自他之手。
    于是,随着药方四处流传且发挥功效的同时,颜无悔的名字也渐渐广为人知。鹰卫禀报武令媺,好似兰真公主府和郑家暗地里在给颜无悔扬名,一捧再捧。
    他的功绩说实话确实不小,但也不至于大到几乎将疫病防治和治愈之功全部握在手中的地步。然而世间流传的颜无悔的盛名,夸张到了连武令媺都觉得不妥的地步。
    民众只知小颜神医研制出了预防疫病的药水,却不知道圣手和圣手门的弟子们没日没夜治疗患病之人的事儿。圣手门的功绩被人为掩盖,颜无悔的声名则被有意抬高。
    武令媺颇感为难。颜无悔是她的好友,她乐见他能扬名。可是这种踩着同门上位的做法,她实在看不过眼。只是那些事儿都是兰真公主府和郑家所为,颜无悔自己半点不知,他其实很无辜。
    这个单纯的孩纸,因上下学路上都会遇着慕名而来向他表达谢意的淳朴民众,既骄傲又不安。骄傲的是他没有辱没圣手门和师父圣手神医的名声;不安的则是,他觉得自己是大夫,而医者父母心,这些事儿都是他应该做的。
    可想而知,颜无悔面对民众时谦逊可亲的态度,愈发让民众喜欢和尊敬。再加上有心人不断的推波助澜,这段时间他的名头那简直可以说是如日中天。
    在所有陪伴皇帝陛下的各府子女当中,皇帝陛下对兰真公主的小女儿淳和郡主向来青眼有加。朝堂之上,禄郡王得了郑家人几次声援,心里不免动了加大拉拢力度的心思。
    因着颜无悔是兰真公主义子的缘故,禄郡王向皇帝陛下请旨,打算封赏一番。皇帝陛下将此事交由他全权作主,禄郡王便趁着自己还监国的最后几天,好好地向兰真公主和郑家卖了回好儿。
    郑家在配制药水之事上出力不小,在提调药材和运输之事上相当给力。禄郡王因此提拔了两名郑家子弟的官职,又给昌国公加双俸。颜无悔是白身,禄郡王便打算给他太医院正五品的官职和最少男爵的爵位。
    颜无悔意在科举,不想通过医术入仕,便拒绝了太医院的官职。但他接受了男爵的爵位,禄郡王亲自给他选了封号,是一个“善”字。
    武令媺还担心圣手门诸位名医会不痛快,但据她的观察,圣手门的各位对小师弟能取得如此成就都非常高兴。也是,名医们来自天下各国,大周人氏就是三两个。他们在当地都深有根基,又不会留在太宁,何必要去妒忌小师弟?
    当然,在消灭疫病过程中出了大力气的各位名医也都得到了大周官方的赏赐。那段时间,金珠宝贝源源不断送入玉松公主府,成天的宣旨的人来了又去。
    颜无悔得了朝廷的赏赐,对疫症更是上心。他不顾兰真公主的阻挡,伙同圣手门的几位师兄,带着各自的保镖,跑到清淮岭去实地考察。
    功夫不负苦心人,还当真让他们找到一处不知积聚了多少年枯枝残骸的大泥沼。泥沼蚊虫众多,被惊动之后飞起来可谓是扑天盖地,吓人得很。
    武令媺看出来了,圣手门的这些家伙与圣手老爷子是同样的德性。做什么事情,他们都要追根究源,非要弄个一清二楚不可。
    那片泥沼被洒下了几马车的特效灭蚊灭虫药水,还被某位江湖豪客贡献出来的特殊火油将泥沼里的水给烧干,将蚊虫的卵消灭在萌牙状态。
    也不知道灭杀泥沼里的蚊虫是不是起了效用,总之此后治愈寒热症病情的进度大大见快。得病的人很快就被治好,也没有越来越多的患病者增加。于是停滞在路上的各国贺寿团的各种病也飞快痊愈,并且加快了行进速度。
    不过十几天的功夫,原本被武令媺深深忧虑且恐惧的虐疾病就几乎消失怠尽。她放下提起的心,很庆幸圣手老神医果然对得起那偌大的声名,能用草根树皮就治好这病。
    可是过去了这么久,圣手老爷子还是不见人影,皇帝陛下的身体重新由颜无悔接手。圣手门的名医们回到编纂医典和药典的工作当中,整日聚在一起讨论,争得脸红脖子粗。而已经被大家校订好的医书和药书很快就能出版一部份。
    武令媺的心思也全部放在了批改属官考核试卷上来。好几百份的卷子,因是她出的题,她坚持要由自己来批改。前段时间她的工作效率不高,但在连喆勋走马上任之后,她的工作便有人分担了。
    武令媺不得不承认,新任公主府总理官(试用)的连喆勋是此位面世家贵族优秀子弟的典范。说句良心话,连大人家世好、家教好,人品好、脾气好,能力也是顶呱呱,这把年纪了连通房侍妾都没有,保证是原装货,除了有点洁癖和比较挑食以外,目前的他无可挑剔。
    可是那句话怎么说的,他很好很好,但她就是不喜欢。不来电啊不来电,武令媺也挺遗憾的,为什么连喆勋这么优秀的男人,她就是不来电呢!?
    也许,他还缺少能够让自己动心的一点点东西。武令媺只能如此想。她是个办事从不拖泥带水的人,她相信自己的态度绝对已经传递给了连喆勋。可惜连大人还是个固执的人,他大约还将武令媺当成不解风情的小孩儿,一意孤行地打算等她长大。
    放在前世,下属暗恋上司的事儿实在正常。所以武令媺并没有将这件事太放在心上。连喆勋怎么想的完全是他的事儿,反正她的态度已经表现出来了。有这么一位精明强干的下属,她其实很愿意。L

☆、第三十九章 搭建草台班子

批改考卷、参照鹰卫提供的调查消息来对比考生递交的职位选择表,在决定最终人选时,武令媺会听取连喆勋的意见,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连喆勋于是充分体验了一把公主殿下的强势和果决。他这么一个大男人,在与武令媺争辩职位人选的时候,居然会被小小女子的气势给压住。
    尚未及笄的少女却有如此雄浑魄力,让人越来越着迷。连喆勋觉得,玉松公主身上仿佛有种特殊的魔力,即便你不认同她的想法,却无法产生离她而去的心思。他绝不放手!
    时间就这样过去。比起圣手门和颜无悔的热闹,武令媺就冷清多了。于疫情之事,她也没什么功劳,也不能说疫病会发生就与她有关。总之她是无功无过,是打酱油的角色。
    直到七月初十,玉松公主府的各位属官正式上岗,武令媺做为公主府的主人才又露脸了一把。她这公主府俨然小朝廷,而且是联合国,操着各地口音的属官们互相致礼时可真是一景。
    鸿博书院天字甲班有不少质子报考了属官,武令媺说到做到,只要能考上,她就会录取。成为公主府属官的质子共有七位,说多不多,说少也绝对不少。其中来自魏国的代侯拓跋靖更是考取了正五品的礼宾局对外联络处的正处长。
    此外,公主府属官不仅有男子,还有一群莺莺燕燕。以玉松公主伴读安咏卿和西疆蛮寨女寨主吉吉为首的六名女子,将亲卫队文职军官的职位一网打尽,竟是没给别人留下一个。这群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娘子军,集体通过了后来的武选。吉吉的武艺连霍去疾和安烈都惊讶了一把。
    公主府的宫女和内监也有五人发奋图强,考取了属官职位。虽然都是正七品的小官儿,却总算有了官身。宫女还好,反正女官在宫廷也不是没有。但是内监,就从来没有参知政事的。在玉松公主府却不一样,内监也能穿上七品官的浅绿官袍,与同僚们坐在办公房处理政事。
    就为了有两名内监成为文书小吏。武令媺又被御史弹劾。说她无视尊卑纲常,破坏祖宗规矩,居然胆敢任用太监。当殿。武令媺自然是一言不发。她很清楚地看见大臣们眼中的嘲笑和反感,但她不为所动,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大臣们也就是过过嘴瘾,皇帝陛下一如既往地不理会弹劾武令媺的奏章。他老人家倒是突然抛出重磅炸弹。一道圣旨宣布了七位辅政大臣当中来自宗亲的三位人选。
    镇西军大都督襄郡王、宗正局玉牒司主管肃亲王以及右龙骧军将军寿亲王,这就是下一任皇帝的三位宗亲辅政大臣。圣旨一出。群臣皆静默。
    武令媺听了圣旨也愣住。襄郡王是怀睦老亲王的儿子,虽然与她只在回京述职时见过面,到底她与怀睦亲王府亲厚。肃亲王就不用说了,生意伙伴、中立联盟的盟友。至于寿亲王武宗厚。那更是她的铁杆。
    小十二原本只是右龙骧军龙牙营的主将,圣旨说了升他为右龙骧军的将军,原来的掌军将军调往别处任职。联想到安叹卿抵京之后。其弟安啸卿便被调去了雁鸣关防备楚国的平南大营,而安绥老将军又年事已高。武令媺可以肯定,小十二未来估计能坐上龙骧军大将军的位子。
    撇开与自己的亲厚程度,武令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思考。她发现这三位宗亲辅臣,年纪最大的襄郡王也就只有四十二岁,武宗厚更是连二十岁都不到。那么朝臣们应该能想清楚,为什么他们前几次递交的辅臣人选都没有通过。
    看来父皇陛下等得不耐烦了,朝臣们提出的辅臣人选无一不是年高资历深的老臣,根本没有摸准或者说有意不遂皇帝陛下的心愿。毕竟朝堂之上几位皇子势力交错,无论是谁登基,当然都希望是自己这边的重臣成为辅臣,以避免以后看过多辅臣的脸色。
    宗亲那边,有皇帝陛下死忠的怀睦老亲王强力压制几位族老,皇子们的手实在没办法伸进去太多。他们的影响力有限,自然不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宗亲辅臣人选,只能将主意打到大臣们头上。
    如今皇帝陛下借着公开宗亲辅臣人选的圣旨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大臣们应当要转变想法。他们也害怕,如果拖得太久,说不定皇帝陛下直接公开他自己属意的人选。武令媺相信,辅臣之争不用太久就会尘埃落定。
    看样子领导干部年轻化要在大周施行了。武令媺旁听朝政,也在暗自揣测究竟都有谁会成为炙手可热的辅臣。别人,她不敢肯定,但觉得安叹卿十分有辅臣相。另外,谢骏大将军因年纪可能无法名列辅臣,但是他的长子御史台都察御史谢孚却有可能。其实不站位的中立派希望都很大。
    好吧,这些事儿离她挺远。按照大周律规定,一旦她出阁下嫁,食邑要收回,这些听政议政之权恐怕也难保得住。既然如此,她操的那门子心?还是安生过自己的好日子罢。
    草台班子差不多搭好,属官们新近上任,武令媺不能吝啬,她在公主府外院的悦君楼请各位属官吃就职饭。她倒是有心摆开圆桌大家一起乐呵,然而上下尊卑分明,才是此位面办公理事的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