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小鱼跃农门 >

第100章

小鱼跃农门-第100章

小说: 小鱼跃农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说说,是哪家千金?”
“皇上可还记得前几年奉玉薯进京的那个女孩子?”贤妃笑着说,“太皇太后特别喜欢的那个。也是前些天齐王脑子犯糊涂险些伤到的那个姑娘!”
皇帝瞳仁缩了缩。
“皇 上别怪妾身使人去打听了她。”许贤妃坦荡荡地承认了自己派人去探听唐小鱼的事情,“那天皇上您走后,妾身就叫人去细细打听了这位韩家姑娘的来历,才知道原 来她就是献了玉薯于国有功,得了您和太皇太后夸赞的那位姑娘。说来这事是齐王的不对,妾身本想着要补偿韩家,听了她的来历,妾身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
皇帝看着这个陪伴了自己二十多年的女人,她了解他,比他了解她还要多些。既然许慧提出这个建议,那就一定是有什么足以打动帝心之处。
“说来听听吧。”
“子 不语怪力乱神。这位唐姑娘以前是个痴傻,突然好了又得了玉薯,才会让人将她与神仙子弟联系到一块儿。”许贤妃想了想方说,“不过妾身问了当时她进宫见您时 的言语,这位姑娘聪明也难得质朴,小欲小求,知道自己能要什么能求什么,不像眼皮子浅的女子那样欲壑难填,很不错。”
“接着说。”
“她的确于农事上有天份,能于短短数年得了农神小娘子的称号,可见她这几年一心扎在农事上,心无旁鹜,是个纯直的孩子。”
皇帝点了点头。
“因为心里装不下别的事,而一心研究农事,还避免了蜀中一地的稻瘟天灾,这是国之幸事,臣妾为陛下贺。”贤妃站起身,对皇帝行了一礼,“不过她在农人心中声望太高了,也不是什么益事。”
“这样的人才,应该出自皇家。太子是国之储君,他的奉仪是农神娘子,我大齐必将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李家江山必会承天恩泽,代代永固。”贤妃笑了起来,“不知这样的赔礼,韩尚书会不会满意?”
最后这一句是笑谈。
皇帝和贤妃都明白她没说出来的那句话。
太子才是国之正统,他们的儿子齐王,还是早早儿歇了念头吧。


☆、第109章 惊惶
新年里,皇帝按例给朝中臣工们发了赏赐,也就是压岁钱,红包。
韩府比去年多得了三成。
当然,这三成是私底下给的,不走明面儿。
这也就是皇帝在暗中向韩家道歉的意思了。韩纶入宫谢恩的时候,韩小鱼带着常宁还在后院子里搅拌葡萄汁儿。
“这天太冷了。”常宁看着铅灰色,阴沉沉的天幕打了个寒战,“总觉得要下雪了似的。”
“瑞雪兆丰年嘛,这时候下雪正当时令。”小鱼摸了摸因为发酵而变得温乎乎的瓷缸,“还是让人把这些酒坛子放到窖里去吧,太冷了没办法发酵,下头加炭火总不比窖里暖和均匀。”
“就是,早就该放下去,偏你这么懒。”常宁嘴里抱怨着,又跺脚要拉小鱼回去,“你上回跟我说的那个蜜三刀,我已经试着做出来了,味道还不错呢,你来跟我回去尝尝。”
“等我先让人把酒给搬下去的。”
“嗐,这又不是离了你就不能行的事儿,碧桃姐还在这儿看着呢,你还怕这酒被偷走啊。”常宁拽着唐小鱼就回屋了。
碧桃转身对月亮门后头喊:“伍大哥,出来帮忙啊!”
伍卫瞬间从竹丛里现身出来,搓着手问:“碧桃姑娘,什么事?”
“麻烦您,找几个人帮我把这些坛子搬到酒窖里去。要手稳当的啊,我们姑娘可说了,这酒不能晃,不能摇,不然味道会变酸的。”
“好,好,旁的事儿不能保证,这事交给我们绝没问题。”
碧桃对他甜甜一笑,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来:“我们家阿宁新做的小点心,很甜很香的,给您尝尝。”
搬完坛子,伍卫拿着纸包坐在竹林的木架子上傻笑,旁边有人捏着嗓子尖声尖气地说:“哎哟伍大哥,来帮奴家一点儿小忙。”
伍卫捋了一把竹叶扔出去:“闭上你们的狗嘴。”
竹叶声响,几个护卫嘻皮笑脸围了上来:“头儿,碧桃姑娘这回又送了你什么好东西呢?拿点分给兄弟们尝尝啊?”
伍卫翻手将油纸包塞回怀里,虎着脸说:“去去去,该干嘛干嘛去,一个个围上来谁盯着护着?出了事扒了你们的皮啊!”
“啧啧,刚刚叫咱们哥儿几个搬坛子的时候怎么没这么说呢?咱们都搬酒坛子了谁去保护碧桃姑娘的安全呢?”
“头儿,咱们是不是以后要改人家称呼叫嫂子了?”
“哟,碧桃嫂子!碧桃嫂子嗨!真顺溜!”
伍卫身形一晃,拳头已经到了那人的面前。
那人腰像折了一样突然弯下来,一招撩阴腿就踢了上去。
大冷天的,一直蹲着守着,身子骨都麻了,正巧逮着机会好好松松筋骨。
韩纶回来了,脱了风氅,他就着屋里正中红红火火的炭炉烤了烤冻得发僵的双手,直着脖子叫人:“去把夫人请出来,还有你们大奶奶和姑奶奶,一并请出来,我有事要跟她们说。”
屋里门窗都拿厚棉帘子遮着,将寒气全都挡在了屋子外头。房里有炭盆,下头还烧着地龙,淡淡的炭气拘在屋子里,蒸得人浑身冒汗,可坐在屋子里的头的娘儿仨都觉得骨头缝里往外冒冷气。
“皇上,皇上真的这样说?”常氏看着丈夫,声音微颤。
“是这样说的没错。”韩纶面色凝重,点了点头,“让小鱼参加春天的选秀,皇上的意思,是要给我们家一个恩典,直接内选上。”
“这可怎么行?”许氏捂着胸口叫出了声儿,“我,媳妇本来想着要把小鱼留给大郎的!”
陈氏的眼圈却都红了:“一入宫门深似海。若是小鱼有那攀龙附凤的心也就算了,可她,可她只想自在过日子,要是入了宫,就跟笼子里的小雀儿一样不得自由,她不得生生憋死了。”
韩纶颇为无语地看着这三个女人。
他本来以为将这消息带回来,家里女人惊慌惶恐是有的,但更多的应该是兴奋和高兴。能直接内选入宫,这是多少少女想都想不来的荣耀啊。可这一个个的,直接哭了起来,如丧考妣一般,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不知道该有多心塞。
“你们放心,不是给皇上当妃嫔的。”韩尚书默默皱起一张囧脸来,这安慰的话要是让旁人听了,指不定以为他脑子得了病,“皇上说了,太子东宫空虚,有意选小鱼做太子奉仪。太子奉仪!”他生怕自己说的不清楚,又将这四个字重重地提了一回。
“我的儿媳妇没了。”许氏抹着眼泪。
“大郎这好不容易有个喜欢的姑娘,怎么能这么飞了?”常氏嘴里念叨。
“我的小鱼哟,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面。”陈氏掩面哭泣。
好嘛,敢情他刚刚说的全都白说。
“好 了,你们都静一静,听我说。”韩尚书烦躁不安地喝了一口热茶,“太子东宫里现如今只有一位太子妃,是刑部左侍郎王省之的女儿,十分贤德。除了太子妃,东宫 里只有一位承训,两位良娣。奉仪的位份品级仅在太子妃之下,将来太子继承帝位,小鱼就可能是皇贵妃,再不济也有个贵妃的称号。你们觉得这不好吗?”
常氏呸了一声道:“贵妃的称号再尊贵那也是皇上的小老婆,哪有当一家主母的威风自在。你要是真的心疼小鱼儿,当时就该跟皇上说,小鱼儿早就许了我家大郎为妻了,谁稀罕去给太子殿下作小,每天给太子妃磕头请安的!”
也就这屋里没外人,常氏能跟自家老爷子做河东狮吼状。许氏和陈氏忙着低头,不敢去看韩纶那张通红的老脸。
“这时候倒怪上我了,我早说了小鱼不错,让你们把这事给定下来,是你们说不忙不忙,大郎和小鱼也未必能成的。皇上要让小鱼入宫选秀,难道还要我欺君,将没成的事生生拗就不成?到时候说不定你们又要怪罪我阻了小鱼的青云之路。”
韩纶扯了两下衣襟,躁声说:“不论如何,皇上金口玉言已经这么说了,便有再多怨言,小鱼也得进宫参选,没得躲没得逃。若实在是不想进东宫,咱们再想别的法子,让她落了选也就是了。”
“你说得倒轻巧,皇上都说了直接内选,哪还有作法子落选的机会!”常氏喘了半天,渐渐平复了心情。
她想了又想,对韩纶说:“老爷说得也对,这事躲不了也逃不掉,皇上的金口玉言不是能轻易改变的。山不就我,我也就只能去就山了。去太子东宫总比选上了当个后宫里的小妃嫔强。只是老爷您确定了,皇上要把小鱼指到东宫当奉仪,而不是什么太子良娣之类的?”
韩纶点头:“皇上说得很清楚,是太子奉仪。”
“那就好。”常氏轻轻拍了拍心口,叹了一口气,“太子奉仪上头就只有一位太子妃,受得压制还少些。”
许氏忧心忡忡地说:“母亲,只是小鱼这出身,怕太子妃瞧不上她,下头的那些个侍妾不敬重她。那她在宫里的日子可就艰难了。”
陈氏眼巴巴地看着常氏:“母亲,怎么办?”
常氏看了看韩纶,韩纶对她点了点头。
夫妻多年,彼此都太了解,用不着多话,二人对个眼神已大概能明白对方在想些什么。
常氏说:“她的出身不成问题,不过就是‘名正言顺’四个字。”
韩纶沉声道:“这是皇上给韩家的恩典,韩家自然要让恩典落在实处方能不负君恩。”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常氏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或许是天意吧。”
韩纶对陈氏说:“过了上元节,就开了宗祠,将你和小鱼正式记名到我韩家嫡支。”
陈氏以手掩唇,震惊之下久久不能言语。
皇帝对韩纶在德懋殿东暖阁的一番私语,没过多久就顺着不同的渠道传到了不同人的耳中。
太 子妃王氏捧着微凸的肚子坐在软榻上默然不语,她心腹的嬷嬷对她说:“皇上已经说过太子爷好几回,嫌东宫冷清。今年选秀,是肯定要往东宫填人的。韩尚书认的 干外孙女儿只是一个农家小户里出来的丫头,还没及笄,听说容貌也就称得上清秀,诗词书画一概不知,心思单纯的很。这样的人被指为太子奉仪可比让旁人来强得 多。她只能任娘娘您搓圆捏扁,想塑成什么形的都成,还不用耗费心神。”
太子妃垂下眼眸:“嬷嬷你没听过她的名儿,早几年,她可是曾经传出过仙人子弟名头的,听说在巴蜀一地,还有个农神小娘子的雅号。”
“那也是要亲历农事才能有让她扬名的机会。等她进了东宫,见天儿都是宅子里的事,要忙着伺侯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哪有工夫去拾掇那些脏兮兮的泥土活计?没两年那些老百姓也就将她给忘了。此后就只有太子奉仪唐氏,再没什么农神小娘子。”
太 子妃斜睨了她一眼,冷笑了一声道:“你当一个普通农家女会几手农活就能被那些农夫尊为农神娘子?没有当地官府的支持,她一个小丫头怎么能穿州越县去帮农人 治稻瘟?又怎么能献玉薯,卖金瓜?寿康宫的那位老祖宗是多精明的,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能哄得她高兴欢喜,宣她进宫做拨霞供吃?一个普通的小丫头能让朝 中素有清名的韩纶大人认了干亲,能让皇上青眼有加,放着那么多名门贵女不指,非要将她指来东宫?”
太子妃轻轻摸着自己的肚子:“总觉得这事情不简单。”
嬷嬷不敢答腔,见太子妃陷入沉思中,不禁低声自语:“只盼娘娘再生一位小皇孙出来才好。”
不然东宫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就算太子爷再能扛,若太子妃这胎又是位小郡主,东宫里空着的那好些个妾位就要被填满了吧。
“本宫也很久没去老祖宗那儿坐了。”太子妃沉吟片刻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