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情网婚桎 >

第31章

情网婚桎-第31章

小说: 情网婚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来到梅眼前。

“喂,家伙。”他和她打着招呼。

“伙计,你换班了?”

“没有。看来我还得工作下去。”

“*的人没来?”

“不,是出现场了。早晨6点半来的电话报案。”

“够倒霉的了。”

“不,我感到很幸运。”

“为什么?”梅眼睛睁得老大。

“因为死者是麦迪。”

“你的老对头?”

“是他……哎,家伙,你能来一下吗?”

“干嘛?”

“到你宿舍……”

“大白天……”

“不是,你瞧你想哪去了?”汤说;”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对这个案子我有点儿想法,你是我的搭档。”

梅环顾左右。“都在扫雪,我走好吗?”

汤说所答非所问:”我在宿舍等你。”

10分钟后,汤和梅一起来到梅的宿舍。

梅的宿舍里设备很简单,一张单人床,一对夹着茶几的单人沙发,还有一张写字台和一只带大镜子的穿衣柜。女警察的宿舍毕竟也是女人的宿舍,处处可见女人的东西,暖气片上放着*之类的女人的小玩艺儿,茶几上有一堆红红绿绿的塑料发卷,床头还有一袋用绿色包装袋装着的卫生巾。 

汤曾经对梅这种大大咧咧的习惯提出过忠告:“像这些女人的东西不要随便放在外面,让外人看了多不雅观……”梅蛮有理由地回答:  “女人的房间就应该像女人的房间样,就像你们男人的房间要像男人的房间样一样。难道你想在我的房间里看到烟灰缸、剃须刀或者几个空酒瓶子?另外,伙计,除了你谁还来我的房间?”

现在,汤和梅就坐在那对沙发里,隔着茶几说话。这对搭档有个习惯,讨论案情时不愿意在办公室里,而愿意在宿舍里,或者在梅的宿舍,或者在汤的宿舍。反正两个单身男人和女人都是一个人一间宿舍,方便得很。

汤将现场勘察报告递给梅。

“你先看看这个。”

梅接过来看报告。

“伙计,麦迪是自杀。”

看过报告后梅说了这样一句话。

“他是自杀?”  

汤重复着梅的话,但他的重复句中明显有一个问号。

“现场勘察已经有了初步结论,这是明摆着的事,你为什么还怀疑麦迪不是自杀?”梅又说。她把手伸到茶几下,随手拿出一只方便袋,袋里装着一些炒瓜子。在她的房间里永远可以随时找出各种各样的瓜子:白瓜子,黑瓜子,五香瓜子,傻子瓜子……此刻,她把瓜子往茶几上一倒。

“来吧,伙计,别闲着。”  

梅抓了一把瓜子,又给汤抓了一把。

“还嗑?”

“嗑吧,美容。”

汤就定定地看着梅,看得梅不好意思。

“伙计,干嘛这样看我?”   

“还美容呢,家伙,你看你左门牙上那个豁越来越大了。”

梅用舌头舔舔那牙。

“你注意没有,几乎所有漂亮女人某一个门牙上都有一个豁。”

“好了,别讨论漂亮女人和牙了。我们还谈谈你的老对手麦迪吧,怎么,你怀疑他不是自杀?”

汤点点头。

“像他这种人是不会自杀的。”

“可是,现场勘查报告已经初步证明他是自杀。”

“我只是凭下意识感觉麦迪不是自杀。”汤将一个瓜子皮吐出来,说:“在现场看到麦迪死后的那张脸的一瞬间,我的大脑里突然闪出一种下意识。你知道,家伙,警察在刚刚接手案件时都会产生这种下意识,那种意识往往是一种职业的直觉,而这种直觉往往是正确的……那一瞬间你猜我想起了什么……”

“我猜到了。”

“是什么?”

“7年前在水库发生的美馨溺水案。”

汤的脸上出现了失望的表情,倒不是因为自己以为神秘的想法被梅猜到了,而是因为梅在说那件事时表情里有明显的揶揄。

“你又要笑我发神经……”汤说。

“不,我理解,伙计,作为一个警察,最遗憾的就是自己认为案子应该是这样而结果却是那样。”

汤说:“你听我说,当时我自己也奇怪,为什么在看到麦迪自杀的时候我会想到7年前的那个案子?是因为麦迪的死会使那个案子永远成为疑案而遗憾?还是认为麦迪的死和那个案子有关联?也许麦迪的突然死亡是那个案子的继续?”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你在嘲笑我?”

“不,我在欣赏你的执着。”

汤笑了。

“把固执说成执着,不是中国语言丰富,就是你的语言艺术高超。”

“伙计,你怎么能把麦迪的死和7年前的那个案子联系在一起呢?”

“我给你说说7年前的那个案子。”

梅也笑了。她的笑很好看,有一种女人的妩媚。

“伙计,你已经给我说过765遍了。”梅夸张地说。

“那我就再说第766遍。”

汤真的又开始讲了,那时候从窗外照进一缕阳光,正好照在汤的脸上,把汤那一脸的虔诚与懊恼展露无疑。梅不好扫他的兴,就听下去。 

“……7年前我还是水库水上派出所的一个小警察。那时我还年轻,才20多岁,头发还全是黑的,不像现在已经生出丝丝白头发了。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是一个星期天,来水库旅游的人很多。天很晴,就像人们在书里所形容的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依我看那样的好天气是不应该死人的……   

但是,那天死人了。是上午大约11点来人报案的,说是有一只游艇翻了,艇上的一男一女落水。我赶紧赶到出事地点,那女人已经沉没了,男人原来是趴在已经倒扣翻的小艇上被先发现的人救了上来……我赶紧组织人进行打捞,因为水库是稳水,半小时后就把那女人打捞上来,她已经死了。咳,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女人的脸,她的脸被水泡得苍白,嘴张着,好像有多大的冤屈要喊出来。她的眼睛大大地睁着,好像在直盯盯地看着我……”

“……多年以后我还是这种感觉,她一直在看着我。”梅学着汤的腔调说:“我都能背下来了,就像祥林嫂说我真傻我真傻一样……”

汤并不在乎梅的揶揄,继续顺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

“……是的,多年以后我还是这种感觉,她一直在看着我……在看到那女人脸的一瞬间,我凭着警察的直觉,就感到这起溺水事件里有问题,什么问题我也说不上,我就是凭着警察的直觉……当地公安分局也来人了,开始他们和我一样认为这可能是一起谋杀案,是麦迪将小艇故意弄翻了,让不会水的美馨溺水而死。

“我们一起对麦迪进行询问,对现场进行比较调查,最后分局的同行认为谋杀证据不足,应该定为溺水事故。我不同意,和他们争,因为我有两处疑点……”

“我知道,你该说到麦迪可能会游泳和那封检举的匿名信了,是吧,伙计。”梅又插话说。

“对,那是两个疑点,如果麦迪会游泳的话,见死不救,无疑是一种谋杀,但是,我们无法证实麦迪到底会不会游泳,虽然无法证实,但他确实存在着会游泳的可能……那封匿名信是我们在出事的第二天收到的,信中提到怀疑美馨溺水是麦迪的谋杀,但是,匿名信里没有提供任何证据,匿名信的作者和我们一样,只是怀疑……当然,那个写匿名信的人一直没站出来,我们也一直没找到那个匿名信作者,所以,这件事最终还是以事故结案了。7年了,这成了我的一块心病。”

汤结束了藏在他心里7年的那个故事,语调里无不有些遗憾。   

“咔,”梅将一枚瓜子嗑开,没把仁吃下去,说:“伙计,说了半天,我还是听不出来7年前水库溺水案和麦迪死亡到底有什么联系?”

汤摇摇头,“我也说不上未,凭一个警察的直觉。家伙,我说你信不信?我感觉不仅7年前水库溺水案和麦迪的死有关,就是不久前我们在滑雪场遇到的那起坐椅安全带事故,和麦迪的死也许有联系。家伙,你还记得那件事吗?”

“当然记得。”

“我又要谈我的直觉了,家伙你别烦。在去高山滑雪场的路上我们不是和麦迪有过一次遭遇吗?那时候我就预感我们还会和麦迪打交道。

真的,后来空中索道出事时我也有一种预感,好像那起事故和麦迪也有联系,因为他当时在场,而且就坐在14坐椅的后面的16号坐椅上……”

梅把那枚瓜子仁吃下去。  

“伙计,先把你的直觉放一放吧,我们要证据,如果你要真的怀疑麦迪不是自杀的话,那么,就要线索,找到麦迪不是自杀而是被谋杀的线索。伙计,你有这种线索吗?”

汤想了想说:“从目前情况看,线索有三点:第一,是在麦迪家发现的那纸遗书。据现场勘察看出遗书用纸是从麦迪家写字台上的那本稿纸上撕下来的,用从麦迪身上找到的派克金笔核对笔迹,也是那管派克笔所为,字体对照了一下,也是麦迪的笔迹……”

梅的脸上又露出那种妩媚的笑。

“伙计,你弄反了,这不是证明麦迪是被谋杀的证据的线索,而是恰恰是证明麦迪是自杀的证据。”

“不,这里也有问题:比如说麦迪为什么要自杀?他的事业顺利,家庭很幸福,妻子很漂亮……家伙,你想想,一个一切都正常的男人会突然自杀吗?谁会认为跳楼好玩?或者死了还能复活,你说?”

梅不说话了,因为汤说得有道理。

“第二个线索是在死者身上发现的一家饭店的发票。就是这张……”

汤从手提兜里拿出那张发票,递给梅。

这是一张黄色的普通的饭店营业发票。上面写的时间是昨天,金额是54元。红色印章是”快进来酒店”。

“伙计,我从这张发票里看不出什么线索。”梅把发票还给汤。

汤收回发票。

“发票是看不出问题的,但是你要想出问题。家伙,像麦迪这样的大公司总经理都是出入大宾馆大饭店的,他们通常在那里都有伙食帐,吃过饭喝完酒不用付现金,签字就行,等到一定金额再一起算。

“而这一次,麦总经理怎么到这种小饭店来吃饭了?还是用现金结算。何况,时间是在昨天晚上,在他死亡前的那一天晚上。

“那么,这里也许就有问题了:他为什么要到这种小饭店吃饭?他在这里遇到谁了?他们干了些什么?这顿最后的晚餐和他的死有什么联系?”

梅不吱声了,因为她觉得汤越说越有道理。

“第三个线索是这串钥匙。”钥匙在汤的手里哗哗作响,他递给梅。  

“这是在麦迪身上发现的。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婚姻无关同居

39。婚姻无关同居

梅接过那串钥匙,看到那是一串很平常的钥匙,有钢的,铝合金的,钢筋的。她数了数,大大小小一共7把。

梅说:“钥匙倒是线索,看看这串钥匙能打开什么地方?在打开的地方能发现什么?对吧,伙计。”  

“真聪明。”

“近朱者赤嘛,”梅调侃着。

“哎,伙计,咱们什么时候结婚?”

汤一愣,“你这个话题转得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