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桐花落尽子规啼 >

第13章

桐花落尽子规啼-第13章

小说: 桐花落尽子规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吃了白白给的方子之后,风寒好了许多,但黄子韬的气色却迟迟好不起来,比着从前在宫外的时候愈发清瘦单薄了。金俊绵看着无缘心疼起来,日日批着奏折就想起黄子韬的病,一阵叹息。
  这日,金俊绵带着文生一行人来到桐园,黄子韬正坐在院子里调弦准备作一首新曲,虽然赐他绫罗绸缎千百匹,却依旧只着了进宫前的那些素雅衣衫,说来也怪,这些素衫清衣穿在别的人身上乏味至极,穿到黄子韬身上却有说不出的清冷寡淡韵味,令人着迷。
  “朕听闻子韬近日不慎感了风寒,现在好些了么?”连金俊绵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对黄子韬说话这么温柔了。
  “多谢皇上关心,好许多了。”黄子韬连看也不看金俊绵一眼,只是自顾自地弹着琴淡淡回答道。
  “那就好,瑞香、棣棠你们几个好生伺候先生,要什么只管和内务府的人开口!”
  “哦?”黄子韬将手中的弦一拨,站了起来,对着金俊绵居高临下道,“皇上这话是说微臣要什么皇上都会给了?”
  金俊绵摇着手中的扇子微微笑着,也不作声,心想你不会真的就这么直接开了口替吴亦凡要朕的天下吧?
  “那我要是无理取闹,要皇上替我建座这天下最高的藏琴阁呢?要皇上替我将普天之下的珍贵名琴都搜集来呢?要皇上……”黄子韬以为这样说金俊绵一定会恼羞成怒愤然离开,没想到金俊绵却微笑着站了起来,用扇子挑起他的下巴,打断他的话悠悠道:“黄爱卿就是要朕的天下朕也心甘情愿!”
  黄子韬一时呆住了,没想到金俊绵真的当场下令:“文生,传旨下去!要工部侍郎即日起召集匠人绘图动工,冬至之前建座天下第一高的藏琴阁!”
  “皇上,这……今年蜀地大水,秦地大旱,山东境内又闹蝗灾,百姓日子已经艰难,如今这个时候又要征发徭役,只怕……”文公公忠言劝谏道,心里却想着,好劝歹劝,皇上还是重蹈了先皇当年的覆辙,为了一个黄先生这样大兴土木,百姓们会怎么看待这个皇上啊?
  “不必多言了,快快传旨下去吧!”
  “皇上啊……”
  “文生,难道你想抗旨不成?”
  “奴才……奴才不敢……奴才这就去……”文公公一边应着退了下去一边想着,这摆明了是那黄先生的计谋,皇上却为了个好看的男子鬼迷了心窍,这真是蓝颜祸水了!
  “皇上不怕这么做会怨声载道么?”黄子韬终于开了口。
  “呵呵……”金俊绵拦腰将黄子韬搂进怀里,一边摩挲着他的脸颊一边亲吻着他的耳垂道,“朕为了你负尽天下人也甘愿!”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天下第一藏琴阁的高度也在一天天增加,当然,随着这藏琴阁高度增加的还有百姓的怨气,民间都传开了,都知道皇上为了个琴师不顾满朝文武反对大兴土木,还为了这个琴师搜罗天下珍奇古琴,强取豪夺。这等昏君还拥戴他作什么!与此同时,关于永安王府长世子吴亦凡的好口碑也在百姓之间传颂起来,世子在蜀地治水时就明辨是非、锄奸扶良,不但有经纶世务之智,而且体恤百姓之安危。而且啊……百姓们都偷偷议论着,听说当年先皇有旨在先,是要传位给世子吴亦凡的,只不过这圣旨后来遗失了,如若这圣旨找到了,吴亦凡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皇位了。舆论已经制造出去了,可这圣旨仍是没有寻到。眼看冬天都到了,却还是连朴将军这边都还没有拿下,幸亏白白半路杀出个爹爹是苗疆王,才省去大半麻烦。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二章

  下第三场雪的时候,这天下第一高的藏琴阁建好了。这日,风雪漫天,傍晚时候,金俊绵来到桐园。此时的桐林已是一片银装素裹,院子里也堆满了落雪,不是丫头宫女们懒,而是黄子韬不要他们扫,怕腌臜了它们。黄子韬披着件厚衫子在烛火下看书,慢慢就打起了盹儿。金俊绵进来的时候,瑞香和荼蘼正在火炉旁边翻花绳,棣棠和山茶正在先生旁边跳石子儿,见金俊绵进来了,忙起身行礼:“叩见皇上!”本来就睡的不实的黄子韬一听见动静就被惊醒过来,只见金俊绵披着个虎皮斗篷,没撑伞,身上落满了雪,什么奴才都没带,连文公公也没有跟着。
  “皇上这么晚了来桐园有事么?”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黄子韬也不是那么讨厌金俊绵了,但可能是习惯了吧,也可能他本来就是这样的性格,他对金俊绵说话时始终是淡漠而疏离的。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藏琴阁已就,能饮一杯无?”
  黄子韬犹疑了一下,对着玩耍的瑞香道:“瑞香,把我的斗篷拿来。”
  “是,先生。”瑞香将那白色的狐皮斗篷取了来与黄子韬系上,金俊绵看着愈发心动了,黄子韬还是一向的月白长衫,墨发束起,插着跟素雅的骨簪,雪狐裘皮做的斗篷披在身上,不显庸俗,反而平添了一分仙气。黄子韬啊黄子韬,你究竟是仙还是妖?让朕这样混牵梦绕……
  另一边,永安王府里,用过晚膳,吴亦凡和朴灿烈、边伯贤三人正在书房中讨论下一步北上平定恒昌王的事。长公主却是在隔壁坐立难安,踱来踱去,最近她忽然想起一件事,关于先皇留下的传位圣旨,为何凡儿他们将宫里所有跟“梨园”发音相似的地方都翻了个遍却始终找不到?她怀疑……这圣旨根本不在什么“梨园”……而是在桐园里!!!踱了一会儿,终于沉不住气的长公主敲响了隔壁书房的门,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
  “为什么会想到桐园?”三人异口同声地问道,那不是子韬住的地方么?和圣旨有什么关系,长公主想了一会儿不知该怎么开口,只是含糊道:“你们先别管那么多了,赶快换上夜行衣同我去一趟桐园!”
  四人换好衣服后趁着夜色掩护溜进宫中,来到桐园。白白故技重施,一点迷药就轻松让下人们睡了过去。他们蹑手蹑脚一间一间房细细翻开来找,却始终不见圣旨的踪迹,来到黄子韬的卧房时,吴亦凡心跳一阵加速,他已经许久没见过子韬了,这一次,哪怕让他看看子韬睡着的样子也就满足了,至少让他知道子韬过得还好!可是掀开帘子,床上的被子叠的整整齐齐,根本没有人,客厅里也只躺着瑞香他们几个。
  “子韬呢?”吴亦凡着了慌,忍不住问出声来。
  “嘘——”长公主连忙捂住他的嘴巴,用口型道:“韬儿肯定不会有事,可能是被皇上叫去了,我们今天来是找圣旨的,不要误了正事!”朴灿烈和边伯贤也点着头表示附和。
  “所有的房间都已经找过了吗?”长公主继续用口型问道。吴亦凡摇摇头,指了指那间从黄子韬搬进来就一直深锁的房子。四人悄悄移动过去,门上了许多道锁,不能强行打开,会被发现的,窗子也是紧锁的,也不行。那只能从房顶下手了,灿灿抱着白白,四人飞上房顶一看,吓了一跳,这房顶刚被人打开了一个洞,难道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四人小心翼翼依次从那个洞口跳入,进到屋子里的一瞬间,所有人都再一次惊呆了!这一次是真的惊呆了!因为屋子里挂满了黄子韬的画像,抚琴的,喝茶的,吟诗的,作画的,下棋的……最最传神的要数那幅在漫天桐花中撑伞凝望的……
  “为什么这里会有那么多子韬的画像啊?”边伯贤忍不住问道。
  “那不是子韬!”长公主怔怔道,“那是子韬的父亲!”
  “哈哈!哈哈!”一个戴半边面具的男子拍着巴掌从一架屏风后面走了出来,“昌平公主好眼力!”
  “果然是你,李秀满!”长公主冷声道,“圣旨呢?快拿来!”
  “在这儿呢!”李秀满晃动着手中的圣旨,“放心,圣旨我自然会给你!不然,你们还怎么和金俊绵争天下?不过…在这之前…公主是不是该讲段从前的故事给孩子们听啊?”
  “是我皇兄当年糊涂,和这些小辈们没有任何关系!”
  “没有任何关系?”李秀满突然将脸上的半边面具扯了下去,露出那半张被严重灼伤的扭曲丑陋的脸,恶狠狠道:“公主难道没听说过父债子偿吗?你!”李秀满忽然把手指向吴亦凡:“就是你老子,当年诛杀了子离一家上下四十三口!”
  “子离是谁?”吴亦凡转身问身边的长公主。
  长公主眼看无论如何也瞒不下去了,只得坦白:“子离就是这画中的人,就是韬儿的父亲!我之所以会想到圣旨可能在桐园就是因为……记起了……皇兄驾崩之前说的那个地方原来不是什么‘梨园’而是‘离……园……’,建给子离住的园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三章

  相信大家一定跟大牛、灿灿、白白一样晕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额……再一次让我代替长公主将事情的原委细细道来……
  话说在先皇当政的时候,江南有一书香门第,姓黄。府上老爷只有一位独子,名唤子离,黄老爷一心想让子离读好圣贤书,将来考取功名,给黄家祖上增辉,但这小公子不爱读书,一门心思全在些琴瑟音律上,这让黄老爷头疼不已。离黄府不远有一官宦世家,这家老爷是宰相之孙,姓李。府上育有三子,书读的最好的是次子李秀满。这黄子离和李秀满在一个私塾里念书,平日先生提问背书什么的,黄子离多亏有李秀满出手相救才能蒙混过关,因此对李秀满感激不尽,二人遂私下结为兄弟,关系要好的不得了。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子离出落得愈发雅致风流,英姿勃发却又不是男子那种粗鲁豪放,清秀俊俏却也不是女子那种妩媚娇羞,小巧脸蛋,齿白唇红,笑起来更是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方圆百里无人不知黄府小公子的绝世美貌,连姑苏城里的巡抚小姐比着也黯然失色。于是,这从小到大的兄弟情谊在李秀满心里逐渐变了味道,什么首富千金、侯门小姐对他统统都没了吸引力,却只想守着子离过一辈子。
  子离十七岁生辰一过,二人就带了盘缠和随行的小厮进京赶考去了。谁知这黄子离状元没有考取,却惹了一身孽缘,最后连性命也搭了进去。当日适逢凌妃过逝,皇上郁结成思。为了转换心情,皇上带着文公公微服踏青,却巧,孽缘天注定,皇上在城郊的桐花林里遇见了正在抚琴饮酒的黄子离,就是这惊鸿一瞥,让皇上余生对他混牵梦萦,至死方休。春试结束后,黄子离意外地中了探花,而平日里书读的比他好百倍的李秀满却只中了个进士。后来皇上千方百计地将黄子离留在了宫中,封他做了礼部侍郎。黄子离天性单纯,觉得皇上甚是仁慈,既给了自己功名,了却了爹爹的一桩心愿,又不让自己处理公务,每日只消弹弹琴与皇上听即可,此种生活甚是惬意啊。然而托黄子离福同在礼部为官的李秀满却看的清楚,这皇帝老儿对子离没安好心。相同的,皇上也是将李秀满看了个清楚,这苏州来的宰相之后也是钟情于子离的,而且精明能干的很,不早日除掉他,那就是养虎为患了啊。于是,不久之后,皇上就随意找了个罪名将李秀满革职流放,而黄子离的求情更是让皇上妒火中烧,写了道密旨命令负责押解李秀满的官兵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