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才女当家 >

第12章

重生之才女当家-第12章

小说: 重生之才女当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琳很奇怪,这个绿衣女子究竟是谁,为什么会这么多的舞蹈,不过,当她问时,绿衣女子只是笑笑,并不回答,久而久之,李琳也就不问了,只是认真的跟着她学习。
  这日,李琳学会了飞燕舞,想当初,赵飞燕就是因为容貌美丽,身轻似燕而受到皇帝的喜爱,传说中,赵飞燕可以在人的手掌上跳舞,也可以在盘子里跳舞,不过,李琳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当李琳看到绿衣女子摆在大厅里的一个水晶盘的时候,就知道,这都是真的。绿衣女子并没有教李琳动作,而是笑着说道:“飞燕舞,并没有什么规定的动作,它是在人掌心或者盘子里跳的,根据跳舞的人的意愿而做出各种美丽的动作,所以,飞燕舞是最能表达人心的舞蹈,也是难度最高的舞蹈。”
  绿衣女子说完了话,示意李琳去试试,让李琳吓了一跳,可她还是遵照绿衣女子的意愿,身子一纵就跳到了盘子上,两个脚脚尖点地,刚刚能够站开,若是脚掌着地的话,怕是这个盘子都盛不下她的两只脚。
  这时候,李琳发现,这飞燕舞和芭蕾舞还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呢,李琳站在盘子里,让整个心神沉静下来,然后就开始慢慢的做出各种舞蹈的动作,她的动作由慢而快,渐渐的,盘子里的小小的人影旋转着,舒展着,让人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
  李琳一个圈转下来,身子跳起,双腿抬起,做了一个很大的跳跃动作,然后稳稳的落在盘子中,双手伸开,朝绿衣女子优雅的行了礼,看到绿衣女子眼中闪现出来的欣慰的光彩,李琳轻轻笑了。

第十九章 规划记
 打完麦子之后,李琳就开始盘算着要帮着家里做些买卖了,像她们家这样靠天吃饭是不行的,一年打下的粮食,交了公粮之后也刚刚够家里维持生活,若要想要些零花钱的话,还得老爸老妈农闲的时候每天打些零工挣钱,很辛苦的。
  李琳最先考虑的行业就是衣食住行,这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行业,衣,李琳直接去掉,就她们这个小地方,即使是做出什么漂亮衣服来,人们也是不买的,住,也划掉,现在不是后世,房地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盖房子挣不了几个钱。
  行,也直接划掉,她们家没有本钱买车什么的,想干也干不了。
  想来想去,最后就只剩下了食,可是天下的食品千千万,到底要做什么食品好呢。
  看看日历,现在已经六月份了,再过几个月就该过中秋节了,想到中秋,李琳就想到了一样食品,月饼,对啊,月饼,不管贫富,人们中秋节都是要买月饼了,要真做好了,肯定不愁销路。
  想到这些,李琳下了决心,一定要先做月饼积累原始资金。
  可是,想好了做什么,这月饼要怎么做,她又犯了愁了,做月饼也不是个简单的活,和面,馅料,还有烤炉,温度什么的都要考虑进去,她们家没有一个人有经验的,这要怎么办才好?
  不过,李琳的心眼可是很活泛的,她就想到前世的时候,她的三姥爷,自己姥爷的亲弟弟,似乎是在八几年的时候就是食品厂的厂长。
  食品厂肯定是要做月饼的,再者说了,她们县里就这一个食品厂,每年做出的月饼肯定不够卖的,她们家做出来之后,一定会卖的很好。
  想明白了,李琳等老爸老妈回家之后,就硬磨着要去姥姥家住,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搞的老妈没有办法,就只好把她送去了。
  这天中午,李琳趁着姥姥睡午觉的时候跑了出来,她还记得三姥爷家里在哪,就一路小跑,跑到三姥爷的家门口。
  可是,这一看,还真是丧气,大门紧紧关着,看起来,老两口已经睡午觉了。
  李琳在大门口转来转去,不想再回姥姥家,就找了一棵大树坐在树下边,托着脑袋等三姥爷出门。
  左等右等,终于,听到大门打开的声音,把李琳从迷迷糊糊的睡梦中惊醒了,睁眼一看,三姥爷推着自行车正往外走。
  “姥爷”李琳看三姥爷就要上车子了,顿时急了,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把拉住自行车的后座,大声叫了出来。
  三姥爷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小外甥女在后边拉着车座在那叫呢。
  笑了笑,三姥爷问:“小琳,大中午的你不在家睡觉,在这干嘛?”
  “我想,我想跟你去厂子里玩,……”李琳低了头,小声的说着。
  听了李琳的话,三姥爷笑的声音更大了:“什么玩?你是想跟着姥爷去吃好吃的吧?”
  切,我哪有那么嘴馋,我是想偷师,李琳心里很不屑,可还是点点头,把馋猫的名声认下了:“是啊,我想吃糖,还有想吃好吃的点心。”
  三姥爷听李琳这么小心翼翼的回答,很亲切的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然后一指后座:“上来吧,姥爷带你去,不过,下不为例哦!”
  耶,李琳高喊一声,兴高彩烈的跳上了自行车的后座,在夏日的烈阳之后,一点都不感觉热了。
  李琳是怀了目的来食品厂的,当然就要想方设法的办到了,她趁着三姥爷不注意,溜进了厂区,然后就找到了做月饼的地方。
  因为,县里只有这一个食品厂,所以厂子里很早就已经开始做月饼了,当李琳找到月饼车间的时候,就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
  做月饼的工人看到李琳后也很惊奇,不知道厂子里啥时候来了这么小的小孩,当李琳告诉大家,她是厂长的外甥女的时候,大家都对她亲热起来,有的工人直接拿了月饼给她吃。
  李琳这么小年纪的小孩,人们只会认为她来这里是想吃月饼的,根本不会往别处想,这就方便了李琳的偷师。
  她拉着大师傅,从月饼和面放面粉和油的比例,还有怎么拌馅料,多少面多少馅,然后又参观了烤月饼的大烤炉,又问了烤制的时间和温度。
  李琳利用自己强悍的记忆力,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全都硬是记了下来,然后就在一旁很仔细认真的观察着工人们怎么做月饼,还有各种月饼的种类。
  把这些记好之后,时间还长的很,李琳就直接在别的车间里溜达了起来,又参观了蛋糕车间,还有糖果车间,到最后三姥爷找她时,她已经溜到了酱油车间。
  这天下午李琳可算是受益非小,不但学会了做月饼,而且还学会了做蛋糕,还有糖果,甚至连人们日常用的酱油、醋都学会做了。
  接下来的几天,李琳每天都要软磨硬泡的跟着三姥爷去食品厂,她是为了加深记忆,把那些弄不太明白的食品加工环节都记住,这样一个星期下来,李琳简直就可以说是食品厂的百事通了。
  食品厂的那些大师傅们,因为三姥爷的关系,对李琳很照顾,几乎是有问必答,从来没有藏着掖着的,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产品保护意识,再加上李琳这么小的年纪,谁会防备她呀,所以,李琳几天下来几乎套出了食品厂所有的商业机密。

第二十章 说服记
 该做的事情做完了,李琳匆匆的回了家,她要抓紧时间劝说老爸老妈做食品行业。
  这日吃了晚饭,李珏因为玩了一天,早困的受不住了,老妈哄着他睡了觉,刚要让李琳在家守着,她和老爸出去纳凉去,李琳就拦住了两个。
  “爹,娘,俺有事想和你们说。”李琳很认真的看着老爸老妈,摆出一副大人的样子。
  “呵呵,我们家小琳有什么事呀?”老爸看着李琳这种故做认真的样子,轻笑了一下,摸着李琳的头,亲切的问。
  “爹,娘,你们认为咱们家就光靠种地,啥时候才能脱贫致富?”李琳的问题,让老爸老妈都是一愣,然后仿佛不认识般的看着自家女儿。
  知道自己女儿聪慧是一回事,可见识这种几乎不下成人的聪慧就又是一回事了,老爸老妈可从来没有想到过,李琳考虑事情会考虑的这么长远。
  别人家这个年纪的孩子在干嘛?大多数的都还在撒娇耍赖吧,可是李琳呢,爹娘不在家的时候,李琳又要做饭,又要带弟弟,而且把弟弟照顾的很好,都没闹过什么病。
  有的时候,老爸老妈想到自己女儿踩着小板凳做饭炒菜的情景,忍不住也是一阵心酸,可心酸归心酸,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自己家穷,而且李琳的奶奶不喜欢这家子人,从来都不帮着带两个孩子呢。
  想到这些,老爸拉着老妈和李琳坐到院子里的香椿树下,看着李琳认真的问:“小琳,这话都是谁告诉你的,为什么你会问这些?”
  “没有谁告诉我啊,都是我自己想的,我想着,我和小珏将来肯定是要上大学的,如果现在不攒钱,将来我们的学费哪里出呀?”李琳不知道该怎么解释自己的这种一切向钱看的心态,其实,这也是二十一世纪人们的通病,可是现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对钱的需求并不是那么大,尤其是农村,几亩薄田够吃够喝就可以了,所以李琳只好拿自己和李珏的前途说事。
  “哦”老妈点点头,想想自己儿子女儿的聪明劲,将来考大学,那是一定能考上的,就开始考虑起了怎样赚大学学费的问题了。
  “爹娘,虽然说现在大学的学费不高,可上学总要吃喝的,如果我们去天京什么地方上学的话,那光吃喝咱们家就承受不起,再者说了,还有好多年呢,谁知道好多年以后,那大学的学费会不会长的没边了。”李琳拉拉老爸老妈的手,犯愁的说。
  顿时,老爸感觉自己很对不住两个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要考虑这些了,心里又是一阵阵的发起酸来。
  “他爹,孩子说的对,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着光是种地,得为孩子们考虑考虑了。”老妈是个干脆利落的人,一想通了就要马上行动了。
  老爸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皱着眉,很是犯难,他在考虑要做些什么赚钱。
  “他爹,不然,我趁着农闲的时候给人帮工怎么样?你不是会木工吗,也趁着闲时,给别人家做家俱啥的,也能挣上几个钱。”老妈见老爸不言语,拽拽他的衣袖轻声说着。
  天啊!李琳拍拍额头,弄了半天,老妈就想出这么个法子啊,真是的,枉费了她的一番心血啊,看来老爸老妈的小农意识还没有摆脱掉,还不知道啥是商品经济大潮,不知道咋样挣钱呢。
  见老爸要点头同意,李琳赶紧插话:“娘,你说的都是啥呀,给人帮工能挣几个钱,一天挣个几块钱到天了,啥时候咱家的生活才能好呢?”
  听了李琳的话,老爸老妈的眼睛一亮,莫不是女儿有了主意,顿时两人都看着李琳,希望她能拿个主意。
  “爹娘,俺的意思是说,这不是快过中秋节了吗,咱家不如做月饼吧,肯定好卖,卖这一季的月饼挣的钱,能顶得上你们几年的收成了。”
  “月饼?”老爸没有想到,李琳一下子能想到这方面,很疑惑的注视着李琳。
  “嗯”李琳嗓子有些发干,跑到屋里灌了碗凉开水,又跑回来接着道:“是呀,月饼,人们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做别的咱家没那条件,做月饼吧,没多少投资的。”
  “可是?”老妈又犯了难:“咱家没人会做月饼呀?”
  老爸想想,李琳说的是个办法,做月饼投资小,收益大,当场就可见到收益,是门很不错的买卖,所以心里有了主意,也是为难的问:“是呀,咱们去哪请这月饼师傅呀?”
  “问我呀!”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