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清朝求生记 >

第545章

清朝求生记-第545章

小说: 清朝求生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叫不已,如霜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用财物来贿赔她们,这才能让大双小双与她们的阿玛见上一面。可是长此以往,如霜的财物也所剩不多,所以宣召额附的次数就只能是越来越少了,这个奴才怕是见多了大双小双的哭叫,这才自作主张的。”
    “你是说其他的公主府里的掩姣们也是如此吗?”太后看着八公主问道。
    “或许有例外”。八公主斟酌着语句说道,“但想来大多也是如此,如霜听说还有公主为了娇赔掩姣而典当宫中所赐物品的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太后冷冷的说道,“那我一定要让皇帝严惩这些嫉概们,这起子奴才都爬到主子头上来了,简直是无法无天,这还了得。”太后越说越生气,对着外面喊了一嗓子,“来人!”
    “太后有何吩咐?”小玉应声走了进来。
    “去派人把八公主府里的嫉悔们带过来。”太后厉声吩咐道。
    “皇太后祖母”。八公主赶紧说道,“那些嫉掩们这次没跟到京城里来。”
    “没跟来?”太后愣了一下,疑惑的看着如霜。
    “是”八公主回话道,“因为中途实在走过于遥远,那些个婚嫉们的岁数也大了,如霜就没让她们跟来
    “你倒是心疼她们”。太后哼了一声说道,“只是她们身为奴才,却只顾自己安逸,居然连公主回京都不随侍了,真真是可恶,实在是该罚!”
    云锦听太后的话里却是有话,明着是在说嫉概们,实际上却也是表达了对八公主的不满,这也怪不着太后,实在是因为八公主的话确实很让人起疑,这边网说完姣悔们如何的欺负她和额附,不把他们放在眼里,那边又说据嫉们因为他们的一声令下。就留在了蒙古,这话让人听着,只会觉得八公主言过其实了,这些赔嫉们还是很听话的。
    云锦其实也早就明白了,八公主之所以会在自己面前提起与额附相见难的事儿,就是想让自己告诉十三阿哥。十三阿哥虽然是她的亲哥哥,这话八公主也是不好直接跟他说的,何况告诉了云锦,也就等于告诉了四阿哥,有了他和十三阿哥的帮忙,她的事儿也好解决一些。
    事实上她这分心机也是用对了,不管走出于什么原因,云锦确实是将她的事儿告诉了四阿哥和十三阿哥,他们也商量出了一个稳妥的办法,如果没有今天那个侍女的横空出世的话,说不得她真就能达成愿望,摆脱掉那些个掩概们,与自己的额附长相厮守了。
    可是现在,这事儿已经闹到这份儿上了,这边的计划再稳妥也只能搁虽了,总不能网出了八公主告状的事儿,马上就出了一件案子与八公主的事儿相应和,那样的话,就即便真是个巧合,也不会有人相信的,估计是个人就能觉得这里面有猫腻。
    可是八公主在对云锦用心机的时候,却忘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她那个惹祸精的妹妹也在旁边,这就直接导致了这个事情走到了现在最糟糕的地步。其实这事儿就是不用四阿哥和十三阿哥帮忙,只凭八公主的心机,也一样能想出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可糟就糟在如月在中间插了一杠子,打了她个措手不及,也造成了她现在前言不搭后语的局面。
    “如霜的据嫉应该如何处罚。我自会交给皇帝来处置”太后想了想说道,“只是如霜的话既然说明了,我也不能光解决她一个人的事儿,其他公主那儿也要查查,是不是跟如霜说的一样,小玉,派人出宫去传我的旨意,宣和硕惠靖公主进宫来。”
    “是随着小玉领命退出,云锦的心里有一种不太好的感觉,这和硕患靖公主其实就是九公主,记得自己在宫里时,她与八公主和十公主就有些不大对盘,现在太后找她进宫来问,她能向着如霜说话吗?阅读最新童节就洗涧书晒细凹口甩姗齐伞
正文 第五百九十九章 她老人家一定会为你做主的
    “公主听到太后要召来和硕患靖公主的时候。神情也凡抬起头来似乎是想说些什么,可是在看过太后脸上阴郁的表情后,最终还是没有把话说出来,只是把目光移向了宜妃娘娘,宜妃娘娘并没有无视八公主那恳求的眼神,但却冲她隐蔽的摇了摇头。八公主眼中的希翼随着宜妃娘娘的摇头而熄灭了,幽怨的看了云锦一眼,沮丧的低下了头。
    云锦当然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为八公主出头,虽然她觉得八公主要争得夫妻自由相处的想法算不得什么大错。如果她这次没有罔顾云锦的安危,将她请到藏有如月的公主府的话;如果她没有对云锦使心机,而是直接请求她的帮忙的话,那说不定这个事儿早就已经解决了。
    当然啦,在那个侍女出来陈情之前,云锦也还是在帮八公主忙的,只是现在,她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趟进这个浑水里去了。
    云锦也能大概想出来八公主刚才没对太后说出口的是什么话无非就是不能只叫和硕惠靖公主来,应该把所有现在在京的公主都叫来,可是这个话她自己不方便说,宜妃娘娘不方便说,云锦就更不方便说了。
    康熙一共有二十个女儿,存活到被计入到公主排行的却只有十人,其中又有七公主在尚没满十一周岁就薨逝了,所以最终嫁人有封号的公主只有九个,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九个公主中的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五公主和硕温宪公主、六公主和硕纯惠公主,外加那个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也已经薨逝了。
    也就是说,剩下的公主抛开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和太后宣召的九公主和硕患靖公主以外,还剩下大公主和硕纯禧公主、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和四公主和硕恪靖公主三个,按说这三个公主相较于那个嫁于汉人的九公主来说,与八公主的(炫)经(书)历(网)倒更相类似一些,毕竟她们全都是嫁到了蒙古,要宣召她们也是方便的很,因为要过年的缘故她们也都来到了京城。
    “来!”太后也看到了八公主的表情,有些不太高兴的看了她一眼,然后又叫了些人进来吩咐道,“把这个奴才带下去看好了。”
    太后这时候对八公主的不满。不是缘自于对她处事不当的失望,而是觉得她现在的这般委屈之情,是对自己一片好心的辜负。太后觉得自己不宣召那三个公主来,完全是为了八公主好,她认为这三个人是不可能会说出什么对八公主有利的话来的。
    首先说大公主,她其实并不是康熙的亲生女儿,她的生父是康熙的弟弟恭亲王常宁,而且她是康熙十年生人。到现在已经是年过不惑,听说日子过的十分之平和,这时候再来问她这些个夫妻的房中之事,确实是很有些不合适不说,她也未见得会说出什么来。
    再来说说四公主,她所嫁的额附敦多布多尔济,是咯尔咯蒙古土谢图汗部也就是现在的外蒙古第三代图谢土汗,四公主下嫁之时,那边因为喀尔丹的侵扰造成的战火尚未停熄,所以导致四公主三次迁居,最终将公主府建在归化城北门的扎达河东岸。不过,是金子就会发光,即使是住所一迁再迁,四公主还是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赢得了“海蚌公主”的美誉。
    “海蚌”是满语,意思就是“参谋议事”从这个称号就能看出,四公主是个参与政事的公主。如果说四公主在归化的府城不受当地将军和督统衙门的管辖,而且将军、督统还得给她跪安问好,是公主们都应该受到的礼遇的话,那《咯尔咯三旗大法规》可是在她的允准下制定的,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出她的权力有多大了,当然这部法律的制定肯定是得到了康熙皇帝同意的。但四公主的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
    而四公主之所以能在咯尔咯都有如此高的地位并可以参与政事,这也是与她的能力分不开的,自她下嫁之后,咯尔咯诸部全体内附,没有再起过内江,与内地的文化和经济得以交流,晋商也得到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另外。四公主对当地的老百姓也是相当的体恤,不只是“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娴于礼教”而在其暂住清水河期间,还曾圈地四万余亩开垦种地,吸引了杀虎口外大批汉民前来垦殖,连年丰收,使得百姓皆感其盛德。
    只可惜这么有才能的四公主,她的额附却很是“庸劣无能”并因此被罢了土谢图汗的封号,由亲王降到了郡王,这样的夫君,又如何能让性情与探春有些差相仿佛的四公主看的上眼呢,所以在咯尔丹被消灭后,四公主并没有跟着她的额附一起回到味尔咯草原,而是选择留在了归化,额附每半年过来向她请一次安,至于为她在库伦修建的公主府,则成了一座没有主人的空府。
    这额附半年才来请一次安,那些嫉据们怕是想拦也没什么理由吧?况且以四公主的能力和权势,只要她真想见额附的话,是绝不可能会让那些个嫉据挟制住的。太后觉得自己要是把她找了来问,只怕是会更加的显出八公主的无能来。
    最后再说那二公主,她与大公主和四公主则又有不同,她是康熙女儿中唯一的一个固伦公主,是深受康熙宠爱的公主,宠爱到了连二公主与额附
    一兰来的家信都要亲自过问的地步。还曾经先后四次远赴”主所嫁的巴林部去巡视,为方便接驾,二公主甚至还在自己的公主府附近为康熙修建了一座行宫。
    且不说二公主与她的额附乌尔襄生有一儿一女,就凭她如此受康熙的宠爱,与康熙的来往是所有公主中最密切的,说她会被那些陪嫁婚嫉们挟制,那岂不是打康熙的脸一样吗?再说二公主还有一项与其他公主不同,那就是她的生母荣妃娘娘还在世,在宫中的地位也仅次于贵妃娘娘,而且她还有一个贵为亲王的亲哥哥三阿哥,又怎么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一些奴才们的欺负而不敢出声呢?
    所以在太后看来,最有可能与八公主一样被嫉掩们挟制住的,就只有那个嫁给散秩大臣汉军旗人孙承运、一直居住在京城里的九公主了。她虽然对八公主有些失望,但毕竟她也是自己的亲孙女,虽比不得自养在身边的五公主温宪公主,最近几年也见面不多,但还是有一分疼爱之心在的,如果经过查证之后。这些内务府派出的嫉嫉们,确实普遍存在着为了勒索钱财,无端阻止公主宣召额附的行为,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改进或废除这个制度的。
    云锦在这点上想的却是与太后略有不同,因为八公主说的话,她也对那些陪嫁嫉据的权限进行了一些了解,加上现代所看到那个文章给她留下的印象,再加上大多数的公主也确实没有生育过儿女,而生育过的六公主只一个儿子,八公主虽有两个女儿,但却是双胞,最得宠的二公主,也不过是一儿一女,这个数量实在也是太少了,所以她觉得那些姓掩们既然负责公主宣召额附之事,那么就难免会有些人借此来取得一些好处的。
    置于说那些包括得宠的二公主在内的其他公主们,始终没有一个对此事进行过投诉的原因,怕还走出于颜面上的考虑,只要那些据嫉们做的不是太过分。她们也犯不着跟一起子奴才太过计较,毕竟这公主下嫁内务府派出陪嫁据嫉的事儿,是历朝以来的规矩,谁又会愿意顶着个,“想男人想疯了”的名头,跳出头来破坏这个规矩呢?不过,如果有人先起了头,再就此事问到这些公主们的话。也未见得她们不会半推半就的帮忙说上几句话,可是如果九公主头一个就否认了话,那这个事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