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最牛国医妃 >

第170章

最牛国医妃-第170章

小说: 最牛国医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婆婆选中的侧妃,让他们尚书府决定,让她这个未来的三爷府上的王妃决定,李莹是该对这样的婆婆感激到泪流满面的。要是李敏,都没有这个福分呢。尤氏想让朱隶纳谁当妾,完全不问李敏的决定。

    李莹听着母亲和姐姐这样两层劝说之下,果然心情好了许多。

    在这个朝代做女人,聪明的,应该像她李莹这样,顺从婆婆的心意给自己老公主动纳妾,至于选来的女人可以由她自己决定,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妾,说是妾也好,姨娘也好,侧妃也好,反正说到底到了府里都位低一等,在她李莹之下。

    到时候,卡着自己老公不到这些女人房里鬼混给这些女人机会就行了。

    愚蠢的是李敏,现在可好了,被婆婆憎恶了,据说是连带被容妃也憎恶了。之前,李敏在宫里混,大家或许看在容妃的份上对她李敏有些客气。现在,没有了容妃在后面撑腰,这个六宫里,有谁能在背后支撑她李敏?

    李敏的气数尽了,不止在护国公府,还有在皇宫里。

    尤氏也是这样想的,无论如何要这个儿媳妇就范,与妹妹在宫里宫外里应外合。否则,这个儿媳妇哪天骑到她头上了,能得了。尤其是听说了自己儿子都在那天尚书府里大声放眼说绝对不纳妾的话以后,尤氏气到了头顶冒烟。

    喜鹊端来周太医给开的药,每天三次,给尤氏服用。

    尤氏每次看到那个黑糊糊的药汁立即胸口犯恶心。她之前旧疾都没有治好,都是因为她像很多病人一样,一看到苦涩的药汁容易反胃。

    吃药总是吃不了三天,症状一旦缓解,自己停药不看大夫了,反正想着死不了人。要死的时候,请大夫来治病就可以了。为此,那些之前给她治过病的大夫,都畏惧了她这种病人。她身份高,吃药又不按量遵医嘱吃完。要知道,药到病除这个话,是指药量服用到位,病根才有可能除去。这样自己偷斤减两吃药的病人,怎么治都不可能治好了。一次两次,劝说都无效之后,那些大夫干脆都躲着她了。这也是为什么尤氏经常更换大夫的原因。

    尤氏对此却是一点警惕心都没有。她这样高贵的身份地位,想要哪个大夫来,会怕哪个大夫不来吗?她这膝下有两个孝子呢。为了她,都会把大夫抓来给她看。

    有些人,都是必须相处久了,才能知道表面下掩盖的另一面真性情。李敏现在看到了婆婆的另一面,能猜测到那个本来被尤氏聘请为大夫的周御医,恐怕是要从快乐的巅峰坠落成了哭鼻子的状态。

    春梅进到李敏房里,偷偷回报消息说,喜鹊把周太医开的药都倒了时,忍不住替李敏高兴扬起一截嘴角。

    李敏警告小丫鬟不要得意过头了:“她这不是故意倒掉周太医的药,只是那个药太苦了。”

    “可是大少奶奶的药,不苦。”春梅给李敏开的方子熬过药汤,知道李敏开药对病人最好最贴心的一点,那就是李敏的药怎么喝,都不会像一些大夫那样,苦到那个药汁一闻反胃。

    “没人喜欢吃苦的东西,人天生都喜欢吃甜的。”李大夫说着医学上所了解的人的本性。

    正是这样的缘故,为了惩罚十六爷,李大夫给十六爷开的药,必须带苦,让这个嚣张的小孩子多吃点苦头有益处。对此,庄妃都不敢坑一句声。谁让自己儿子两次命在旦夕时,都是李敏给救的,别人真救不了。

    庄妃那天突然使人来说,说是请她李敏到储德宫坐一坐,答谢她李敏。因为李敏都不去储德宫给十六爷看病的了,遵守李大夫给人看病的三原则。

    李敏在护国公府里忙活了两天,没空答睬庄妃的人。

    她这儿真的忙。徐家来人了。徐老爷子,把自己的三儿子派了过来,即是李敏的三舅。

    徐三舅到京师的时候,坐的水路过来的。徐有贞和徐掌柜一起到码头接的徐三舅。

    李敏得知消息以后,立马坐上马车,先赶到了徐有贞住的客栈。徐三舅先是在自己大侄子那儿落住。

    等李敏抵达的时候,徐三舅还来不及把屁股在大侄子屋里坐热上一会儿。

    李敏进了屋里。

    徐三舅当时茶水喝不到一口,只润到舌头,抬起头看见进门的李敏,这一看,他惊慌之下,差点把茶水都给洒了。

    可以看出,徐有贞之前的话没有错。她是很像那个先代徐祖母的画像,所以,把徐三舅都给吓到了。

    徐三舅长的不及徐有贞斯文,比较粗壮有力,蓄了些小胡子。但是,徐家人长相都不差,像徐三舅自己带来的二儿子,李敏的另一位表哥徐有徽,外相俊朗,不比徐状元差。

    “敏儿拜见三舅,表哥。”李敏盈盈对徐家人福了福身。

    徐三舅看着她知书达礼,长幼有序,高兴地点了点头:“你娘把你教的很好。”

    说明,徐家人从来都不指望李大同,根本不把李大同放在眼里。

    互相打过了寒暄以后,李敏与徐家人都坐了下来。

    徐有徽按照自己父亲的吩咐,将李敏让人告诉徐老爷子的,由徐老爷子让他们带过来的东西,从怀里掏了出来。

    是一本蓝皮封面的书本,上面赫赫几个墨字:徐氏炮炙秘籍。

    这本东西,算是徐氏祖传的宝物了,不是徐氏的直系子孙,不是要继承徐氏家业的人,都是不给看的。李敏只是徐家的外孙,徐老爷子却在听说到外孙女的要求时二话不说让人送过来秘籍,可见得,徐老爷子对这个外孙女的重视。

    “爷爷说了,说这本东西,虽然说是抄本,但是,一样珍贵。全交给敏儿表妹了。”徐有徽两只手拿着秘籍。

    李敏不敢怠慢,毕恭毕敬两只手接过,随之,没有急着翻页,而是先放进了自己兜里,坐下来,问徐三舅:“三舅,据闻我母亲出嫁时,身上带有一本同样的秘籍?”

    “这个要问你姥爷。你姥爷有没有给你母亲,是姥爷自己做的决定。”徐三舅的说法,应证了秘籍传男不传女的家规。大多数家庭,如果女儿是嫁出去的,不是招女婿入门的,肯定是不能把家传宝物传给女儿,让女儿带去给夫家,那是不合情理的。

    “有人说我母亲拥有这本秘籍。”李敏再次探问。

    徐三舅听她这个口气,知道她是猜疑什么,于是摆手,让儿子走到门口望风,再细声与李敏说:“徐氏只做药材炮炙,秘籍只记录炮炙三十六计,你三舅我,看过这本秘籍,是不知道里面能有什么东西能让你母亲命丧黄泉的。你姥爷也是纳闷不已,否则,他早就把这个书烧了。”

    不要说徐老爷子为了爱女烧书,是想,既然这个书能危害人命,说不定这个危险系数会牵累到徐家,才努力想琢磨透这点。

    “我听大表哥说过,如今徐家,只为江南一带几大药商炮炙药材,默默无闻,不做不熟识的人生意。”

    “都是为了糊口而已。徐家不贪财,要是贪财的话,早也发迹了。”说到这儿,徐三舅叹了一声,“或许你大哥还不知道徐家为何隐姓埋名的这其中缘故,没有与你详说。”

    “是因为祖母的关系吗?”

    抬起的眼睛,在李敏的脸上一扫,徐三舅微微露出一丝诧异:“敏儿如何知道的?”

    “但凡有才之人,只要是被皇帝听说的,皇帝哪有不用的道理?皇家即使不是求才若渴,也未免不是畏惧于有才之人会落入他人手里。”

    像是历史上有名的曹操杀华佗,不外乎这个道理。所以说,大夫在哪个朝代,都是难做的。想一心只顾治病救人,不容易。

    徐三舅只听她两句话,已经对她另眼相看。想这个外甥女,不过年纪刚嫁人,十六七,却有如此已经能看破尘世万物的胸怀和眼力,难怪自己家老爷子这般的倚重这个外孙女。

    徐家其实,自从徐娘子死了以后,人心惶惶多年了。正因为都不知道徐娘子究竟是怎么个死法。都是当大夫的,当药师的,更是明白徐娘子不可能如尚书府李大同让人传书信说的那种死法。

    要说李大同自己杀死了老婆,徐家人是反而不信的。李大同那个人,徐三舅都见过一次,因为当初送妹妹到京师嫁给李大同的人,正是他。

    “你父亲,我见过。”徐三舅皱着眉道,“性情懦弱。我那时候怎么也想不通,你娘怎么会选择嫁给他。”

    当初,徐家不喜欢这桩婚事,曾经有过努力想拆散这两个人的念头,结果因为李敏她母亲自称已经怀上了李大同的孩子,徐家人无奈之下,只好把女儿嫁给了李大同这个渣货。事实证明,李大同真是个渣货。

    不知道在外怎么欺骗了徐娘子对自己死心塌地,李大同其实在京师里已经是先纳了妾的。王氏都给李大同生了李华。

    提起这些往事,徐三舅伤心,自己妹妹芳华正茂,当年在徐家也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才女,比起他徐三舅的才华有过之而无不及,深受徐家长辈的喜爱,结果,被李大同这个渣货害到在最美丽的青春时性命无存。李大同渣就渣在,连自己老婆怎么死掉的都搞不清。

    屋子里一片黯然的伤感。徐三舅像灌酒一样把茶喝了,抬起袖管抹了抹嘴巴,问李敏:“你姥爷说你有事拜托我们来,是为了什么事?”

    “有些东西,我怕这里的药童和药师都做不了,我想研制一种新药。可能只有三舅可以助我一臂之力了。”

    徐三舅听她说的口吻,只是这样一听都十分陌生,惊异地问:“什么药材?”

    “不是药材。”

    不是药材?不是药材,怎么炮炙?徐三舅一头雾水。徐有徽都跟着愣。只有徐有贞,之前已经有徐掌柜先透过气来,与徐三舅小声说:“三叔要不,随敏儿过去到敏儿制药的地方看看再说。”

    徐三舅更惊讶了,难道,这个制药的地方,能与众不同。

    一行人随之坐上备好的马车,到了京郊李敏那块出嫁时作为嫁妆拿到手的那块地。

    徐三舅在马车上,只见那块地儿有山有水,风光美丽,都不敢相信地说:“是你父亲给你的?”

    割了脑袋徐三舅都不信李大同能有这样豁达的胸怀。

    李敏如实道来:“我拿父亲的秘密和父亲交换的,本来这是三小姐的嫁妆。”

    行!徐三舅拍下大腿:“对你父亲这种人还有你继母,不需要留情!”

    李敏点头。

    马车抵达了刚建了一半的大屋。建筑物立在农田之中,由于没有建好,有些像残墙破屋,很难引起人的注意。

    李敏是让徐掌柜故意这样建的,容易给里面她要进行的项目打掩护。

    这时,天上下起了小雨,飘飘渺渺,若仙若雾。念夏撑起了一把油纸伞,遮在李敏头顶上,即使这样,这里的路没有砌好,坑坑洼洼的泥泞,很快沾染上了衣裙,看起来好不狼狈。

    徐三舅本来皱起的眉头,生怕这个在家中当千金习惯了的外甥女受委屈了。却见李敏在雨中是健步如飞,根本不受影响,不由再次另眼相看。

    进到了屋子里后,众人先歇口气。徐掌柜随之点亮了一盏烛火,在前面带路。这是要走到屋子下面的地下室。

    李敏把制药的地方都转移到了地底下,图的是比较干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