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

第25章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第25章

小说: 采女奋斗史:寂寞宫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堂?青时看了清如一眼。自从太后见了自己以后,也把宫里的情形透露给了她。皇后难道已经出了佛堂了?青时想着,对清如说:“我一个人去就好了。”
  清如点点头,眼睛里全是郑重。
  青时整了整衣裳,拿了抿子把鬓边的头发抿了上去,然后走了出去。
  大概是太久没有与人交流,青时再看到来往的宫女太监,竟然有些不习惯。不过好在,没有遇到一个妃嫔,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知晓秘密的手段。虽然没见到她们;不过;大概;她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身上吧。


☆、第三十章  狻猊3

  走到了佛堂门口,她却看到了皇后的沈嬷嬷站在门外,有些惊讶,皇后难道真的在这里?沈嬷嬷的目光,有着一种凌厉。青时不自觉地挺直了脊背,不由地在心里恶趣味地安慰自己:至少,要把自己处死,也会出了这佛门清净之地吧。
  她刚走进去,顶头就看到了一尊观音像,然后就看到皇后背对着自己跪在团蒲上,皇上背负着手站在一旁,凝视着窗外。
  青时进来的时候,秦策轻声咳了一声。皇上缓缓转过身来,那目光把青时从头到尾扫视了一遍,那目光真冷啊。青时觉得自己几乎产生了幻觉:拥有这样的目光的人,如果那日真的对自己感兴趣了,还会等吗?
  皇上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说道:“梅采女?”那声音,分明就是不记得她了。
  虽然知道是这样的情况,青时的心里还是升起了一阵挫败感。她低眉顺目地道:“回皇上,正是婢妾。”
  “这狻猊为何会在你的房中?”皇上的声音虽然是问句,却有种不容置喙的威严。
  青时的倔脾气一下子就涌了上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你说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吧?”她强压下这个念头,声音里却隐隐带着些不服气:“婢妾不知道。以前从未见过这物件。”
  皇上的声音露出一丝玩味:“你的意思是,有人陷害你?”他的目光凝视着青时。
  青时看了看皇后,语气已经有些冲:“婢妾从未见过这物件。它为什么会出现在婢妾的箱笼里,婢妾的确不知情。”
  这样的语气,让皇上的心里一松。他不动声色地转向了皇后:“皇后,你有什么说的?”
  皇后依旧看着前方的观音像:“皇上,您想让臣妾说什么?”她的头慢慢抬起来,一双眸子盯着皇上,里面全是平静。
  青时看着她的身影,只觉得悲哀。皇后因为来这佛堂,只穿素色的衣裳。她脱下了那凤袍,却是如此的单薄。如果没有了那名份,就什么都没有了。
  “朕今天才知道,朕的妃嫔这么伶牙俐齿。说到底,这一份金乌国进贡上来的国宝不见了,倒是朕的不是了?”皇上的声音,已经带了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滋味。
  青时看到皇后的嘴角含着一个讥讽的笑,自己却沉默了。
  皇上看着两人并不反驳,反倒笑了起来:“真是好得很哪!朕……”
  “太后驾到!”外面通报的太监拉长的嗓音显得很干瘪。
  太后阴沉着脸走进来,随意扫了青时和皇后一眼,脸色有些严肃:“皇上这是在干什么?当着菩萨的面,是想屈打成招吗?”
  皇上一拂袖,就往外走去。走到了院子里,太后在他的身后说道:“你给哀家站住。”
  青时看到太后几乎是尽全力喊出了这句话,身子抖了几抖。她有些闹不懂了:这又是怎么回事?
  皇上回过了头来,看着太后:“朕查问这样的事,也错了吗?”
  “你……”太后几乎气到了脸青。邓姑姑连忙帮她顺气,太后一把推开了邓姑姑,问皇上道:“那你要怎么处理!”
  “罪者罚。”皇上吐出了这三个字。
  太后看着他,眼睛慢慢眯了起来:“哀家看你,是昏庸到极致了!”


☆、第三十一章

  青时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正对上了掀帘子进来的清如有些诧异的眼。青时眨了眨眼,用手绢擦掉了眼角的泪花。
  清如放下了手中端着的铜盆,将青时的裤腿卷了上去,将她的脚轻轻放进了水里,问道:“小主,这温度合适吗?”
  青时靠在床框上,眯着眼轻轻应了一声,瞌睡都到了眼睛边上了。
  一时间,只听见低低的水声。清如给青时揉着脚,那舒服劲儿让青时的意识更加模糊了。她恍惚间只听见清如在她的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小主休息吧。”她闭着眼睛恩了一声,然后倒在了床上,只感觉到床铺软软的。
  屋里的灯被清如吹灭了,清如去了外间值夜。珞华宫虽然偏僻,却是按着高位的妃嫔的宫制来建的,因此,专门有在寝宫旁值夜的小屋子。只是青时的东西不多,看着就是空空荡荡的。
  外面跑过了一只猫,叫了一声,正处与迷糊状态的青时一下子就醒了过来,唬了一跳。直待她又听到了几声猫叫,才放下心来,原来只是只猫。只是这珞华宫,人实在太少。小菊受伤后就一直不太好,青时也没让她服侍。除了一个打扫院子的,一个饮食上的,再加上两个太监,只剩下青时和清如了。
  青时翻了个身子,面朝向床里,脑子里渐渐清明了不少。 
  佛堂里的情景,还在她的眼前放映着。皇后依旧跪在佛像前,一动不动。太后和皇上去了一个单独的房间谈了小半个时辰,最后,两个人的面色都有不虞地走了。青时就感觉自己跟被耍了的猴儿一样,瞬间很无语。这个皇上,绝对的心理不太光明,要想了解他的想法,真的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青时心里的不安因子隐隐地兴奋着,这样的人,注定童年多舛,父不疼母不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平静的日子又如期而至,青时仍然处在大家的遗忘中。每天晒着小太阳,纯天然的蔬菜吃着,又不想事儿,面色越来越红润了。清如是个闷葫芦,青时只得自己找乐子,把健美操都做了几遍,还思索着要不要练练瑜珈。
  那件狻猊的事情似乎就不了了之了,很快,一件事情传进了青时的耳朵。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青时正在吃一碗甜汤,放了红枣和雪梨,用冰糖细细熬的。她有些不相信地抬起头来:“谁告诉你的?”
  “奴婢去领午膳的时候,送饭的太监说的。”清如不是一个莽撞的人,思前想后,决定告诉青时。
  青时放下了手中的调羹,思索了起来。
  房间里的光线渐渐西移着。隔不多时,外面响起了一个声音:“这是梅小主的新衣裳,皇上御赐的端阳的节礼。”
  皇恩浩荡啊!青时瘪了瘪嘴,还是整了整衣裳,出了门,盈盈拜倒:“婢妾梅氏谢主隆恩。”
  捧衣裳的面生的姑姑说:“奴婢帮着拿进去吧。”
  青时淡淡地应了一句,眼睛瞄到了宫门口站得笔直的两个太监,不禁嘴角含了一丝讥讽的笑,平时跟歪脖子树似的,有人来了就卖乖。
  作者题外话:看到大家的评论,我想说几句。关于故事情节问题,也许是我确实写得太细了,以至于好象有点拖,有点喧宾夺主。我尽量改正,不过习惯,大家也知道,是不容易一下子改正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教。关于女主角的性格问题。我只能说,诶,大家是不是觉得这女主太冷淡了?


☆、第三十一章  皇恩2

  她进了房间,只见那个姑姑面色平静地道:“小主,奴婢告退了。您可以试试尺寸大小合适不,隔几天,会有尚衣局的人来的。”说着她就出去了。
  等到她已经走出了一段距离,青时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清如,那些衣裳,你拿给我试试。”
  清如复又开了箱笼,将衣裳拿了出来,一展开,一张纸条飘了下来。她拣起来递给青时。
  这样熟悉的纸条,原来不是皇上的恩赐,而是太后啊。青时打开了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皇嗣麝香,依势而行。青时微微笑了起来,问清如道:“你听到那个太监说的话,具体说来给我听听。”
  清如面色严肃地说:“他就说,你家小主想来是得罪了什么人吧?不然也不会替那位背黑锅。奴婢问了是谁,他只是指了指东边,然后就警惕地看了看周围,快步走开了。”
  东边?东边的宫殿那可不是一般地多,再说,前朝也在东边吗?青时默了,这门都出不了,依势而行从何说起?
  谁知,当晚,专门有一个太监来宣旨,端阳之宴,让青时按着品阶打扮了出席。
  第二日正是五月初五,清如一大早就在房门外挂上了艾草以驱邪,青时却想起了还没进宫的时候,在古代的娘亲总要给自己亲手缝一双虎头鞋,手臂上系虎符,还佩带装有艾草的香囊,只是,这样的温暖,已是过去了。
  青时稍微打扮了一下,然后按着点儿,就出发了。
  筵席处是在留春阁,半搭于水上。水上另搭了一个戏台。青时也是昨晚听清如说的。清如说着说着声音就凝滞了,随后才淡淡地道:“就是那日端阳后,凌昭容便失了势。”
  青时只得宽慰了她几句,然后出发了。因着没有轿子,她只得步行过去,直走得身上都出了细密的汗,才走到了留春阁下面。
  她已经做好了面对各种眼光的准备,可是实际情况,却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地多。
  首先是筵席的位置。按照一般的规矩,嫔以上的在屏风内,世妇在屏风外,而御妻级别的就只能在阁外另摆了。可是偏偏,好巧不巧,这世妇不多,又有好几个世妇御妻告假没来,这人就少了。皇上竟然兴致高涨,让撤掉屏风,将御妻都挪了进来。
  这一挪,有些人的脸上有些不乐意了。身份,是多么重要的事情。青时就更无语了,本来顶着的目光就够多了,现在可好,藏也无处藏。
  路才人是第一个过来和青时说话的,一见她就笑着说:“梅妹妹越发的水灵了。”
  青时旁边的几个采女立即住了口,都看向青时。
  又有几个低份位的宝林之类的过来和青时絮叨。青时不动声色地说着自己日前的境况,不禁有些无奈,明明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
  “要说梅采女还真是命途不乖,正好踩住了猫尾巴,这猫咋呼地可不轻呢!”夕充仪的声音总是很突出。


☆、第三十一章  皇恩3

  一个新晋上来的舒婕妤有些好奇地道:“这猫真厉害,姐姐看到了吗?”
  “当时充仪姐姐正随皇后娘娘去祈福,哪有时间看那起子黑心眼的猫。听说啊,这猫瞎着呢,那上头也敢去碰。”旁边一个尖下巴的才人说道。
  青时离那些人的位置太远,听不到她们的话,却能感受到周围的人的目光在她的身上直打转,没人问她。这样的煎熬,比直接问她还要痛苦。
  好不容易筵席终于开始了,众人才稍稍安静了些。青时轻轻地叹口气,取了一只粽子。这粽子十分小巧,用的是青色的叶子,包成了小小的尖角,用五彩的丝线捆的。她拨开了粽叶,露出里面香喷喷的米来,用筷子拨下了一点,馅儿是栗子的。有些腻,她却只是喝了些茶,未碰那雄黄酒。
  咚咚咚的声音响起。所有的人的目光都望向了那湖上。只见几只龙舟已经并排在湖面上了,正蓄势待发。
  一个小太监去请示了皇上,皇上点了点头。小太监朝着那边挥了一下小旗。顿时,咚的一声锣响,赛龙舟开始了。
  这龙舟是些侍卫和太监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