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大唐仙踪 >

第206章

大唐仙踪-第206章

小说: 大唐仙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要不得的。一边是毫无劣迹,也毫无背景,颇得皇帝喜欢的寒门宠臣,另一边是心怀嫉妒,自私自利,代表社会上层力量的士族官员,萧衍毫不犹豫的做出了选择,士族虽腐败堕落却是国之根本,至于讨人喜欢的寒门臣子一抓就是一大把,牺牲一个算什么?再说围棋下得好,带兵打战也就一定强,这句很白痴的话原本就是出自萧衍之口。年轻时候的萧衍出身士族,多才多艺,擅长诗词歌赋,又特别嗜好围棋,和一些士族子弟交好,结成了“八友”,相当于后世的“四大才子”之流。少年时自诩为文武双全,天下奇才的萧衍仗着自己棋力高出众友,每每下赢之后,就得意洋洋的吹嘘,说围棋下得好,带兵打战自然也就强,俺萧衍日后一定会成为名留青史,封妻荫子的绝世名将!不料长大以后。绝世名将没有当成,却坐上龙椅当上了皇帝。所谓皇帝者,真命天子也,金口玉言,说过地话不管再弱智也好,再白痴也好,自然永远都是对的,即便不对,在正确的舆论引导下。也会变成对的。因此士族官员搬出皇帝发家前的“至理名言”来,纵使再荒谬,为了皇帝的威严和自己的面子,萧衍也不会出言反驳的。

于是为了安抚士族官员,萧衍立即把自己宠信了二十几年的陈庆之给卖了。当陈庆之得知自己一届柔弱书生竟然莫名其妙地要上战场拼杀,不知做何感想?难道梁朝武将都死绝了,真沦落到了需要一个柔弱书生扛枪挎刀,冲锋陷阵。战斗到第一线了?俗话说得好:“生活就象强奸,既然无法反抗就干脆去享受吧!”于是陈庆之只好强笑着表态道:“浴血沙场,为朝廷效力,是俺陈大书生的宿愿!”

萧衍想了想,陈庆之好歹也兢兢业业,尽心尽力陪自己下了二十几年棋,自己却为了讨好士族一脚把他踢去当炮灰,实在有点不厚道。于是拨了两千兵马给陈庆之。好歹充充门面,当当殉葬品,也不枉君臣一场。萧衍向来提倡节约。能一次拿出两千兵马给陈庆之这个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更没统过兵的书生去折腾,已经算得上是人品爆发了,至于这两千兵马,自然都是一些杂牌中的杂牌。炮灰中的炮灰,即便死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于是一支由柔弱书生统帅的杂牌部队就这样莫名其妙的诞生了,在众人眼里。这支部队军旗上就差没写上“炮灰”二字了。此时还没有人能意识到这支炮灰部队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样地冲击。

陈大书生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进了军营,摇身一变,成为了陈大将军,两千杂牌鱼腩军的最高统帅。作为一个武将,擅长骑马射箭是最为基本的要求。被迫弃笔从军,新鲜出炉的陈大将军跨上了战马一阵驰骋,结果好悬,差点摔死,至于弯弓射箭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就好比常混WCG的那些星际老鸟们,通常会戏称那些刚刚入门,只会用人族造房子堵路口,后面垒碉堡驾大炮这一招来蹂躏弱智电脑的那些星际菜鸟们为“星际强人”(相对神族和虫族,这些菜鸟们也就用人族稍微强一点点。另外那些只会用神族堆炮台这一招地菜鸟们则经常被戏称为“星际之神”。)一样,我们敬爱的陈大将军也被众人戏称为“强弩将军”,这个外号有两个意思,其一“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缡”,这正是陈大将军“精湛”箭术的真实写照,其二,相对于陈大将军惨不忍睹地十八般武艺而言,或许也就是用最没技术含量的手弩要稍微强一点点。废才将军配鱼杂碎兵,还真是标准的垃圾炮灰部队组合啊!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这样认为。

幸好陈大将军虽然武艺很烂,个人战斗能力弱得离谱,但是却平易近人,厚道宽仁,又擅长做思想工作,再加上这些杂牌兵本身也是被当成垃圾,炮灰,超廉价消耗品的,一个个都没多少傲气,刺头的数量更是远远低于正规军队地平均水平,因此经过陈大将军的一番思想教育,到也肯服从这个公认废才将军的号令。

很快,陈大将军初上战场地日子便来临了。公元525,北魏的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失败,便请求归顺南粱,希望梁朝派军来接应。出身士族,有“江南八友”之称的南梁萧衍皇帝其性格为人与三国时期的“八俊”刘表极为相似,都是文采出众,喜欢清谈,性格谨慎,胆略不足的守成之主。萧衍同志篡位当了南梁开国皇帝之后,便已经
ūmd/txt電孖書下载到=》wwω。umdtxt。còm
足了,认为“革命已经成功,同志不需努力”,压根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事,满以为只要厚待亲族和士族这些国之根本,便能安坐龙椅,江山铁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的突然归顺,使得根本无心北伐的萧衍有些措手不及。于是南梁的君臣们便立即开会讨论。

元法僧的突然归降可不是什么人品爆发,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徐州毕竟是北魏的地盘,一旦南梁派军介入,便意味着和北魏正式开战。而在当时,北魏的军力可是远远超过南梁。南梁地君臣们可就郁闷了。如果不派军去徐州接应,则南梁的颜面无存,毕竟元法僧的归降,其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军事意义,人家北魏的刺史主动归降,南梁还不肯接受,那么以后谁还敢投靠南梁啊!可是如果派军去接受徐州,这块肥肉又未必能消化得了。人家北魏反扑过来,只怕偷鸡不成反而失了一把米。于是南梁君臣们一番商议,最后做出了一个英明决定——派一只“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去展开“拯救大兵元法僧”的行动,行动的主要目的便是把弃暗投明的元法僧给救回南梁。由于是“精锐中地精锐”,其数量自然不会太多,能救出元法僧自然是最好,万一营救失败了,做这场政治秀至少也体现了南梁的一片赤诚心意。如果北魏军方突然脑子变糊涂了。放弃徐州不肯反扑,这只“精锐”部队就暂时接管徐州,等待下一步指示;如果北魏军方没有糊涂,大肆反扑,这只部队就跑路好了,至于能不能跑得掉,也就无所谓了,大不了都为国捐躯好了。反正这只“精锐”部队人数少,死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

于是给南梁军方的最高指令下达了:要求派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率少量“精锐”部队去接应元法僧。救出元法僧之后,全面接受徐州,防御北魏的全面反扑。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一个标准的炮灰级任务,派少量部队去接应元法僧也就罢了。而接应之后,竟然要全面接受徐州,防御北魏。这就充分体现了南梁最高阶层的投机心理,竟然打着空手套白狼地主意。如果真想要消化徐州,少说派个四五万大军吧,可惜萧衍过于谨慎和小气,担心偷鸡不成反而失了一把米,陪了徐州又折兵,若干脆一点,救了人就跑,直接放弃徐州吧,萧衍又舍不得这个大好机会,没准天下真掉馅饼了,把北魏的援军都给砸死了,那么徐州岂不是唾手可得?因此干脆派少量炮灰去接收徐州,死了无所谓,基本上不损南梁实力,万一真守住了徐州,则大发特发了!有道是“一切都有可能”,没准北魏的皇帝酒色过度正好挂了,没准天上掉陨石正好将北魏皇宫给砸了,没准北魏正好出大乱子赶上造反大革命了,总之因为突发意外,北魏应接不暇,不得不放弃徐州的几率虽然渺茫,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尽管萧衍向来提倡节约,性格吝啬,但是拿少量炮灰当筹码,去搏个机会渺茫的头等大奖,即便不中,也能赢得一场政治秀,这种一本万利的好事,自然是义不容辞的。

最终这个为国尽忠,神圣光荣的炮灰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没有后台,没有背景的陈大将军头上。可以想象,那些士族的官员老早就看陈庆之不顺眼了,花了好大力气将他弄到军营里,就是为了送他上战场为国捐躯地,如今恰好有了机会,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将陈大将军朝火坑里推。至于那些军方将领,也看陈庆之很不顺眼,在军队里,历来是崇拜强者,歧视弱者的,连骑马射箭都一塌糊涂的陈大将军在众将军眼里是垃圾中的垃圾,败类中地败类,整个南梁军方的第一耻辱。更加要命的是,很多相对正直厚道点地中级将领并不知道陈庆之是被人暗算,才送到军营里等待着上战场当炮灰的,在他们看来,还以为陈庆之是个想立功想疯了的卑鄙小人,没有半点本事,全靠着阿谀奉承走后门,调进军营里喝兵血骗军功混资历的龌龊垃圾,军方向来最反感这种没有本事又喜欢瞎指挥的纸上谈兵之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而当时的陈庆之在绝大多数南梁将领眼里,就是这样一个不受欢迎的货色。因此,众望所归,陈庆之当仁不让的成为了这个炮灰任务的光荣执行者。

公元525,郁闷的陈庆之被任命为武威将军,率领着手下的两千杂牌鱼部队前往敌国徐州,开始了他的处女战,而明眼人都知道,北魏是不可能人品爆发,主动放弃徐州的,因此他们这只杂牌部队纯粹是去当炮灰的。陈大将军之所以被任命为“武威将军”,则更是一个非常不厚道的讽刺。众所周知,陈大将军武艺奇烂无比,实在不能拿出来摆显,而陈大将军生得唇红齿白,玉树临风,相貌说俊美到也实在,要说威猛则明显是讽刺了,光从这个称号上来看就足可见陈大将军在南梁军方混得有多么狼狈。

身前是实力强大,人多势众。还占据地利地敌国军队,身后是一群阴险毒辣,专门背后捅刀子,存心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好同志,而此时陈庆之唯一可以依靠只有同为炮灰,同病相怜的两千杂牌部下,初上沙场的处女战,便是这种险恶处境。真是倒霉到家了,陈大将军估计也够郁闷的。然而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又有一个SB白痴大发神经,跳出来添乱。

这个发神经的家伙便是萧衍次子豫章王萧综。萧综名义上是萧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是前齐朝末代皇帝东昏侯地妃子,据说肚子里怀上了东昏侯的种之后,才跟了萧衍。不过萧综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歧视,萧衍一直将他当成自己亲儿子看待。封他为王,还做将军,宠爱得很。但吴淑媛自己失宠之后。出于对萧衍的怨恨,就把真相告诉了萧综。从此,萧综知道自己是东昏侯的野种,就和萧衍疏远了,又担心萧衍哪天忽然看他不顺眼了。会直接杀了他这个前朝孽种,于是心中便有了找机会逃去敌国北魏申请政治避难的白痴想法。好好的风光王爷不做,却一心想着去敌国当难民。这家伙也真够SB的。其实萧衍称得上是古往今来,最重亲情的一个皇帝,亲弟弟和亲女儿乱伦通奸,又派刺客暗杀萧衍,企图谋逆篡位,这等大罪,萧衍都肯原谅,不忍骨肉相残,足见他对亲人地宽容已经无异于纵容了。换了别的皇帝,一个个无不想方设法诛兄弟,斩草除根灭野种,为自己的权利宝座扫去潜在的威胁,哪里有象他这样温情的?不管萧综是不是萧衍的种,几十年的养育之恩,几十年的天伦之乐,骨肉亲情,总不是假地吧!即便不是亲生父亲,也是对自己宠爱有加,视为己出的养父,萧综能摊上这样一个“宽容慈祥的模范父亲”实在应该烧香拜佛,谢天谢地,可他竟

心想叛逃,脱离父子关系,实在是够白痴地。

脑子发傻,不愿当王爷,却一心想逃往敌国当难民,申请政治避难的豫章王萧综认为这是一个叛逃的大好机会,于是牛气烘烘的跳出来叫嚷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