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游戏电子书 > 诸侯争霸 >

第572章

诸侯争霸-第572章

小说: 诸侯争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自始至终都不成一统,州县划分多以地方诸侯势力为界,十分混乱,比如有一个小诸侯盘踞数城,兵马能够控制的地界就会以他的旗号为界,方圆百里,则为一州县,如果地方要大,则多划分几州县,多以城镇为名。

威海湾集市一围,威海湾周边两千余里的大小势力头目几乎为之一空,随后就是大夏兵马席卷而来,在大夏精锐面前,这些小诸侯群龙无首之下,被轻易击破,没有一月功夫,大夏就已经雄踞周边二十余州县之地,张枫随后就将随行所带的官员委派各地,由士兵护卫,开始对地方民众登记造册,并恢复秩序,眼看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秋收都快到了,但二十余州县地面上粮食却少的可怜,很多地方根本连农田的样子都不曾有,而张枫能做的也只不过是运来粮食,用粮代工,征集当地百姓修缮道路,并对房屋进行修筑,以渡冬。

地方上秩序在大夏士兵的维持下,很快就恢复了秩序,大笔大笔的粮食从威海湾运往大夏占据各地,按照登记户牌领取粮食,有了充足的粮食,地方也很快的安稳了下来,山东地方百姓早就看惯了这天变来变去,反正有粮食吃,不饿肚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倒是平安。

然而大夏源源不断的将粮食运往各地,稳定地方,招收各地流民,难民到地方安置,倒是为大夏争得不少的民心,不过同样也引来无数的窥觑,要知道山东动乱七八年,匪盗多于民,就算是七大诸侯国内都不太平,更何况是诸多小势力盘踞的鲁东之地。

靠近泰山东北的翠北,胶东,阿县三地也是大夏占据的二十余州县之中的三地,三地以品字形排列,而三县交界之地就是泰山余脉的翠山,翠山连绵百十里,横亘在翠北和阿县正中,深入胶东县十数里,共有三峰十六岭,盘踞着六支大小泰山盗匪,其中就有鲁智深所盘踞的翠北山寨。

杨林所说的麻烦就是在这片地界上引发的,翠北和阿县两县紧靠在泰山山麓,山上多盗匪,按理说这里该是重灾区,但事实上正好相反,兔子不吃窝边草,泰山盗匪劫掠向来也不会劫掠周边百里的地方,其实他们的家眷也有很多就安排在山麓附近,毕竟山东之地穷困无比,山匪多如牛毛,哪有那么多可抢,所以这些百姓大多还是以务农为主,只不过却选择在较为安全的地方罢了。

不过山麓之地毕竟贫瘠,所产不多,山中的盗匪和上下百姓也只是勉强糊口,但毕竟比起其他地方还能活的下去,而大夏攻下了两地几座城池之后,就将两地纳入了大夏所辖,按照之前的安排,用粮食招募流民,登记造册,并以粮代工钱,征召劳力通路,山东民生凋敝,地方道路不通,这无疑对大夏统治不利,同时也不利于大夏后勤补给,所以每占一地必先修路。

翠山三峰十六岭,有六位当家,三处山峰有三个寨子,分别为翠北山的鲁智深,翠中山的王明,翠尾山的胡裘,竹子岭的肖羽,盘蛇岭的到曹三娘,狐岭的白一刀,六处当家,各据一地,平素倒也河水不犯井水,相安无事,各有各的地盘,不过随着大夏那源源不断白花花的粮食运到三县,可算是让那个几个山寨上的人双眼冒光。

泰山贼大多清贫,比不得盘踞一方的小诸侯有钱,要知道占着三县交界之地的翠北山,可算是最富裕的一个山寨,但全部家产加起来也不过千两白银,可见寒酸,所以在威海湾的大拍卖,与这些人几乎无缘,倒也被逃过一劫,六个寨子,算上老幼,也足有四万来人,青壮也有一万多,鲁智深的翠北寨实力并不算是最大的,最大的要属翠中的王明,占据和一峰四岭一谷,人数最多,手上可用的青壮也最多。

翠山三县靠着翠山,地方上与泰山盗匪多有瓜葛,耳目可说的上是灵通,大夏这边粮草刚运到几座小城内,翠中峰上的王明就已经得知了消息:“大当家的,夏人这次可是运来百十辆大车的粮食,足有上万担,而且据那些进了胶东城内的夏官说,这只是第一批粮食,但凡登记名姓,注册户籍之后的百姓日后可凭户籍做工,然后领取每日的口粮,多干多得,少干少得,咱们的眼线还打探到,这一万担粮食要分出一半来运往翠北和阿县。”

“哦,什么时候,护送兵马又有多少,可曾打探清楚!”王明微微皱了下,问道,几千担的粮草可不是小数目,他这寨子有人口八千多,在这翠山上算是人口最多的,但同样消耗也是最大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山下出产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要不是山上还有野兽,野菜,野果之类的补充,怕早就断粮了,五千担白米啊,如果节省一点吃,能吃上个三四个月的。

“大约明日上午就出发,护送兵马大约有三百多人,如果大当家吃下这支运粮队,除了那五千担白米外,甚至还能获得上百套刀兵,铠甲,到时候这翠山一带还不是大当家的说的算,那曹三娘还敢拒绝大当家的。”

“三百兵马啊!这可不是小数目!”他也是去过威海湾的,那些夏军装备可是精良的很呢,就凭他这上千连刀枪都不齐备,很多人还拿着竹枪的青壮,怕是一个冲锋就要散了,这个事情,咱们自己怕是吃不下来,还得拉上一两个做垫背的:“去请翠尾山的胡裘,还有竹子岭的肖羽过来,就说本大当家有笔大买卖要一起做,相信他们会感兴趣的。”

胶东,连通翠北和阿城两县,翠山将两县一分为二,而胶东成了两地的结合地,獭儿岭是翠北山下的一处山岭,也是鲁智深下面的一块地盘,獭儿岭北面胶东通往翠北,阿城两地的土路也在这里一分为二,獭儿岭山不高,四周林子也不算茂密,但位置却十分紧要。

王明晚上与另外两家商议了一番,许以重利,三人计较一番后,便组成了一支两千多人的人马,趁夜色埋伏到了獭儿岭,獭儿岭虽然属于鲁智深所辖的一块地,但因为胶东诸侯的缘故,这个獭儿岭一直都是作为翠北山的屏障之用,靠在北面的地界,翠北寨也控制不了,所这一晚上,王明和余下两人的两千多人就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化整为零的藏入了獭儿岭,忙活到天亮这才算完事。

就如同探子所说的那般,还没有晌午,一队数十辆大马车就已经出现在道路上,除了留守在胶东县的几队兵马外,护送粮草的居然足有整一个城卫营,五百人,五百人护送六十大车粮草,显然有些兴师动众,不过考虑到这里临近泰山贼的地盘,所以也加了小心,五百装备精良的士卒,足以让翠北山上的盗匪有所顾忌了。

到了獭儿岭后,这一营兵马和车队又一分为二,分别前往翠北和阿县,同行的还有数个大夏的选官,选官不是大夏正式的官员,而是选拔出来的一些优秀的学子,被委派到这里,做一些地方县令的政务,如果有所建树,日后就正式委派为各地县令,算是越级提拔,之所以派出这么多士兵随行,同样也有保护这些选官的意图,到了地方,两地都有精锐府军驻扎,倒也不渝有事。

这车队一分,还没有走出三五里,王明等人就动了手,一场混战下来,双方倒是都没有讨到便宜,大夏这边为了保护选官,加上对方人多势众,只能聚成圆阵而防守,王明这些盗匪用的刀兵很少,多是竹枪,加上本身都是一群强壮些的青壮,虽然那也都杀过人,但哪里能跟精锐的士兵相比,不一刻钟,上千人就折损三四百,王明匆匆让人扛着米袋,布帛等物逃入山中,丢下一地哀嚎的山匪而逃,而另一侧的肖羽,胡裘同样也挨了迎头一棒,虽然截获了一些粮草,但折损也同样不轻,这一埋伏打的突然,去的也突然,王明回去一盘算,自己非但没赚到,反而亏了,毕竟这一次折损了几百个弟兄,让那个自家寨子实力降的厉害,而抢夺的那些米粮,却不到千担。

大夏这边死伤倒是不多,既有几十人,这些人都是中了那些盗匪设下的机关,损失倒是不大,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引起附近驻军的愤怒,居然在眼皮子底下打埋伏,于是地方守军与泰山贼之间你来我往,打了起来。

泰山盗匪依仗着山势险峻,对地方地理熟悉,又有地方百姓眼线,与大夏兵马周旋,一时间倒还真的难以奈何,而这些匪盗的猖獗无疑让大夏的布置受到了很大的干扰,成了大夏稳固地方的心腹大患。

消息传回到天之城的兵部,这种情报本来上不得夏羽的台面,毕竟麻烦还没有到那种不可控制的局面,不过夏羽这边自然另有消息渠道,山东那边关乎重大,除了是为布局中原,同样也是为了将海贸扩展到江淮,江南,也是大夏开发松嫩平原的人口来源,所以山东的局势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在从杨林口中得知了一些泰山贼的情况后,夏羽微微的皱了皱眉头,道:“泰山贼以靠山地,密林为地利,对地方熟悉无比,我们要想占据山东之地,这些盗匪就是一座大山,早晚都要解决掉,而普通的兵将不擅山地作战,更何况那些城卫营,这样吧,神赐军编练也有些时日了,派舰队将神赐军送往山东,交予公孙康,让其负责清剿盘踞泰山的盗匪。”神赐军,禁军中以神开头的两大新组禁军之一,军中成员组成以林蛮一族勇士组成,编制为十个卫,每卫五营,共计五万人,最擅山林作战,经过一年多的整备,已经初成战力,本来是打算让神赐军去帮东府征服奚蛮的,但夏羽想了想,还是决定派往山东。

第五百零九章山东七大诸侯国

泰山北,桑水河西,距离威海湾大约有四千余里的山东中北部,一个幅员三千余里的诸侯王国屹立在这片土地之上,这个诸侯王国也是山东七大诸侯国之一的桑水柳家,柳姓起源与周公之后的鲁孝公后裔,一个叫展禽的人,柳下惠坐怀不乱就源自他,被孟子称之为“圣之合。”他也是柳姓的始祖。

桑水柳家一门三杰,兄弟柳公绰、柳公权,以及柳公绰的儿子柳仲郢,三人乃是唐代有名的人物,而桑水柳国诸侯王就是柳仲郢,桑水城,桑水河支流颍河上的一颗明珠,山东多山地,而柳国所在的地区却是一片冲积平原,桑水河贯穿而过,支流密布,这也造就了柳国的富庶。

柳仲郢是一个能人,在之前,他就履任要职,熟悉军政,进入烽火大陆时,正是柳仲郢被贬山东任刺史的时候,虽然柳姓起源自鲁,但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便迁柳入河东,柳家也是河东望族,不过在山东之地,柳姓依旧是一个大姓,靠着成熟的政治手腕,合众连横,广结地方豪杰,门阀,经过六年杀伐创业,柳国在烽火六年并了三鲁,在泰山以西的云州击败了孔有德建立的小明朝的十万兵马,自此立国与桑水平原。

柳国经过三年发展,已经从一个地方小诸侯,成为山东七大诸侯之一,采唐制,立礼仪,编练禁军,府军,划分州郡,到烽火九年,柳国下辖九郡四十二州县,政治清明,大兴农耕,如今的柳国可以说是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柳如玉,柳王柳仲郢的堂妹,柳公权的女儿,被封为柳国桑水郡主,拥有着桑水河上一块不小的封地,而在封地上,柳如玉在河上建起一座颇大的庄园,风景优美,清风小筑在庄园靠着桑水上的一个竹子修筑的小楼,格外的清幽,堂兄柳仲郢乃是人中之杰,这位窝在庄园之中的郡主同样不是等闲的女子。

阵阵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