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若相知(清穿4) >

第39章

若相知(清穿4)-第39章

小说: 若相知(清穿4)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呢?”
  “有小孩再正常不过了。”胤禛有些怒意地说。
  “没说不正常呢。”
  “那你生什么气?”
  “我没生气。”相较于胤禛越来越盛的怒火,熹微倒是越来越气定神闲,正因为想得过于清楚,反倒是现在越冷静。
  “你没生气?你确定?” 胤禛直视着她,一个字一个字地问道。
  熹微抬头微笑着看着他,淡然地说道:“再确定不过了,爷还想要怎么确定?”
  胤禛看着她那灿烂的笑脸,火气直往上窜,右手攥成拳,一拳打在坑桌上:“你――越来越不可理喻!”
  “不可理喻?嗯,”喜微的语气一扬:“难道被你欺瞒、被你蒙在鼓里是应该的?”
  “你就没事瞒着我?”
  “没有。”
  “比如你的身世,比如你失忆前和失忆后像变了个人?”
  熹微听他这么一说,一下子伤心不已,原来在他心里,早就怀疑自己的来历;原来他不仅怀疑自己的的来历,还那么介意,毕竟,借尸还魂的事也不是人人能接受的,她以为她会伤心,谁知,竟是那么冷静地说:“没错,我就是借尸还魂,你可以去请和尚道士来斩妖除魔。”不知不觉中,泪就已滑了下来,鼻子一酸,抽了口气继续说道:“我这是见不得人的,所以不说,你那名媒正娶的侧福晋和她生的孩子难道和我一样见不得人?”
  胤禛气恼地看着她,刚刚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如今,看到她的样子,更是心痛,可说出去的话宛如泼出去的水,也收不回来了,只好讪讪地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也没介意。”
  熹微泪眼朦胧地看着他,伸手抹了抹眼泪,略带抽泣冷冷地说:“你走!”
  胤禛低声说道:“我真的没那个意思,之所以不告诉你年氏和她那个女儿的事,不过是怕你知道了心里不痛快!”
  熹微并没有仔细听他说的这句话,纠结在前一句那么伤人的话里,不能自拔,见他的手伸过来欲给她擦眼泪,一把打掉,冷冷地说:“你走!同样的话我不说第二遍,如果你认为这是你的地盘,那么我走!”
  胤禛见她越发地激动了,觉得留在这里也只是更加刺激她,让他再赔不是,再低声下气,他也做不到。
  怀着懊悔的心来到岸边时,他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会说了那么伤人的话呢?
  熹微抽抽噎噎地哭了许久,现在虽然知道了,他瞒着她,也是为她好,自己过于敏感了,可是,这真的可信么?如果可信,为什么要这样说她呢?为什么就视她为异类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伤人的?
  接下来的日子,两个人都在纠结中,一个后悔,另一个心寒。
  熹微总是呆呆地坐上一整天,总是平静地伤心着,又似乎是从来没伤心过的平静,心是空空地,想不起过去,也不愿意去想将来。
  过了十天半个月,才清醒些,给了些银两打发了冬雪,胤禛是靠不住的,自己打起精神,去了趟雍王府,走进玉心居住的正屋,进去时恍恍惚惚,依稀看到主座上有个暗红的身影,便福身请安说道:“熹微给福晋请安,福晋吉祥!”
  玉心奇(…提供下载…)怪地看着她,怎么不见她给爷请安?这下她也不好叫她起来,而坐在另一边的那个大爷,气得脸都绿了,竟然到了无视他到这地步了,就瞪着她生闷气,熹微弯腰低头老半天,近段时间的她精神体力都不大好,觉得站不住的时候,就抬头看了下,看到胤禛也在,才明白过来,老老实实地再次福身:“给爷请安,爷吉祥!”
  “嗯,起喀。”
  胤禛一发话,玉心忙说道:“熹微,坐吧,你难得到府里来的,今天可是有事?”
  熹微站起来的时候,略有些摇晃,走了两步,坐在旁边的位置上,一旁的丫头上了一杯茶,她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福晋,我房中的几个丫头年龄都大了,福晋帮我留意一下,把她们都配人了吧。”
  玉心奇(…提供下载…)怪地看了眼无视胤禛的她,又看了眼臭着个脸端坐着的胤禛,心想:这两人,怎么像个小孩子似的再闹矛盾?笑笑说:“我刚刚正在和爷商量这事呢,明天就调四个小丫头过去,跟绿珠她们学学,一个月后,我就把府中适婚的下人侍卫名单送到园子里去,让你选。”
  熹微忙站起来,福身说道:“多谢福晋了。”
  “熹微妹妹客气了,这都是我份内的事。”
  “也没什么其它的事,劳福晋费心,熹微先告退了。”说完福身就往门口走。
  胤禛迅速地起身,三两步追上她,拉着她的手往书房走,将她拽进房内,随手关上门,黑着脸问她:“你要闹到什么时候?”
  熹微咬紧牙,一个字也不说,只是瞪着他。
  “我承认我错了还不行,你别闹了。”
  这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年娇兰站在门口,娇弱地说:“爷,我是来送点心的。”然后假装才看到熹微的样子说道:“没想到熹微妹妹也在。”
  胤禛不自觉得放软了语气说:“放下吧,。”
  年娇兰一袭绿衣,姿态轻盈地走了进来,行过之处宛如弱柳扶风,真真正正的风情万种,放下点心后,又盈盈福身,用娇滴滴很是亲昵地口吻说道:“爷,那妾身先告退了,你和熹微妹妹慢聊。”
  目送她离开关上门后,熹微反唇相讥道:“爷的日子过得真不错,以前倒是妾身不懂事,没侍候好爷!”这其中大概也含了她自己所未察觉的酸味,只是觉得眼前这一幕真是讽刺。
  大概是听出了其中有吃醋的成份,胤禛的心才稍好些,宠溺着问她:“嗯~还说不介意不生气?”说完把她拉到房中的铜镜旁,里面映着个微嘟着个嘴,满脸怒容的脸。
  看到镜中的自己,熹微头一低,暗自神伤,原来,爱不是一夕就有的,也不是一夕就无的。
  不管怎样的伤害,也不管怎样地下定决心,还是在爱着他,暗暗深呼吸,凝神,调试好自己的表情,抬头微微一笑着说道:“是呀,以前是介意的,以后,不会了。”
  “我都说我错了,你就别闹了,行不行?”
  “我没有闹,只是累了,以后我们各过各的就好。”熹微有些疲惫地说。
  “好,那就如你所愿。”胤禛的心一下子凉了下来,身为一个皇子,他从没像今天这样低声下气过,还是换不回她的谅解,那就放手吧。
  熹微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心中虽然苦涩,却溢出一脸的笑容,轻快地说:“多谢爷成全,那妾身就先告退了。”
  胤禛忽然觉得那灿烂的笑脸竟是那么碍眼,不假思索地说:“你是我府里的格格,以后该尽的本份还是要尽的。”
  熹微的脸一愣,顿时没什么精神地问:“什么意思?”
  胤禛本来就站在她的身后,看着那面镜子,看到她这么明显的变化,心中一乐,低下头,吐出温暖的气呼在她耳朵旁说:“没什么意思,就是那个意思。”说完满意地看着她的脸,从有一丝惊喜再到愤怒交加,再到冷静淡定,再到脸有丝微红。
  他的心也愉悦起来,要他放手,也实在太难了,如果她对他真没爱了,还是可以考虑的,可是现在,让他看到了她的那丝惊喜,那丝羞怯,还有那隐藏在她的心底的那丝爱恋,为了她,他愿意低声下气甚至是求和。
  熹微被他这样轻抱着,竟然很贪念这一分温暖,首先在心里便瞧不起自己,悔恨不已,心中嘲讽着自己道:真是没骨气,看到刚刚的年娇兰,还不能完全清醒么!这么一想,心中一激淋,猛的一下挣出他的怀抱,恼羞成怒地说:“随便爷,我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会试着接受,园子里,以后爷想去就去,想来找妾身,也没什么不可以的,谁让你是妾身的衣食父母呢?”
  胤禛听到最后一句,差点暴跳如雷,可是又想起刚刚她说这话之前的挣扎,便压下火气,扯了扯嘴唇,做个笑脸说道:“很期待你是怎么服侍你的衣食父母的。”说完,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个床,暖味地说:“要不,现在试试?”
  熹微脸一红,转身就往门边走,走到门边,打开门,几乎是用跑的往府门口而去,胤禛看着她的样子,淡然一笑,又回到以前了,他追她躲的时候,也罢,虽然不能为了她,影响他的大计,不过,多花点时间哄哄她,逗逗她,这仿佛也是他乐意做并且乐在其中的事。
  坐在马车上往园子里走的时候,想到刚才的情形,熹微还是脸红心跳地,心中哀叫,过平静的日子,看来还是要多多修练才是。
  回到园子里后,她就沉迷在抄佛经中,全心投入的抄写,确实能让她的心平静不少,好在,胤禛在短时间内并没有过来,等到他过来时,她的心已平静许多了,他们淡然相处,如一对六七十岁的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老夫老妻,平静却少了温馨,相敬却很疏离,胤禛有时也会逗逗她,却发现她总是平静以对,也渐渐地没了那份心思,只好屈于现状,来的时间一次比一次间隔的长了。
  两个月后,熹微身边的人都换了,以前的丫头都嫁了,她给每个人都送了一百两银子做嫁妆,而绿珠,终因不放心她,婚后还在侍候她,胤禛把张文调了过来,放在园中做采办,也算是做了件两全其美的事。
  两个人交流日少,变得日益古怪,让弘历夹在中间,很是为难,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他是越来越受不了了,熹微是每次见到他,就问他的功课,出些稀奇古怪的题考他,胤禛则是三天两头逼问他的功课,再旁敲侧击地问些他额娘的事,没什么有价值的信息提供的时候,总是挨骂加罚抄文。
  分析后,弘历觉得,还是从额娘那边着手比较好,阿玛似乎是紧张额娘的,要不也不会三天两头地问额娘整天做什么之类的了。
  决定后,就急着去找熹微,看到她依然在做同一件事――抄佛经。
  走到她的面前,早已懂事的他故做天真问道:“额娘,‘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是不是写的就是你跟阿玛这样的状况?”
  熹微头都没抬地说道:“你错了,我和你阿玛是‘同居而离心,折磨以终老。
  ’”
  久久没听到弘历说话,熹微抬头一看,原来胤禛正寒着脸看着她们娘俩,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她的心有点后悔,肯定是伤着他了,这一年多来,他的委曲求全,她也看在眼里,可是,爱情、婚姻,两个人在一起才可圆满,那么多人在一起挤,终是过于痛苦。
  
                  梨院
  康熙五十七年,是一个多事之年,从去年准噶尔策旺阿拉布坦遣将侵扰西藏,囚康熙所立达赖造反,到今年的朝廷兵败,再到十月,皇上指令皇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进军青海,再加上康熙近几年来对他的倚重和宠爱,让他领军剿贼,有意让他军前立威,使得胤祯在朝中的威望高涨。
  胤禛看着朝中的局势,暗自留意,如今他手中的唯一一张王牌,也就是他的仆从――年氏一门,此时,年遐龄次子年羹尧正是四川巡抚,当准喀尔部偷袭西藏时,在没有朝庭的任何旨意下,出兵援助西藏,处理问题的果断受到康熙的器重,进而在封胤祯为大将军王的同时,任命年羹尧为四川总督,不久又任命年羹尧为定西将军,协助十四阿哥胤祯驱逐占领拉萨的准噶尔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