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我的魍魉暴君 >

第113章

我的魍魉暴君-第113章

小说: 我的魍魉暴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情,真处理了,肯定会很轰动。

只是,他这一路行下来,似乎都无人提及这件大事。虽然是去年的事情,但是也不会一点都没有反响。石子入了水,还能激起波纹许久呢。

当时,元魍给明翊提供的门路就是长宁这边。

于是,他便把这事问了。

长宁这才把事情从头到尾串了起来,看着元魍,面色复杂:“原来是你告诉明家的小子来找我的。我便说,我与明家交情还没深到那个程度。”顿了顿,很是遗憾,“那件事,我实在有心无力,朝廷大半官员全是李氏宗族担任,吏部、刑部亦是太子的人。那账簿还没递上去,太子就先用李德才之死大作了文章,反过来再倒打了明家一耙。明家可能本想借此事来翻身,可到最后却被打得再也翻不了身了。”

继续给元魍分析,“虽然将军因了德妃娘娘还有我的缘故,有可能会支持你。但你也知道,将军为人忠直,他也有一半可能会成为我们最大的障碍。但是,如果你登上太子位,那么将军一定会效忠于你。而且,凭你在宁古城一战成名,我听将军说,军中人早就对你十分信服。所以,现在的问题不在军,而在政。”

元魍想了想,道:“可是,文臣中,多是李氏的人。”去年瀛洲之事,竟没把他们拉下马。

长宁点了点桌子:“有一个人,可以拉拢。”

元魍问:“谁?”

长宁道:“你的启蒙师傅,文思衍。”下载本书请登录

202…203 蓄势篇(V55)

202随谜而出

大舆十七年除夕的时候,宫里例行盛宴。。

除去三皇子元珲还在宁古城跟着连成玉修复城池,宴会上,其他皇子女、大臣几乎全无缺席。连痴傻儿小六皇子元昼都被明月带到前殿。

酒过三巡后,元真心情大好,便令众臣互猜字谜逗乐玩。谁猜不出,就罚谁喝酒。

吏部尚书上前一步,摸着小胡须,道:“那臣就先献丑,算作抛砖引玉吧。唔,一家十一口。打一个字。”

元真哈哈大笑:“这个朕知道。是‘吉’。‘吉利’的‘吉’。”

吏部尚书躬身道:“祝陛下年年岁岁吉祥如意,愿吾朝世世代代盛享繁华。”

元真点头,很满意:“胡安,赐酒。”

皇帝亲自赐酒,那规格就不同了。

吏部尚书激动里带着惶恐举杯,君臣两个隔空对饮。

刑部尚书眼见此景,不甘人后,也站了起来:“臣也有一题。也是打一个字。题目是,人有他则变大。”

元真笑问两旁妃子:“这题也不难。诸位爱妃也来猜一猜吧。”

元真已没了生育能力,宫中这几年,也就没新添什么美人。

明月自从小儿子不明中毒变痴后,曾也一度恨上了德妃。可是,后来,她想了又想,总觉得这件事不对劲。况且在那件事后,五皇子元璧又是不明身亡。

明月不是笨人,虽以前有几分天真,但百花争艳的后宫是磨练人的地方,这位早就变得世故又老练。再观德妃面上虽敬重皇后,但在五皇子薨了之后,德妃暗地里就处处给那位皇后使绊子。

若五皇子真的是自杀,那么德妃该找的报仇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

稍稍一联想,明月就猜出了其中端倪。这所有事件的最后得利者就应该是这些事情的幕后策划者。

如德妃被元魍误导一样,明月被自己复杂的心思也给导向了一个看上去是正确答案的方向——要杀她的皇儿元昼的,是皇后跟太子!

于是,虽然德妃跟明月依旧是互相看不顺眼,但到底也算有了共同的敌人,这两位实质上不再互相斗了,而是把攻击目标全然转向了皇后。

由于六皇子元昼的关系,元真觉得对明月有亏欠,这些年,对明月是愈发宠爱了。

即使明家一再衰落,明月在宫中的地位也只比皇后低一点。

明月跟德妃并排而坐,对视一眼,答道:“‘九九归一’的‘一’。陛下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元真赞赏:“明妃果真聪明。明妃说的话,朕更喜欢。”

皇后低头抿下一口酒,表情虽然未变,但还是能瞧出几分不悦。

一直默默观察场上众人情绪的元长宁也开了口:“趁着父皇高兴,儿臣也出个谜题玩一玩。”

元真奇道:“长宁居然也有着这兴致?说来听听。”

长宁把目光投向文思衍:“都说文大人是我朝第一聪明人,那我这个题目,就来考考文大人好了。”

一直闷头喝酒的文思衍微微蹙眉。他与这位公主素来交情不多,这位今儿个怎么偏偏点到了自己?

他可不想跟他那老丈人一样,在这宴会上跟个耍猴的似的。

元真当即又笑:“长宁啊,你要考文爱卿,那可得拿出点像样的本领来才行啊。”

长宁微微一思索,信口就来:“一匹马,马行千里。打一字。”

众人还没回味过来,文思衍就开了口:“欲罢不能。”

太子元瑾晃着酒盏嘲笑长宁:“皇姐,你用这点小玩意儿,居然想考倒文大人,也忒小看他了吧。这题,我都晓得答案。”

“哦?”长宁微笑不变,“那么请太子也来答一答?”

元瑾为了显示自己的文学造诣,想了想,也学文思衍,用了个谜面作答:“上加成为盛,下添直成置。”

如同东施效颦一样,这位谜面一出,就让人感觉到缺少了上头两个人堆砌描绘出来的意境。

那两人,一问一答,谜面谜底和谐得仿佛就像平常的对话一般。

一匹马,马行千里;马行千里,欲罢不能。

而太子这句话插上去,就显得不伦不类,实在违和。

过于直白的表述,生硬做作的谜面,光有字谜虚表,没有内里境界,在前面二位的衬托下,就更显得这位太子脑子里一头草絮,没有才华还硬要装文人,还不如直接说答案来得巧妙。

至少,那样,还不会曝出其短。

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班门弄斧。

虽然在座众人很多人心里都是如是作想,但那位是太子,众人也不便发出自己的真实感慨,只得心里暗自吐槽。

元真帝倒是似乎没有注意到太子的谜面,只是愣愣得想着这个谜底:“四……说到四,也不知道四皇子现在在何处……”

太子恭道:“父皇不必担心。儿臣早前已经吩咐下去全力找寻四弟,只要他还在大舆,那么儿臣一定能找回他来。”言外之意,如果找不到他,那么就是元魍叛国投周了。

长宁好笑得看了太子一会儿,全力找寻?该换成全力追杀才对吧?她听元魍说过在瀛洲时看过皇后的杀无赦密信。

转身,也恭道:“儿臣一句谜语,竟让父皇难过,是儿臣的过错。不过太子说得对,四弟那么大的人了,怎么会凭空消失?父皇不必为此忧心。今儿儿臣还带了份礼物来,要送给父皇。希望父皇见到,能忘却烦忧。”

元真叹口气:“长宁有心了。”

长宁拍怕手,只见鎏金栏桥上走过来一个威武男子,一身黑衣,面目如妖,身形壮实,步履沉稳。

在座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位,不是刚刚陛下还在叨念的四皇子,又是哪位?



203乱了深水

元魍拜倒在地:“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真惊得居然自上位走了下来,亲自扶起元魍:“皇儿,真的是你?”

元魍温声道:“儿臣让父皇担忧,实在罪该万死。”

元真摇头:“回来就好啊。不过这么长时间,你到底去了哪里?”

元魍神色复杂:“儿臣踏遍大舆土地,却不敢回来。”

元真问:“为何?”

元魍道:“当日宁古城遇袭,儿臣更是遭到埋伏,火势冲天,儿臣差点就葬身火海。后来,儿臣侥幸逃出,一边疗伤,却一边受人追杀。儿臣确信那不是敌军,本以为是父皇派来的人,于是儿臣不敢回来。只是这一年多来,儿臣走遍各州各府,经历得多了,也想明白了,父皇是君、是父,儿臣是臣、是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此,儿臣,不敢不回来。”

一番话,不卑不亢,大义凛然,动情潸人,饱含着一个臣子、一个儿子的忠义与孝义。

元真本就是聪明人,这话里的重点,他立马就能听出来。

元魍在外面的一路上,有人在追杀他!

至于是谁,元真动动小拇指,也能猜出个一二。

但是,元真不想追究。

追究了又能怎样?

把他的太子杀了?

元真虽然觉得元魍性子不错,但是还不至于会为了这个半路出来的儿子而杀了自己一手扶植的太子。

甚至有时候,他还觉得元魍不见了,其实是件好事。

三皇子元珲对元瑾言听计从,那么除去元魍,太子之位就无人能撼动了。

虽然元真对元瑾总是带着几分不满,但太子之位除了元瑾,没人能够胜任。

元真的儿子,抛去痴儿小六不谈,现在只剩下三个。无论从背后力量还是人心所向,都只有元瑾上位,才能镇得住这大舆的天下。

作为开国帝王,元真要考虑的东西其实更加多。他并不是能随心所欲的帝王,这个天下,也并不是哪个儿子有能力,哪个人就能坐拥得了的。

譬如,元魍,绝对不行。

首先,血统就不允许。

虽然元真对元魍的母亲朱昌平是真的有几分情分在,但是朱昌平更是前周的公主,元魍上位,那不就等于把北厥的天下又要拱手还给前周了吗?

再者,元魍没有任何势力。

就算元真把自己手中的势力全部给元魍,元魍也绝对驾驭不了。

所以,很早以前,元真就把元魍定位好了,元魍要做的,不是王,而是供太子驱使的先锋。

如果这先锋跟太子发生了冲突,元真定是会弃马保帅,毫不犹豫得杀了元魍。

但是,现下,元真觉得还不是时候。他甚至觉得太子太心急了,元魍还有很多利用价值可以挖掘。

还没看到元魍带来的成果,就这样除去这个人,实在是对不起前几年在元魍身上下的成本啊。

能做帝王,元真的亏盈算术不会差,总会像血蛭一样,吸干人的最后一滴血,才会甘心。

不怪元真狠心。

帝王家,向来如此。

如果太子元瑾此时造反,元真也能直接杀了太子,重新扶植别人。

与元真从小亲厚的太子,元真都能如此对待,又何况是这个向来不亲、被搁置十年的四皇子。

这在场诸位大人也不傻,从元魍的话中,自能听出一些言外之意来,何况还有一半是心知肚明的。

元真想了想,觉得有些事,还是不能当着众臣的面说的,于是,引了元魍,就往御书房去,只叫众大臣各自欢赏。

皇后看了看长宁,冷声道:“长宁什么时候跟四皇子关系那么好了?四皇子回京,不是先回宫,居然是先去看你?”

长宁微笑有礼:“四弟刚刚也说了,他约是怕父皇责罚,再来,四弟称将军一声舅舅,向母家人求助,那是再合适不过。”

皇后还想说什么。

倒是德妃把她的话先截住了。元真不在,这位说话就明显带了刺儿了:“直接回宫,难道好给别人杀我儿的机会?”她便说元魍怎么会突然不见,她原也猜想会不会是皇后在从中捣鬼,刚刚听元魍一番话,果然原先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

皇后蹙眉:“德妃这话什么意思?”

德妃冷哼一声:“皇后娘娘难道不清楚吗?”

上位两位娘娘唇枪舌剑,气氛顿时硝烟弥漫,底下的臣子低头装死。

太子匆匆离席,不知何故。

文思衍眉头愈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