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莫名其妙的穿越 >

第174章

莫名其妙的穿越-第174章

小说: 莫名其妙的穿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婢觉得几百两都多了。在乡下盖个土坯房子。一个人可以自在地过舒服日子。”苏荔笑笑。显得很轻松。

“你们的事朕本来是懒得管的,”康熙收回了笑容,苏荔也不再笑了,老实的准备听着老爷子训话。老爷子瞟了一眼胤禛,刚刚他已经骂了半天胤禛没用了,可他就一直是这幅死样子,想想都对苏荔抱歉,任谁天天对着这幅嘴脸换自己早跑了,可是该说的却还得说,“只是这次太过了,到底想干嘛?让天下臣民怎么看?堂堂的亲王侧福晋一个人在外头像话吗?”

老爷子什么意思她明白,当着胤禛的面骂自己一顿,但本意却是好的,让大家都有一个台阶可下。十年了,原先那么讨厌康熙,可是现在真的一直保护自己的却仍旧是他们老俩口。

“奴婢想在外头帮帮宝宝。”苏荔顿了顿,果然康熙的注意力被引导了过来,她笑了笑,“奴婢自然知道回王府可以过舒服的日子,只是王爷并不一定要奴婢来照顾,可是宝宝却仍旧需要奴婢的帮助。

奴婢在王府里也能帮到宝宝,只是王府重地,内院里)T很多事进进出出的只怕会麻烦。昨儿奴婢不是说让宝宝去和郎世宁谈谈学校的事吗?奴婢想让宝宝这次独立来做,奴婢只是在外看顾一下,看看他的能力如何。”

“让他自己来做?”康熙一愣。

“对,奴婢昨儿跟他说了,奴婢城外的两个庄子,还有洁具厂的份子收益,奴婢都交给他,由他来筹备、建设。奴婢不想当他是孩子,他是皇孙,是您和四爷亲自培养教育的,自然不能给两位丢脸的。”苏荔趁机捧了老爷子一把。

“你在外头能帮什么,都交给他了,难不成还能让他天天去你住处去问什么做?”胤禛冷冷的说道。

“奴婢会在庄子边上盖土房子,宝宝累了、饿了,能在那儿躺会,吃口热饭。”苏荔淡然一笑,胤禛一时间竟找不到话来反驳。那是城外,如果真的全权交给宝宝来做,苏荔做的就是最实际的帮助,也是最符合她身份的帮助。

康熙轻叹了一声,他一生最遗憾的就是没有父母缘,从没体会过父母之爱,虽然有祖母的关爱,可那是不同的。苏荔一直是好母亲,他最早对苏荔改变看法其实并不是她送的那些吃食,而是听说她自己哺乳,一切亲力亲为的照顾儿女,走到哪儿她都把孩子紧紧的拢在翼下,她时刻以孩子的需要,为她最高的目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这个让她回家的话题康熙决定不再管了。

“真的那么不想回去?”胤禛想想咬咬牙。

“……”苏荔想了半天最后无言以对,怎么回话?当着胤禛的面说她不要回去,胤禛会恼羞成怒,而康熙也不会原谅。苏荔再怎么着也是胤禛的侧福晋,她不回家就是不守妇道,康熙都不会真的站在她的这边,想想还真得感谢李德全,如果不是他刚刚在茶水间那句话,她也许此时此刻就真的说她不要回去,她不要名份了。

“怎么那么喜欢办学校?从善堂里开始,听说现在报洋学堂的孩子都是小时候在善堂念书的,他们考不上秀才,却听说很喜欢做那些……”康熙忙扯开话题,让苏荔能松一口气。但一时间又找不出正确的形容词,张着嘴干着急。

“科学!”苏荔笑了笑,“奴婢也是从郎先生带回来的书里看到的,他们不叫奇淫技巧,他们统称为科学,听说还有很多科学疯子,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科学,什么事都不放在他们的心里。

苏荔儿很喜欢这样的人,希望宝宝的学校里多培养这样的人。”

“为什么?”

“因为苏荔也是这样的人。不,不算是!苏荔喜欢科学,因为科学能带给苏荔很舒适的生活,但苏荔自己却做不来。唯一相同的是苏荔其实不懂政治,不会转弯,我不喜欢阴暗的生活,我也不喜欢永远也不敢放下心防来与人对垒的生活。苏荔喜欢简单,荣华富贵苏荔喜欢,可是土坯房子,苏荔也能住得惯。”

“也无君无父?”老爷子自然知道苏荔借这事表明态度,她玩不来胤禛内院的斗争,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但这话怎么说?只能听字面上的意思。

“照奴婢说,无君无父比关心国家大事的那些酸人好!”苏荔笑了一下。

康熙一愣,这可不是苏荔说的话,这是死罪的,可再想想,马上明白了苏荔的意思。这些人不会乱说朝政,自然也不会闹出科场之乱的事来。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科学书?如果教出的全是苏荔这样懒得管朝政,一心只让自己往好了过的人倒也不错。而且最好的是,他们学的东西至少能做点东西出来改善民生,比那些只想着考科举,拖累家人的穷酸要强太多了。

“你让宝宝去办一个教的学生全都跟你一样胸无大志的学生,与国何用?”胤禛本来想着苏荔真的把学校交给宝宝来做,本是满心欢喜的。苏荔这点不错,常常能为自己和宝宝争取最大的利益。办学堂这事胤禛可是深有体会的,老十三不过是办了几个小学堂,都弄上长生牌位了,宝宝要是把大学堂办起来,就能直接把十三善堂的那些孩子们抢到自己的手中,这本身就是大大的班底,可是没想到苏荔的意思竟然只是为了培养和她一样只会做事的人。那花那么多钱做什么?尽做这些没边的事儿,胤禛真是又气又恨。

第233章 学校

荔让人真的就是庄子边上给自己盖了三间土坯房,舒7T没法子,只好买下边上的土地也盖上几间房,好就近照顾。宝宝也就真的开始和郎士宁开始了大学的建设,苏荔请来了专为皇家服务的雷氏家族一起参与进来,她的小院就成大伙的临时指挥所,倒是比以前更忙碌了一些。

当初建校时学校被分成了四大块,建筑、农业、医学、最后苏荔把请来的物理、化学家们集中在一起,做了一个专门的研究室,其实以苏荔的想法是,这一块应该另选地方专门的把他们藏匿起来,可是又怕老爷子怀疑,于是以物化系为名义,让他们在一起,学生也由他们自己去挑。现在建新的学园了,苏荔让宝宝去动援起大家一起来建,于是第一批用到的就是建筑系。

建筑系的师生也没想到这么③üww。сōm快就有这么大的机会来实习所学,洋先生、雷氏家族,还有那群热爱盖房子,喜欢园林设计的学生们,天天热情{炫高{书涨{网的来设计这座新新的校园,雷氏家族还没经历过这样的事,原本低调却无比高傲的家族在这一刻也低下他们的高傲的头颅,苏荔不让宝宝插手设计,她一再的提醒着宝宝,他的领导者,他的作用是让设计者们得到最大的发挥。最后再决定方案即可,其它的事与他无关。图纸,泥捏的布局沙盘在苏荔小院中不停在在争论再修改,苏荔看着这些洋人和雷家的老爷子相互争辩、再相互妥协、最后变为惺惺相惜便觉得很高兴。如果相传了几百年的雷氏家族都能接受改变,那么她改变会慢慢的一点点的深入人心,变为不能逆转。

设计之后就是施工,苏荔亲自出马去求了老爷子,于是工兵们派上了用场,开始时的基础设施因为都是肯卖力气,人也够多,宝宝他们不用给工钱,只用管三餐饭食即可,几乎就用不了什么钱。

而贵祥的施工队成了专业的装修大队,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景奇简直要哭死了,当初以为是亏本的生意,于是后来,苏荔派了贵祥去了之后,工程队和窑厂就分开了,贵祥专营工程队,而景奇负责窑厂。当时贵祥回来说时,舒心和顺心还觉得景奇不够地道。这是变相的把苏荔的人马赶出核心地带。苏荔也没作声,只让贵祥把工程队抓紧,没事就多练兵,手上活一定要漂亮。贵祥是老实人,苏荔怎么说他怎么做。

没想到苏荔盖完浴室之后一切就变得不同了,城里的贵人们像疯了一样的要瓷砖,而景奇的窑太小,根本就赶不上货,而其它的窑厂就趁机的参与进来。瓷砖就像老爷子说的,能有多难?没几天的工夫,景奇以为奇货可居的窑厂利润被挤得干干的。施工队却不同,贵祥的工人手艺好、损耗少,大家宁可等着也要等到他们去安装,于是天天忙个不停,其实他心里也直打鼓,万一城里的人都装完了,这些人怎么办?没想到这边的活没做完,苏荔又盖上新学校了,那就需要更多的瓷砖和工人,苏荔也不会为难景奇,怎么说他最早做的,于是大部分瓷砖也是用他那儿,景奇也就老实的跟苏荔认了错,老实的听苏荔和宝宝的调遣了。

而物化系是最早出成绩的地方,他们从中国制墨工艺中吸取了灵感,把石墨磨成粉,水洗加入泥土,做成了新型的铅笔,最大的好处是把铅笔的成本一下子就降到最低,从添加的泥土分量不同竟然还做成了软硬不同的笔芯,让北京城的学生们全都养成了用铅笔的习惯。这也让老爷子本来对苏荔制造科学疯子的计划抱着怀疑的态度,一下子也就起了质的改变,铅笔的优势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这可比买毛笔便宜很多,又很干净,不会写完字弄得一脸一手的墨汁,很适合孩子的起蒙之用。在朝堂上大家赞赏,并多加赏赐物化系的专家们。朝臣们一看老爷子这么欣赏,于是把子弟送到新学堂也就成了风气。

宝宝则是看到了“钱途”,一是抓紧时机开了铅笔工厂,赚的钱又买来周边的一些土地,继续扩建建校园。而这一波运动中,舒心和顺心则莫名其妙的发了一笔财。他们当初买地一是为了照顾苏荔,另一方面,他们的思维里,土地还是最实在的。

苏荔给他们的钱,几乎全买了地,苏荔也不拦着,没想到不到一年的工夫,学校成了气候,他们的土地一下子就疯长起来,宝宝不停的扩张,而那些聪明的商贾们也蜂拥而来,他们天天应付要买地的人不应接不暇,接受苏荔的

卖掉一部分土地,在学校的边上再盖上一排小楼,租T+生意,他们也就省得再烦了。

医学系其实是由苏荔的医馆和几位洋大夫共同组成的,吴谦和洋大夫们一起天天研究什么叫洋为中用,医学系有个好处,就是不愁生源,胤禛的医疗改革计划先在北京试行,于是全北京城的郎中大夫们全被招到医学系里回炉再造,而苏荔的小医馆就成了实习的地方,其收益转为医学系的研究之用。但苏荔的地方明显不够,新学园里除了教学用楼之外,门外还加盖了一个大大的医馆,于是很快,医学系就能自已自足,不用宝宝再愁经费了。

学校落成了。苏荔则带着宝宝进宫了。一年地辛苦。苏荔又干瘦了一些。好在医学部把她地风湿给控制住了。不然她更着急。但看看一所学校就这么建成了。她心里就有种说不出地滋味。她来了十多年。从开始时想找棵大树好乘凉到现在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变成这样。比当年上班还累。想当年上班是迫不得已。现在她在干嘛?想想都觉得累。

宝宝又长高了。牵着苏荔地手。个头几乎快赶上苏荔了。一年前他和郎世宁一起走进学校时。大家谁听他地啊?就算是皇孙。就算是由他出钱。还是不代表他可以领导这群人。苏荔知道。可是苏荔当时什么也没说。宝宝咬紧牙关。一步步地得到大家地认可。虽然现在他还得不到洋教授们地尊重。但至少他们承认了宝宝山长地地位。苏荔知道此时地宝宝不管将来会不会是乾隆。都不可能会是历史上那个败家子了。

“看看。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