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鱼跃龙门记 >

第137章

鱼跃龙门记-第137章

小说: 鱼跃龙门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微“噗”一声笑出声来。见众人纷纷望向自己,不由摸摸鼻子。他没法说自己笑的是卢大人与太子病得心有灵犀,转念道:“本王只是觉得,为个宿处也能闹起来,仿似小孩争宠般好笑罢了。”昔日西突厥阿史那叛乱恰成就了宪侯府小侯爷沙场英名,独孤铣曾经跟他讲过始末,故而事情起因,也猜得出一二。
  韦厚德没想到直接负责人竟然缺席不在,愣了愣,心中有了计较。吏部秋季考核正在进行中,不久前,太子以才能卓异为由,提出升迁几名官员,得到皇帝首肯。礼部卢侍郎正是其中之一。
  无论如何,眼前的六皇子才是主事者。遂向宋微躬身道:“蕃人鲁莽,总不能任由他争执下去。依殿下之见,如何是好?”
  宋微笑眯眯地:“小王见识鄙陋,如何比得大人广博精专。此事大人定夺即可。”
  韦厚德正要开口,不提防被宪侯截住:“独孤铣冒昧,请求殿下允许微臣前去调解。”
  鸿胪寺卿顿觉放心。宪侯出马,这帮蕃属谁个胆敢冒犯?本来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又非职责所在,只怕劝人家不动,他肯主动请缨,最好不过。果然还是六皇子面子大。
  谁知六皇子竟然压根不卖这个面子,一本正经道:“父皇正在宫中等着宪侯复命,怎好劳他老人家久候。况且独孤将军连日辛苦,久未归家,想必府上白发长者、稚子幼儿,皆思念甚切。区区小事,本王分所当为,就不劳烦宪侯大驾了。”
  话说得客气,语调里却透着十二分冷淡。独孤铣哪里肯放心,奈何他越是坚持,宋微越是反感。一来二去,独孤铣忽然顿悟,为什么越是欲图竭力维护,越招对方不待见。也就不再坚持,一脸灰暗,忧心忡忡告辞离去。
  这下韦厚德可有了意见。明明一个最方便有效的办法,偏叫六皇子给回绝了。没好气道:“殿下不欲劳动宪侯大人,想来必是成竹在胸,但请示下,下官洗耳恭听。”
  宋微转头,一脸无赖向着他:“我哪有什么好办法,可全指望大人您呐!”
  韦厚德身为鸿胪寺卿,当然不至于真拿不出解决方案。只是这会儿看休王殿下不顺眼得很,忍不住暗讽道:“陛下委重任于殿下,臣等自当唯殿下马首是瞻,决计不敢越俎代庖,污了陛下识人之明。”
  宋微心说,哟,韦大人不高兴了,给小爷下绊呢。
  他刚叫独孤铣吃了瘪,倒是颇舒爽。见韦厚德故意端着不肯出主意,遂四下里瞅瞅,眼珠一转,计上心来,道:“大人此言不虚?果真唯本王马首是瞻?”
  韦厚德被他问得心头一跳。想起明国公私下叮嘱,深觉自己一时冲动,未能以公事为重,大是不该。然而话已出口,无从收回,只得硬着头皮道:“理当如此,何来虚言。”
  这时等在一边的两个礼官已然急得冒烟。要知道,蕃人多数性急冲动,一言不合便可能大打出手。真要打起来,可就没法善了了。
  宋微转脸冲两人道:“高昌跟吐火罗是吧?叫他们一方出一个人,从蓼园门口同时出发,徒步跑到我这来。谁先到就满足谁的要求。”
  “啊?”众人尽皆愣住。思量片刻,又似乎并无不可。蓼园距离怀安馆不过几里,一条大道平整开阔。因使团进城,沿途维持治安的宿卫军士兵都还没撤,并无闲杂人等干扰。蕃人喜欢用体力解决问题,跑步决胜负,没准比干讲道理管用得多。
  宋微对两个目瞪口呆的礼官道:“还不快去!”
  两人领命,绝尘而去。宋微拍拍手:“成了,就在这等会儿罢。”也不管韦大人如何反应,叫人从怀安馆里搬出一把软垫圈椅,坐下便开始打盹儿。

  第一三九章:命已临终唯尽瘁,玉能成器须琢磨

  六皇子这个盹儿并没能打太久,就被“啪啪”的脚步声震响。
  鸿胪寺卿大人想得周到,叫人在六殿下跟前立了根竹竿,竿上挂了段红绸,作为终点标志。
  那抢先一步扯下红绸者,激动地冲到宋微面前:“殿下,是我、我赢了。”
  宋微笑着点点头:“没错,是你赢了。”认出他服色,问,“贵使来自高昌?”
  “是、是高昌。”此人乃使团中跑得最快的,地位却不高。这时有机会露脸,兴奋得满面红光,一脑门子汗也顾不上擦。他夏语颇好,交流无碍。
  宋微问:“你们有什么要求?”
  那使者看他一眼,才略带试探道:“能不能,能不能让我们也住怀安馆?”
  从前关系好时,高昌使团不但住怀安馆,住的还是上等院落。近些年当然再没有此等待遇。不过如今年这般,沦落到跟前来请封的小部族挤一所宅子,却也是头一回。
  宋微拖长声调,似有犹豫:“怀安馆啊……”
  韦厚德真怕他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赶忙提醒:“殿下,怀安馆都住满了。”
  宋微摊手,一脸遗憾,对那高昌使者道:“你听见了,怀安馆都住满了,这可怎么办?”
  高昌使者见他拒绝得温柔,便不肯松口:“我们带了非常珍贵的贡品,与不可靠的人同住,万一失窃,怎么去见皇帝陛下?只有怀安馆最安全……”
  那吐火罗使者不通夏语,没听见这句讽刺。因为输了比赛,兀自在一旁懊恼不已。宋微又与高昌使者推脱几句,吊足了胃口,才勉为其难道:“我以为你们是嫌地方小,想独住一所宅院,可没想到你们居然要进怀安馆——这不是给我出难题么?罢了,本王总不能言而无信。既然答应了满足你的要求,那便说到做到……”
  韦厚德大急:“殿下!”
  宋微摆摆手:“韦大人,有劳韦大人进去问问……对了,回纥小王子叫什么来着?”
  韦厚德不知他打什么主意,皱眉答道:“回殿下,回纥王子殿下名讳骨乞罗。”
  宋微嗯一声:“原来叫骨乞罗。韦大人,劳烦你去问问我那骨乞罗贤侄,愿不愿意到我休王府里住几天。”
  韦厚德一听这话,立刻反应过来。休王亲自相邀,回纥王子岂有不应允之理?回纥使团一走,自然腾出足够的地方安顿高昌使团。只是如此一来,大大打乱了原本的安排,恐怕不妥。刚要开口进言,瞥见六皇子一脸波澜不惊,几句话又缩回去了。皇帝陛下临时将接待使团之事交给六皇子,如此行为,未必不是陛下默许乃至授意。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再看六皇子,不由瞧出几分高深莫测来,应一声,进门请人去了。
  宋微回头,将正悄悄站在队伍后边眯眼打盹的李易叫过来,问:“我那王府,能住人吧?”
  李易点头:“早已收拾干净了。后院宜另行布置,却须从长计议。”
  宋微听他这么说,便知道刺杀事件留下的痕迹已然遮掩妥当,那碧桃林还没来及铲平,正好不影响待客。叫李易打发个仆从回府,准备接待。
  转脸见那吐火罗使者垂头丧气立在旁边,甚是可怜,干脆叫过来说话。鸿胪寺的通译赶紧上前帮忙,不料才翻译几句,就磕巴起来。原来吐火罗使用的是本地化的波斯语,与通行波斯语还有些差别。宋微把通译挥到边上,直接用波斯语跟对方闲聊。两人发音虽不尽相同,但互相都能听明白意思。
  吐火罗使者终于遇见一个说话不费劲的,情绪不再低落。待得听说整个蓼园都归自己使团住,立刻觉得这位亲王殿下仁爱善良,果然不愧为上邦皇子。
  不大工夫,回纥使团便出来了。宋微样子做到十成十,又是道歉又是欢迎。骨乞罗在咸锡公主身边长大,亦颇善交际。况且他本来就打算跟休王套近乎,如此天赐良机,当然要抓紧。两人心照不宣地省略了辈份问题,哼哼哈哈尽情寒暄。
  事关重大,李管家亲自陪同回纥使团前往休王府。宋微则率众回宫,向皇帝复命。
  此番轻而易举解决突发状况,皆大欢喜。
  宋微忙活大半日,又饿又困。进了宫,狼吞虎咽一阵,才跟皇帝汇报。这时候独孤铣早见完皇帝出宫回府去了。宋微不问,皇帝当然不会主动提起。
  听说把回纥使团弄去休王府住,皇帝道:“你还真能自作主张。”神情平淡,既不似赞赏,也不似批评。
  宋微嘴里塞满饭菜,鼓着腮帮子含混出声:“我累得要死,哪有工夫跟他们磨叽。这不是,快嘛,刻刻钟搞定。”
  他一心着急睡觉,吃了饭就往暖阁里冲。回来路上已经盘算好,这几天非赖在老爹这里不可。太子既被皇帝圈了起来,休王府便尽可以让回纥使者随便住。只是休王本人却不必回去全天候陪同了,落人口实,招人猜忌倒在其次,工作时间陪客,下班时间还要陪客,未免太悲催。至于宪侯府,好不容易得机会逃脱,脑子有病才去自投罗网。
  谁知进门便发现明国公早等在里头。长孙如初看见他,施施然起身行礼:“老臣在此恭候殿下多时,明日朝会大典,尚有诸多须提前熟悉演练之处,恳请殿下费心。”
  宋微哀嚎一声,恨不能掉头不顾而去。他还想着赖在皇帝这里不走,却不料皇帝压根没打算放过他。
  这一晚宋微的醒神香就没合上瓶盖,熏得长孙如初陪着他打了无数个喷嚏。
  六皇子闭着眼,嘴里念经般叨咕:“仪仗卫队十二列先行,尽数排开后,使者依次步入含元殿,回纥为首,突厥次之,靺鞨又次之……”声音越来越低,最后变成一串轻快的小呼噜。
  “啪!”长孙大人半点不含糊,抄起古董铜尺狠狠敲下去。虽然只是敲在案上,也震得宋微一个哆嗦睁开眼。不待老头儿训话,迅速叽哩咕噜往下背:“西域诸邦以龟兹为首,焉耆、高昌次之……”一口气背到末尾的吐火罗,挑衅般斜乜着长孙如初,“我不是只等着站在父皇身边收贡品就行了?这些个先后顺序该鸿胪寺卿管,别欺负我不懂规矩。”
  长孙如初也不生气,淡淡看他一眼:“殿下,顺序即是地位权重,亦是亲疏远近。殿下自不须亲自照管引领排位之事,然此间先后差别,却不可不知。”
  宋微不说话了。讲道理肯定讲不过,反抗怠工亦不可能奏效,只得老老实实接受突击培训。
  次日又是天不亮,就被提溜着穿衣戴帽上早朝。宋微睡了不过两三个时辰,东倒西歪任由内侍宫女伺候,临到要出门还闭着眼。
  自从皇帝因上朝成亲一系列琐事被休王忤逆,气得卧床不起,早朝一直是太子代理主持。谁能想到,最后太子也称病不起,这早朝便连着三日没开了。
  宋微迷迷瞪瞪抬不动腿,脚尖实实在在磕在门槛上,疼得整个人一醒神,“哎哟”叫出了声。
  小内侍忙不迭请罪,要搀他重新迈过门槛。宋微疼醒了,挥退宫人,自己背着手走出暖阁,看见皇帝早已穿戴整齐,站在寝宫当中。
  室内灯火通明。皇帝一身庄重朝服,因身体消瘦而显得有些干瘪,脊背却挺得笔直,丝毫不见颓意。宋微下意识直了直腰身,向老爹看齐。
  走到近前,留意到皇帝脸色红润,与昨日一团死气萦绕的模样大不相同。暗惊之下,仔细观察,才发现那红润色泽颇为突兀,显是精心化妆的结果。
  皇帝见儿子凑近了端详,漫不经心道:“不必担心,眉娘手艺好得很,况且群臣使者最近也在两丈外,瞧不出来的。”
  宋微只觉一股无法形容的酸涩从心底直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