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拣宝 >

第378章

拣宝-第378章

小说: 拣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嘛呀你!”适时,一个青年反应过来,一撩遮住了半边脸的侧铲形头发,怒气冲冲叫嚷道:“存心找打是不是。”

众目睽睽之下,另外一个鬓角头发全部剃光,只剩下头顶巴掌大小的一撮黄毛的青年,似乎有些胆怯,急忙道:“大家不要误会,其实我们只是……”

“只是在欺负一个孩子对吧。”俞飞白斜睨鄙视道:“亏你们还好意思。”

“就是!”

有人出头,旁边围观的群众纷纷附和起来。事实已经摆明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两个成年人捉住一个啜泣小女孩的孱弱手腕,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再多的辩解,只能够证明他们的心虚,却不能掩盖他们的罪行。

“是什么是。”

铲发青年目露凶光,环视四周威胁起来:“你们最好滚远一些,不然等下我发飙,拳头不长眼睛打伤了谁,就不要怪我事先没有提醒。”

听到这话,一些大叔大妈相互看了眼,立即慢慢的后退。

铲发青年见状,嘴角多了几分得意的笑容。就在这时,他却发现旁边的黄毛青年正在扯自己的衣袖,他有些不耐烦转头道:“做什么,别拦着我,我非要给那个小子一点颜色尝尝不可,让他知道我的厉……”

最后一个字,铲发青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叔大妈们尽管退了下去,但是站出来的却是一些挽起短袖,胸肌胳膊健硕的年轻小伙。

两个青年却是忽略了,这里不是人情冷漠的大都市,而是保留了少许宗族社会的乡镇。邻里之间多少有些血缘关系,再不济也是认识几十年的熟人。两个青年明显是外乡人,居然在他们的地盘威胁大家。这种情况下,绝对是在自讨苦吃。

“误会,真的是一场误会……”铲发青年脸色变了,充满了心虚的意味。

黄毛青年也慌了,努力吞了吞喉咙,声音紧张带着干涩道:“真是误会,我们只是想来找个人,顺便问个路而已。”

“问路?谁信……打他们!”

一声令下,一阵鸡飞狗跳,两个青年自然是屁股着火似的落荒而逃。

“别跑……”

“用种就停下来……”

傻子才不跑,笨蛋才留下来。听到身后阵阵追赶似的叫嚷声,两个青年跑得更快了,恨不能多生两条腿,或者插上翅膀“biu”的飞走。

“哈哈!”

畅快的笑声之中,大家也三三两两散去了。实际上大家也真的没打算把人拦下来狠揍,毕竟大家都是奉公守法的普通百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把人赶走就行。要不然再打伤了人,说不定要倒贴医药费呢。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大家肯定是不会做的。

当然,肯定有人敢做,比如说俞飞白,就有些遗憾道:“两个胆小如鼠的混蛋,干嘛要跑呀,被打而已又死不了人……”

王观等人直接无视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转过来轻声安慰那个小女孩。

此时,小女孩眼泪汪汪,清澈纯净的眸子透出点点委屈之色,让人看了心里就觉得怜惜,这也是为什么旁边群众会同仇敌忾的原因。连这样招人怜的孩子都欺负,不打他们打谁?

“小朋友,没事了。”

这个时候,贝叶轻手轻轻抹拭小女孩柔弱小脸蛋上的泪痕,温柔笑道:“乖,不要哭,知道怎么回家吗?”

“嗯。”小女孩懵懂点头,让人弄不清楚她是不是真懂。

“我们送她回去吧。”贝叶提议道。

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与此同时,一个好心的大妈也在旁边告诉她们小女孩住在哪里。不过,毕竟不是熟人,只知道一个大概的位置。

还好地方也不远,贝叶干脆抱起小女孩,慢慢的来到附近一个村庄之中。

“妞儿,你家在哪里?”

此时,俞飞白笑眯眯询问道,一路上几人温言细语,小女孩也逐渐的恢复了正常情绪,慢慢的与大家交流起来。

不过,到底是五六岁的小女孩,而且好像有些怕生,对于大家的问题语焉不详,十分的笼统。到了最后,大家只知道她叫妞儿,家里只有爷爷在。听到这话,不要说贝叶和许晴了,就是王观他们三个大男人,心里多少有些心酸。

唉,又是一个可怜的娃儿。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实际上丰富的同情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和禽兽的最大区别。所以本来把小女孩带回村子就直接离开的几人,现在却准备把她送到家,却是想着看看有什么地方能够帮上忙。

然而,当几人在小女孩的引领下,来到了她家里的时候,眼前的情形却是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因为小女孩的家尽管称不上豪华奢侈,但是青砖水泥砌成的宅院,大门前还有六级台阶,看起来颇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气势,应该远远称不上家徒四壁。

“爷爷,我回来了。”

就在众人怀疑小女孩是不是带错了地方之时,她立即稚声稚气的叫喊起来。

“妞儿!”

与此同时,一个身材有几分富态,身穿灰色中山装,脚上踏着布鞋的老人,好像是闲庭散步似的悠然走了出来。

一出来,与王观等人打了个照面,老人微微错愕,然后有些迷惑道:“你们是……”

“爷爷……”适时,小女孩在贝叶怀里挣脱了下来,轻快的扑到了老人怀里,随即带着几分哭腔道:“有坏人……”

“坏人?”

听到这话,老人下意识的看向了王观等人,脸色微微变了。

王观见状,连忙解释道:“老人家别误会,刚才我们在镇上逛街的时候,看见有两个游手好闲的无赖正在欺负妞儿。幸好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大家把无赖赶跑了,然后就托我们把妞儿送回来……”

此时,小女孩指了指贝叶,附和道:“爷爷,姐姐是好人!”

“妞妞别哭,一会儿给你糖吃!”老人哄了几句,脸上也露出了几分感激的笑容:“是我误会了,谢谢几位帮忙,快请进来喝杯水……”

第507章想当然磁州枕

ps:月下旬,求月票支持。

在老人盛情邀请下,王观等人走进了宅院。

一进去,只见宅院中摆了十几盆花草。现在正逢百花绽放的季节,有几盆娇艳的花朵绽开了,粉嫩的花蕊之中随风飘来缕缕清香,沁人心脾。见此情形,大家也更加确定,小女孩的家庭条件肯定不错,不然老人也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养花弄草。

片刻之后,大家来到了客厅,老人在高桌的果盒中抓了两枚软糠塞给小女孩之后,这才斟茶倒水招呼客人。

“谢谢老人家。”

致谢之后,大家端杯喝水,神情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毕竟在他们的料想之中,小女孩的家境可能不好,那么他们倒是可以伸予援手。可是现在看来,貌似是他们多想了。

与此同时,老人剥了颗糠放到小女孩口里,有几分慈爱般的责斥道:“妞儿,不是让你待在家里吗,好端端的怎么又乱跑了……”

“我要去找爸爸妈妈!”小女孩咬着糠,含糊其辞道,声音有些委屈。

不过听到这话,王观等人心里也有几分颤动,家境再好又能怎么样,说到底还是亲情更加重要啊。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却失去了……

“唉,不是告诉你了吗。他们……”

老人一叹,摇头道:“他们在工作,待会就回来吃饭!”

“呃!”

前面前截还好,但是后面半截就不对味了。刹时间。王观等人反应过来,貌似好像说不定是他们表错情了。

“哎呀。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了。”

与此同时,老人无奈道:“妞儿父母在古邺城管理单位上班,小孩子不懂事,经常跑过去玩耍。单位的领导都有意见了,孩子父母不许她去了,让我帮忙看着点儿。没有想到这个小机灵居然偷偷跑出门,还好你们带回来了。不然……”

老人真的很感激,毕竟这年头拐带孩子的事情屡见不鲜,谁知道那两个无赖是不是看见妞儿懵懂可骗,打算把人拐走。

想到这个可能性,老人多少有些后怕,对王观等人更加热情起来。

对此,王观等人反而有些尴尬。由于小女孩没有心机的一句话,让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小女孩父母不健在了,只剩下孤苦伶仃的老人与孙女相伴……

果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条主义害死人啊。尴尬之余,大家也有些坐不住了。喝了杯水之后就要起身告辞。

“九爷。”

这在这一时刻,门外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个身材与皮求是相近的中年人,不过却比皮求是矮了两三寸,所以显得更加粗胖。

不过。与皮求是很有品味的穿着打扮相比,这人就显得……暴发户多了。

十根手指头就戴了七八枚金光闪闪的戒指。尤其是脖颈中挂了一串拇指头粗的金项链,让人看了都替他受累。话说在这个时代,除了在影视剧中,现实生活里还真比较少见这种八九十年代的派头了。

“哦,九爷,有客人在啊。”

进来之后,那人扫视了下,也没有太在意,反而把手里抱着的东西搁在老人身前,愁眉苦脸道:“九爷,事情不好办啊。”

“怎么不好办?”老人看了眼东西,立即皱起了眉头。

“客人说了,这个瓷枕看起来确实很好,但是伤残得太严重了,让他们觉得价值不大,所以不打算买了。”那人解释起来,叹气道:“九爷,不是我不帮您,主要是客人不要,我也没有办法。”

“瓷枕?”

与此同时,王观、俞飞白、皮求是的职业病发作了,不约而同看了过去。只见搁在老人旁边案几上的瓷枕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十分符合人的生理特点。另外,枕面及枕侧绘有纹饰,白地黑彩的风格,毫无疑问是磁州窑的东西。

“磁州窑的瓷枕么?”

此时,俞飞白悄声道:“如果是真品,也算是比较难得的好东西。”

“嗯。”

王观轻轻点头,表示了赞同。要知道古代的瓷枕也比较少见,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坟墓里出土,所以一些专家学者就觉得瓷枕属于陪葬的冥器。

直到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物证的出现,加上古代的史实资料,大家才知道原来瓷枕并不单单是冥器,更是古代百姓的日常用具,流行于唐宋年间。

那个时期瓷制的枕头,和其他陶瓷碗盘一样,属于百姓人家必备的生活寝具。直到明清以后,随着更为优异的制枕材料的出现,瓷枕也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也就是这个原因,一开始的时候,大家对于古代瓷枕的了解不多,单纯的以为是陪葬品,不太愿意收藏。不过现在却不同,了解得多了,自然清楚瓷枕的价值,反而追捧起来。

不过,由于是瓷做的东西,肯定比较易碎。而且在明清时期就不常见了,东西自然比较稀少,所以就算想要也没有那么得到。

这个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个瓷枕,王观自然比较感兴趣。然而他们毕竟是客人,也不好喧宾夺主,只得先看看情况,再见机行事。

“不要就算了。”

此时,老人无所谓道:“我有客人要招呼,你就先走吧。”

“诶,那我晚些再来拜访。”那人点了点头,摇头晃脑的走了。

就在这时,俞飞白连忙笑问起来:“老人家,这是磁州窑的瓷枕吧。”

“对。”

老人笑了笑,有些意外道:“小哥也知道磁州窑瓷枕?”

“这当然。”

俞飞白眉飞色舞道:“要说瓷枕,肯定不能不谈宋枕。说到宋枕,那么必然要提到磁州窑的瓷枕。我见过的宋枕十有八九是磁州窑的,品种十分丰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