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无限军火系统 >

第188章

无限军火系统-第188章

小说: 无限军火系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之后,生存下去。

所以,当天晚上,许多躺在**,搂着妻儿的幸存者们心中暗暗决定,为了保护妻儿父母的安全,为了和家人朋友们继续生存下去,他们要尽早的接受军事训练,服从南方救援指挥总部的所有安排……(未完待续。)

第246章成立南方武装司令部

十一月十四号,阴转多云。

自从上次**通过电视广播,将降临曰等一系列秘密,公之于众之后,顿时,在临海市之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所有幸存者,终于明白了所有的真相,也明白了他们的处境,原来是如此的严峻。

所以,当电视广播播出的第二天,**就在临海市成立了“南方武装司令部”,而他自己就担任最高长官兼总司令。

南方武装部一经成立,孙磊他们便立即开始对全城,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招募,一时间,临海市之内,从者如云。

南方武装司令部,下面设有三个分部,机甲作战分部,特种作战分部和民兵武装分部。

机甲作战分部,里面的战斗人员,全部都是从数十万幸存者之内,挑选出来的机甲**控作战人员。这些人的综合素质最高,将来有可能是抵抗降临曰的主力军团,所以,这些机甲**控战士,无论是已经毕业的机甲战士,还是预备培训成员,全部都归为孙磊负责。

特种作战分部,里面的成员,全部都是十八至三十五岁的壮年男子,他们的身体素质,也是经过比较严格的筛选,比起机甲作战分部,可能略有不足,但是在这些幸存者里面,也算是一支比较精锐的精英了。

特种作战分部里面的成员,他们全部都要经过严格的体能训练、格斗训练、武器军火等军事训练,同时,这些人他们的主要武器,都是火箭筒和狙击枪,外加六管火神炮和单兵云爆弹。特种作战分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负责保护所有幸存者的安全,以及一些比较简单的军事行动。目前,特种作战分部,是由何海龙统管。

至于民兵武装分部,顾名思义,他们全部都是由十八至四十八岁的幸存者组建而成。只要是这个年龄段的男女,都必须要经过一些简单的军事培训和体能训练。反正,**交给王荌的任务很简单,只要让这些人,简单学会如何**控枪械,懂一些基本的军事常识就可以了。

毕竟,成立民兵武装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一些普通幸存者的危机意识,还有增加他们的自卫能力跟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目前,**给民兵武装部配备的军火武器,全部都是一些简单的枪械,例如手枪、散弹枪、AK47、冲锋枪、军用匕首和工兵铲等等……

从十一月八号成立南方武装部司令部,到十一十四号,总共过去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这一个礼拜的时间之内,前来机甲作战分部报名的机甲爱好者,人数最多,从中学生到六七十岁的老头子,应有尽有,有的时候,还有一些狂热的女生,居然也跑来找孙磊报名,说要成为一名机甲女战士,直把孙磊麾下这帮机甲分部的军官们,搞得哭笑不得。

经过了一个礼拜的考核和筛选,孙磊的统管的机甲作战分部,总共从八十几万幸存者里面,挑选出了五千余人,剩下的那些人里面,他实在是挑不出合适的人选了,只能跑去找**,说这一万机甲战士的名额,估计是凑不齐了,除非是降低选人标准。

**听了,坚决的摇了摇头,说组建机甲作战分部,所有**控机甲的战士,都必须是综合素质达标的,宁缺毋滥。再说了,他对机甲战士的择人标准,已经定的比较低了,再低的话,肯定是不行了。

何海龙统管的特种作战分部,他们的选人的标准,相对而言,没有孙磊那边的要求高,反正,只要是孙磊那边淘汰出来的人员,他们都会再次经过一番筛选。几天功夫下来,特种作战分部之内,也招募到了一万多人。

至于挑剩下的八十几万人,全部交给王荌去折腾去了。

目前,南方武装司令部,也就初步的组建完全了。

这几天,当大家都在忙碌的时候,**也没有闲着,他在发完电视广播的那天晚上,就悄悄的进入了一趟无限军火库,将之前扫荡南方时候积累下来的三万多次普通翻牌奖励,全部都使用完了。

三万多次普通翻牌奖励,目前无限军火库的等级是十二级,等于每一次翻牌奖励,他可以翻出十二张卡牌,获得十二次的普通军火装备的奖励。

三万多次翻牌,相当于他可以在普通翻牌奖励当中,翻取出近四十万多万的卡牌。普通卡牌背后的武器装备奖励数量,基本上都是十的倍数,如此一来,他就可以获得三四百万的军火枪械了。

所以,当他将所有的普通翻牌奖励使用完之后,偌大的无限军火库之内,便凭空多了数百万的枪支武器,这些军火枪械当中,最多的无非是手枪、散弹枪、AK47、冲锋枪和狙击枪等普通装备……

有了普通翻牌奖励的数百万军火枪械,武装八十几万幸存者,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按照目前的武器的配置来看,何海龙的特种作战分部,麾下的一万多人,他们都可以拥有充足的枪械,什么狙击枪、火箭筒,完全是人手一把,弹药也是极为充足的。至于其它的手枪,散弹枪和步枪,那就更多了。

王荌的统管的民兵武装分部,这些人的武器,自然是不用说了,多的用不完。

至于孙磊的统管的机甲作战分部,五千多名预备成员,一旦以后他们全部完成训练,**就必须准备五千多具主战机甲才行。

按照军火库现有的那些三代机甲和七代机甲,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所以,**决定,等到将龙湖农场的特效水稻收割之后,他就进入一趟无限军火库,将剩下的六千多次特级翻牌奖励全部使用了。

六千多次特级翻牌奖励,可以翻取七万多张黄金卡牌,他就不信这七万多张黄金卡牌里面,就翻不中一些主战机甲出来?

如果实在没翻出多少主战机甲,那他就只好花费大量的荣誉成就值,去跟系统兑换了。

不过兑换大量的主战机甲,耗费的荣誉成就值,实在太昂贵了,要知道,随随便便兑换一千具雷蛇第三代主战机甲,都需要耗费上亿的荣誉成就值,这么庞大的数目,他真不能随便挥霍。

虽然,他还积累有近二十亿的荣誉成就值未使用,但是一旦降临曰到来,估计自己需要花费成就值的地方海了去了。

十一月十五号,晴!

今天一大早,**就起来了。

他抽空去了趟九石山,再次从辅助仓库内,传送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出来,同时,让他欣喜的是,到今天为止,九石山附近的所有工程,全部竣工。

十几座修建与山底下的大型油库和粮仓,外加修建在九石山附近的许多停车场、大型机场以及各种防御工事,全部都圆满的完成了。

这种迅猛的施工进度,让**非常满意。

辅助仓库的开启曰期是一百天,八月二十五号开启,可能会在十一月二十号前后关闭。

所以,趁着辅助仓库还有几天开启的时间,**心中又升起了一个庞大的计划,他准备在辅助仓库关闭之前,疯狂的从仓库里面搬运出大量的建筑材料。然后在抽调出八十万机器人,以九石山为中心区域,由内至外的再修建五道军事防御线,用来巩固地下避难所的安防问题。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整个九石山区域,打造成一座固若金汤,坚若铁桶一般的避难基地,唯有如此,他才会有信心应对降临曰的到来。

当天上午十点钟的时候,**联系上了陈三戒,让他中午抽空来总部一下。因为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需要陈三戒帮忙去完成。

而这个任务,就是准备明天前往龙湖农场,收割六万多亩特效水稻!(未完待续。)

第247章疯狂的水稻(二更到)

十一月十六号,晴。

昨天陈三戒接到了**的吩咐之后,当天晚上,他就派出了后勤分部的数百名成员,在东南西北四个城区,宣传组织了二十万人,准备今天一早,就前往龙湖农场进行收割任务。

说实话,陈三戒到现在都不是很相信**说的话,到底是什么特效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居然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要,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尽管充满了疑惑,但**下达的命令,他还是得去抓紧时间完成。

根据**以往的种种神奇表现,他总是能够在关键的时候,给大家带来惊奇,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惊喜。

希望这次的事情,应该是真的吧,否则,他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组织了二十万人跑到龙湖农场去收割,岂不是浪费人力和时间?

况且,现在距离十二月十七降临曰,越来越近了,而他们储存的物资和粮食,每天都不断在逐渐的减少,这让统管后勤的他,感到十分的忧虑。

如果龙湖农场的数万亩特效水稻的事情是真的,那么此举可真就是解了燃眉之急了,他倒真希望这个奇迹能够出现。

从临海市到龙湖农场,总共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

组织好的二十万人,带着大量的收割工具和器械,在小羽负责的交通分部的安排之下,分别乘坐着近千辆大大小小的汽车,一路直奔龙湖农场而去。

上千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犹如一条长龙一般,密密麻麻的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之上。

长长的车队里面有旅游公司的大巴车、公交公司的公交车、长途客运站的大巴车,其它各种类型的轿车和商务车,应有尽有。

此时,每辆汽车之内,都是一片热闹噪杂,对于此次前往龙湖农场收割稻谷,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哎,你们知不知道,陈副部长这次亲自带队,是让我们去干嘛的吗?”

“你这问的不是废话吗?后勤部的工作人员,昨天不都说了吗,让我们去农场收割稻谷。”

“现在都什么时节了,哪里还有什么稻谷可以收割哟,搞不懂……”

“哎呀,妈呀,你看看前面有多少抬收割脱粒机啊!还有这载人的汽车,一辆接一辆,你们确定这是去收割稻谷,而不是去打仗?”

“对啊对啊,你们看看今天的车队,保守估计都在二十万人以上,这么多人跑去收割稻谷,到底龙湖农场那边播种了多少亩水稻啊!”

“我跟你们讲啊,今天早上我偷偷问了我一在后勤部工作的老表,他告诉我说,这次号召咱们去龙湖农场收割稻谷,是凌部长亲自下的命令,据说凌部长之前,在龙湖农场那里播种了六万多亩特级水稻,产量老高了,比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究出来的高产水稻的产量还要高呢!……”

“你又在瞎扯,开什么玩笑,还有稻种能比袁隆平教授的研制出来产量高?”

“我也不信,这家伙肯定在吹牛!……”

**其实只是吩咐陈三戒安排多点人去收割稻谷,但是关于特效水稻的细节,除了极少数的人外,其它人一个都没透露。

但是这个消息,也不知道怎么传出去的,就一晚上的功夫,许多人都知道了。

不过,绝大部分的幸存者,他们都不太相信那些夸张的谣言,说什么那些水稻是凌部长偷偷从国外引进的高产稻种,生长周期才一个多月,亩产可高达一千多公斤什么的。

对于这些夸张的谣言,大家都呲之以鼻,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有过种田经验的老农民们,他们就更加不会相信了。

在他们心中看来,此次去龙湖农场,顶多也就是去收割一下前人遗留下来的荒稻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