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耕田旺夫 >

第25章

耕田旺夫-第25章

小说: 耕田旺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雏凤清鸣 四十三章 决赛(一)

    苏萱发现全桌的人都看这自己。这事苏萱是知道的,所谓同行是冤家,在慈济承揽了这次的龙舟比赛的时候,几家药店联合起来罢赛,不予支持。

    这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事,上到钱掌柜苏萱下到药店的伙计,当然是不予理会的,龙舟比赛还是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这赛事都进行了一半了,几个人才提出来买船,大概是承受不住压力了。

    慈济这次不光隐隐成了药店之首,还成了平江城的商铺之首了,全城的店铺不管规模多,大财力多么雄厚,现在都唯他马首是瞻,以后也不用说了,遇事几分面子还是要给的。

    而且慈济是买断了以后十年的赛事承办权,不是用过一次就可以不理的。如果这次要是不和慈济低头,以后只会更僵了,人家吃肉,自己这几家连汤都喝不上了。

    “不知道几位想买几条船?”苏萱想了想问道。几家人一阵高兴,“我们打算买十条船,要是苏公子安排的开,我们还可以多买几条。”几人赶紧说。

    “龙舟比赛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回去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安排的开。”苏萱是觉的这几家,开的价钱是够诚意了,但是就是不知道钱掌柜的态度,大家的目的达到了一半,于是宾主尽欢。

    苏萱找到钱掌柜,把中午的事情一说,钱掌柜沉吟了一会儿道:”苏姑娘怎么看?”

    “我的意思是,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现在是大家觉得还有希望,所以来找我说和,要是绝望了,大掌柜认为呢?”

    “但是现在的报名已经截止了,难道要临时加船吗?这会不会乱了规矩,这一百七八十条船能愿意?”钱掌柜皱着眉道。

    “买船只是个说法,只要大掌柜同意,剩下的我来想办法。”

    “那好吧,来而不往非礼也,晚上就慈济在东西顺请几位同行了。苏姑娘能说说是什么办法吗?”钱掌柜这几天都快成了好奇宝宝了。

    苏萱抿嘴一笑,“其实也没什么,既然都是医药铺子,我想我们就把外面的茶摊舍弃了吧,让给这几家来做,这岂不比买船更合适。”

    钱掌柜一想那些茶摊,带累的影响力,就一阵心痛,那可是明明白白的写着各官衙督办的,就这么给了别人?

    钱掌柜的不舍,苏萱是看在眼里,道:”大掌柜不用心疼,我会留几座慈济的。”钱掌柜用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苏萱。

    “几十两银子的茶摊换了六千两银子,大掌柜还不知足!”苏萱对钱掌柜笑道。

    钱掌柜撇着嘴道,“这可不是能用钱算的。”苏萱和钱掌柜在慈济分手,苏萱回家去休息,等晚上和那几家谈。

    晚上苏萱和钱掌柜都出席了这次晚宴,钱掌柜把自己和苏萱商量的,和几家药店的当家说了一遍。

    他们都惊喜连连,说什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和抚衙知府和县衙挂在一起,别看钱不少,这是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慈济以德报怨真是有圣贤之风。

    几家掌舵人纷纷向二人敬酒,表达谢意。这顿饭吃的直到快亥时了方散了。此时都宵禁了,几个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自有办法回去。

    苏萱也迷迷糊糊,脚下无根的回去了,具体的怎么回屋,怎么到的床上一概不知了。就这么日复一日的忙碌着,终于八月十五来到了。

    这一天早上起来,苏萱用了早饭,就看见芍儿那迫不及待的目光,苏萱看着不由得哑然失笑。

    昨天芍儿软磨硬泡的,让苏萱带着她们去看龙舟比赛,芸儿虽然不吭声但是也一脸的期盼。那两个被送来的,因为怕苏萱不要她们了,一直循规蹈矩的不敢越雷池一步,晚上也看着自己。

    苏萱想了想,龙舟比赛的江边都有酒楼,里面早就在龙舟比赛初赛的时候,就是天天爆满,八月十五这天更是早在五天前就没了,看台上的简易座位更是卖到了十文钱一个的价钱。

    在暗地里就有二十文求购的,现在弄的丐帮的都穿的人模狗样的,天天在笑谈茶社守着,买票时间一到那是立马售罄。

    黄牛党,古今都是杜绝不了的,苏萱只好请了贾喜兄弟俩去警告了一番,只要不造出假票来,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丐帮难得过回年,再说了团结丐帮还是有必要的。

    这可怎么办,拿着自己堂堂龙舟比赛总指挥,带几个人进去都不行,那还了得。

    但是自己这些人,是要陪巡抚知府县令等,各位大人坐在前排的——也就是简易看台的,没有包酒楼。

    带着丫头去各位大人面前晃,这是不可能。苏萱对芍儿道:“去问问钱府包了酒楼没有,都是谁去。”

    芍儿一听有戏,高兴的说我这就去问问,跑没影了,好像跑慢点自己就不让他们去似的。

    一会儿回来道:“我问的冷金,他说去酒楼订房间,是他跟着管事去的,知道定了一个视线好的大雅间。太太和四小姐都去。”

    苏萱点了点头,道:”都跟着我去钱夫人那一趟。”几个人眼里带着笑跟着去了。

    到了钱夫人那寒暄了几句,苏萱道:“我想带这几个丫头去见识见识,可是还要陪着大掌柜在前面,带着他们不方便,想麻烦夫人带着他们,不知道和夫人的安排有没有冲突的。”

    钱夫人刚用过早饭,在屋里等四小姐呢,听苏萱这么说,笑道:“能有什么冲突,不就是多带几个人吗,我们包的地方又够大的,苏姑娘不用担心,你尽管忙你的去。”

    苏萱见钱夫人一口答应下来,就松了口气,总算不用麻烦别人了,看看时间不早了,把他们四个留在那,自己坐车去慈济了。

    这一路都感受着热闹快乐的氛围,街道两边都挂着红绸,店铺都打开着门,门外的伙计和南来北往的人们打着招呼,推销着店里的东西。人们穿的花枝招展,都向城外涌去,真是万人空巷。

    ————————————————————————————————

    最近的票票不是特别给力,给大家磕头了,给几张吧,谢谢了。

雏凤清鸣 四十四章 决赛(二)

    离着还有一段距离,车就走不动了,苏萱就下了车和钱掌柜步行去看台,看着路上一面一面的锦旗某某酒楼赞助,某某绸缎庄赞助......背面无一例外的都是七彩阁制作。

    看台和两岸已经都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的了,龙舟是看不见的,都排在十里地外呢。

    苏萱他们到了主看台的时候,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这次在看台的不是谁面子大,资格老就有谁,是谁赞助的多,就有谁,谁就坐的靠近领导。

    大家看见钱掌柜和苏萱进来了,都过来打招呼寒暄,见了一圈礼,大家都坐下了,低声的交谈着。

    漕帮的船在苏萱的指点下,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以预赛第一的成绩,杀进决赛,众人感觉第一名那是没跑了,赌盘开出的赔率也是1赔1。所以连带的白秀才在看台上,也是万众瞩目,好不风光。

    现在这人在苏萱面前晃了好几次了,苏萱只是低声的和钱掌柜说着事,没有任何反应。钱掌柜心里偷着乐,但是面上还是一本正经的和苏萱聊着。白秀才这个憋气呀,哼了一声,回自己座位去了。

    当!当!当!不远处传来铜锣开道的声音,看台上一静,这是哪位领导来了?外面的小厮过来禀报说是县令,吴大人到了,大家都出去迎接。

    两个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衙役走在最前面,后面是两个鸣锣开道的,四个轿夫抬着一乘蓝色官轿,不紧不慢的走过来,后面跟着四个配着腰刀的衙役。

    由于是喜庆的又有上官在的日子,仪仗都一律从简。大家躬身行礼,吴县令下了轿子让大家免礼,但是并没有进去。

    大家边吹风,边候着知府和巡抚大人,过了一炷香的时间,远远就看见一柄青罗伞盖摇摇而来,打头的是十六个举着牌子的,两个鸣锣开道的后面跟着一乘绛红色八台大轿子,轿子后面是青罗伞盖,后面跟着一队佩刀背箭的亲兵。

    再看后面就是跟着十几个衙役的绿色四抬大轿,不用问里面是知府大人无疑了。

    吴县令带领大家,迎接了巡抚度大人和知府刘大人以后,就都到看台上坐了。知府大人并没有就坐,和在座的打了招呼,就向巡抚躬身行礼,“杜大人时辰不早了,卑职这就前往十八里渡等候吉时。”“刘大人慢走,那边就拜托大人了。”杜大人道。

    刘知府走后,就有十几艘龙舟划了过来,江边放了一个大条案,上面供着河神。巡抚杜大人带领大家祭拜以后,从香炉里请了香,登上一旁候着的小船,到了龙舟的前面,给所有的龙舟点睛。

    这时岸上鼓声大作,几个穿着草裙,脸上涂了红色绿色的巫师,跳起了祝福之舞。十几条龙舟都点过睛以后,小船绕行十几条龙舟三周,杜大人向两岸民众拱手致意。

    两岸欢声雷动,”平江永兴!平江永兴!杜大人长青!杜大人长青!”声音连绵不绝,杜大人一时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杜大人上了岸,巫师的舞蹈也跳完了,撤了香案,大家归座。龙舟都划去十八里渡了。

    大家闲坐了一会儿,这看台上也就杜大人身后,有一柄青罗伞盖遮阳,大家都沐浴在阳光下呢,但是今天是什么日子,这些都可以忽略了,热情分外高。

    外面高声道:“吉时已到!”铜锣当的一声响。这表示十八里渡那边开锣了,比赛开始了。

    鞭炮声从各个地方响起来,人们的喊声也潮水般的铺天盖地而来,咚咚的鼓声直穿云霄,穿过人们的耳膜,仿佛和着的是人们的心跳。

    大家都激动起来,向远方眺望,一会儿看到水天一线的地方,出现了几个红点。人们都从看台上站起来了,挥舞着手,都和打了鸡血似的。

    主看台上的人虽然没人喊,但是也都站了起来。龙舟越来越近了,人们看到当先一条船上面,一杆旗上书漕帮两个字,另一面是七彩阁绣制的字样,船上的队员穿的都是杏黄色的短衫,腰里系着红腰带,整齐划一的随着鼓点划着,如离弦之箭飞射而来。

    苏萱使劲捂着耳朵,看见白秀才激动的跑下看台,跑到江边和大家一起挥舞的拳头喊,钱掌柜也红了脸,呼吸急促的看着江面,杜大人也站起来,握着拳头,目不转睛的看着龙舟。

    毫无悬念的是漕帮夺得了第一名,第二名是杨家的龙舟,第三名是下边一个太仓县的龙舟。后面的船也都差不了多少时间,一一到了终点。

    就要结束了,但是听到两岸的人,哄的大笑起来,原来最后一条龙舟是锦绣坊的,反正也倒数第一了,在快到终点的时候,从龙的嘴里吐出一个条幅来,上面写着锦绣坊,锦绣坊制作。

    苏萱看了也轻轻的笑了,心道这锦绣坊老板要是在现代,也是一个广告策划经理人了。

    这些天七彩阁的风头如日中天,让同行们连招架之功,还手之力都没有了,锦绣坊当然也有感觉,倍感压力,虽然也买了船,但是怎么比得过那些实力雄厚的大财团呢,只好剑走偏锋了。

    但是无疑是很成功的,在万众瞩目之下博大家一笑,印象深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