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耕田旺夫 >

第234章

耕田旺夫-第234章

小说: 耕田旺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在当年被逐的庙旁搭了间草屋,了此馀生。一日,姑娘听闻草屋里的老人就是当年被逐的和尚。便带了丈夫儿子前来拜谢当年救命之恩。见到和尚,姑娘泪如雨下,问:您可还认得我?您一生的苦难全是因为我。老和尚看了姑娘半晌说:老纳不记得了姑娘接着说:我给你建座庙,报答救命之恩。和尚说:素不相识,请回吧。这就是朕的梦,请大师解惑。”老皇帝半躺在软榻上,微闭着眼睛,等着戒色的回答。

    “陛下,这就是我佛门弟子的修行之法,今日之事,未必就不是前世之果,苦心修行,换前世因果,此乃世间万物的因果轮回。皇上不必在意,或许这个梦境就是要告诉陛下,世间的和尚都要修行,可是修行的方式千万种,不必居于某一种,刻意求知,反倒失了修行的本意。”戒色大师娓娓道来。

    老皇帝半晌没说话,许久之后,睁开眼睛道:“大师,有的修行可以不这么激烈,姑娘找个门当户对的,和尚好好在寺庙里念经,一个出轨,弄的大家都受罪,何苦呢。”

    “陛下,世间万物,千差万别,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否则还有什么意思。“戒色大师接口道。

    老皇帝和戒色大师在乾清宫讲经说法了一天,用了午膳以后,才回护国寺。老皇帝在乾清宫苦笑,这次可热闹了,把这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都惹火了,自己是不是玩儿的太过了,自己千算万算,算漏了戒色大师,现在收手是来不及了,只盼着通过今天的谈话,能让戒色的怒火小点儿。

    戒色回去以后,护国寺就开始开坛讲经说法了,各宗各派,轮番上阵,一个讲小乘佛教,一讲就是一天,下面的人自由评论,随便提问,讲坛上的一定要细心回答,回答的要合情合理,让大家信服,在每位在结束演讲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的引用当时的时局,引述一下朝堂上文官们弹劾苏萱之事。

雏凤清鸣 三百零三章 震怒二

    三百零三章 震怒二

    言辞激烈的说他们空有满腹诗书,居然是欺世盗名之辈,只会空口说白话,而不能为百姓谋福祉。

    言谈委婉的就说苏萱虽是女子,可是并不比男儿差,救百姓与饥寒交迫之中,却要饱受争议,实在是让人寒心,劳心劳力,却饱受非议,非君子所为。

    士子文人掌握的文化,是笔中的历史,是书本中的争议,高僧大德,掌握的是宗教,是人们的信仰,平民百姓掌握的是什么,是纯洁朴素的道理,是人们的交往之道。这几方发生了冲突,毫无疑问,历史是文人仕子写的,史书会按照他们的观点笔头来记录,可是他们毕竟是少数。就像陈世美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抛妻弃子,嫌贫爱富之人,可是由于有了戏曲这通俗易懂,源远流长的艺术的传播方式,后世都会把陈世美比作此种人,而历史上的记载,只能给少数精英专家考证。毕竟这社会上不是精英的人还是占绝大多数,没事儿的时候,当然是精英领导群众,可是有事儿的时候精英往往就要顺应民意,还要为民意服务。

    不言而喻的是,在宗教引导下的百姓,说这些文人是嫉妒,是无事生非,不是君子的时候,那他们就不是了。因为文人之所以掌握文化,掌握舆论工具,是要以他们为首来教育百姓,所以他们就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道德上面再高一层那就是信仰,信仰是人们一出生就被灌输的,是一出生就被指定是不能违背的,而且信仰的教育是通俗易懂,是潜隐没化的,所以如果不是改朝换代,任何当政者都不会用最激烈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是历朝历代都要小心谨慎处理的关系,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皇家寺院,皇家亲封的高僧大德了。

    一时间朝里的文官都颤抖了,不知道这把火最后要烧向何方,或许他们这次是真过火了,或许这次是惹了不该惹的人。因为护国寺的法会举行的有条不紊,高僧大德云集,引的无数的善男信女,前去上香许愿还愿,香火鼎盛非凡,每天护国寺的广场上,都有不下千人,前去听大师讲佛论道。

    鉴于护国寺的火爆场面,老皇帝决定亲自前往,接见三山五岳德行崇高之辈,于是在人们听的聚精会神的时候,皇帝陛下驾临了,然后就是登台讲话,让人们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并且当着所有人的面,重重嘉奖了苏萱,封苏萱为护国大法师,赐明黄袈裟,九环紫金禅杖,刺绣版印度小贝叶佛经全卷,给护国寺佛像,重塑金身,赐戒色大师黑曜石佛珠一挂。坐在主席台上的白胡子老和尚们,都各有赏赐,一时皆大欢喜,百姓兴高采烈,山呼万岁。

    老皇帝面上微笑说让大家继续,少坐片刻就心里滴着血的走了。

    主席台的各位大佬,互相交换了一下意见,他们初步的目的算是达成了,哼,皇帝怎么了,文人仕子怎么了,别都拿着豆包不当干粮,平时无伤大雅的抹抹黑就算了,这么不烧死萱儿,不杀了她,不承认她是祸水她是妖怪就不行的穷追猛打还是要说说清楚的。

    朝堂上皇帝把大多数人的折子都留中不发,挑出几个言辞激烈的六七品的小御史的折子,批复了几个言过其实,或者耸人听闻等几个字,发还给他们。这是什么意思?言过其实,那就是说的还是有根据的,就是夸张了点,耸人听闻批的还像话。

    戒色大师几个一商量,这法会还的办下去。

    皇上在乾清宫听说法会还没有办够一个月,还的继续办下去,就苦笑一声,这次真是把戒色给惹毛了。

    法会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在有心人若无若无的引导下,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被她们奉若神明的的菩萨苏萱苏姑娘,被几个读书的穷酸诽谤成了妖精祸水,违背纲常,还让皇上治罪,岂有此理。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个社会毕竟还很落后,人们生活的也就是这么个城市,虽然没有互联网,也没有异地的烦恼,而且知道是官员,还是御史,这查找的范围都大大缩小了。

    官员们住的都相对集中,御史也就那么几个地方,查找起来并不困难。从此以后这几个御史就被人掰开了揉碎了的,带着放大镜和有色眼镜挑错误,这有错误给挑出来还可以接受,可是这挑着挑着就变了味儿,开始出现演绎了。

    有民间艺人编了一个和这件事毫无关系的青楼话本,也就是一个负心薄幸,始乱终弃的俗套故事,这样的故事一抓一大把,可是这里的男猪脚被冠上了某御史的名字,这部话本就火了,被人当评书在茶楼酒肆卖座赚钱。

    别的人一看你这个话本火了,他就编了一个戏曲,请来名角排练,也不能侵犯人家著作权不是,套用了另外一个小吏的名字,这部戏通俗易懂,表现力强,很煽情,加上又都是名角,也火了。

    然后这几位御史也都火了,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他们,骂他们,家喻户晓了。这几人的脸是绿了蓝,蓝了紫,紫了红,弄的堂堂御史,整天都是道德模范,天天说别人,现在成了别人嘴里的谈资,是说也说不得,告也告不得。天下只有皇上不允许别人跟他重名,别人也没有这方面的保护,弄的几个御史,是天天在家坐着生气,日日想着着恼。

    几个御史每天上朝,就被一些原来不对付的官员笑着谈论剧情,御史哪有不得罪人的,今天弹劾这个,明天批评那个,大家都敢怒不敢言,这次终于扬眉吐气了,这些平时高素质的官员,说的那叫一个起劲,还外带预测以后的剧情发展。最后弄得这几位都称病不上朝了,不管是皇上还是民间,都对这几个人没有实质性的惩罚,皇上没罢他们的官——他们也没犯什么错误,百姓也没有去骚扰他们家——毕竟大家痛恨的是戏曲评书中的人,大家都各干各的。

    可是这几人还都是感到了压力,对以后家人的嫁娶,就业,和学习都影响深远,她们不再是清流勋贵结交的对象,也绝迹于上流社会的圈子,以后的折子虽然皇上还接,可是都平平淡淡的了,再也没有单独分派过他们什么事情,也没有再召见过他们,几家的后人,在以后的百年内,都发迹不起来,全都对先祖讳莫如深,虽然讳莫如深,可是这些人都是被重点记忆的,不说别人也知道。

    这几个倒霉孩子呀,不光把自己毁了,还把家人给毁了,毁了好几代人,朝野上下,全都总结出一个经验来,千万不能跟苏萱作对,不能跟佛门弟子作对,一个弄不就身败名裂,臭名远扬——虽然那人不是他们本人,但是谁愿意和如此名声同名同姓的人来往,不是也是了。

    以后不管多大的官儿,多有钱有势的人,对苏萱都退避三舍,客气非(提供下载…)常,其中就包括吴王千岁这尊佛。这那是个菩萨呀,简直就是个活阎王,杀人不见血,骂人都不带脏字的。

    通过这件事让大家彻彻底底重新认识了苏萱,重新认识了护国寺,这也让老皇帝深感忧虑,苏萱的能量太大了,如果她又野心,如果她想,颠覆这个国家的政权也不是不可能的,唯一让老皇帝庆幸的是,苏萱是个女子,抢班夺权这活她本人做不了,那就善加利用吧。

    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护国寺法会举行一个月后,悄然落下了帷幕,各名山古刹的主持长老都收拾行李要回去了,这都进了腊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过年的东西了,他们也要回去过年了。

    苏萱和戒色大师还有主席团一致评出了此次讲经的前三甲,第一名当然是嵩山少林寺,第二名是洛阳的白马寺——那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护国寺屈居第三名,后面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异议,毕竟名山古刹出来的人,水平在那摆着呢,造诣和素质就是不一样。

    没有进前三的,苏萱都给了一百到几百两不等的香火钱,来护国寺好吃好喝,走的时候还有盘缠拿,大家也全都乐呵呵的,心满意足的上路了。

    戒色也开始张罗护国寺过年的各项事宜,虽然苏萱给了重塑金身的钱,年前也不可能重塑了,一切等来年在说吧。苏萱郑重的谢过戒色大师,说这次如果没有师兄,自己就是一个地主老财,空有许多金银,还让人看不起,即使有人不敢跟自己怎么样,那也是看着漕帮帮主,两位王爷还有自己亲亲的师兄戒色大师的,通过这次的事件,让人们重新认识自己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儿,那都是考虑的自己的影响力,别人得排在后面。

    “萱儿,你是先师托梦让收的弟子,是我护国寺名副妻实的明字辈弟子,是我戒色最小的师弟,贫僧不管别人是出于什么目的,和什么动机来诋毁你,这都是不行的。诋毁你就是诋毁贫僧,诋毁你就是诋毁护国寺,诋毁你就是诋毁佛教界百年不遇的佛门**,诋毁你就是诋毁百姓这些信众,这都是我们所不允许的,萱儿这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了,是佛陀大家的事情。”戒色大师目视前方,极其坚定的道。

    苏萱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与世无争的师兄,此事的师兄变得就像一只斗志昂扬的雄鸡,浑身上下充满了战斗的信息。

    吴王在德馨斋也和一众幕僚大眼瞪小眼儿的看着,吴王开始做的事情,大家包括镜先生都是知道一二的,当时都抱着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就是一个无根无基的小女孩的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