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天下枭雄 >

第472章

天下枭雄-第472章

小说: 天下枭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必败,快撤吧!”

李叔良已经从混乱中醒悟,此时他也心慌意乱,回头大喊一声“快撤!”

他也不管刘弘基,带领千余士兵向北面突围,刘弘基急得大喊:“大帅,从南面撤军!”

李叔良已经听不见了,他率兵拼死杀出一条血路,刚刚冲出重围,却见数十步外立着几百名骑兵,为首大将,金盔铁甲,鞍横破天槊,手执一张巨弓,见李叔良冲出重围,他冷笑一声,拉弓如满月,一支铁箭脱弦而出,一箭从李叔良口中射入,铁箭穿脑而出。

李叔良仰天从马上栽下,惨死在杨元庆的铁箭下。

杨元庆放下弓令道:“传我的命令,投降者免死,顽抗者格杀无赦!”

主将李叔良阵亡,副将刘弘基不见踪影,混乱中的唐军斗志崩溃,纷纷跪地投降,数百人向从南面突围的士兵被骑兵包围,全部被杀死,至此,李叔良的两万军除了刘弘基带着三百余人从南面突围成功外,其余大军投降者约一万五千余人,两万精兵全军覆没。

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三十章 关中应对

如果把河东争夺战比喻成一盘棋,那么,夺取太原城无疑是这盘棋最关键的一步,一盘棋固然不会在两三步内就走完,但夺取太原就如同擒下一条大龙,大势已成,整个棋局就顺畅了。

杨元庆定下的策略是围城打援,在发动太原攻势之前,需要将太原的援兵一一清除,趁唐军兵力没有汇合之前,将他们分割歼灭,其中最重要便是李叔良的两万精兵,这支军队由杨元庆亲自操刀。

而河东郡的一万郡兵由苏定方的五千骑兵牵制,长平郡和上党郡的援军由裴行俨的五千骑兵牵制,龙泉郡和文城郡则由罗士信负责牵制。

而河内郡则落下宋金刚这枚暗子,他在离开马邑郡南下后,同样整编军队,裁掉了两万老弱军,整编为三万精兵,从太原郡一路南下,占据了河内郡的王屋县,这一带位于太行山南麓,同时也良田肥沃,人口众多,是河内郡的富裕之地.

宋金刚这步暗棋在河内郡落子后,不仅成为李渊支援河东的后背之敌,同时也能挡住瓦岗军进军河东的北上之路,是杨元庆在整个河东棋盘布局中一颗举足轻重的棋子。

在正平县全歼李叔良的两万军队后,杨元庆急命罗士信率军从文城郡赶来协助徐世勣整顿降卒,又留了三千军徐世勣,杨元庆则率其余军队北上太原,发动太原攻势,此时是七月中,他必须赶在李渊的第二波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太原城。

.......

七月中旬,河东已经过了最热之时,夏季眼看要被秋天排挤掉了,可夏季逗留着不肯走,空气依然在灼人的阳光下颤抖和闪光,天空蔚蓝耀眼,带着那种即将变成火红的橙黄。

黄昏时分,一辆马车缓缓驶进了太原城,周围跟着四五个骑马随从,车帘拉开一条缝,露出一张略显苍白的脸庞,此人正是从闻喜县赶来的裴世清。

城门前人来人往,格外热闹,太原城几个月来一直处于战争的威胁之中,难得有这么自由出城的时刻。

“老爷!”

一名随从在车窗前小声道:“我刚才去问了,守城兵说是因为杨元庆的军队前几天北撤楼烦郡,太原没有了威胁,所以才这样放人自由进出。”

裴世清点点头,他隐隐猜到这是杨元庆为给自己创造进太原城的条件,才特地北撤,裴世清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次太原之行能否成功。

“站住!”

一声严厉的喝令打断了裴世清的思路,马车停了下来,只见十几名士兵走上前,为首军官上下打量他们一眼,道:“齐公有令,三十岁以下男子,三人同行入城皆要严格盘查,以防奸细,你们从哪里来?”

一名随从上前施礼道:“我们是从绛郡闻喜县来。”

听说是从绛郡来人。校尉大吃一惊,连忙喊道:“把他们围住!”

杨元庆在绛郡大败李叔良军的消息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传来,早已传遍了太原城,满城军民人人皆知,连李叔良被杨元庆一箭射杀也成为太原城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是这个原因,士兵们听说是从绛县来,立刻扯上了杨元庆,变得草木皆兵,数十名士兵将马车团团围住,如临大敌,这时,一名都尉将军也闻讯出来,他上前道:“既然是从绛郡过来,那就更要严格盘查,马车里的人下车,不要自找麻烦。”

都尉将军的语气也十分严厉,他手握刀柄,目光斜视几名随从,若他们胆敢反抗,他就立刻动手杀人。

裴世清取出闻喜县令赵守安发给他文牒,命随从递上去,“这是官府文牒,应该可以吧!”

都尉接过牒文看了看,他也看不懂上面写的什么东西,但红艳艳的官印他却认得,心中的紧张便去了几分,把牒文还给裴世清,眯眼道:“可是可以,只是县衙太低了一点,若是郡衙那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如果说刚才确实是如临大敌,那现在就多少有点刁难的意思了,裴世清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脸上微微露出愠色,行贿收买岂是裴家之所为。

“开皇律中写得清清楚楚,通关外出牒文皆由县衙出具,几时才轮到郡衙?”

裴世清的义正言辞令都尉不敢小视他,可若让对方就这么进城,面子上又有点放不下,都尉眼珠一转,冷冷道:“以前是县衙牒文不假,但现在是战时,你们人数又超过了齐公规定的上限,严格搜查是我们的职责所在,除非你们在太原城有名望之士担保,否则请下车,若被我搜到一件兵器,我就拿你们进大牢。”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我来担保如何?”

众人一回头,只见来了一行骑马之人,后面跟着都是衙役,为首官员年约四十七八岁,皮肤白皙,目光清亮,留有三缕长须,他身着儒袍,头戴乌笼纱帽,显得颇为文质儒雅。

裴世清见到此人,立刻笑了起来,“原来是文晋兄,真是巧啊!”

此人姓王名绪,官任太原郡长史,他同时也是太原名门王氏家主,他的妹妹也就是杨元庆的丈母娘。

都尉连忙上前施礼,“卑职参见王长史!”

他心中暗叫一声侥幸,原来马车中和王绪认识,他险些闯祸了。

王绪原本是太常寺少卿,因母亲过世,去职在家守孝,被李渊礼聘为太原郡长史,而太守便是齐国公李元吉,王绪实际上掌握政务大权,不过王绪的威望并不在于他的官职,而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太原王氏的家主,太原王氏是太原最显赫的家族,天下五姓七望之一,不是一个小小的都尉惹得起。

不过这个都尉若知道马车里坐的便是闻喜裴氏的副家主,他也同样会出一身冷汗。

王绪见裴世清向他使个眼色,心中会意,便笑道:“这是我的朋友,我来担保他,可以进城吧!”

都尉偷偷擦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连声道:“没问题!没问题!先请进城。”

裴世清的马车进了太原城,王绪索性也坐上马车,他意味深长地笑道:“你怎么会想到来太原?”

裴家和王家是世代联姻,比如王绪的妻子便是裴蕴的长女,而他的妹妹王氏嫁给裴文意,两个家族是几百年的世交,不过太原王氏在隋朝比较弱势,尤其杨广即位后,因为太原王氏曾支持汉王杨谅,由此被杨广冷遇,入仕族人不多,河东出现了裴强王弱的局面,尽管如此,两个家族依然是关系紧密,这次裴世清答应帮助杨元庆,其实就是指利用太原王氏的力量。

裴世清微微一笑,“你是明知故问吧!”

两人对视一眼,皆呵呵笑了起来,王绪又道:“这两天我很奇怪,明明丰州已经占领了晋阳宫,怎么又突然退兵北撤,我正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你的到来让我明白,原来丰州军是给你创造一个入城的机会,看来杨元庆对你的期望很高。”

裴世清不以为然地看了他一眼,“你在给我出难题吗?我来太原其实就是找你,你能给我什么希望?”

王绪沉默了片刻,问裴世清,“最近太原城传得沸沸扬扬,说丰州在正平县全歼李叔良的两万精锐,连李叔良也阵亡了,但我们官方却没有得到正式消息,这究竟是真是假?”

裴世清点点头,“千真万确,杨元庆亲率一万骑兵全歼了李叔良的军队,李叔良也被杨元庆射杀,我很清楚。”

王绪动容,连忙确认道:“那他们的下一步就是攻打太原了吧!”

裴世清脸上露出一丝不满的神情,他对王绪接受李渊的任命不满,去年裴、崔、王、卢四家开会时,大家都达成了共识,支持杨元庆,结果王绪意志不坚,竟然接受了李渊的官职。

他冷冷道:“攻打太原是明摆着的事,不用我再解释。”

王绪感觉到了裴世清语气中的一丝不满,他脸一红,叹息了一声,“此事说来话长,回府再说吧!”

........

王氏府宅是太原城最大的一座府邸,占地九十亩,其中三十亩辟为为王学,由王绪族弟、著名教育大家王通主持,拥有上千生徒,而王氏府邸则占地六十亩,几百名王家子弟生活府中。

马车在王府前缓缓停下,王绪将裴世清请进书房,两人坐了下来,有侍女给他上了茶,王绪端起茶杯,这才叹了口气道:“李渊授我官职时,当时我并没有接受,直到后来李元吉派兵包围了王家,我才被迫答应,实在是迫不得已。”

裴世清心中很清楚,其实根本原因是王家不看好杨元庆,认为李渊能成大事,所以才背弃当初四家的约定,不过他也无话可说,裴家不也一样接受裴寂的拜访吗?

裴世清也不提这件事,便直接问他,“那你就明白告诉我,这次杨元庆攻打太原,王家是否出力?”

杨元庆剿灭刘武周,全歼李叔良,即将攻打太原,这让王绪又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苦笑一声道:“我是敏秋的舅父,你说我能不出力吗?只是我手中无兵无卒,不可能直接帮他夺城,只能在形势发展到一定时候,我会寻找时机助他一臂之力。”

卷十四 宛转扬州花园里 第三十一章 被迫受命

两万精兵被杨元庆全歼、主帅李叔良战死的消息在五天后终于传到了长安,令朝野震动,河东危机使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武德殿外,刘文静背着手来回踱步,心中的焦虑使他不时低声长叹,早在李渊派李叔良为主帅出战,刘文静便意识到会有今天的后果,可惜李渊不听他的劝告,不仅丧失了两万精锐,还导致河东局势恶化,现在李渊后悔又有何用?

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出来“丞相请先生进去!”

刘文静并不是主动来找李渊,而是李渊派人把他请来,刘文静整理一下衣帽,快步向内殿走去。

房间里,李渊裹着头巾,躺在病榻上,御医乔善堂正给他把脉辨色,旁边李建成忧心忡忡,眉头皱成一团,担忧地望着御医。

乔善堂放下李渊的手笑道:“李丞相身体很好,并无大碍,只是一时痛极攻心,才引起心中绞痛,只要放宽心思,好好休息两日,一切都会正常起来。”

“多谢乔御医。”

李渊随即吩咐建成“送乔御医出去,再封一饼银子。”

“不敢当!”

乔御医连忙推迟“这是在下分内之事,万万不敢受赏。”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御医就收下吧!”

乔御医千恩万谢退下去了,这时,一名侍卫上前禀报:“丞相,刘先生来了。”

“让他进来。”

李渊挣扎着要坐起身,旁边两名侍妾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