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席卷天下 >

第563章

三国之席卷天下-第563章

小说: 三国之席卷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坚守不出,是否是在等待这样的机会,请主公明察。”

秦峰焦躁,挥手用扇子赶走了一只苍蝇。道:“诸葛亮能有什么计谋?大不了本相也坚守不出,大家消耗战。就算蜀地富庶,本相八州之地,还耗不过刘备吗?”

贾诩闻言倒也松了口气。“主公若要坚守,诸葛亮也奈何我不得。”

这时,赵云、高顺两员大将进了大帐。

秦峰急忙问是何事。

两人拜道:“如今天气炎热。我军各处营寨,多在太阳之下。无法遮蔽赤火酷暑。有的营寨地处旱地,取水不便。兵士多有中暑病倒,情况堪忧。”

秦峰是爱兵如子的,心说都热了两个多月了,不能这么热下去了,急忙道:“这件事情好办,咱们便移居到山林茂盛之地,有水溪山涧之所在。蜀军闭寨不出,咱们也闭寨不出,待得到了秋季天凉的时候,在行进兵。”

赵云、高顺大喜过望,拜道:“主公体恤军士,这一下可以避暑纳凉。将养数月,又能恢复军力。秋季进兵之时,将士用命。”

秦峰十分欣慰。

然而,贾诩倒抽一口冷气,疾呼道:“主公不可!”

秦峰吓了一跳,道:“为何?”

贾诩脸色一变,道:“山林茂盛之地,最易火攻。而那诸葛亮惯好用火计,不可授人以柄呀。”

“火攻!”秦峰眼睛一闪,笑道:“我军在水溪山涧,有的是水,还怕火攻?”

贾诩焦急万分,猛擦汗,道:“主公,硝石、硫磺、火油。火势一起,岂能来得及用水呼!”

“你这是庸人自扰也,自古水能克火,岂会改变。”

“主公!”贾诩肝胆俱裂,心说诸葛亮就好玩火,这一把火下去,三十七万大军,岂不是化为灰灰了!他拜倒在地,呼道:“主公不可啊!”

“我意已决,不用再说了。”秦峰说道。

贾诩眼见进言不被采纳,若是徐庶田丰就要死谏了。然贾诩曲线救国,脑机急转弯后,又道:“移动大营的时候,部署就会凌乱,若是诸葛亮趁机来攻,可怎么办?”

秦峰一笑,道:“正是要引蛇出洞,可令高顺引一支兵马,多为老弱,就到蜀军阵线前安营扎寨。本相自引精锐在山谷之中,子龙在左,马岱纪灵再右。若是诸葛亮出战,就让高顺将军诈败。他若是来追,我引兵出谷断其归路,再左右夹攻,就能抓住诸葛亮那小子了。”

“主公妙计!”赵云等将赞道。

贾诩大张着嘴巴,叭咂了两下,心说原来主公移动大营还有后计,这也是个不错的诱敌办法。然而若是不成功?不就要在树林里面等着被火烧了?

于是乎,秦峰便开始移动兵马到树林阴凉之处避暑。

早有探马细作侦查到了消息,飞报与刘备。

刘备大喜,立刻找来诸葛亮议事,道:“秦子进五十多营,三十余万兵马,开始向山林深处移动。想要依山傍水,乘凉避暑。他的兵马部署已经开始混乱,正是乘虚攻击的时机,军师以为如何?”

第七百一十三章入林避暑

江南,环境那真是山清水秀,水道纵横,植被茂盛。

若是旅游,真是好风光。

然而,若是两军交战,这样的地形真心不如平原旱地。

另外,八月的江南那叫一个热,因此秦军兵士吃不好睡不好,十分疲惫。

因此,秦峰命令兵马进入长江左右密林深处。水溪山涧之旁,也好取水纳凉避暑。

消息传到刘备这里,他便认为机会来了。因为三十余万大军的调动,势必会造成混乱。

诸葛亮也是大喜过望,道:“主公稍待,亮这就引兵出去查看。”

能够享清福最好,刘备便做起了甩手大掌柜,全权让诸葛亮负责。

于是,诸葛亮与众蜀将引兵,前去观看动静。

然而刚刚走出去没多远,便见平地之上多了一处营寨挡住了去路。看营寨简易,兵不过万。走到近处的时候,又见寨中兵士多老弱。寨中旗帜上大书“先锋高顺”的旗号。

孟达立刻说道:“军师,秦峰移动大军,此处多出兵马必定是他派来阻拦我军的。然立寨竟如此儿戏,某愿同吴懿将军一起,分两路夹攻。若是不胜,任凭发落!”

诸葛亮轻摇羽扇,盯着高顺的大旗看了半天,就向远处观望,便见后侧方有大山。他是有能力的,夷陵地理环境全在脑海中。稍微回忆,便知那里有一处山谷。

高顺乃是秦军大将,训练秦军兵马几十万,他岂能带这些老弱病残杂役兵为先锋?

诸葛亮便有了计较。神叨叨的模样用羽扇遥指远处大山,道:“我观气象。前面那山谷中,隐隐有杀气。其中必定有伏兵。所以,才会有这处小寨弱兵,只在引诱我军,诸位切不可冒进。咱们这就回去吧。”

众将闻言,忍不住望去,看不出名堂。心说果然是文弱书生,柔弱。战场之上双方百万大军,自然各处都有兵马。若全如同你这般,那也不用打仗了。

然而。诸葛亮总督兵马,众将不敢违抗,只得跟着返回。

诸葛亮返回大帐,通报消息。

刘备得到消息后,十分不悦,道:“军师,既然看穿了埋伏,可将计就计。若是这般不用兵,何事能够消灭秦子进的大军?”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秦峰移动大军进入密林,亮这里已经有了定计,不出月余,管叫主公收的荆州。”

刘备深通用人之道。也知道诸葛亮一贯神神秘秘的,也就暂时忍耐下来,等着结果。

次日。高顺发现蜀兵没有进攻的意图,报知秦峰后。便引兵搦战。耀武扬威,骂声不绝。见蜀军依旧没有动静。便令军士丢盔弃甲,赤膊阵前,倒坐休息。

这样的一支兵马,只需轻轻一击,就能打败。

张翼、雷同按难不住,来到大帐求见刘备。

“主公,秦军太可恶了,明着欺负我们不敢出战,士兵多有怨言,愿领兵出战!”

刘备微微一笑,安慰一番后,便向一旁的诸葛亮望去。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秦军跟他们的主公秦子进一样“卑鄙无耻”,他们丢盔弃甲,是诱敌的计策。你们难道忘记了,当初袭楚山下,秦子进就是这般解衣卸甲诱使夏侯渊出战!”

雷同与张翼对视一眼,道:“今时不同往日,秦军并没有挖坑。”

张翼跟着说道:“便算是诱敌,咱们击败了高顺,不追也就是了。”

刘备一听也有道理,急忙说道:“军师,两位将军所言甚是。咱们不追敌,杀一个赚一个不是?”

诸葛亮摇头,道:“不能让秦峰知道我们看穿了他的诱敌之计。而最需让秦峰知道的是,我军必定是坚守不出的。”

这时,张松、孟达等蜀将也进来请战。

张松说道:“军师,你这般坚守不出,是畏战。你说山谷中有伏兵,只是借口!”

诸葛亮冷笑道:“可敢立下军令状,三日后必定见秦峰的伏兵出谷!”

李严说道:“三日后,秦军已经移动大军完毕,我军错失良机。”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屑说道:“本军师正等着秦子进移营密林深处。”

刘备见手下分成两拨,争锋相对,急忙和稀泥。

蜀将纷纷嘲笑诸葛亮懦弱无能,隐晦提醒刘备不可太过相信,就离开了。

众人走后,刘备见所有人都说应该出兵,心里也不安稳了。首次质疑诸葛亮的决定,道:“军师,真的有诈?”

诸葛亮轻摇羽扇,道:“主公,您与那秦子进交手多年,岂能不知他的秉性。那秦子进诡计多端,惯好背后捅刀子阴人。他手下也有智谋之士,如此大规模的移营岂能没有防备。孟达等人立功心切,已经被蒙蔽了双眼。”

刘备琢磨了一下,脸色微变中,一只耳微微晃动,心说曹孟德偌大一个中原都被秦子进给黑了。此人“奸诈”自古不曾有,本皇叔还是小心为妙吧。

如此又过了三日。

秦峰的大军移营完毕,他见蜀军还是坚守不出,心说诸葛亮果然不好骗。就此命令高顺与自己一起撤回,返回大营休整。

高顺撤兵的消息,立刻传到了刘备大营。

为了验证诸葛亮所说真伪,刘备带领众人出营查看。

众人来到一处山顶,诸葛亮算计了一番后,神神秘秘遥指对面峡谷,说道:“谷中杀气大盛,秦子进马上就要出来了!”

众将士大眼瞪小眼,看看天又看看地,心说是不是了,怎么我们看不出有杀气?

张松不服,明说道:“军师,我怎么看不到有什么杀气?”

诸葛亮轻摇羽扇,不屑道:“为将者,要知天文晓地理通阴阳。这地形汇聚之地,有各种气象。你看不出来,只是肉眼凡胎耳。”

张松大怒,心说我肉眼凡胎,你就是天上神仙?

然诸葛亮话音刚落,就见山中旌旗招展,遮天蔽日,一支雄壮的兵马开拔了出来。为首黄罗伞盖,王公仪仗,一员大将金盔金甲,手持金枪胯下白色骏马独自行进在仪仗之下。

秦峰出了山谷,汇合高顺部返回大营,遥望对面山上刘备的旗帜,心说该死的一只耳,有诸葛亮也不中计。他也不能这么走了,便用大枪遥指,弄影一番后,又令众军士,高呼,“刘备一只耳,鼠辈不敢出洞!”

刘备见到秦峰大枪泛着金色光华,指了过来。又闻骂声,顿时恼羞成怒。沧啷沧啷拔出双股剑,左右手拿住,乱披风在马上风车挥舞,状若后世王八拳。

一众蜀将见到后,大惊失色,心说主公好剑法。

刘备也让士兵反骂,“秦峰小儿,你的诡计已经被本皇叔看破,来日必定活捉了你。”

秦峰嗤之以鼻,便带着大军离开了。

张飞见到果然有伏兵,赞叹道:“军师深谋远虑,其他人都没有看出来。”

诸葛亮轻摇羽扇,环视张松等蜀将道:“本军师不听你们的进言,正是因为秦峰早有准备。今天他的埋伏已经撤退,不出一月,必定打破他的大军。”

蜀将恼羞,纷纷说道:“最初没有想出办法破秦,如今秦峰的大军在各处绵延数百里,修建隘口鹿砦,加固各处要害。轻易岂能攻破?”

诸葛亮嘲讽道:“你们不知兵法。想那秦子进,乃当世之枭雄,诡计多端,兵势极盛又军法严明。如今来到荆州半年之久,攻我不下,兵疲气衰,这才移营密林修正。然其依草结营,我用火攻,正是破敌之时。”

刘备闻言叹服,道:“军师没料必中,所言甚是!”

一众蜀将虽羞愧,但心中不服。又听诸葛亮的计谋,皆感到若是真的成功了,自此大权被这小子独揽,今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后有诗单说此刻:夷陵谈兵用《六韬》,坚守疲兵待天时。秦营依草用猛火,方显隆中孔明高。

……

另一方面,秦军三十七万大军,全部进入到了密林深处。密林中无法在同一处地方大规模聚兵,所以连营七百余里。亏得一千多年前环境好,不然也没有这般广大的密林。

树木枝叶茂盛,能够遮挡阳光。又有水溪山涧,清凉解暑。三十余万北方来的秦军将士就此暑气尽去,疲惫渐渐开始恢复。

这一日,八月初八。

秦峰的大帐安置在一处小型瀑布旁边,习习凉风带着水汽进了大帐,好不令人畅快。他就在帐上高坐,只穿单衣,提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嗯……,这个方向应该有有利于集结。嗯……,这样演练有助于……,典韦去传令斥候部队,三日内要将更加详细的地形图送来。”

“喏!”典韦应声而出。

错身处,贾诩急急忙忙走了进来。

秦峰停了笔,道:“军师,有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