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西凉铁骑 >

第259章

西凉铁骑-第259章

小说: 西凉铁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卓遇刺有着太多的偶然xìng,城内的军队为何迟迟不去救援,还有李

催为什么能够活命,还有就是刺在董卓心口的那道触目惊心的伤口,对董卓的身手,李儒颇有信心,寻常之辈三五人休想靠近。

盏茶功夫之后,李催在几名士兵的搀扶下走了进来,打量了一眼场中的情景,找个位置艰难的坐下之后,拱手道:“身体不适,不能行礼,失礼之处还望军师海涵。”董军中能来到的将领基本上都是董卓昔rì的部下,军中闹腾的最厉害的是南北军和并州军。

李儒点点头,双目紧盯李催的双眼说道:“据董将军所说,主公身死之时,唯有李将军在身边,不知是否属实?”

李催应道:“确是如此,当时卑职舍身救护主公,奈何黑衣人人数众多,更兼马车内狭窄,让贼人刺杀得逞。”

“有一名宫女并没有被贼人杀死,你的说法怎么和她不一样?”李儒冷笑道。

李催心中一惊,表面依旧保持着平静,苦笑道:“李催死有何憾,若能换回主公的xìng命,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亦毫不犹豫,可惜没有捉住袁家余孽,军师但有吩咐尽管直言。”

李儒宽慰道:“李将军不必自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公没能躲过此劫,是上天的意思。”

帐内的将领闻言无不变sè,李儒这样做摆明是在试探李催,若是董卓的死和李催有关,那么李催必定会露出马脚,到时迎接他的必是无穷无尽的报复,李儒聪明的做法让军中将领敬畏的同时,开始为以后的出路谋划。

李催声音嘶哑的说道:“军师,值此关键时刻,当出面安抚军心。”

李儒点头道:“李将军所言极是,张辽郝萌曹xìng,你三人各带一千人马,在军中巡逻,若是遇到滋事的士兵和将领,不论是谁一律格杀!”

“诺!”三人抱拳道,深得董卓信任的他们在听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心中除了叹息之外,就想着如何能在混乱的局势中保住xìng命,是投靠关外的诸侯还是城内的西凉军,不管哪一个选择,都比这样坐以待毙要好得多。

“张济樊稠,你二人各带一千人在城内巡逻,但遇到作乱的百姓和世家,一律格杀,无需禀告。”

“诺!”二人抱拳道。

“牛辅、董越,你二人将军中的大小将领召集在一起,防止兵变。”

“李肃,你带领士兵在军中巡逻,一旦发现有胡言乱语者,杀无赦!”

一系列的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李儒长叹了一口气,这些不过是临时补救的措施,只能起到暂时安稳军心的作用,毕竟董卓的位置在军中无人能够替代。

这些黑衣人自称是为袁家报仇,李儒却不这么认为,一个袁家不可能有这么多jīng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从现场缴获的一把兵器来看,这样的武器即使是在军中也是将领之流才能使用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士兵装备有弩这种兵器,绝对有一股不为人察的势力潜伏在雒阳城内。

李儒不止一次的想过可能是西凉军所为,在城内能够一次集结这么多的士兵,西凉军有足够的实力做到,但李儒最终还是否定了自己的揣测,诸侯兵临雒阳城下,在这种时候刺杀董卓,贾荣不会做这么鲁莽的事情,董军和西凉军合则两利,分则两败。

不过董卓的死和城中的世家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董卓之死,若论打击最大的当属董军中高层将领,像李儒不仅是董军军师还是董卓的女婿,雒阳城大乱,诸侯进城之后,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备车,去皇宫!”李儒冷笑一声道。

即使贾荣成为最大的赢家,李儒也要不顾一切代价将行刺董卓的凶手抓住,士为知己者死,或许李儒没有心存死志,却有为董卓报仇得意志。

“素问西凉军中不问出身,只要有本事就能占据一席之地,你说军师最终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是投靠西凉军,还是独自带军返回陇西,继续占地为王?”郝萌小声嘀咕道。

张辽闻言眉头紧皱,想到同出并州军,缓缓道:“太师与我等有知遇之恩,切不可再胡言乱语,军师会妥善处理此事的。”

郝萌曹xìng诺诺称是,心中则不以为然,互相对视一眼,均看明白对方心中所想,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主公,董卓遇刺身亡。”贾诩躬身拜道,神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再说一件毫无相关的事情。

西凉马上就要上架了,这也是大姑娘上花轿,各位多多抬爱,订阅是对作者的肯定,不知不觉,西凉也百万了,大家一起努力哦。

第三四零章:收编董军(下)

贾荣点头道:“将这个消息传出去,另外,让军中各部将领带领士兵尽量收拢董军,派遣士兵把守城门,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城,以防诸侯攻城。”

“诺!”贾诩领命而去。

“将军,董军将士像疯了一般,在城内遇到百姓和商人就杀,现在城内乱糟糟一片。”姜羽急匆匆赶来拜道。

“董卓已死,董军将士不受控制,姜羽,你立即带领士兵维持雒阳城内的秩序,若遇到犯上作乱,滥杀无辜的士兵,直接击杀。”贾荣沉声命令道。

董卓一死,雒阳城内西凉军一家独大,如何将董军吸收,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任由董军这样闹下去,城内必将人心大乱,到时心向诸侯的世家趁机一拥而入,受罪的就是西凉军了,识时务者为俊杰,不少董军将领带领士兵向西凉军的投诚,董卓这颗大树倒下去了,贾荣的崛起已经成为定势,特别是见机快的并州军将领和南北军将领,确认董卓死亡的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了西凉军表示了投诚的意思。

董卓身死的消息在有心人的传播下,在城内闹的沸沸扬扬,顿足长叹者有之,嚎啕大哭者有之,但更多的却是弹冠相庆,董卓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世家早已是恨之入骨,特别是朝中的官员,遭受董卓的毒害最深,一些世家甚至张灯结彩,被巡逻的董军将士毫不留情的全部带到了李儒面前。

一支支的骑兵队伍,上书“贾”字大旗,在城内奔走,百姓商人全部被赶回家中,董卓军本就是群龙无首,再加上贾荣出身董卓军,投靠西凉军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接收这些乱兵之后,收缴他们的兵器,暂时关押在军营中。

城中的变化,李儒早已得知,长叹一声,嘱咐了张辽牛辅等人几句,转入帐内,不管怎么说,李儒不过是一个军师,当不得全军的家,董军中多并州军和南北军,大势所趋之下,李儒即使垂死挣扎,又能阻止多少人加入西凉军,将士奋勇杀敌,所图的不过是一个功名,他李儒只是站在董卓背后的军师,是将领眼中的毒蛇,真心服从他的少之又少,更多的是畏惧。

而在西凉军的并州军和南北军早就将西凉军的待遇传到了老乡和昔rì的袍泽那里,即使没有董卓身死这个事情,经过虎牢关一战,心向西凉军的董军将士不在少数,贾荣振臂一呼,恐怕董卓的军权能被分走四成。

城内沸沸腾腾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一队队西凉骑兵明晃晃的刀枪,让作乱的士兵安定下来,也让百姓长舒了一口气,谁人主持雒阳的局面对百姓来说只是饭后的谈资,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才是百姓最迫切的愿望,他们想的是吃完这顿饭下顿饭的着落在哪里,向着夺权的是家中有余粮的地主,朝中官员也是紧闭府邸大门,避嫌,李儒连皇宫都敢连夜闯入,他们不认为府上的大门比宫门还要坚硬。

“将军,李儒前来求见!”

贾荣急忙起身,在士兵的带领下来到府门外。

府门大开,贾荣带着李儒走进将军府。

李儒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几岁,看着他那有些佝偻的背影,贾荣生出一丝不忍。

“文优,董公的事情我已知晓,没想到城中居然会有袁家余孽,最近几rì,西凉军也在遍寻袁家残留的余孽,董公于我有知遇之恩,没想到却落个身死的下场。”贾荣拉着李儒说道。

李儒本想试探贾荣一番,被贾荣这么一番大义凛然的话语堵到了嘴里。

贾荣低沉着声音说道:“如今董公身死的消息城内皆知,如若不出所料,这定于城内的世家有关,关东诸侯已经兵临城下,不知文优有何良策?”

“太师遇刺,惨遭不幸,当向圣上禀明此事,以太师之礼葬之。”李儒说完这句话,仿佛失去了最后的支撑,好不容易直起来的腰再次弯了下去。

贾荣喟然叹道:“文优所言甚是,董公在世时,于国于民有大功劳,当厚葬之,明rì上朝我会禀明圣上,亲自督办此事。”李儒的话就是一个信号,西凉军收编董军不是什么秘密,李儒没有追究,表明已经默许了贾荣的行径。

“多谢志远了。”李儒语气平缓的说道。

“董公身死,诸侯兵临雒阳城下,不知文优有何想法?”贾荣再次问道。

李儒细眼打量了贾荣良久,道:“志远,董公不在军中,军中无有足够威望的将领统治,还望志远暂时收纳董军,抵御关东诸侯。”

贾荣心下大喜,不过仍旧保持一脸淡然之sè。

“只是希望志远能够善待董公的家人。”李儒言及此处,向府门外而去。

贾荣遥遥回道:“文优尽管放心

。”

董卓死了,李儒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入主雒阳之时,李儒满腔的雄心壮志,意图大鹏展翅于九天,让天下人看看自己的成就,没想到中道崩殂,未成大业而遇刺,其他人可以向西凉军投诚,他李儒却不可以,“士为知己死,从一而终。”这些观念一直飘荡在他的脑海,无法遗忘。

“谁人刺杀的董公,一定会付出代价的。”李儒咬牙切齿的说道。

有了李儒的亲口承诺,贾荣带领西凉军很顺利的接收了董军,为了安抚军心,董军中原有的将领并没有做改变,当然这些只是暂时的,等到军队彻底安稳下来,大部分将领的位置恐怕就要挪一下了。

看着昔rì趾高气昂的郝萌曹xìng,如同斗败的公鸡,贾荣没来由的心中大快,打败敌人不是本事,让敌人匍匐在自己的脚下,仰望自己,才是最爽快的,郝萌曹xìng心眼不怎么样,不可否认二人确有几分本领,贾荣很大度的接收了二人,保留其原有的职位。

董军虽然暂时编入了西凉军,仍旧存在很多不安稳的因素,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安抚为主。

“你们到军中之后听从军师的安排。”贾荣看着帐内的将领说道。

“诺!”既然选择了向西凉军投诚,这些将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贾荣将目光转向李儒说道:“西凉军中自今rì起将会有两个军师职位,左军师与右军师,右军师之位非先生莫属。”

李儒回绝道:“董公于我恩重如山,李儒断不会答应此事。”

“不管先生同不同意,右军师之位为将军虚位以待。”贾荣语气真诚的说道。

帐内的将领听到贾荣这番话,激动之余,看向李儒的目光充满了热切,董卓遇刺身亡,更多的将领考虑的是身后之事,所以西凉军的很多规矩都是明白的,不通过努力,很难在西凉军中出人头地,而贾荣能直接以右军师之位相待,足见其对李儒的信任,而西凉军中有李儒这个熟人,能为更多的将领争取好处,军师那可是大军的左膀右臂。

李儒选择了留下,跟随李儒的有徐荣张辽牛辅等一干将领。

收编了董军,西凉军的军容空前壮大,当前最重要之事就是将这些收拢的董军将士彻底吸收。

在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