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高官 >

第35章

高官-第35章

小说: 高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不……黄畋,我是想探究,探究你和丹枫的关系。”

“你是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得有些异于常态?”

胡水云想了想,说:“我和丹枫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是女孩们常说的那种‘闺中私密’。”

“我明白,你们女生好起来很哥们,无话不讲的,特别是自己的情感。”

“因此,我觉得,你还是应该……”

“应该怎样?”

“善待丹枫。”

“善待丹枫?”

“是的,我是指在感情上的善待。”

“能解释一下吗?”

“过去的,就永远尘封,不去惊醒。”

“嗯……”

“全心全意去爱……”

“可是,我总是心里有障碍。”

“我想,我能够理解你,因为我偷窥了你的内心世界。”

“不算偷窥,是我主动展示的嘛。”

“丹枫是个很可爱的姑娘。她多才多艺,心地善良。”

“丹枫很优秀。”

“丹枫很值得你去爱的。”

“胡部长,你不要以为我功利心太重,看重的是她省委书记外甥女的身份。”

“这一点我清楚。我想的是,难道,你会拒绝成为省委书记外甥女婿吗?”

“当然不会。”

“智者,当借力而行。”

“是很有诱惑力。”

“所以,我认为你应珍惜,珍惜千载难逢的机遇。”

“有些事情,还是含蓄些好。你们作家不是总赞赏朦胧的美吗?”

“机遇,总是为有准备之人准备的。”

高官 第四部分 《高官》第十三章(9)

“……不讲这些了,我快成势利小人了。”

“这才是真实的。你不觉得,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掩饰的东西过多吗?就像女孩子化妆,浓妆艳抹的结果,是失去了自我。”

“胡……水云……我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我是林丹枫派来的卧底?来刺探你的内心世界?太夸张了,太老土了吧?我们是当代青年,用得着这样的传统手段吗?”

“反正,我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无遗了。”

胡水云刚要继续用“心灵鸡汤”慰抚黄畋,一条鲢鱼跃上小船。“啊!”二人惊喜不已。慌忙坐起来时,一阵摇晃,小船险些进水。

3

鸡叫头遍时,谷川已经披衣从炕上坐了起来。

谷川很兴奋,昨晚几乎一夜没有入睡。因为,今天早晨,由接未归担任总经理的“枫桥村蛙王养殖公司”举行开业仪式。曾经参加过无数次大公司、大企业开业仪式的谷川,为大山里由农民组建的这家规模不大的养殖公司的开业,从心里感到高兴。

回到红枫湖已经半个多月了。除了忙于远山县国际枫叶节筹委会的一些事情外,谷川隔三差五地回到枫桥村,住进接未归家的“枫桥宾馆”。

谷川发现,接未归正在筹备一件大事情,这件事情,让谷川激动不已。

可以看得出来,接未归对“蛙王”开业仪式相当重视。虽然他没有主动介绍今天开业仪式的程序和内容,但从他的神情中,谷川还是感受到,这是枫桥村多少年来从未有过的重大场面,是七沟八岭山里人天大的事情。

本来,谷川有帮助接未归设计设计开业仪式的念头。但是,转念一想,在接未归的眼里,自己毕竟是个外乡人,在一些事情上过于主动和积极,未必能起到好的效果。搞得不好,很容易弄巧成拙。

也是,农村人历来重视礼数,红白喜事更是不能含糊的。老人祝寿、孩子过生日、嫁姑娘娶媳妇,再困难的家庭也要把这几样大事办得热热闹闹,气气派派的。何况,这是他们祖祖辈辈,连想都不敢想的自己“蛙王”公司的成立。

群山环抱中的枫桥村,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可以用立体资源宝库来形容。在这一望无际的林海间,生长着一种名叫林蛙的两栖生物。山里人称它为蛤蟆、田鸡。

枫桥林蛙个头很大,长着青白色的身体,红色的肚皮。谷川很小的时候,就有吃林蛙的记忆。那时候,村里村外的人,经常给酒爷送上几只林蛙。酒爷便把林蛙肉炒了下酒。当然,一盘林蛙肉的大多半,要装进谷三的肚子里。酒爷说,自己沾沾味就行了,反正一口酒喝到嘴里,什么美味都是酒味了。后来,谷三才渐渐明白,那是酒爷舍不得吃,才用这些话来哄他的。

有一年,山里遭了灾,许多家断了粮。不仅野菜、树叶、树皮成了口中餐,很多过去大家不屑一顾的东西也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很自然,容易捕捉的林蛙便成了山民们的救命美食。过去曾经因林蛙长相丑陋,而不敢吃的人,也饥不择食了。

也就在那一年,年仅五岁的小谷三学会了捕捉蛤蟆。

谷三学着大人的样子,做了个“扒网子”。他在一根长长的木杆前面,按上了一个三角形的网。这样,即使自己不下到水里,也能够捕捞到溪水里的蛤蟆。那时候蛤蟆也多,几乎有水的地方,就能捕捉到。酒爷曾经担心地对谷三说,蛤蟆也许就要绝种了。到时候,怕是整条溪水里也捞不上几只。

高官 第四部分 《高官》第十三章(10)

果然,谷三渐渐长大,蛤蟆也越来越少了。蛤蟆也有了林蛙的新名字,变得越来越金贵了。

在林区长大的谷川,对林蛙很了解。林蛙作为林区的有益生物,在生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食物,林蛙也有独到之处。它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人们尤其津津乐道的,是母林蛙那用于繁殖的林蛙油,林区人称之为“蛤士蟆油”。经过一个夏天的捕食,林子里丰富的飞虫滋养的母林蛙肚子里那两块淡黄色的油脂状物,与蛙卵连在一起但界限分明。深秋初冬时候捉到林蛙,经过晒干处理或者干脆活剥,就能取出那两块“蛤士蟆油”。这“蛤士蟆油”是一种大补品,现在价值昂贵,有人说它是“绿色软黄金”,做成的“蛤士蟆油”补品称为“雪蛤”。林蛙是山区特产,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雪蛤油是林区林蛙的主要经济产品,具有补虚退热、滋阴补肾、润肺生津、健脾胃的功效。野生林蛙由于其独特的气候、食物链等因素,其蛙油营养成分和蛙肉口味远优于其他的产品,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重视,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

林蛙冬眠以后春天苏醒过来,很长时间都得不到昆虫吃。这一阶段,它们就靠消耗自己体内储存的营养。而那两块蛤蟆油,在这期间就溶解到了林蛙卵中间了,最后随着林蛙卵排到水里,成为保护着蛙卵的水泡样球状体。若干蛙卵聚在一起,就像一团晶莹的软水晶,均匀地分布着蛙卵。蛙卵从一个小黑点逐渐变成长着尾巴的小蝌蚪,体积增加好多倍以后,仍然生活在那团透明的蛤蟆油水泡里面,等到自己能活动觅食的时候,就已经很大了。这些日子的变化生长,就是靠蛤蟆油那丰富的营养。

作为分管农业的副省长,谷川早就有意在开发山区经济上做文章了。他曾经在大会小会上讲过许多次,号召山区涉林县政府广开思路,开发山区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产业化项目。但是,始终没有多大效果,一些项目规模也上不去,效益不够理想。

那天晚上,谷川在与接未归闲聊时,得知了“蛙王”公司要成立的消息。接未归充满信心地告诉谷川,“蛙王”公司在体制上,是全村入股,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每家每户都是股东。每年秋天,公司给村民们分红利,让山里人也尝尝当老板的滋味,也过过领工资的日子。让“蛙王”给山里人的日子,添金添福。

谷川对接未归的远大目标和宏伟蓝图,表示赞赏和支持。与此同时,他提出可以给“蛙王”公司当顾问,并且分文不取报酬。为了打消接未归的疑虑,谷川自称和城里专门做林蛙生意的公司关系很铁,可以帮助“蛙王”销售,还可以提供技术上的支持。接未归通过交谈,觉得谷川挺内行,便同意聘任这个顾问。

正式担任“蛙王”公司顾问的谷川,昨天夜里躺在炕上想了很多很多。他既为接未归的“蛙王”公司成立感到高兴,又考虑到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他心里清楚,很多事情,愿望和结果存在太大的差距。就“蛙王”公司而言,资源优势是独特的,这一点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家农民企业,在企业管理经营、技术资金及市场开拓方面,还要下很大的工夫。谷川想在这方面,多为接未归操操心。

谷川已经想好了,准备请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担任“蛙王”的技术顾问。谷川认识的一位老专家,在经过无数次试验后,总结出了一套林蛙养殖新模式。林蛙养殖过程中的难题较多,比如幼蛙的成活率问题,喂养、防逃及防天敌问题等,老专家都找到了解决办法。老专家还解决了饵料和林蛙越冬难题,并摸索出了“树下种菜,菜下养蛙,蛙吃害虫护菜长,蛙粪还田增营养”的立体生态养蛙模式。老专家和谷川私交很好,谷川张嘴相求,他一定会出手相助的。谷川还想请林蛙养殖方面的专家长期住在枫桥,就一些技术难题研究攻关。如果官复原职,还要请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把“蛙王”作为重点产业项目培养扶持,从省“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块,来支持这个项目……

在门前小溪里洗了把脸,谷川发现,村里的人兴高采烈,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往东面山凹走去。那里便是“蛙王”公司的总部。

谷川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很想出席“蛙王”公司的开业仪式,又担心被村里年长的乡亲认出来。自己二十多年无影无踪,突然一下子冒了出来,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震动。犹豫了一会儿,谷川还是决定先去看看。

高官 第四部分 《高官》第十四章

1

清晨,一辆红色奥迪A6轿车在省城密如蛛网的街道上穿行。

在省会城市涌动的车流中,奥迪轿车并不算豪华。但是,它的外形庄重大气,很受官员欢迎。因此,被普遍接受为官员座骑。

这辆奥迪A6轿车,是一位面容较好的青年女性驾驶的。驾车人是省政府办公厅综合三处处长苏诗茵。在省级机关,处一级领导干部组织上是不配备工作用车的。苏诗茵的奥迪A6轿车,是她父亲送给她的三十岁生日礼物。苏诗茵的父亲是京城里一位房地产开发商,拥有资产上百亿人民币。

共青团北方省委办公处,坐落在距省委、省政府大院不远处的一个胡同里。苏诗茵到团省委来,是找胡水云的。昨天,胡水云给她打电话,说远山县红枫湖乡一个叫枫桥的村子,有几个农业养殖项目很好。因为是当地团县委牵头搞的,所以通过团的系统报到了团省委青农部,希望得到资金扶持。苏诗茵说想看看材料,如果可行,可以介绍给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请他们在资金、技术上予以支持。今天早晨,苏诗茵是顺路到团省委来,找胡水云取材料的。苏诗茵的心情有些急迫,她不得不承认,自从谷川回到红枫湖后,她的心就飞向了那遥远的大山深处。对红枫湖三个字也格外敏感,格外亲切。

同样是高高的院墙,成林的松柏,几栋俄式小楼。只是,规模和气势不如省委、省政府大院而已。

团省委机关是青年精英汇聚的地方,被称为“官场后备军”、“高官储备库”。在官场普遍认同的从政捷径中,团干部经历是被放到首要位置的。特别是强调干部选拔知识化、年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