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民国第一军阀 >

第354章

民国第一军阀-第354章

小说: 民国第一军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此时中华民国形成财团,而且是强大的民族主义财团,这结果就不一样了。现在谁敢来招惹中国?



就算是中华民国一时拿着没办法的美国,面对中华民国的问题时也要小心再小心。



民众游行陆续出过了五十多辆彩车,主要是中华民国的省份比较多,每个省一辆彩车,就几十辆了。



第076章;巨大影响



ps:刚去喝喜酒回来。。。赶紧来更新。。



这场阅兵式与民众大游行,让那些受邀前来参观的外国嘉宾们都震撼了一把,特别是对中华民国的军事实力和十年发展以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



朝鲜、日本、暹罗、越南、琉球、南华共和国、波斯、阿富汗、半岛北部六国、埃塞尔比亚、纳米比亚,以及特邀前来的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王、总理之类的首脑人物,普遍都被这次庆典所展现出来的军事力量给震撼了一把。



当然,朝鲜国王袁克文倒是淡然得很,他本来就是中国人,自从当了朝鲜国王后,一年当中有半年时间要跑回北京来,因为他在朝鲜那地方根本就待不住,对中华民国的变化清楚得很。



不过军事技术的发展,确实也让袁克文有些惊讶。他不是军方的人,很多这次展露出来的军事装备并不了解。



另外还有一些欧美国家,多数也都派了一些政客过来观看阅兵仪式,但他们的观光团当中,倒是安排了很多军事观察员。



他们普遍被中华民国的军事装备的发展感到震惊,不过中华民国的军事技术,自成立以来就很多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第一个制造出并使用轰炸机的国家,第一个将战车投入战场的国家。



战后各国证实,是中国人向德国提供了白磷弹、毒气炮弹技术,也是中国人向德国提供先进战斗机技术。更是中国人给德国制造先进潜艇的。



这亏是吃大了。但是却是个哑巴亏。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利益,那些所谓正义。只是胜利者的东西。



所以中华民国有先进军事技术倒是不奇怪,让那些欧美军事观察员们更担忧的是中华民国的军官素质的提升。



对于军队来说,军官就是灵魂。



在大规模战争中,新兵都是没打过仗的,这时候就需要那些有战斗经验的基层军官对新兵进行指导,并教会这些新兵如何作战。



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军队素质都无法提升。那么就算是有再强大的武器也是扑啊!



在这些欧美国家的眼中,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军体上超过欧洲士兵。而且吃苦耐劳,只要练练枪法,基本上就是最好的士兵了。这在昔日这些军事观察员评价北洋军的时候就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当时那些军事观察员们并不认为中**队有多强的战斗力,因为军官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但是现在的中华民国不同的是。经历了与俄国、日本的战争后。已经具备了战斗经验。同时战场也是个筛子,没能力的下去,有能力的上去,经过几次战争之后,已经提拔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士兵。另外军校体制的建立,让这些提拔起来的普通士兵,也受到了系统性的军校教育。



作战经验,也是军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经验的国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军事人才。



中国显然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军事人才的不断增多,加上中国的人口太恐怖了。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日本人和尼古拉二世那群流亡俄国人都听命于中华民国。



这让中华民国的战争潜力变得更加巨大。



不过他们现在意识到也已经晚了,中华民国已经发展起来了,再想扼杀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中国像古代一样,自己把自己玩死。



但这个时代的通讯信息这么发达,一个有效体制的形成,想要把国家玩残玩废,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他们有五亿人口了,这么多的人口,如果进行动员的话,可以动员多少士兵?按照欧洲国家的动员力度,他们可以动员5000万名士兵。而按照美国的动员比例,他们可以动员2500万士兵。整个欧洲现在只有不到4亿人口了,而且还分散在各个国家,还要刨除俄国的人口,就算加上美国的那一部分人口,也没有中国的人口多。而且欧美国家数量多,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国家都团结在一起。”英国的观光团当中,军事观察员约翰悲观的写下了自己的观察报告。



“他们不仅有人口上的优势,而且在军事技术也存在优势。就亚洲而言,这是一个绝对的霸主。如果中国人想攻占印度、缅甸和马来西亚,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大英帝国根本就毫无胜算,甚至是连最起码的抵抗能力都比较缺乏。另外,中国人掌控了阿拉伯半岛,他们能够从那里进攻非洲,也是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而且他们在东北非拉拢了埃塞尔比亚,在西南非扶持了纳米比亚,都可以在那里进行驻军。如果中国人要攻占非洲的话,基本上也是没有任何办法阻止的。”



法**事观察员,同样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们认为中国的崛起已经几乎不可遏制,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受中华民国的威胁非常大。



美**事观察团则认为,中国当前的军事力量,还不太可能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因为中间隔着太平洋和大西洋呢!



不过美**事观察团认为,中国当前在大力发展海军,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另外,如果欧洲被中国给打爆的话,美国将难以独善其身。



中国位于世界岛上,版图面积比美洲大得多,资源也更丰富,人口也更多。一旦被中国称霸世界岛,美国基本上就被世界给彻底孤立出去了。



跟随着一起来的还有美国财团的人员,在听了美**事观察员的报告后,也让美国财团代表感觉到了极大的忧虑。



现在国际市场被中国及其附属国占据了大部分,让美国财团的出口变得很艰难。几乎除了矿石、煤炭这些原材料之外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与亚洲商品的竞争就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战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取利益。而商业也是为了夺取利益。



但商业无法夺取到利益的时候,则用战争来夺取。



显然中国战争潜力如此巨大,美国不可能用战争来夺取国际市场,用战争手段是不切实际的。



曾几何时,美国还想进军东北呢!



历史上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就想收日本为小弟了,为此双方还进行了接触,签订了一个协议。美国计划进入中国东北。



结果日本撕毁了协议,不执行了。



双方由此开始结怨。



美国佬心高气傲,按照他们的想来。只要他们抛出橄榄枝,日本人就得哈巴哈巴的跑过去。



结果小日本在一战过后也形成了自己的资本,同时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资本,怎能容许美国染指东北亚?



二战爆发后。美国就有意识的对付日本。不打掉日本,美国就永远无法进入亚洲市场,更无法经济殖民亚洲。



所以美日太平洋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必然爆发的。只是两个强盗在互掐,没有所谓正义。



当然,二战也让美国如愿以偿,收服了日本这只哈巴狗,染指了台湾、朝鲜、泰国、印尼。以及印度。



现在日本这头哈巴狗投降中国了,本来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已经和日本达成协议了,只要日本撑住,美国战后就会对日本进行援助了。



结果日本没撑住,投降了中国。



一头哈巴狗就这样与美国彻底失之交臂了,连染指亚洲的希望,也随着中美菲律宾战争而彻底破灭了。



中国构筑的亚洲现在就像是一个铜墙铁壁,除了英国人还占领的殖民地之外,其他地盘是欧美资本所无法大规模进入的。



中亚地区,也基本上被中国所掌控了。



非洲地区的市场则不大,一群黑人的消费能力很低。国际市场的争夺焦点,实际上也就是欧洲和南美、加拿大这片区域。



这两个区域是中美商品竞争的焦点,南美洲本来是美国的后花园的。



但随着中华民国对南美国家的拉拢,这让南美国家都看到了好处,就算不是真正倒向中华民国,也不会与中华民国做对。



而此时还在进行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让中国商品和其附属国产品一下打开了国际市场。



这更是加剧了美国商品出口的难度。



美国苦心经营的美洲后花园这块肥肉都被中国分走了一块,而欧洲市场的问题显然更加严重。



欧洲的那些小国家,可不管你那么多,谁的商品便宜,谁的商品质量更好他们就买谁的。



商品的性价比方面,显然还是亚洲商品更高。



那些小国家又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自给自足,他们每一个都需要进口很多种商品,因此亚洲商品成为了这些欧洲小国的首选目标。



在他们看来,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殖民世界,称霸全球,压制亚洲发展什么的,统统都和他们无关。只要他们不去招惹中国人,中国人自然也不会去招惹他们。



对于这些小国家来说确实如此,中华民国就算是与欧洲开战,只要这些小国家保持中立,基本不会去动他们。



至于欧洲那些大国,英法德,此时都在进口亚洲商品。



英法是因为消除贸易逆差协议的签订,进口中国商品不会使他们的财富外流,所以进口中国商品显然更划算。而且还能拉高他们的就业,消除他们的内部矛盾。



德国则是与中华民国有暗中的一定程度的联合,他们不买美国和英法的商品,那是因为中国商品首先在性价比上更高,另外也是不愿意看到英法美国继续发展,从而扼杀掉德国重新崛起的集会。



于是亚洲商品开始泛滥世界,中国及其附属国的农产品更是肆虐国际市场。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农产品出口被急剧挤压,在美国出现了大量农民破产的现象。



美国财团从这次阅兵式中也看到了。中华民国在军事上是占了上风的,武力摧毁是完全行不通的。



这就变成了无解的问题了。



世界各国的记者在观看了这次庆典之后,纷纷冲向电报局。或是自己携带了电报,然后将写好的报道以最快速度发回各自的报社。



这次中华民国的庆典有报道价值的东西太多了。



不仅军事上的发展,还有中国人在生产力上的发展,简直就是让人震撼。



不久之后,欧美报纸纷纷以‘中国已彻底崛起’、‘黄种人逆袭世界’、‘令人吃惊的中国发展速度’等标题对这次中华民国建国十周年庆典进行了报道。



欧美白种人世界当中,很多人还以为中国人还是留着辫子的。而当他们看到这些报道后,都很是难以置信了。



这也使白种人的自信受到了打击。特别是欧洲人,在经历了这一场战争过后,都在怀疑欧洲的科学体系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工业体系的发展是否真的是进步,自信心本身就受到了较大打击了。



……



参加这次庆典的中国国民,则看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祖国,一个个成就让他们即振奋也为之自豪。



自从打败了俄国和日本。并在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