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乱世强国梦 >

第97章

乱世强国梦-第97章

小说: 乱世强国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善后委员会尚未成立,清室便找人进言,或托人疏通提出古物之分界不分时代,以清廷所现为准。归清室所有。清朝的遗老旧臣则主张清室多分古物,他们四处活动,同声一致,不遗余力。

著名报人林白水在《社会日报》上表的观点:宫中各种古物,何者应归清室,何者应归国民,应纯以有无历史的价值,及与文化有无关系为标准。大抵小件珠宝、金银、皮货、绸缎之类,皆可划归清室。而大件重器,及与历史文化有关之金石书画等,数千年国宝所流传。与爱新觉罗全无关系,断难据为私有,而应作为国家之公产,全数陈列,以供研究历史美术文化者之参考。最后肖志华非常专横地一锤定音,就按林白水的意见办,而且应戈归清室的财物一分为三,一部分归还清室;一部分作为投资,换成交通银行股票,股息提高至五厘,国家每年按时支给股息,以为清室生活之用;另一部分成立安置救济基金,酌情接济满蒙穷困之民。

拿别人的钱作好事,好名声留给自己,恶名留给别人。被接济的穷人只会说政府的好,而政府其实并未付出多少代价。

袁世凯拿着最新定稿的《优待条款》连连摇头,作为前清旧臣,他当然觉得很严苛。

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共和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权利;自本条件达成后。共和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家用五十万元,并特支出二百万元开办北京平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清室按照优待条件,即日移出禁宫。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但政府仍负保护责任;其一切私产按优待条款处置,政府当为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当归国家政府所有

“还真是百无耸忌,一点情面前不讲啊!”杨士琐也咧着嘴苦笑道:“肖志华拿着条款与载汗、浮伦等人进紫禁城去了,隆裕太后看到这些,会不会后悔退位让国啊?”

“妇道人家,哪有那个胆魄。”袁世凯叹息道:“看史书,这已比很多前朝皇亲强上许多,起码性命无忧。当初若是不主动退位让国,京城现在恐怕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爱新觉里家的一个也不会剩下

“不得不佩服革命党快刀斩乱麻的利索劲,虽然没象李闯那样追赃助饷,但效果却是差不多。”杨士椅叹息道:“交通银行已经筹集了六千万的股金,再公开行股票。铁路便能开工建设了。不借外债。恐怕会让朱尔典非常失望,各列强也目瞪口呆吧!”

“肖志华还真是个赚钱的高手。我想可能还不止于此,且看他如何自筹资金,大修铁路吧!”袁世凯长出了一口气,似叹惜似感慨地说道:“如能不失利权而办成如此大事,倒也是功德无量。”。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肌州,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卷第一百一十八章落日紫禁城

禁禁城布局谨严,秩序井然。寸砖片百皆漾循着封建等狱柑川,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在封建帝制时代,普通的民众是不能也不敢靠近一步的。

然而如今,肖志华率领着善后委员会和二十名士兵如同闲逛般走了进来。红墙黄瓦,画栋雕梁,金碧辉煌。殿宇楼台,高低错落,壮观

伟。

“太大了。真漂亮呀!皇上住的地方哦。咱们也能进来了。”

几个女兵东张西望,窃窃私语。满脸的好奇与兴奋。

“这里以后是要对外开放的,什么人都可以进来参观。”肖志华微微皱了皱眉,大声说道:“共和、民主、自由、平等乃是大势所趋,谁要阻挡这股潮流,谁就会被碾成备粉。皇上没有了,一言九鼎,出口成宪也没有了,以后永远也不会有了。”

尹志锐瞪了一眼她的手下,女兵们立刻严肃起来,站得笔直,崭新的军装,衬托出飒爽英姿。

“载汗先生,我今日只带这么些人进来,也是害怕惊扰了隆裕女士和漆仪小朋友。”肖志华转向满脸沮丧加悲哀的载评,放缓了语气说道:“请你相信政府,好好配合我们工作,莫要让大家都不好看。”载沛叹了口气,伸手唤过醇亲王府的总管,低声交待了几句,然后抬起头。

肖志华微微一笑,以目示意,赵秉钧、尹志锐和几名警卫随着载洋向深宫内院中走去。

“紫禁城如此之大,藏物必定成千上万,清理鉴别恐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蔡元培望着巍峨的宫殿,有些担忧地说道。

“逐步清理,逐步开放。”肖志华笑道:“可以先开设一个小型的古物陈列所,为以后大型国立博物院的建立,既创造舆情,又积累经验。反正这以后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我只负责把人清出去,不让国宝流失。其实,我最关心的是,能从这里舌出多少金银财宝,以作国家建设之用。”

“说到钱,我们教育部的预算马上就做出来了,你可要手下留情啊!”蔡元培笑着说道。

“好说,好说。”肖志华满口答应着,脸上却苦了下来。叹了口气说道:“将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寄托于一人一家一姓身上,真是悲哀。把国穿着得如此贫困,建设起来举步维艰,想起人人追屁股要钱的情景,我就头痛。”

“是呀!”蔡元培点头赞同。却又笑着说道:“谁让你那么会赚钱呢。入京到现在,你已经弄到了五千万两,交通银行的储备凑够了,马上就挂牌开业。换了别人,也没你那么多办法呀!

“可我也背上了刻薄的名声啊!”肖志华叫屈道:“其实这活让别人来干更合适,棍子、皮鞭、夹棍一顿猛揍,掏出上亿两也不足为奇。将隆裕和浮仪赶出宫院,也很招人非议。”

“那不行,咱们崇尚法治,如此大事刑拘,岂不砸了自己的招牌,也招惹国际指责。”蔡元培摇头道:“现在这样很好,钱到手了,各方也都照顾到了。说你匆薄,不过是些满清余孽,你又何必在意。将他们赶出皇宫,也是政府的决议,与你何干?”

肖志华微微抬头,宫殿上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灿烂的先,彩。只有赶走宫院中的皇帝太后。开放宫城,才会让民众彻底意识到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对封建意识和那些遗老遗少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号称共和国体的土地上,绝不能容许一个俨然独立的封建小朝廷的存在。这不是刻薄,没有同情心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民众的心态。而且,这些作威作福的满清权贵,得到这样的结果,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太监下面是什么样的?”肖志华突然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道:“抓个看看?真是很好奇。”

蔡元培还以为肖志华神游物外。是在思考什么国家大事。突然听到此语,不禁翻了翻眼睛,转过头,直接装没听见。

远远的,一群太监和宫女带着随身物品走了过来,打头的是醇亲王府的总管太监。

来到近前,总管太监冲着肖志华打了个千,谦恭地说道:“回总司令大人,这些是随太后和皇上出宫的执事,随身物品奴才已经检查过了,要是”

肖志华摆了摆手。这黑压压的一大群,要挨个拨身检查看来是不太可能,而且谅他们也带不出什么重要物件,还是给这末代皇帝留些体面吧。

“留在宫中的主事带来了吗?”肖志华开口说道:“我说过有事情要交待的。”

总管太监连忙冲队伍中招了招手,一个胖太监战战兢兢地走了出来。扑通跪在肖志华等人面前,到让肖志华愣了一下。

“起来吧!”肖志华温言说道:“不要害怕。按你们的说法,现在改朝换代了,不会乱杀人了。”

“是,是,共,共和了,奴才知道。”胖太监头也不敢抬,结结巴巴地说道。

“对,共和了,自由了。”肖志华展颜一笑,继续说道:“这紫禁城归政府了,你们呢,政府也有安置办法。想出去的,政府遣散费;无亲无靠的,政府也会给你们找生活的出路。香山知道吗,那里有座慈幼院,政府正在重修和扩建,你们年纪大的,可以到那里养老。至于年纪轻的,这座紫禁城要对外开放,也需要一些清扫人员。宫女呢。年纪大的,无处可去的,也可以到慈幼院;年纪轻的,可以去政府的培班,学一技之长用以谋生。我的话,你听明白了吗?”

“明白,奴才明白了。”胖太监连忙答道。

“明白了就去各集宫女太监。把政府的意思告诉他们。”肖志华说道:“将他们的姓名、年龄和去向做个统计,我给你安排个帮手,三天之内,把事情给我办好。”

“是,是,奴才一定办好。”胖太监把头点得比捣蒜还快。

肖志华招手叫过两个政府工作人员,给他们配备了两男两女四名持枪警卫,跟着胖太监走了。

远处又出现了一群人,敬事房的太监在前开道,两名总管太监靠路两侧鸭行鹅步地前行,他们的身后是一个方阵,方阵的中心是几顶轿子。方阵的外面则是赵秉钧、尹志锐等人。

肖志华眯了眯眼睛,背过手去。似笑非笑地看着这末世王朝的皇帝太后凄凄惶惶地走出了紫禁城。

跟随在方阵后面的几辆大车在载芹的指挥下,知趣地停了下来接受检查……

夕阳西下,紫禁城仿若人间仙境般更加美丽。,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第一卷第一百一十九章新气象与善耆的绝路

消禁城坏是那样高高耸右,但没有了皇帝,封建王权蜘饰,六的威严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开始拐塌。

北京的街头的新气象越来越浓。街道整洁,排水沟被清淘完毕,连公共厕所都新建起来一大批。路牌街牌开始出现在路口,进城的畜力车也不再敢让牲口乱拉乱尿。悬挂六星国旗和彩灯的店铺和人家越来越多,连很多王公贵族的府邸门前也有,似乎不挂就不安心似的。

街上的士兵在不断减少,代之维持治安的是身装全黑制服的警察。这些警察也变得和气起来,不再象满清时那样横眉立目,吆五喝六。城内的烟馆一夜间就被全部封停。于是,街上便能看到不少人呵欠连天。涕泪交流的样子。

一个面馆已经开门营业,照例,门前分担区已扫得干干净净,几个拉车的扯着袖头正擦鼻涕,揉眼睛。

一群麻雀飞来觅食,没有人去管他们,而这些麻雀,胆子也特大。蹦着蹦着,就蹦到了几个跳绳的小孩前,晃动着脑袋在看小孩跳绳。几个孩子边跳边唱道:“共和国。大总统;民主自由加平等,争自由。要平等,官员百姓一秤平。”

人们似乎都没有听见孩子的儿歌。孩子们也自顾自的随着绳圈的节奏而反复地唱着。

“听说没,咱老百姓也快能逛颐和园了。”一个拉车的说道。

“嘿嘿,那可是皇家的地方,没想到咱也能进去瞧瞧。”另一位笑了两声,擦了擦鼻涕。

“瞧你那埋汰样。”又一位车夫撇了撇嘴,嘲笑道:“我可听那学生念过章程,?面不能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甩鼻涕。”

突然,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店前匆匆走过一个穿军装的年轻女孩。船形军帽下是齐耳的短,皮带将纤细的腰肢更加显

一群人的目光中有惊讶,更有羡慕。看着女兵消失在巷口。

“是乌苏家的吧?没想到这旗人家出了个兵,又缓过来了。”一个拉车的咧着嘴说道。

“嘿嘿,旗人天足,到是占了便宜。”另一个人心有不甘地说道:“当初,可是差点被卖进窑子的“小声点,没见人家门上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