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644章

醉枕江山-第644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前,朝廷在河北道东西两峡伤亡惨重,这些契丹将领都是当日斩杀我兵将最众者,朝中文武大多以为对他们不可原谅,应予诛杀,以雪前耻。你从河北道来,对他们知之甚详,你以为朕该如何?”

对这件事,杨帆倒是不敢敷衍,他想了想,认真地答道:“战场厮杀,各为其主,以此作为杀俘杀降的理由。臣认为不妥。不过……何阿小生性残暴,契丹诸将中,此人杀戮最重,常以虐杀百姓为乐,罪大恶极,不应宽赦。臣以为,应把他明正典刑,以慑宵小!”

武则天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那么其余诸将呢?”

杨帆道:“费沫既斩其首领,携族众向朝廷乞降。臣以为,朝廷理当接受。若不如此,一旦再生边患,恐夷狄宁可战死,也不肯乞降了。再者。仍然定居于营州地区的契丹六部未免也会兔死狐悲,对朝廷生起异志!”

武则天苦笑了一下。见杨帆这么说。就知道他还不知道奚族已经归附了突厥,契丹六部如今已经形同独立,大祚荣也趁机建立了振国,大周如今已经失去了整个东北。

不过在武则天的想法中,也是想放掉这个费沫的,一来他杀了孙万荣乞降。凭这份大功,若不宽赦,天朝的形象就将大受影响。

再者,她已经听说费沫整合了孙万荣和李尽忠的大贺氏余部。从名义上来说,大贺氏才是契丹人的首领,可是从实力上,他们现在已经名不符实了。

如果允许他们返回营州,那么实力得以保存的契丹六部和名义上拥有统治契丹权的大贺氏之间必然争权,这番争斗持续个百八十年也属寻常,那么他们的内耗对武周朝就是极有利的。

因此,杨帆的理由虽还不及她的想法充份,还是得到了她的认可。

杨帆又道:“至于李楷固和骆务整,这两个人骁勇善战,确是人才。而且,这两个人在领兵作乐期间,纪律还算严明,虽有掳掠财物的行为,却很少伤害平民百姓,如今既主动归降,臣以为,朝廷可以收留。”

武则天道:“可朝中文武多以为他们是契丹人,不可加以信任,你怎么看?”

杨帆道:“凌烟阁上,尉迟恭、屈突通都不是汉人。黑齿常之、李多祚、沙咤忠义,也不是汉人,而刚刚被陛下处死的闫知微,倒是一个汉人。臣以为,忠与奸,勇与懦,与其本属哪族毫无干系,陛下若待之以诚,他们岂会不为陛下效死呢?”

杨帆是就事论事,觉得对契丹人也该区别对待,骆务整和李楷固骁勇善战,如能收服,于国家有利。却没想到,亏得他今日这番言语,保下了李楷固的性命前程,否则大唐名将李光弼就再也没有出世的机会了。

武则天听了杨帆的话,稍稍思忖片刻,满腔雄心又复升起!

她相信,凭她的魄力,完全可以征服这两个降将,于是慨然点头道:“狄国老上书朝廷,述及对待降将一事时,与你所言颇有相通之处,狄公老成谋国、你又熟悉这两员契丹大将,朕对你们的建议深以为然。”

武则天最擅长的就是人心人性的把握,但她或许是太老了,老到已经没有精力去洞察别人的心思,当她再度启用狄仁杰并且赋予他重任的时候,她完全忘记了当初狄仁杰入狱时愤懑写下的供词:“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室旧臣;甘从屠戮!”

在狄仁杰的心底,其实是一直把他自己当成唐室旧臣的。而此刻,武则天也没发觉深藏在杨帆眼底的那份冷漠。

武则天的脸色柔和了起来,深深地望了杨帆一眼,缓声道:“好啦,你在河北所做的事情,朕都知道了。朕一向赏罚分明,不会忘记你的功劳。你既受了伤,且回府歇息吧,等河北事了,朕对你会有重用!”

杨帆欠身答应,趋身退下时,才与上官婉儿痴痴地对视了一眼。

“婉儿,随朕回宫!婉儿?”

武则天缓缓地转过身,走了两步,忽然发觉上官婉儿没动,不禁奇怪地看了她一眼。

“啊!婉儿在想……在想突厥之事,既然契丹众将可以区别对待,对待突厥的请求,陛下是否也可以暂施羁縻之策呢!”

婉儿慌忙追上武则天,随口找了个理由。

武则天用力顿了顿拐杖,愤怒地道:“突厥!突厥!他们软禁了延秀,朝廷遣使再三催促,他们就是不放人!奚族本是我周国藩属,他们居然大剌剌地从朕手里抢了去!现在还以出兵助朕伐逆有功,要求封赏!真是岂有此理!”

婉儿低声劝道:“陛下,此时我朝实不宜与突厥再起刀兵,陛下且忍一时之气,励精图治,积蓄国力,早晚要让他们连本带利的还回来!”

武则天愤愤地走了几步,终于颓然一叹,道:“那就……加授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至于赏赐,你看着办吧!”

“是!”

婉儿欠身答应一声,心下盘算着找个方便的机会进言,向武则天请上几天假回去“省亲”。那个冤家,每每出门都不省心,也不知叫人家替他担了多少心事,这一遭见着,断不叫他耳根子得了清静!

※※※※※※※※※※※※※※※※※※※※※※※※※

“校尉慢走!”

张溪桐毕恭毕敬地把杨帆送到宫门口,客气地说了一句。

杨帆笑了笑道:“自家兄弟,何必客气呢!”

他拍拍张溪桐的肩膀,亲切地道:“昔日同往西域的一班好兄弟,已经很久没有聚过了。我刚回来,这两天不方便,就五天之后吧,五天之后,我在‘千金醉’设宴相请,和一班老兄弟聚聚,知会众家兄弟的事儿,就麻烦你了。”

张溪桐受宠若惊,连忙应道:“哈哈,那校尉可破费了,其实众兄弟都盼着能跟校尉聚聚呢,只是因为校尉一向事务繁忙,未敢打扰。校尉放心吧,这件事情就包在卑职身上了!”

杨帆点点头,转身走出了端门。以前他来往的都是从前认识的中高阶军官,现在他觉得有必要把这些曾在西域同生共死的战友也召集到一起,他们都是百骑中人,也许……必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他们。

杨帆出了端门,走出不远,迎面就有一队仪仗过来,杨帆没有在意,还特意往边上避了避,谁料那车仗偏偏在他面前停了下来,车上传出一个声音:“二郎!”

杨帆抬头一看,只见端坐车中的正是梁王武三思,连忙叉手施礼:“杨帆见过梁王殿下!”

武三思微微一笑,肃手道:“上车!”

“是!”

杨帆答应一声,举步登车,梁王的车驾很宽敞,左右都有坐位,武三思让他在侧座坐了,上下打量他几眼,微笑道:“你在河北干得漂亮,本王已经知道了。”

杨帆对这武三思还需要虚与委蛇,不便露出不耐烦的神色,便欠身笑道:“当时形势紧急,李多祚大将军麾下又乏善辩之士,情非得已,臣只好赶鸭子上架了,比起在前方血战的将士们,臣之所为,实在算不得什么功劳!”

武三思摆摆手道:“该要的功劳,就不要谦虚。孟子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此言不虚,即便是在战场上,善用智计谋略者,较之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也要尤胜三分。”

他微笑着捋了捋胡须,睨着杨帆道:“此番你立下大功,陛下定有赏赐。前番你在吏部任上出了差迟,如今凭着这桩功劳,要想东山再起却不是难事。不知你有什么打算,或者本王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杨帆心中一动,略一思忖,便扮出一副苦笑的模样道:“承蒙王爷夸奖,其实臣这点心机,也就是在那些大字不识一筐的武将们面前才玩得开,比起朝中众臣的心思如海,那可是差得远了。

自刑部而吏部,臣一直鲁鲁莽莽,凭着一腔勇气和王爷您的照拂,才磕磕绊绊地走下去,要不然早就栽了。臣觉得,文臣这条道儿,实在不适合臣这样的武夫,臣想重回禁军,重回百骑,不知王爷您意下如何?”

第七百六十五章家?情

“好!”

武三思大喜过望,重重地一拍杨帆肩膀,兴奋地道:“二郎所思,与本王正好不谋而合!哈哈,本王也正有此意,只是担心你不愿舍了文官仕途重返军旅!这下好了,既然二郎也是如此打算,本王保你重返‘百骑!’”

说到这里,武三思忽然收了声音,向四下一扫,微微倾身向前,诡秘地道:“朝中恐将生变,二郎重返军旅,正可大展身手!”

杨帆微微一惊,道:“怎么说?”

武三思的脸色阴沉下来,咬着牙根道:“契丹造反,打出‘还我庐陵、相王’的口号,突厥入侵,又打出‘代李伐周’的口号,就连狄仁杰那老贼都趁机打出太子的旗号以蛊惑人心。

据本王得到的消息,陛下在刚刚听闻这些消息时,一连几天沉思不语。不久,陛下便过问起了东宫的饮食,允许几位皇太孙出城骑马、踏青,对房州那边的消息也开始关注起来,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杨帆神色一凛,道:“陛下决心定下皇嗣了?”

武三思摇摇头,道:“从本王得来的消息看,似乎还未决定。不过,陛下心思如海,最难猜测,我们不可不防,你回军中,务必尽快抓起一支忠于你的人马,陛下百年之后,一旦生变,咱们也能……”

武三思伸出一只攥紧的拳头,慢慢张开,掌心朝上,然后缓缓翻转,重重地按到膝上。

杨帆忙作心领神会状,道:“微臣明白!”

武三思抬起手来,往他肩头一压,沉声道:“孤若坐了天下。必不亏待了你!”

杨帆凛然道:“自当为王爷效力!”

武三思满意地点点头,道:“嗯!你且回家安歇,重返百骑的事,包在本王身上。”

杨帆道:“是!王爷如此匆忙,是要进宫?”

武三思露出几分得意之色,道:“不错!陛下将重建明堂、天堂和铸九鼎的事交付本王负责,如今明堂和天堂还来不及建成,不过这九鼎已即将完工了!”

武三思笑道:“九鼎耗铜共计五十六万七百斤,以永昌鼎为鼎首,高一丈八尺。其余八鼎高一丈四尺,恢宏之极、壮观之极。本王想着,河北大捷,九鼎须赶在授奖建功之日前完成,正好彰显陛下威镇九州、独尊宇内!”

杨帆叹了口气。淡淡地道:“王爷对陛下一番孝心,陛下真该择选王爷您为皇太子才是!”

武三思哈哈大笑。笑声未了。忽又脸色一沉:“可恨旦、显二子不死,否则,这皇储何至于如此难决!”

※※※※※※※※※※※※※※※※※※※※※※※※※

洛阳城南,嘉庆坊。

宁珂已在这里住了一个冬天。

其实,在冬天到来之前她就该返回长安的,只是病情突然加重。船娘不敢再让她长途跋涉,于是只能在这里继续住下去,延请洛阳名医诊治。可是宁珂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独孤宇闻讯。忧心妹子的病情,也从长安赶了来。

洛阳名医姜世淳在独孤世家的重金礼聘下,如今已长住府上,专为宁珂开方配药。

院子里一片静谧,树上有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地叫了几声,就被小丫环举着长竿将它们轰开了。

闺床上,宁珂恹恹地醒来,只觉室中一片昏暗,似乎已经到了黄昏。

她痛昏过去时,好象还是上午,宁珂虚弱地摸了摸身上,头部剧痛难忍时汗出如浆,不过现在身上并没有粘粘的感觉,衣服也已经换过,船娘知道她好洁,定是已经给她拭过了身子,换上了衣服。

宁珂轻轻呻吟了一声,举手轻轻抚过自己的额头,瘦瘦的腕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