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167章

醉枕江山-第167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沐微微一笑,道:“沈沐昔日吃过的苦头,未必比二郎少呢。”

“哦?”

杨帆诧异地看了他一眼。沈沐却未再说话。只是端起酒碗,轻轻地嗅了嗅,狠狠地灌了一大口。便提起筷子挟了口肥猪肉塞进了嘴里。

靠门第一席坐的是马家和街坊一些人家,像花大娘和女儿小东,忙着张罗完了江家的事儿。也都是在这边吃酒的,因为江家人丁稀少,亲戚也没几个,女儿一嫁,家里就只剩她一个人了,酒席实是张罗不起。

所以当初商量喜事的时候,面片儿娘与马母核计了一下,就把酒席办在了一起,这样也热闹些。尤其是他们两家都在一个坊里住着,如果分开办,许多街坊也不知道该参加哪边的婚宴才合适,总不能随两份礼吧?

喜宴办在一起,面片儿娘却不肯占亲家便宜,这酒宴她也是出了钱的,这也是穷人家尽可能把喜宴办得风光。又不至于负担太重的权宜之计。

这一桌上马家的亲戚大多是乡下来的,因为难得进一趟城,所以老婆孩子一大帮人都带了来,上午逛了逛洛阳城,下午赶来赴宴。把桌席挤得满满当当。

乡下人中那些淳朴厚道的,哪怕是大字不识。可他的为人处事就算是城里知书达礼的人都要自愧不如;然而里边也有一些喜欢贪小便宜占人好处的,比起城里的同类人也要远远不如。

因为那些城里人就算心里那么想,多少也要顾及一些别人的看法和自己的面子。他们却是今日来了,到亲戚朋友家借住一晚,明儿一早就走,跟你们这些人素不相识,以后也不用打交道,根本不顾忌这个。

那菜一端上来,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就站起来把盘子挪到自己跟前儿,妇人孩子一大帮人,如同嗷嗷待哺的一群燕雀,风卷残云一般就把那菜挟个精光,再上一盘还是如此。

花大娘可拉不下脸来跟他们一样去抢,可一连几盘菜都吃不到,她这心里就有了火气。花大娘有心发作,可她虽然彪悍,今儿毕竟是老姐妹的儿子成亲的喜日子,所以她把火气压了压,就没吱声。

过了一会儿,又有几盘菜炒好端上来,那几位不通情理的依旧是站起来抢,一问自己孩子快要吃饱了,已经吃不了这些东西,其中一位极品妇人竟然往怀里一掏,掏出一个牛皮口袋,把一盘子菜倒进去大半,只留一点残汤剩菜放回桌上。

那人旁边坐着一个年老的乡下妇人,因为彼此都是亲戚,都是熟识的,见她这般模样有些看不过眼,低低地说了她几句,那妇人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道:“嗨!五婶子,你要吃我就给你留点儿,旁人的事儿你理会什么。”

对面花大娘的一双眉毛慢慢地竖了起来,小东姑娘虽然眼神不好,可是已经察觉到母亲有些生气,赶紧扯了扯她衣袖,低声劝道:“娘,这是桥哥儿大喜的日子……”花大娘听了压了压火气,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来啦来啦,让一让让一让,小心油着!”

一盘肥肉炖菜汁水淋漓地端了上来,刚刚挨着桌面,那手提牛皮口袋的妇人又站了起来,一把就将菜盘子端到了自己身边,作势就要往牛皮口袋里灌。

花大娘怒发冲冠,她再也忍不住了,把筷子桌上狠狠一掼,便破口大骂道:“你这没羞没臊没皮没脸没眼力的田舍奴这是进城做乞索儿来着,一家人饿死的小鬼儿投胎似的抢食也就罢了还要连捎带拿,你当老娘是庙里头泥雕木塑的女菩萨就没半点儿火气不成?”

她那筷子一摔,打到桌上跳起来,正敲在那村妇额头,那村妇大怒,反口相骂道:“你这没见识的市井悍妇已经肥得像一头黑面刚鬣(黑猪),还要吃,你也不怕撑死这是要赶着送去屠儿家里卖个好价钱么?”

“臭田舍奴,臭不要脸的乞索儿……”

花大娘拿起一只盘底还剩一点油腻的空盘子掷了过去,同时嘴里滔滔不绝,骂不绝口。那村妇不甘示弱,手边那一盘子菜还没装起来,她不舍得扔,顺手从旁边抄起一只空盘子反掷过去。同时反唇相讥。

花大娘怒不可遏,跳将起来便扑将过去,两个妇人顿时扭打在一起,一时旁边躲的让着,劝的拦的,还有那吓哭了的小孩哭叫着,闹得不可开交。

另一边,杨帆和沈沐正有说有笑。沈沐道:“二郎一会儿就回宫里。还是……”

“哦,今晚不回去了,等这宴席散了。宫城怕也要上锁了,我随便找个地方住一晚,明日再回宫。”

沈沐欣然道:“那好啊。为兄今晚也不想出城了。这修文坊中有一家‘醉春楼’不错,不如你我去那里通宵买醉,好好聊聊,如何?”

杨帆隐隐觉察出沈沐似对他有亲近之意,却猜不出沈沐的目的何在,听他这么说,便也做出欣然之意道:“好啊!那今晚杨帆便听从沈兄安排了。”

两个人刚说到这里,就听见旁边吵闹不休,杨帆一抬头。只见花大娘势如猛虎,一手揪着一个村妇的发髻,只一只手“啪啪啪”地耳光不断,打得那妇人的脑袋跟拨浪鼓似的。那个村妇被她揪住头发摁着抬不起来,便把两只手扬在空中乱抓乱舞,把花大娘挠了个满脸开花。

杨帆惊道:“这是怎么了?”赶紧跳起来上前劝架。

马桥和面片儿正在院子里敬酒,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吵骂。连忙也赶出来。

“阿娘,阿娘,不要打啦!哎哟!”

小东姑娘急急上前劝架,花大娘和那村妇一动手,便有村妇的许多亲戚冲上来。有人是劝架,有人却是助战。花大娘在这坊间也有些沾亲带故的乡邻,见此情形不甘示弱,马上冲上去帮忙,此时已经演变成打群架了。

小东姑娘这一凑上去,眼前蒙蒙一片,也没看清拉住的是不是自己母亲,被那人手臂一扬就甩脱开来,小东姑娘昏头转向地跌出来,险险一跤摔到席面上去,正被赶上来的杨帆一把扶住,关切地问道:“小东姑娘,你没事吧?”

小东闻声一喜,欣然道:“二郎!是你么?”话音未落,杨帆已松开她,扑进人群拉架去了,小东姑娘身上一空,心里也是一空,一股怅然不觉袭上心头。

杨帆眼见众人打成了一锅粥,不禁又气又急,冲上前去便力分双方,凭他本领若要强行制止双方殴斗原也不难,可这双方殴斗的多是妇人女子,杨帆冲上去时,眼见一个年过七旬、白发苍苍的乡下老妇人也悍勇地加入了战团。面对这样一群人,他空有一身本事又能如何?

杨帆费了好大的劲儿,这一对刚拉开,那一对又缠上,根本拉扯不开。一看自己的女人被欺侮了,那些男人也很快动了手,当马桥和面片儿从院里急急赶出来时,小巷里无数人头涌动,热火朝天地正在群殴,一桌桌酒席全被打翻在地,踩在脚下吱嘎直响。

两个人不禁惊呆了……

此时,一位侍郎出租的宅院里面,那位七姑娘正手持马鞭站立在白衣如雪的姜公子面前,姜公子眉头紧蹙,一副不胜其烦的模样道:“七七,你好端端的,从长安跑到这儿来什么?”

七姑娘理直气壮地道:“找沈沐啊!你以为我想跟你废话不成?沈沐在哪,你把他交出来,我绝不烦你。”

姜公子痛苦不堪地道:“他有手有脚,想去哪儿与我何干?你找我要什么人!”

七姑娘道:“他难道不归你管辖么?你不要托辞说不知道他的下落,你要不说,本姑娘今儿就不走了!”

姜公子以手抚额,无奈地摆手道:“阿奴,带七七去找沈沐,速去,速去……”

第八卷百骑风云第二百零七章七姑娘驾到!

七七姑娘出身陇西李氏,大名叫作李绫荃。

李氏一族起源很多,到如今分成两大支系,一系出于陇西,一系出于赵郡。

赵郡李氏雄踞河北,与王、崔、卢、郑合称中原五大郡姓。

陇西李氏这一系本来名望、实力都逊于赵郡李氏,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自称祖上就是建立过西凉的皇帝李暠,所以诏令天下,以陇西为李姓郡望,从而使陇西李一举压过赵郡李,一举成为普天下所有李氏族人的郡望。

天下李氏,从此皆以“陇西堂”为郡号。

当然,大唐皇帝虽自承源自陇西望族李氏,但并不代表陇西李氏俱是皇族。这陇西李氏一族源头众多,有源自黄帝瑞琰的,有西狄少数民族本有李氏一姓从而附庸过来的,还有附从李氏改了自家姓氏的。

李唐宗室虽也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一族,但他们是皇族,从一开始就是超脱于陇西李氏的一个存在,陇西李氏一族另有德高望重、势力强大的宗支长者,被公认为一族之长,管理整个李氏宗族的共同事务。

如今这一代的陇西李氏族长就是七七姑娘的亲祖父。这位陇西老汉很能生,一辈子光儿子就生了十七个,夭折了四个,剩下十三个郎君。这些人也都继承了乃父擅生的遗传基因,个个都很能生。

光是嫡房长子,也就是七七姑娘的父亲,就生了六个儿子,七个女儿,所以七七姑娘有六个兄长,六个姐姐,自然也就有六个姐夫。她的六个哥哥在陇西都是有头有脸有权有势的人物,六个姐夫自然也不逊色,若非七七姑娘背后有这么多的“惹不起”,一向目中无人的姜公子哪会见到她就这么头疼。

好不容易把七七姑娘给打发走了,姜公子无奈地摇摇头道:“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马家门前打做一团。苏坊正等长辈大声呼喝着,让赴宴喝喜酒的坊丁、武侯们也插手阻止,渐渐控制住了局面。

花大娘一张脸被挠得花脸猫儿似的,气咻咻的被人拉开,与她对殴的那个村妇两颊赤肿如同猪头,已经看不出一点本来面貌。

这边吵嚷声渐息,她还在彪悍地跟自己的男人,一个叫赤忠的乡下汉子发着威风:“你这个怂货!炕头的汉子被窝里硬。一出门儿屁用不顶。你就眼看着自己的娘们被人欺负?”

“够啦!”

苏坊正厉喝一声,制止了她的叫骂,冷冷一扫人群。大声道:“散了!全都各回各家,有劲儿都他娘的回家使去,统统滚蛋!”

苏坊正一怒。还真有那么一股架势,这场面也真是无法再把喜宴办下去了,众人纷纷离开,苏坊正又吼道:“本坊坊丁全都留下,帮着拾掇拾掇!”

一场喜宴,就此不欢而散。

屋里面,东屋里新媳妇面片儿扑在炕上掩面哭泣,西屋里马大娘坐在炕头无声垂泪,马桥蹲在堂屋门槛儿上。脸色青一阵紫一阵,一股无名怒火也不知该冲着谁发。

杨帆看看还在院里院外帮着拾掇的坊丁,凑过去对马桥道:“桥哥儿,你是男人,得有点担当!这时候你蹲在这儿跟谁生闷气呢?西屋老娘哭,东屋媳妇哭,你打算一家三口就这么一晚上?”

“我……”

马桥抬起头。只说了一个我字,眼圈儿一红,眼泪就在眼睛里打起了转转。

沈沐也走过来,一撩袍襟儿,在马桥旁边蹲下。安慰道:“马兄弟,这算什么呀。穷亲戚也好,富亲戚也罢,只要亲戚多了,总有彼此亲近互相帮衬的,也有下三滥的,甚至还有瞧你日子过得比他红火,成心给你捣蛋的,你遇到这点事儿,真心不叫事儿。”

杨帆在另一侧蹲下,道:“沈兄说的是!今天这事,可不是你婚事操办的不好叫人家笑话,明儿坊间传开了,丢人的也不是你。你啊,先把大娘哄一哄,我帮你去哄哄宁姐,只要你们一家三口把日子过好了,今日喜宴上的这点事儿算个屁啊!”

杨帆和沈沐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