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醉枕江山 >

第112章

醉枕江山-第112章

小说: 醉枕江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斛瑟罗忍不住问道:“公主,咱们在预留什么退路啊?”

太平公主掩口道:“本宫的大话已经说出去了,可咱们以五敌十,胜了固然扬眉吐气。可真要是败了呢?谁让咱们是以五敌十呢,他胜了有什么好夸耀的,说到底,是本宫托大了,丢的不是咱大唐的脸。”

众人一听,同时囧然。

太平公主瞄了杨帆一眼,吩咐道:“杨帆,斛瑟罗,你二人为前锋!”

二人神情一肃,同时抱拳道:“喏!”

太平公主又道:“楚狂歌,你为中锋!”

“喏!”

太平公主球杖轻扬,轻松自若地道:“本宫与丘大将军,为左右内锋,助攻策应!”

楚狂歌微微一惊,说道:“放弃防守,全力进攻?”

太平公主玉颜一冷,沉声说道:“不错!我们集中力量。只要一得球,就全力进攻。我等五人皆擅于攻,定可破开他们的防线!如果对方得球,能抢则抢,能断则断,一旦被他们突入后围,那就由他们去!”

太平公主瞟了杨帆一眼。说道:“我们后边根本没人抵挡,他进了球也无甚光彩,进的球越多。他们就会越沮丧,越没有精神!嘻嘻,本宫这一招。还是跟你杨帆学的呢!”看来杨帆在蹴鞠时“败也风光”的打法,着实让这位公主殿下郁闷了好一阵子。

等吐蕃人入场之后,太平公主又体贴地提出了只比三节以决胜负的建议,理由是对方虽有十名球员,但是已经连比六节,体力恢复有限,后继必然乏力,唐人身为地主,不占他们这个便宜,然而她却丝毫不曾提及自己这边只有对方一半的球员。

这一手果然漂亮。场边观战的吐蕃人都些羞于为自己球队呐喊助威了。

杨帆却是心中暗笑,这位公主殿下当真冰雪聪明。五把尖刀同时进攻的打法,对方一时可能不太适应,但是这种有攻无守的打法存在很大的漏洞,一旦等到对方适应过来……。三节比赛已经打完了。

球赛开始了,右前锋斛瑟罗抢到了发球,杨帆立即抢在他的前边向对方阵营的左线冲去,这一举不但打乱了对方阵形,吸引了一部分对方队员,替斛瑟罗带球前冲创造了条件。而且斛瑟罗一旦传球给他,随时能变成由他主攻。

对方不得不分出两名队员对他进行拦截,这时楚狂歌也策马狂冲,向中线杀去,三人呈倒三角形杀进了对方前场,随后太平公主和丘神绩一左一右,也同时策马冲了出去。

这一举大出对方意外之外,太平公主是女流,丘神绩鬓发斑白,年纪已然不小,他们还以为这两个人是充当防守队员的,哪想得到唐人一俟得了球,居然全体变成主攻队员,一起杀向他们的阵营。

这样一来,杨帆、斛瑟罗、楚狂歌三人呈一个倒三角形,楚狂歌、太平公主、丘神绩又呈一个正三角形,一前一后,同时向对方冲去。

对方三名球员挤向斛瑟罗,斛瑟罗传球给杨帆,杨帆面前两名球员立即变挤为抢,未等靠近,杨帆已将球反传,送到了楚狂歌脚下,对方又有两名球员拦向楚狂歌,楚狂歌一扬球杖,佯做传球给杨帆,一杖挥出却打了个空,快马再向前两步,突然反手一杖,球向后传,向丘神绩打去。

人少,就得尽量保证由自己一方控球,稍有不妙,便传球给其他球员,尽量减少被断球的机会,他们当然都明白这个道理。

丘神绩一见球向自己飞来,突然大喝一声,双腿一磕马镫,本来轻驰的马步突然变成了冲步,战马四蹄翻飞,骤然加速,迅速摆脱了对方一名紧蹑的球员,接下那枚朱球之后,马速并不稍减,而是以更快的速度,向对方后防线猛冲过去。

这时杨帆等三名先锋已牵制了对方多名球员,对方一见丘神绩这员老将突然变成了前锋,不由大吃一惊,急忙赶来驰援,这时太平公主业已冲到了对方的后半场,丘神绩以s线绕过对方两名球员,将球一拨,打落太平公主马前。

球落在太平公主马前三丈处,太平公主和不远处的杨帆,以及对方三名球员同时冲上去抢球,太平公主最先赶到,只一杖,就斜向把球打向对方球门正前方。丘神绩适时地冲了过来!

丘神绩方才传球之后,马速始终不曾稍减,如同离弦之箭,对方两名球员刚刚对他形成夹击,丘神绩就从他们中间穿了过去,只留下笔直一线的马尾,被他们夹了一刹。

太平公主打出的这一记球落地后只弹了一弹,丘神绩一声大喝,球杖便幻化成一道虚影,那球被他一杖击出,呼啸着飞向对方球门。对方一名后卫赶上拦球,当他一杖挥出时,那球已笔直地贯进了球袋。

第一球!

唐人以五敌十,竟然先进一球,而且进球者竟是年过花甲的金吾卫大将军丘神绩!

第六卷我是传奇第一百三十九章我是传奇!

“威武!”

校军场上,数万将士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威武”之声再次响彻云宵!

太平公主这五个人的全攻打法的确非常犀利,当然,这不仅需要他们具有高超的球技和马术,也需要他们对瞬息万变的球场形势有最准确的半断,而场上的这五个人恰恰都具备这个能力。

丘神绩年轻的时候是大唐击鞠场上最出色的一员战将,当年李世民在大唐推行击鞠的时候,丘神绩曾经受委派去吐蕃学习过打马球,他是最早把这种游戏在大唐普及开来的人之一,当年他在击鞠场上屡屡夺冠,亦曾为此受到过唐太宗的嘉奖。

楚狂歌则是第二代大唐击鞠手中最出色的一员骁将,如果不是因为他刚刚在击鞠场上崭露头角,就因为得罪上司被赶出军营,如今早就是大唐击鞠界的第一人,此番大唐禁军队参赛,他必定是理所当然的领军人物,上一场比赛也未必会是那般结果了。

而杨帆自幼在南海沙滩上打藤球,对那种轻飘飘的藤球都能控制自如,控制马球自然不在话下,虽然他在马术技巧上和全局观上不及丘神绩和楚狂歌老练,但是光论球技,杨帆尤在他们二人之上。

所以杨帆一旦熟悉了击鞠的打法,凭借他高超的控球技巧,足以弥补他在其他方面的不足。继往绝可汗阿史那斜瑟罗本就是此届参赛的禁军击鞠手的第一抢攻手,风格最是凌厉,所以这四个人可以说击鞠高手中最擅长攻击打法的。

太平公主不管是马术还是球技,同样十分高明。这位大唐公主是一位运冇动健将,她的击鞠水准,就算是放在方才那支禁军击朝队中,也可以排到中上的位置。

而且她是女流,又是公主,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吐蕃人都不能与她争抢得太凶,万一真的把她伤了,后果不堪设想。别看吐蕃使者在武则天面前屡屡挑衅,但是他们并不想真的与大唐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所以,太平公主本有十分的战力,在这场比赛中也能发挥出十二分的威力,更何况她的女子身冇份和她高贵的地位,对全体参赛球员都有着异常强大的jī励作用。

球赛继续进行着,当第二节比赛结束的时候,双方的比分已经咬成了六比五。

仅仅两节比赛,双方竟然一共打进十一个球,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全攻打法是如何的jī烈。

六比五,唐人六分,吐蕃五分。

以十人对五人,对方还有一个女人和一个老人,居然落了下风?

吐蕃使者杰维降曲再也忍不住了,第二节比赛刚一结束,他就火烧屁股般冲到场边,用吐蕃语大呼小叫起来,对所有球员严厉训斥着,丝毫不再顾忌一位使节的风度。

斜瑟罗看着大声咆哮的杰维降曲,轻声道:“杰维降曲恼了!”

太平公主拿起水袋喝了口水,抿了抿嘴巴,轻轻笑道:“就怕他不恼呢!他对吐蕃队逼迫得越狠,对咱们就越有力!”

杨帆欣然道:“不错!咱们人少,就怕他们有防有守,伺机而动,一拖起来,咱们的疏漏就多,那么一来,咱们只怕要输。如今杰维曲气火攻心,如果在他的压力下,迫使吐蕃队的人同咱们全力抢攻,嘿!嘿嘿!”

丘神绩微微一笑,一双湛湛的虎目打盹似的轻轻眯了起来,悠悠地道:“如果他们跟咱们比抢攻的话,一块锈铁片……怎么拼得过百炼钢呢?”

第三节比赛,最后一节比赛,打得更加jī烈了。

吐蕃队一球落后,而这是最后一场比赛!

这个认知,让所有的吐蕃队员都疯狂了,他们红着眼睛,恶狠狠地扑了上来,场边为数不多的吐蕃人用吐蕃语声嘶力竭地为他们呐喊着。

场边,战鼓声声,如同一阵阵殷雷,震撼着每一个人的耳膜。一个擂鼓大汉双臂乏力了,手上只要稍稍一缓,马上就会有人跳上去替换他,人可以换,鼓不能停,战鼓隆隆,所有的将士都在为自己的人加油。

人数五比十,分数六比五,这个比分是击鞠场上一向自视无敌的吐蕃人根本无法接受的结果,所以最后一节比赛一开始,他们就如狼似虎,采用了和唐人一样的打法,全体、全力地压上去抢攻。

以十大高手全力抢攻,难道还不能追上这一球,甚至超过唐人?

可是,狭路相逢,以攻对攻,些微的差距,就足以决定胜负。

大唐一方虽只五人,可是其中四个骁将实力都在吐蕃人之上,太平公主比他们技艺稍逊一些,却是他们生怕伤害到的,拼抢起来不免受了约束。

而他们一方虽有十人,可是战马驰骋于球场之上,三五匹马就足以控制莫大的范围,在他们采用仓攻策略后,人数优势根本无从发挥。

而且,此时大唐已经领先,虽只领先一球,整个心态就截然不同了。

领先,这已大唐球队前所未有的战绩,其次,这是以五敌十所取得的战绩,足以笑傲天下,因此太平公主等人一点也不着急,他们现在只要得了球,就利用精巧的控球技术和高超的马术,尽量延长拿球的时间,以致这一场比赛将要结束了,双方居然都是一球未进,这种局面,同前两节比赛中频繁的进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眼看比赛就要结束了,信香即将燃尽。大唐将士庆祝胜利的欢呼已此起彼伏,杰维降曲坐不住了,再次跑到球场边大呼小叫起来。

听到他的呼喊,吐蕃人的攻势更加急促,结果进攻步调也更乱了,太平公主巧妙地断掉了他们一个球,立即传给了杨帆。

杨帆带球之后没有直接朴向对方球门,而是绕向外场,再切入底线,看他的打算,是能进攻就进攻,不能进攻,就尽量拖延时间。

吐蕃人岂能让他如意,立即向他包抄过去,眼看几名追兵将近,杨帆大喝一声,挥杖把球传向另一侧的斜瑟罗,斜瑟罗在争抢中已经受了轻伤,眼角被擦伤,脸上淌下一道血痕,却一直坚持着比赛。

眼见朱球到了自己马前,斜瑟罗立即接了球,加快马速,做出要冲门的姿态,在成功地吸引了几名对方球员向自己包围过来的时候,又把球传给了楚狂歌。

楚狂歌带球前冲,眼角一暖,瞟见杨帆的站位,突然将球一挑,那球划着一道弧线,落向球门的前方右方,杨帆的马头刚从对方的两匹战马围堵下冒出来,见此情景精神大振,立即拍马扑去。

此时,天色已然昏黑,球场四周亮起了无数的火把,只见杨帆胯下的乌雅马,仿佛一条黑龙,越跑越快,越抢越近,甩开左右不断围截争抢的对方球员,如同一道黑色的影子,第一个扑到了朱球前面。

三个吐蕃球员,分别从左前方、左后方和他的身后包抄过来,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