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8章

南海风云录-第8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三章 基础建设
    ()    完事俱备,东风也足,基隆港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水泥厂就建在八斗子煤矿旁边,这里不仅产煤,还有大量的石灰石和火山灰和粘土,用来烧水泥最适合不过。发电厂、钢铁厂和焦化厂就建在基隆的一条河边,这里离铁路、港口都不远,还有充沛的水流。按照法国工程师的估计,如果劳动力足够,银子也足够的话,水泥厂3个月就能试运行,发电厂半年可以运行,钢铁厂和焦化厂1年就能部分投产,1年半就能全部建成。

    银子刘芾足够,劳动力也一直在招募,而且这些新招的劳动力里,有一部分是给3个工厂预备的工人,厂子建好以后,就留在工厂做工了。剩下的就是技术工人的问题了,这个刘芾短期内没辙,只能以后从工人中间挑选合适人选送到欧美去短期培训了。目前还要靠跟设备来的这些技术员和工程师撑起大梁,然后再用银子使劲砸,看看能否砸晕几个留下来长期工作。

    吃了没人才的亏,刘芾决定亡羊补牢,在基隆和台北各建一所正规小学,教师去大陆招聘,仿照教会学校的模式制定课程。自己原来哪所学校继续保留,哪里的一批90多个孩子不是当技术人员培养的,那是10年以后自己的嫡系。

    跟随这一批设备来技术人员里,还有5名法国医生,他们是大卫特意招聘的,都签了合同,来台湾工作5年,工资由刘芾支付。不过他们只是带了一些简单的随身器械,整套的医院设备都还没采购,估计是跟着下一批设备过来了。

    没设备没关系,咱先把医院盖起来,地址就选在基隆到台北铁路的终点,这里在将来被规划为住宅区,虽然离港口和钢铁厂有点远,主要是为了躲避污染,谁愿意自己家天天笼罩在煤烟中、昼夜听着港口的汽笛呢。

    在巡抚老爹有意无意的支持下,一切工程进度都正常的进行着,洋技术人员很敬业,中国劳力们也很卖力,大家都忙的脚朝天,刘芾却又闲下来了,干活肯定不用他,安装设计他也不懂,,除了掏钱就没他啥事了。

    俗话说,越忙越添乱,就在大家都突飞猛进奔四化的时候,从福州传来一个坏消息:福州的药店有rì本人捣乱,刚开始时非要入股,这种要求各个药店都接到过无数次,刘芾早就交待过,一律不理睬,如果对方势力太大,就把洋人抬出来。所以掌柜的就没当回事,连洋人都没抬出来,直接就给回了。

    结果接三岔五有一群rì本浪人跑到店里待着不走,遇到有客人来买药,就采取捣乱、恐吓等手段把客人赶走。碍于是rì本人,当地州府不敢深管,洋人是用来吓唬国人的,对于rì本人也不能真抬出来。就这样闹了好几次,今天还把一个伙计给打了,掌柜的实在没辙了,也觉出这里隐藏的问题不是自己能解决的,于是赶紧给台北拍了电报。

    “rì本人啊,来的有点早啊,哥现在是基础建设阶段,没能力和rì本人掰手腕啊,算了,忍了吧。”刘芾很想端着船舱里的自动步枪过去福州一阵突突,不过现在还不是能随心所yù的时候,自己还很弱小,禁不住大风大浪。

    “福叔,给福州发报吧,把药店关了,所有人员和药品都去上海和天津的租界,在哪里重新开店。另外告诉所有药店的人员,提高jǐng惕,防止有人绑票和跟踪,药店里的存药降低到最低程度”

    “恩,少爷,老奴这就去办,用不用让老爷和福州知府打个招呼,让福州知府出面,压一压rì本人。”

    “不用了,就按我说的办吧,rì本人不会怕福州知府,也不会怕我爹。”刘芾果断的拒绝了刘福的建议,这个跟着自己老爹从太平军里拼杀出来的老人还沉浸在督抚一方,大权在握的快感之中,完全没留意,现在的中国没人会因为这点小事去和rì本人死磕,哪怕是闹到běi ;jīng城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那里,估计也是没啥结果。

    “唉。。。。。。这么火红的买卖,可惜啊。。。”刘福嘴里嘀咕着,看着眼前这位有台湾第一大傻子的三公子,心里感觉怪怪的。虽然从小三公子一直呆在安徽老家里,和跟着刘铭传在外奔波的刘福的接触并不多,可是逢年过节,老爷回家祭祖的时候,还是有过不少接触的。这次从京师赴台,遇海难生还以后,这个三少爷除了长相、胎记、口音还和以前三少爷一样以外,其他的都变了,而且变得很彻底,根本不像一个人了。

    自己曾经多次和老爷探讨过这个问题,但是除了鬼上身以外就没有合适的解释,最后老爷也不费这个心思了,只是让自己把三少爷的一举一动都如实汇报。

    经过了开药厂药店,办学校,修路,开矿山等一件件事情,不光自己,就是老爷也陷入了一种又爱又怕的情绪里,因为这些事情很难是一个连女人都没接触过的小书呆子能完成的。但是刘芾不仅完成了,成绩还非常之优秀。

    这次2条洋人的大货船抵达后,那庞大的设备震惊了所有人,包括刘铭传本人,不过这位三少爷好像并不惊奇,货轮靠岸的第二天,刘铭传就把刘福召到书房,详细的问了很多关于洋人的问题。刘福听出来了,老爷是怕儿子被洋人控制,帮洋人干出啥对大清不利的事情来,毕竟老爷是和洋人血拼过的,虽然也比较支持开办洋务,但是骨子里还是提防着的。可是刘福根本就没看出来是洋人控制或者挟持了三少爷,从某些迹象上来看,反倒是三少爷控制了洋人,把这些给老爷一说,老爷也是毫无头绪。

    作为管家,刘福还是把福州的事情禀报了老爷,刘铭传听完刘福的叙述,叹了一口气道:“老兄弟啊,咱们老啦,就按chūn圃说的办吧,他支使着好几百洋人,应该不会吃亏。”
第十四章 内田的打算
    ()    这次去福州药店捣乱的rì本人是福州“内田”洋行的社长内田隆。内田洋行在福州经营中西药品已经有几年了,靠着“玄洋社”的关系,从东北、朝鲜低价弄来的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在福州混的风生水起。这次去“金象大药房”捣乱,主要是想借着入股的名份,搞清楚近来卖的火爆的“消炎片”的来路了配方。

    “玄洋社”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它的创建者山头满来,稍微留意一下中rì历史的人就不陌生。这是一个rì本民间的右翼社团,1881年在九州福冈成立,鼓吹效忠天皇和向外扩张。时年30岁的箱田六辅、29岁的平冈浩太郎和25岁的头山满,打着“光耀皇室”“尊崇帝国”“捍卫人民权利”的旗号,成立起“玄洋社”。这个秘密社团和rì本军方关系密切,派遣了大量以留学、做生意为名的社团成员到世界各国刺探情报、绘制地图。而中国、朝鲜和俄国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这个社团的口号就是“破支那、胜俄国、并朝鲜”。

    其实“消炎片”这种神奇的救命药早就引起各国商人的注意了,不过从欧洲传来的消息又让欧美等国的商人收起了刺探之心,因为欧洲也出现了这种药,是英国一个小贵族的家族企业在销售,大家都习惯的认为,发明和制造这种西药的一定是英国人,而在中国的这个“金象大药房”不过是英国人在亚洲的代理而已,故而收集“消炎片”商业情报的重点,都转向了欧洲。

    而rì本人却没有欧洲商人的便利条件,让他们在中国横行霸道一些还凑合,如果说让他们去欧洲捣乱偷商业情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rì本军方委托“玄洋社”利用在中国的关系,想进一步搞清楚“消炎片”的来龙去脉,能偷到配方最好,如果偷不到,能入股大药房也可,反正只要让他沾上,早晚还是能偷到的,古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有千rì做贼,哪有千rì防贼。

    谁知道这个“金象大药房”后台很硬,不仅有福州知府保驾,店里还有英国医生坐堂,搞栽赃陷害、威逼当地zhèng ;fǔ这种招数肯定不好使。于是内田改变策略,打算高价入股,谁知道大药房的掌柜都不问内田出多少钱,直接就回绝了,差点没把内田憋出内伤来。软硬都不吃,那就来赖的吧,内田纠结了几名rì本浪人,隔三差五的就去大药房里捣乱,为的就是逼迫大药房的东家出面,不管最后是不是谈妥,能知道大药房的东家是谁,也算能给“玄洋社”一个交代了。

    让内田没想到的是,这个大药房的东家比他还光棍,捣乱了没几天,突然有一天中午,去捣乱的rì本浪人匆匆跑回“内田”商社报告内田,那个药店关门了。大药房从早上就没开门,任凭浪人们如何怕打叫骂,就是没人出来,最后几个浪人踹开药房的门才发现,人去屋空,连张废纸都没留下。浪人们询问了周围的商铺,都说不知道,跑到码头去问,也没人看到过大药房的人,他们都从福州消失了。

    内田这个郁闷啊,准备了好几天的谈判内容都白费了,就这样回报给“玄洋社”估计不挨揍也得挨骂。抱着侥幸的心理又把浪人们满城撒出去找,结果还是毫无收获,最后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这也是托过去通讯手段落后的福,其实在内田带着浪人满城折腾的时候,上海和天津的英租界里,“金象大药房”就已经悄悄的开业了,这要是搁现代,手机一个电话的事,内田能少跑好几天路。

    放下内田的事情不管,咱们先说刘芾这边。在处理好大药房的问题以后,刘芾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还有别处会出漏洞,毕竟自己不是参谋部、也不是发改委,这么大的计划一个人制定,还要一个人实行,难免有照顾不周的,最难的就是这个事情还不能和别人说,哪怕是亲爹都不成。

    你琢磨啊,假如你是海南省省长,突然有一天,你儿子拿着一个激光枪跑到你面前对你说:爹啊,我是从2222年穿越回来的,我其实是一个月球清洁工。我知道明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国就要被韩国侵略,到时候山东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你儿子我决定要站出来救万民于水火,在海南岛建立一个激光武器生产线,需要你用省长的身份帮我掩护。你觉得你听完你儿子这番话会有何举动?你会不会立刻把小兔崽子关家里不让他再接触那些狐朋狗友,然后再找来各种专家教授,检查下自家儿子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或者赶上你脾气暴,直接飞起一脚;或者赶上你是个溺爱的家长,赶紧掏出50万,让儿子买个车啥的去散散心。。。。。。

    既然没人帮忙出主意,也没人给咱拾遗补漏,那就只能靠自己仔细再仔细,严谨再严谨的推敲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从各种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不过就是再严密的计划也会有疏漏,或者说人力不可控的环节。
第十五章 刘芾的计划
    ()    下面咱就说说刘芾保命小计划,按照刘芾的想法,先在基隆这里,利用刘铭传的掩护,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钢铁、机械制造、造船、化工、采矿、科研为一体的工业基地。这个基地的作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