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3章

南海风云录-第3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着镜子左转右转,挤眉弄眼了几分钟,刘向阳向命运低下了他那颗并不高贵的头颅,自己很可能是穿越了,当然了,还不能百分百确定,不过基本上是既成事实了,连长相模样都变了,老孙他们也失踪了,除了穿越也没其他可解释的了。

    辫子男刘长贵在海水里折腾了半宿,体力透支了,说着说着就趴在桌子上睡了,刘向阳没去吵醒他,自己出了驾驶舱,抽着烟开始琢磨自己以后咋办啊,不管穿越到那里,自己也得生活啊,看过那么多穿越以后混的风生水起的小说,穿越这个事情简直就是中大奖啊。

    首先,如果穿越成立的话,那么自己穿到了清朝,这个看辫子男的辫子就知道了,具体穿越到了那年,现在还不清楚,不过刘铭传这个名字老刘听说过,而且见过,当然不是见的本人啊,是去台湾旅游的时候看到过他的雕像和生平介绍。当时没太仔细看,只记得好像把法国人赶出了台湾,还在台湾修铁路建学校什么的,反正是个正派人物,自己当他三儿子也还算不太冤。

    其次,自己是巡抚的三少爷了,应该算是省长的儿子了,这个穿越的起点还比较高。但是自己对历史真的没啥系统上的了解,学校里学的历史知识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有些历史大事件自己到是知道,但是具体发生在那年,真记不得了。自己穿越到一个大概了解而又不太清楚的年代,有没有什么可以折腾折腾的机会呢?

    最后,就是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刘巡抚会不会不认自己啊,自己得编个瞎话啊,这个瞎话怎么能编的比较圆满呢?

    带着以上的几点问题,刘向阳抽了半盒烟,吹了1个小时海风,终于有点感觉了,肚子饿了!

    人一旦有了发愁的事情,胃口就不太好了,刘向阳也懒得做饭了,又弄了一大锅方便面,反正自己对吃也没啥爱好,至于那两个清朝货,能吃到方便面就偷着乐吧。

    弄醒了趴在桌子上睡的昏天黑地的刘大贵同志,让他去舱里去叫那个英国大副吃饭,结果刘大贵揉着眼睛去了半天,却哭丧着脸回来告诉刘向阳说,那个大胡子大卫发高烧了,浑身烫的厉害,看样子要不成了。
第四章 复方新诺明
    ()    刘向阳一听吓了一跳,中午还活蹦乱跳的,才半天时间就不成了?虽说受了点冻,感冒发烧也没啥大不了吧。结果进了船舱一看,还真是要完蛋,这个大胡子浑身滚烫,嘴唇都白了,人也昏迷不醒,叫都没反应。

    刘向阳看着大胡子琢磨了一会,小跑着来到货舱,从一大堆包装箱中找到“复方新诺明”,拆开包装,弄了一瓶出来,又跑回船舱,让刘大贵扶着大胡子坐起来,连扣带撬的给他喂了2片药下去。

    吃完晚饭,刘芾,也就是刘向阳,让刘大贵和大卫睡一个船舱,顺带着看看大胡子有啥反应没,结果,半夜里刘芾自己就被刘大贵给弄醒了,刚睁眼看到刘大贵那个样子,刘芾以为大胡子挂了呢,结果正好相反,大胡子醒了,刘大贵想给他弄点吃的,不过不知道厨房的门怎么开,才跑来找三少爷。

    病号饭是2袋方便面,不过不是泡的,是煮的,还弄了2个荷包蛋,大胡子满头满脸都是汗,坐在床上很快就吃的干干净净,又看了看摇篮里熟睡的儿子,满意的睡了过去。

    看来自己的药起作用了,而且效果很好,基本上就是立竿见影了。看着熟睡的大胡子,三少爷终于找到一个营生来,卖药!船舱里有4000箱消炎药啊,在这个年代,好像还没有消炎药,什么肺炎、感冒发烧、拉肚子、xìng病、外伤感染啥的,都能要了一个人的小命。如果有了消炎药,那很多病都是药到病除啊,前世在网吧没事也看小说,那里面说过,这个时代的细菌病毒都没抗药xìng,遇到消炎药那就是死光光。

    “发财了。。。发财了。。。”刘芾同志也顾不上睡觉了,拿着手机开始计算消炎药的数量,一瓶50片,一盒2瓶,一箱100盒,一共4000箱,总计40000000片;按照小说里说的,再加上自己估计,普通的发烧、拉肚子啥的基本就是1片药的事,肺炎、xìng病、外伤感染啥的估计3片药也能见效了,这4千万片消炎药得卖多少银子啊!三少爷眼珠都变成元宝状了。

    “银子。。。对了,银子我还真没见过啊,这个清朝的银子值多少钱啊,我的药卖多少银子一片合适啊?明天得问问大贵。”三少爷刘芾刘向阳同志在床上折腾到天亮,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二天大贵是和大胡子一起出现在驾驶舱里的,大胡子抱着孩子单膝跪地,向三少爷表达了各种感激之情,三少爷一点没浪费,全部感谢都笑纳了,既然穿越到清朝了,还客气啥啊。

    两个人用英文聊了一会,三少爷基本搞明白了这位大胡子的来历和现在的年代。现在是1886年的4月,大胡子全名叫大卫。沃伯格,27岁,是英国一个小贵族家里的小儿子,由于在国内欠了赌债,就跑到远东参了军,仗着远东舰队里父亲朋友的关系,这几年混的还不错,当了一条辅助船的大副,还娶了船长的女儿,有了一个儿子。

    这次大卫休假,本来打算带着老婆儿子一起到香港换船回英国探亲,结果遇到海难,不仅老婆生死未卜,恐怕老丈人都喂了鱼虾了。要不是遇到刘向阳,估计就全家死光光了。

    再次接受了大卫的各种感谢,刘大贵已经把早饭弄好了,当然还是方便面,大贵对这个玩意很是对口,在得到三少爷允许的情况下,用刚学会的电磁炉煮了一大锅方便面,还炒了一盘葱花鸡蛋,手艺很是不错。三个大男人饱餐了一顿,大贵收拾了桌子,又给三少爷泡了一壶花茶,就乖乖的坐到一边,静静的听三少爷和大卫先生聊天了。

    大贵虽然肯定眼前这个人就是自己的三少爷,可是就分别了一天,现在的三少爷和以前的三少爷除了模样和口音以外,其他的完全不一样了,而且这条大铁船和厨房那个能做饭的琉璃砖都让大贵恍如进了大观园。看着三少爷和大卫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聊的正欢,大贵觉得自己应该提醒一下三少爷:是不是该回家了,老爷还在台湾等着呢。

    听到刘大贵的提醒,刘芾和大卫也觉得这个问题是当下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方便面再好吃也不能吃一辈子,大铁船再好,也不能当家住。不过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当前的位置,船上的GPS刘芾没用过,他只用过手机和汽车上的GPS,不过应该差不多,虽然没了卫星信号,但是以前存储的信息依然能用,因为这是条远洋渔船,所以存的信息还真不少。

    鼓捣了半天,终于大概看明白了,GPS上显示当前的位置大概在台湾北部海域,西边就是福州市,离台湾没多远了。刘大贵说沉船之前的目的地是台湾的淡水港,GPS上到有淡水港,就在当前位置的正南方偏西一点。刘芾试着设置了路径,又怕不保险,刚想回头叫大卫给指点指点,就见眼前两个绿油油的大眼珠子正瞪着GPS的屏幕发呆。

    专业就是专业,大卫趴在小桌上,盯着刘芾找出的2011版海图看了十分钟,就得出了第一个专业xìng的结论:画这张海图的人应该当北洋舰队的司令。接着又按照当前位置为出发点,并在海图上画出了航线。

    发动了主机,随着船慢慢动起来,大卫的眼珠子又瞪圆了,本来大卫是最有资格当舵手和领航员,不过刘芾做为船东,直接剥夺了大卫的舵手资格,改为亲自上阵抱着舵轮不撒手。大卫则拿着一个闹钟站在驾驶舱门口,对着太阳,说是能测航向。

    三少爷刘芾抱着舵轮盯着GPS开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发现,GPS地图没卫星信号能用,但是导航导不了了,只能按照大卫的指挥朝着大概的方向开。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前方海面上出现了一条单桅杆帆船,由于距离过远,也看不清楚船上的情况。

    大卫说应该离陆地不远了,这种单桅帆船一般都是近海行驶。听到离台湾不远了,大贵也激动起来,拿着三少爷给他看着玩的望远镜跑到驾驶舱外面,四处张望。刘芾心里有点紧张,想到马上就要进入清朝的社会生活,不免又害怕又兴奋,为了增加安全系数,刘芾把大卫和大贵都叫到驾驶舱里,开了一个通气会。会议的主要内容就是采取威逼利诱、大义感恩等手段,达到让大贵和大卫同意跟着自己撒谎的目的,并编了一个海上遇风暴沉船,遇到大卫出手相救并礼送回台的感人故事,在故事中,船和货物都是大卫的。

    大贵第一个用行动支持了自家三少爷的故事,因为他自小跟着三少爷,如果三少爷有问题,那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大卫对于这个救了自己父子两条命的台湾总督之子,虽然怀疑甚多,但是本着贵族的传统,不仅答应一起编瞎话,而且拍着胸脯发誓,如果有危险,他可以用英**官的身份保证刘芾的安全,并愿意带着刘芾跑回英国去。

    三少爷一边向刘大贵和大卫提出各种问题考验自己故事编的圆满不圆满,一边在内心里感叹这个时候的人真有原则,真尼玛好骗啊。
第五章 1886年的台湾
    ()    渔船行驶的途中遇到的帆船越来越多,除了那种单桅杆的小船,还看到几条三桅杆的大船,大卫说这些船都是跑远洋的货船。

    船行3个半小时,随着大卫一声大喊,前方终于看到陆地的影子了,远方一条黑影从船头的方向若隐若现。刘芾心里终于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没尼玛开到澳大利亚去啊!这个英国大副还算有点小本事,靠一个破闹钟和太阳就能航海了。

    随后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找了一条帆船带路,磨蹭了半个多小时,就进入了淡水港,在进入港口之前,还遇到了水师的船只,是条小火轮,还没刘芾这条渔船的一半大,顶着一根很是粗大的烟囱。有刘大贵在,水师的船只是隔着不远喊了几声,就充当了领航船,带着刘芾的渔船冒着黑烟冲进了港口里,停在一个水师的专用码头上。

    刘芾和大卫并没有下船,只让刘大贵先下去探探路,不一会,刘大贵就领着几个清兵到了码头,其中2个带头的清兵跟着刘大贵上了船,见到了刘芾,清兵单腿跪地,礼节刘芾不懂,他们说的话刘芾也听不明白,反正听刘大贵说是一个把总,姓黄,长的又矮又黑又瘦,负责淡水港的船只检查。

    刘芾知道渔船自己也带不走,只能放这里,但是船上的那些货物很是重要,需要有人给看着,于是把刘大贵叫到一边,问他能不能委托这位把总给看几天。这位黄把总就是个码头巡检,看到巡抚大人的三公子已经是双腿打颤了,又见到大卫这个身穿军服的洋大人,干脆快五体投地了,听说让自己帮忙看着船,忙应声答应,拍胸跺足的保证,人在船在,人不在了,船也得在!

    处理好船只停泊安全的问题,刘芾从舱里拿了几件换洗衣服,藏好这个时代不该有的物品,把船上的电力检查了一遍,锁好各种舱门,带着大卫跟着大贵一起下了船。

    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