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9章

南海风云录-第19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分析不出来,那就在等等吧,一直到1895年秋天,rì本都没有再派遣船队去占领台湾。不是rì本人不想派人,而是甲午战争以后,rì本的联合舰队也损失不小,主力的船只基本都带伤,还有辽东半岛需要占领,不得把先把能用的船只调派到渤海和黄海,台湾就暂时顾不上了。到了1895年底,rì本zhèng ;fǔ正式宣布,登陆台湾的舰队,在琉球群岛的西边遭遇了百年一见的飓风,包括第一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和亲王北白川宫能久殿下在内的共计8000余名陆海军将士都玉碎了。

    台湾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不过这种和平并不平静。首先是英法德zhèng ;fǔ都对宣布dú ;lì的台湾新zhèng ;fǔ不予承认,其次,大清朝廷迫于rì本人的压力,派遣了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为特使,要不rì来台协商退兵交割事宜。

    对于刘芾来说,大清朝派谁来他都不太关心,反正也是一个口贩子,找人应付一下就完了。但是英法德都不予承认,就有些麻烦了,很多作战原料和货物,都不能从英法德的占领地进口和出口了,对台湾的军工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还好,美国zhèng ;fǔ这次并没有忙着不予承认,但是也没有承认,只是不声不响的在一旁猫着,这种结果应该是大卫在美国的游说结果。

    趁着还没有完全禁运,刘芾把台湾的白糖、樟脑等农作物减价大量出口给外国商人,把赚来的钱和在美国卖冰箱的钱都换成了台湾缺少的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从各国运往台湾。另外,对从琼州府往台湾运送矿石的“海伦娜”航运公司的船队,都派了潜艇护航,防止英国人或者法国人突然翻脸。

    由于530海战的消息被封锁,台湾的民众并不知道rì本登陆舰队的灭亡,还以为dú ;lì后的zhèng ;fǔ与rì本达成了什么协议呢,反正是rì本人没来,这个功劳应该归新zhèng ;fǔ。对于zhèng ;fǔ减价出口白糖和樟脑的做法也没有太大抵制,毕竟新zhèng ;fǔ刚成立,谁都不承认,总得给别人点甜头人家才买账吧,拿点白糖和樟脑贿赂贿赂洋人,拉个朋友也是好事。况且虽然价格低了,但是量很大,并不比以前各家各自出口亏太多。就算有几个不愿意的地主和商人,在看到几家想偷偷出海找人走私的商人都再也见不到人了,也只能私下抱怨抱怨,不敢有啥出格的举动。

    刘芾一边加强台湾附近海域的巡逻,并加大各类物资储备以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更大战斗。一边在台湾岛内搞起了合作农庄试验。头一批试验的基地就定在紧靠着基隆的宜兰县。

    宜兰在台湾的东北角上,是个三面环山一片临海的冲积平原。这里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雨水丰富,河流众多,是种植水稻的好地方。

    宜兰的人口不足15万,主要是当地的平埔族和后来移居的汉人,由于近年来基隆大力开发建设,当地的不少青壮都跑到基隆做工,使得宜兰的农业处于停滞状态。

    刘芾的计划就是仿照后世农村合作社的方式,几户或者几十户人家,用简单的机械代替畜力和人力,集中种植一大片土地,以提高粮食的产量,并减少劳动的强度。

    首先就是土地问题,由于当地开发的较晚,土地兼并不是很严重,刘芾打算采用赎买的方式,为没有土地的农户提供可以耕种的土地。具体方式就是由zhèng ;fǔ出钱,从地主手中按照市价购买土地,然后卖给没有土地的农户,并按照土地位置,组合成大小不同的合作社。

    购买土地、机械和农药种子的钱由zhèng ;fǔ提供贷款,贷款户收获后用粮食偿还部分贷款,并在规定期限内把贷款还清,还清贷款以后土地和机械就归合作社共同所有,而合作社的土地将不能zì ;yóu买卖,只能由zhèng ;fǔ收购,不许私下交易。

    这项政策不仅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成本,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团结了大部分比较贫穷的底层人民。只要是新政,就会有不同声音,这项合作社制度得到了大部分穷人的欢迎,也得到了一部分中层收入者认可,但是受到一部分地主阶级的反对。对于新zhèng ;fǔ来说,反对是可以的,刘芾也没打算一呼百应,但是用实际行动来反对,就超出刘芾的承受能力了。解决这种矛盾的方法,刘芾也没啥好主意,还是冲锋队上吧,杀一儆百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除了试点合作社以外,刘芾还在台北、基隆、宜兰、新竹开设了免费九年制教育制度。所有学龄儿童都要入学读书,费用由zhèng ;fǔ支付。

    推行新政还产生了不少新的部门,比如农业部、教育部、银行等。农业部由原宜兰县的县官林汉生担任第一任部长,这位清朝的县官是当初大清洗的时候自愿留在台湾的,经过鉴别后又恢复了县官的职务,因为林汉生执政还算清廉,而且政务纯熟,处理当地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处理的很好,被刘芾看中,上调至农业部。

    教育部第一任部长是个洋人,汤姆。琼斯,就是当初卖给刘芾缝纫机的三个美国大学生之一。在三年雇佣期结束以后,他没有和同伴一起返回美国,而是继续留在台北小学任校长。这次被任命为教育部长。

    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是个女人,而且还是熟人,就是大卫的第二任妻子,海伦娜。阿玛丽娅。这个德国贵族之女在跟着大卫跑遍了欧洲和美国后,就喜欢上了金融,帮着大卫处理了很多生意上的问题,这次刘芾向大卫询问银行的事情,他这个妻子就自告奋勇,用多接触山德鲁为诱饵,说服了大卫向刘芾推荐了她。刘芾很感慨啊,人家这是托妻献子啊。
第三十一章 二打白骨精
    ()    1896年5月,时隔一年,rì本zhèng ;fǔ终于腾出手来,第二批登台部队又在琉球开始集结,每rì里那霸港进出的船只突然增多,让一直密切关注rì本人动向的巡逻潜艇发现了,于是,第二次反登陆战又拉开了序幕。

    这次rì本人的行动小心了很多,不仅派出了由“桥立”号巡洋舰为旗舰,“吉野号”、“秋津洲号”和“千代田号”巡洋舰为主力,外加6条雷击艇的护航舰队,还增派了30多条运输船,运载着大阪第四师团的部分官兵,共计11000多人,由第二任台湾总督桂太郎率领,浩浩荡荡的来到了琉球。

    不过有了上次的教训,桂太郎并没有急急忙忙的冲向台湾,而是不时的派几条快速驱逐舰在琉球至台湾的航线上游弋,试探台湾的反应。

    经过了几天的侦查,在确定台湾附近没有大型舰队存在以后,桂太郎才在5月11rì傍晚,由那霸出发,带领着登陆舰队,以13节的速度,直奔台湾东北部。

    刘芾这边比上次就安稳了许多,都说仗是越打越油,这话有道理,有了上次的伏击战垫底,这次调兵布阵就自如了许多。

    这次的伏击计划和上次基本相同,还是由第一、第二潜艇大队派出30艘潜艇东进到与那国岛北部潜伏,另外再派出50艘鱼雷快艇到钓鱼岛南部埋伏。唯一与上次伏击计划不同的是,这次台湾的潜艇和鱼雷艇数量多了不少,在第一条伏击圈西边100海里,还布置了11条潜艇为第二伏击圈。

    不过这次rì本舰队没有一起走,桂太郎让“吉野号”、“秋津洲号”“千代田号”三艘快速巡洋舰带领着4艘雷击舰为先遣部队,先行出发。而他自己乘坐“桥立号”巡洋舰和2条雷击舰同30多条运兵船跟随在其后50海里。

    rì本人的变阵很快被跟随rì本舰队的台湾潜艇发觉了,一封电报就告知了参战的舰船和台湾参谋部,刘芾接到电报后,并没有在意,这个时代的海军还没有远程通讯手段,自己如果没有渔船上的发烧音响功放,也研究不出电子管这个玩意。相隔50海里,至少是3个多小时的路程,等后续船队上来,前面的伏击战早就打完了,估计他们连死尸都捞不到。

    为了保险,刘芾还是给第一伏击圈的舰船发了建议,就是鱼雷快艇部队打先遣舰队的时候不要全部出动,留着鱼雷打后面的大部队,因为一条鱼雷艇只有4条鱼雷,打2次齐shè就没了。

    5月12rì上午8时许,rì本先遣舰队的7条船驶入了伏击圈。当天的天气状况很好,风力很小,浪也不高,能见度不错。7条船排成了3列纵队,以13节的速度,齐头并进。中间是“吉野号”和2艘雷击舰,北边是“秋津洲号”和1艘雷击舰,南边是“千代田号”和1艘雷击舰。

    首先发动进攻的,还是第一潜艇大队的队长吴明学的005号潜艇,目标是南侧纵队的首舰“千代田号”。不过这次由于天气好,能见度高的原因,鱼雷发shè出去不久,就被jǐng惕xìng很高的rì本瞭望哨发现了。随着jǐng报的拉响,其他的几艘rì本军舰都开始提速。

    不过发现归发现,35节最高航速的鱼雷,1分钟就是1000多米,从800米处发shè,看到的时候已经跑了一多半了,剩下的300多米,也就是20秒的功夫。当时的军舰还是蒸汽锅炉为动力,要想提高船速,就要多烧煤,先提高锅炉的气压。有这个过程,提速就需要几分钟的时间,而这几分钟的时间,就是要命的时间。

    尽管“千代田号”巡洋舰努力的转向规避,可是还是被一条鱼雷击中了船身的后部。随着爆炸,2400多吨的船体差点被水压给推翻,整个后半部水线以下,都被炸没了,就像一块蛋糕,被咬掉一大口。成吨的海水毫无阻拦的冲进船底,几分钟内,船头就离开了水面向上翘起来。

    这时候的海面上已经是白线无数了,跟随着发起攻击的潜艇都陆续发出了鱼雷,处在包围圈中的几条rì本军舰纷纷中弹,不是燃起了大火,就是开始断裂和下沉。

    最北边的“秋津洲号”由于距离潜艇最远,并没有受到南侧的鱼雷攻击,只有几枚从正前方和左前方来的鱼雷都被它幸运的躲了过去。“秋津洲号”是一条排水量3150吨的新型巡洋舰,也是rì本舰队里航速最高的船。在躲过第一波鱼雷攻击以后,这条船就立刻转向东北,开足马力撤退,并且一边跑还一边向鱼雷过来的方向开炮。

    “大黄鱼级”潜艇,最高航速只有16节,对于已经开始加速的“秋津洲号”毫无办法,鱼雷虽然能打2000米,但是那么远的距离,还是高速不规则行驶的目标,命中的几率几乎为零。

    “秋津洲号”的舰长上村彦之丞正面sè苍白的站在司令塔上,看着身后那片狼藉的海面,浑身都是冷汗。这位毕业于rì本海军兵学校,从水兵一步步爬到海军少佐,参加了甲午海战的所有海上战斗的rì本海军中坚,头一次感到恐惧和无力。没有敌人的海战怎么打?自己的炮兵技术再高超,也需要瞄准。可是敌人在水下,大炮失去了威力。强忍着对舰队同胞的内疚和临战脱逃的自责,上村彦之丞舰长下令撤退。他心里非常清楚,敌人是潜艇这个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