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74章

南海风云录-第174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布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只要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我们组织的存在,所以我们恰好知道了这些消息。但是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您的国家如果需要盟友,那么犹太人的国家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名叫做兰斯洛特。基尔达夫的英国人见到刘芾没开口说话,继续补充说明了一下自己揭刘芾老底的用意。

    “好吧,我们先不纠缠这个问题了,我想知道,你们的组织想得到联邦什么样的帮助呢?我想不会光是舆论上的吧,你们有什么计划吗?”刘芾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和他们过多计较,帮助犹太人复国是他自己确定的计划,至于联邦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只不过是刘芾用来提高价码的一个借口而已。

    “我们需要向巴勒斯坦地区加大移民的速度,老实说,您的国家与英国政府的战争影响了我们的计划,本来英国政府是准备答应我们的请求的,但是在他们的海军战败之后,英国政府对中东地区的干预能力降低了,现在他们忙着在印度防御您的国家,不愿意在中东地区挑起民族矛盾。”这次换成了另一位来自美国的理事回答刘芾的提问,他叫做阿道夫斯。罗斯柴尔德。

    这个人给刘芾的印象很深,一是因为他的姓氏,二是因为他的职业。在最初相互介绍的时候,刘芾听到罗斯柴尔德这个姓氏之后,就不由得盯着这位满脸大胡子的消瘦老人看了半天,然后再听到他的职业,巨大的反差让刘芾自己都迷糊了半天,在刘芾的记忆中,罗斯柴尔德是个与银行、商业密不可分的犹太人姓氏,可是站在自己面前的居然是个姓罗斯柴尔德,但却搞数学研究的纯科学家。(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二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
    别看刘芾没啥文化,但是他对科学家一直都很崇拜,他小幼儿园时的梦想就是自己长大了要当一名科学家,当然了,这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实现,等他中学毕业的时候,干脆连做梦都省了。

    “如果联邦不插手你们的移民计划,英国人可能还允许你们少批量的进行移民活动,一旦英国政府发现联邦插手你们的移民,很可能就会对你们马上翻脸,到时候你们的处境恐怕比现在还是难,你们的组织不会想不到这个问题吧?”刘芾继续提问。

    “我们希望您的国家可以允许犹太人移民,然后再以南海联邦居民的身份前往巴勒斯坦,并得到联邦的保护。”3位理事并没有马上回答刘芾的提问,而是小声的互相交流了几句,最后才由那位姓罗斯柴尔德的数学家说出了最终答案。

    “什么。。。”刘芾听到这个要求,不禁吸了一口冷气,原本他只是打算从外交途径上对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地区表示一下支持,然后再视英法美等国的反应计划下一步行动,哪知道这些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胆子如此之大,直接要**裸把南海联邦拉上他们的战车,并且还打算让南海联邦政府去当出头鸟。

    如果真按照犹太人的要求去做的话,就等于南海联邦政府为了犹太人的复国运动,直接捋胳膊挽袖子,冲到中东去和英法等国开战了,先不说战争的结果如何。就算是为了华人扩展生存的空间,刘芾也没疯狂到这个地步,也只是在东亚范围内,借着国际大形势抢了几块殖民地而已,如果南海联邦真的进军地中海,那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不用等小胡子同志掌权了,马上就能打起来了。

    看着端坐在自己对面沙发里的这3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刘芾真想过去一人踹一脚,都说商人们谈买卖习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但是这3个人的要价也太高了。简直都超出了做买卖的范畴了。

    刘芾本来还想说几句重话。刺激刺激这些理事们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不过转念又一想,这3个人又不是什么普通小人物,应该不会犯这种容易引起误会的错误。那么他们就是故意这么干的。目的嘛。。。还是在试探自己和联邦政府的底限。他们是想搞明白,联邦政府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到底想要什么好处。

    对于这些犹太人的谨慎。刘芾倒是能够理解,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长期漂泊在世界各地,而且还很不受当地人的喜欢,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他们为了生存,也得时刻提防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暗箭和陷阱。

    “这个要求联邦政府包括我个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这个问题以后就不要涉及了,如果你们愿意来联邦国内居住,那么联邦政府会非常欢迎的,如果是移民的话,联邦政府承诺你们的族人将会在联邦境内受到和其他民族一样的待遇。但是联邦政府不会为了你们民族的复国而去掀起一场世界大战,这点恐怕你们自己也很清楚,所以,为了节省大家的时间,我们还是说点有可行性的建议吧。”刘芾直接拒绝了这个提议,并且努力让自己表现出有点不耐烦的表情。

    “我们想听听总统先生的建议,不知道您在这个问题上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还是那位数学家,他丝毫没收到刘芾语气和表情的影响,依旧用那种平和的腔调发言,就好像是在做一个学术研讨。

    “好吧,为了省时间,我就不绕圈子了,我或者说是联邦政府给贵方的建议有2个,第一,就是联邦政府帮助你们在联邦领土的附近找一块足够大的土地,而你们的族人可以自由的定居在这块土地上,然后在几年之后,时机成熟以后,你们可以建国,在这之前,联邦政府负责为你们提供安全上的保障;

    第二,你们继续向巴勒斯坦地区移民,联邦政府将通过土耳其政府为你们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比如移民的临时居住地、必要的武器和训练,不过这样一来,你们的移民行动将会变得很艰难,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局部地区的小冲突,当然是指你们与当地的阿拉伯人之间,而联邦政府将只能在外交和国际舆论上给予你们最大的支持,其他的就要你们自己去争取了。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一种方案,那样更快捷也更安全,别忘了,打仗是要死人的,虽然你们的组织也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但是打仗和打架还是有区别的,你们现在的武装力量只适合打架,不适合打仗,具体如何选择,决定权还是在你们或者你们的组织手中,我和我的国家能给予贵方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刘芾把自己预先设计好的2套方案和盘托出,在他看来,这是目前犹太人能够选择的最合理的两套方案,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让这些犹太人放弃故土,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对第一套方案并没报多大的期望。

    “。。。。。。”屋子里陷入了沉默,3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在听完刘芾的建议之后,并没有交头接耳的去商量,而是默默的端坐在哪里,只是偶尔用眼神相互交流一下。

    刘芾也没有去催促这3为理事,他知道这时候这些人的脑细胞正在高速的运转着,他乐意给他们一段思考的时间,而且他对刚才自己的一大段演讲也深感满意,为此刘芾特意点燃了一根香烟,坐在办公桌后面享受起来。

    “如此重大的决定,我们需要召开理事会做决定,不过我仅代表贝里曼、基尔达夫向您和您的国家表达我们的敬意,我们会尽快美国,不管理事会的投票结果如何,我和我的家人都愿意把您当做我们的朋友。”几分钟之后,还是数学家罗斯柴尔德先开口了,这次他是站起身来,非常正式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从他的语气中,刘芾可以听出他至少对其中一个建议已经动了心。

    “他们都是虔诚的教徒,也是意志坚定的战士,我为我的母亲的民族感到骄傲,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的信念。”在送走了3位理事之后,一直没有说话的海伦娜站在总统府门前的台阶上,突然没头没脑的对刘芾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们是很优秀,但是藤蔓永远不可能长的比大树高,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仿佛是受到了海伦娜情绪的影响,平时总是有话直说的刘芾也拐弯抹角了一次。

    “你也很优秀,当初我和大卫初到台湾的时候,你还是一个。。。一个。。。”海伦娜琢磨着如何用更恰当的词来形容当时刘芾的年纪。

    “一个小伙子,或者说一个年轻人?”刘芾搭了个茬。

    “恩,一个年轻人,但是你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你比大卫要成熟的多,那时候的大卫在欧洲已经小有名气,但是我总是觉得你是一个有追求的人。”

    “继续说,我喜欢听别人夸奖我,尤其是你这样很智慧的人。”刘芾这是头一次听身边的人评价自己,大卫除外,那个奸商每次见到刘芾,总是在私人场合中向刘芾请教各种预测方面的窍门,刘芾越是说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预测方面的天赋,大卫越是确信刘芾有这方面的超能力,甚至有事没事都拍个电报过来问问刘芾对欧美股市、油价、房价和天气方面的预测,让刘芾烦不胜烦,最后不得不委托自己的秘书去处理这些电报,一般都是在电报上回复:滚!(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三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
    “这个国家就是你的追求,你在当时就在为现在做准备,这点你瞒不了我,因为我记得你的很多决定和命令,那些东西在当时看来有很多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现在回过头看一看,那些准备又都是必须的,所以,我慢慢的也同意了大卫对你的看法,你不是一个普通人,大卫说你在每个月的月圆之日,都会长出一对翅膀和一对角。。。。。。哈哈哈哈。”海伦娜说着说着就跑偏了,最后自己都忍不住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冲着刘芾摆手,算作告别,跌跌撞撞的离开了总统府。

    “。。。。。。都是tm2货,两口子一个德行。”正努力摆出一副成功人士的微笑,等待着赞美的刘芾,突然得到了这么一个评价,就好像说完一段相声而下面的观众都不笑一样,恨得把后世的粗口都爆了出来。

    3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当天晚上就登上一艘邮轮,返回了美国,在邮轮上,他们就向纽约的总部发出了一封加密电报,而随着这封电报的发出,散布在世界各地的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也踏上了前往纽约总部的旅程,他们将召开理事会,对这3名理事带回来的南海联邦政府的2条建议进行投票。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作为一个民间团体,效率远超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只用了11天的时间,理事会就得出了最终的裁定,然后。依旧是这3名理事带着理事会的决定又返回了向阳市。

    见面的地点还是在刘芾的总统府三楼书房,参加会议的人也还是刘芾、海伦娜和那3名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理事,不过这一次的谈话内容和气氛就和上次不太一样了。3名理事带来了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最后决定:基本同意刘芾提出的第二条建议,具体事宜另行协商。

    对于这种明知道是牛角尖还非要钻的执着,刘芾也说不出是坚持还是盲目,不过既然自己提出了二选一的题目,人家也从这个二里面选出来一个一,剩下的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费劲就费劲吧,他们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