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51章

南海风云录-第151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故事,据说,这位汉考克的女儿至今仍是澳大利亚的女首富。

    女首富到底有多少钱,介绍中没写,但是刘芾很肯定的知道,自己马上也要发财了,而发财的方法,就是去澳洲开矿。

    1920年的澳大利亚,离成立联邦只有19年,这时,它还不算是一个单独的国家,而是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归类于君主立宪制国家,依照联邦法律,英国君主,就是澳大利亚联邦的君主,即“澳大利亚君主”。当时,澳大利亚联邦的首都还是墨尔本。1927年之后,才迁往堪培拉。

    澳大利亚这块大陆,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板块,17世纪之后,欧洲的西班牙、荷兰、葡萄牙、法国为了需找香料,都曾经陆续来到过这里。1768年,英国的库克船长乘坐“奋进号”由英国抵达了澳大利亚的大溪地,并于1770年,由英国政府宣布拥有澳大利亚的主权。

    1788年,英国航海家亚瑟。菲利普率领首批移民登上澳洲大陆。并定居在悉尼。在当地正式升起了英国国旗,澳大利亚正式成为了英国殖民地。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各殖民地改制为州,它们是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新南威尔士州、昆士兰州、南澳大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州和北领地共七个州。组成澳大利亚联邦。

    从1840年英国政府废除了新南威尔士殖民区的流放制度之后。当地依靠罪犯充当劳动力的日子也就过不下去了。于是,当地有些农场主用每年6英镑外加2套衣服的工资,招募华人充当契约劳工。在1851年和1852年2年时间里,就招募了大约3000名华人劳工。

    自从1851年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殖民区发现金矿之后,抵达澳洲的华人人数明显增多,到1859年的时候,具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近5万名华人在澳大利亚生活,其中多数都集中在巴拉腊特地区从事淘金工作。

    但是澳大利亚基本上实行的还是“白澳政策”,其内涵就是限制非欧洲人(主要是以华人为首的亚洲人)移民澳大利亚,以保持澳大利亚的“白色种族”特征。如此大量的华人涌入澳洲,从根本上刺激到了当地人的神经,而且,随着华人的涌入,澳大利亚本地人在采金方面的收入逐年下降,年收入从1852年324英镑下降到了1856年的103英镑,而且,华人吃苦耐劳,在白人丢弃的废矿中还能淘到黄金,这让澳洲白人嫉恨交加。于是,在澳洲各地,都发生排华事件。

    先是维多利亚州在1855年通过了《为某些入境移民做出规定》条例,规定所有船只,按照每10吨载货量才能装载1名华人,并且还要收取10英镑的人头税。随后,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等州也纷纷效仿,并且还对华人收取每年4英镑的居住税。

    不过,这些政策都没能抵挡住华人的蚂蚁般的生活态度,在1880,澳大利亚第一次区际会议,在墨尔本召开,通过了一致排华决议。在这个决议中,原来的载客吨位数由10吨增加到了100吨,每100吨载客吨位只允许载1名华人移民,移民的人头税也增加到了50英镑。

    而当时的“白澳政策”拥护者,昆士兰州总理塞缪尔。格里菲斯把排华的理由归结为4点:

    1、白人希望在澳大利亚建立一个民主平等的理想社会,有色人种大多来自尚处于**制度阶段的国度,很难成为理想国的公民。

    2、使用有色劳工会有助于形成大地产所有制,因而阻碍自耕农实际定居。

    3、使用有色劳工会使白人轻视热带农业的田间劳动,认为自己从事这种劳动是不名誉和不值得的。

    4、半奴隶性劳工不能享有选举权,长此以往,同维护自由政治制度是不相容的。

    而且澳大利亚各州还想英国政府提出要求,要求英国政府停止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殖民地向澳大利亚输入华人劳工。由于上面这些政策和澳大利亚当地浓重的排华情绪,到1920年,在澳大利亚的华人中,在中国出生的华人只剩下不到15000人,可以说,澳大利亚的排华一点都不比美国和加拿大政府的排华政策宽松,除了没有实行大规模杀戮之外,澳大利亚政府对华人的态度比东南亚各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1920年,澳大利亚的总人口非常少,大概在500万出头。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基本上相当于全中国的土地上,只有南京市的人口数量,而且还得是有城镇户口的常住人口,郊区的农业人口都不能算上。所以,有多空旷您就自己想吧,我估计从北京到上海,你开着车走一路,能碰见10辆车,就算非常幸运了。

    当然了,虽然澳大利亚的总面积有769万平方公里,但是其中70%的土地都是沙漠和半沙漠,不属于人类的居住。其整个西侧半个大陆,都是海拔400米左右的低高原,绝大部分都是沙漠和戈壁,而东部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只有在中东部和沿海地区,才是平原。

    但是由于中部和西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只有东南沿海地区处于亚热带和温带,气候温暖湿润,再加上东南部沿海有较好的港口,而最初英国人也是从这里登陆,所以在整个澳大利亚大陆上,80%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除了在某些地方还有当地原住民外,基本都是渺无人烟的荒漠。

    这个时候的澳大利亚,基本还是一个农业国家,由于它远离其他大陆,又是在南半球,所以吃饭是当地人必须解决的问题,再加上欧美人的生活习惯,畜牧业和农业,是澳大利亚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虽然在工业革命时期也加强了一些工业建设,但也就是点缀的作用,有胜于无而已。

    为了实现自己的偷矿计划,刘芾连着半个月都没出总统府,他找来了联邦中最好的地理学家、内务部负责澳洲情报的负责人、矿产勘探方面的专家、铭传大学的地理学家等人,请教和询问了有关澳大利亚,尤其是西澳的详细资料,甚至连当地的食物种类、风俗习惯都打听了一个遍。

    由于刘芾没说他要这些资料干嘛,众人也不好直接问总统想干啥,弄得内务部和军情局的人以为总统又要和澳大利亚开战呢,赶紧跑回去向自己的顶头上司汇报,并且在随后几天,整理出来大批的澳大利亚的军事实力、军队装备、海军舰船规模等资料,给刘芾送来。刘芾看到这些资料弄的有条有理,还专门分科别类的整理在一起,很是高兴,特意夸奖了这两个部分的工作态度和效率。(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三个坏皮匠
    1920年11月,美国大选终于落幕,共和党候选人沃伦。g。哈定以60。3的得票率,当选为美国的第29任总统,他的竞选伙伴卡尔文。柯立芝成为他的副总统,而他们的竞争对手民主党候选人詹姆斯。m。考克斯与他的搭档富兰克林。d。罗斯福,只得到了34。1%的选票,惨败。

    就在美国的新总统哈定宣誓上任的当天,长期定居美国的世界电器业巨头大卫沃伯格与在美国以勘探油田并且建设汽车加油站而崛起的施耐德石油公司的领导人卡尔。施耐德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偷偷登上了同一艘邮船,驶往了同一个目的地,南海联邦的巴厘巴板港,跟随他们同行的,除了两个人的秘书、司机、保镖之外,还有一个10多人的律师团、一个30多人的勘探工程师队伍、一个政府公关团队和一个会计师团队。

    这两位在美国乃至世界工商界里都赫赫有名的大亨,如此兴师动众却又鬼鬼祟祟,难道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去吸引他们?如果你有资格去问他们两个人,他们两个人会很神秘的递给你一封已经翻译过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2行字:大计划,澳洲发现特大铁矿!想发财想当矿业巨头,带上所需人员,速来,过时不候!

    署名:刘芾

    大卫和施耐德虽然都已经是独霸一方的亿万富翁,一般的财富对于他们来说。都只是个数字了,提不起兴趣,但是唯有刘芾说的发财两个字,他们都必须提起兴趣来,这到不是因为刘芾在他们的公司里都有股份,而且非常多,而是因为这位总统大人在他们心目中已经有了仅次于上帝、有些时候还要高于上帝的神奇。

    当初大卫和施耐德是如何发家的,这里就不累述了,其后的电冰箱、摩托车、汽车、加油站、收音机、合成树脂等,无一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都被这位总统一一指点给他们。而这些生意还都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那就是除非刘芾同意,别人短时间内都干不了,因为这些生意无一不是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刘芾不光把这个思路指点给了他们。而且连着生产工艺和样品一同交给他们。甚至很多产品都是带着流水线设备的图纸和生产工艺流程细节一起交到他们手上的。世界上什么东西最赚钱?不是毒品、也不是石油,而是垄断。只要你垄断了一个行业,哪怕是生产耳挖勺的。只要你能垄断,那你肯定发财,不光发财,还蹭蹭蹭的涨声望和政治经济地位。

    原先的大卫虽然是个贵族,但是他老爹那个头衔在英国本土都快不好使了,但是后来如何了?现在大卫在欧美各国都有分支机构,与各国上层和政界都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欧洲的多家皇室都在大卫的公司中有投资,成了一个跨越多国的大资本家。

    而施耐德的出身比他更惨,当初他只不过是大卫从德国招募回来,到台湾当研究人员的,但是自从他依照着刘芾的指示,来美国勘探石油并成立了施耐德石油公司之后,他不仅在短短几年之内,控制了美国德州的多处高产油田,还与标准石油组建了合资炼油厂,并且在全美铺设加油站网络,现在,全美国的汽车都得靠着施耐德石油公司的加油站生存,如果哪天施耐德公司发生了什么变故,那么全美国的汽车都过一段饿肚子的日子。

    另外,由于标准石油公司的加入,施耐德结识了摩根家族、克莱斯勒家族等一大批金融业巨头,并且依靠着精准的石油勘探水平,成了这些家族的座上宾,依靠着这些家族在美国的影响力和实力,很多国家政策和政府机密,对于施耐德来说,不过是饭后聊天的话题而已。

    但是,他们虽然已经羽翼丰满,但是对于刘芾这个指路人还是言听计从,因为他们知道,这个半神类的总统,不仅可以让他们发达,也能让他们破落,主要他把应该提供给他们的新产品或者新的石油埋藏的位置,告诉给其他人,那么他们的垄断优势就会一去而不复返,很快就会被新崛起的公司打败,最后连骨头都得让别人吃掉,而那时,他们的亲密皇室朋友和金融巨头们,就会变成他们的讨债鬼和催命鬼,都不用刘芾动用他手下内务部那群忠实的疯子们来处理他们,这些朋友和合作伙伴就会把他们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除了对刘芾的惧怕或者说依仗,他们对刘芾的眼光也非常佩服,这位总统从来不弄小打小闹的生意,凡是他张嘴的,无一不是涉及上亿资产的大买卖,更何况,这次居然来电报让他们过去面谈,以前都是派人过来,把产品资料或者地图具体标点一放就完事,那些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