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119章

南海风云录-第119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路上行程使用的交通工具都由比较舒适的防弹轿车改成了越野xìng能更强,防御能力更出sè的獾式装甲车。

    刘芾对于这种安排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在刘芾看来,安全是第一位的,剩下的什么面子好看不好看,声誉会不会受损,都是一些非常不重要的事情。只要人活着,刘芾有大把时间去挣面子,去增加自己的声誉,但是如果人死了,面子再大,声誉再高,有个P用啊。

    前来迎接刘芾一行人的是正驻扎在安南省的联邦第一山地师的师长刘小福和一位安南省的省zhèng ;fǔ办公室的负责人,由于刘芾在出行前,就通过内务部发出了禁止搞大排场和各种迎来送往的命令,所以当地zhèng ;fǔ只派来了一位省zhèng ;fǔ的办公室负责人当做联络人,而刘小福并不是zhèng ;fǔ工作人员,所以就借着派送装甲车的缘由,凑到了刘芾车队中。

    在金兰湾通往西贡市的路上,刘芾从装甲车的观察窗中,大概的看了一下装甲车经过的这一路上的景sè和建设情况,总体上来说,还算满意。

    从金兰湾出发,车队就驶上了一条双向单车道的柏油公路,一直向着西贡市方向驶去。公路看路面就知道修建的时间不算很长,有些路段上,柏油那种特有的味道都还没有挥发光。

    车队出发的时间正是早上10时左右,道路两边的稻田中,清早出来劳作的农夫们正在三三两两的往家走,由于在联邦zhèng ;fǔ控制的农业地区里,都实行了合作社制度,所以在农田和道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一辆辆“丰收牌”四轮拖拉机,拖挂着不知什么作用的农用机械,或耕作,或赶路。
第二十章 问题
    ()    这些拖拉机都是由联邦建立的5座拖拉机厂生产的,它们大多是以贷款的方式,由联邦农业银行提供给规模和产量都比较高的合作社。由于近些年来各种农业机械和农用车辆的需求量急速增多,以前光靠台南工业区的一家农用机械厂单独生产农用机械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联邦zhèng ;fǔ的采购计划,故此,联邦zhèng ;fǔ从13年开始,在台中、吕宋、安北和安南逐渐建立了4座大型的农用机械厂,以满足联邦内部rì渐增长的农用机械需求量。

    由于联邦在拖拉机设计和建造中,采用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思路,所以拖拉机的生产并没有向民间开放,全部是由国家拨款建厂生产。

    当地的农夫们对这几辆装甲车并没有太多的好奇,大多只是抬头看一眼,就继续埋头干自己手中的活,只有那些小孩子们,纷纷跑到公路上,追在装甲车的后面,拿着树枝、草把等物品,在手中当做枪的样子,冲着装甲车嘴中发出“突突。。。突突。。。”的声音。

    装甲车顶上,站在重机枪位置上露出车顶半个身子的联邦士兵们,对这些孩子的“攻击”行为并没有特别的在意,显然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

    “这些孩子不是恨你们吧?”刘芾一边通过瞭望窗看着这些当地孩子的行为,一边对身边的刘小福半玩笑半认真的问道。

    “先生,这些孩子是想上装甲车上玩玩,当年我们登陆之后,就是开着这种装甲车四处清缴残留的法军和当地武装的,这些孩子从那时候起,看到装甲车就追着跑,小孩子嘛,不知道害怕,只觉得好玩。”刘小福师长笑呵呵的回答。由于从小就接触过刘芾,所以刘小福了解刘芾的脾气,他知道这位联邦总统只是在开玩笑,并没有认真。

    “我远在台北,对于这边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你在这里驻守了3年了,给我讲讲这边的情况,想到哪里就讲哪里,大小事都成,唯一不成的就是说瞎话,这个道理你还明白吧。”刘芾把头从瞭望窗挪开,收起了开玩笑的表情,认真的对刘小福说道。

    “我明白。。。我明白。。。”刘小福没想到刘芾说变脸就变脸了,有些诧异,回答的也有些不利落了。

    “那好,开始说吧,反正这一路上也没事干,我就当听你汇报了。”刘芾找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斜靠在装甲车车壁上。

    “呃。。。这个从哪里说起呢。。。我先从坏的说起成不?”刘小福真没有准备,他以为总统只是来视察的,自己跑过来不过是尽一份心意,没想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情。

    “恩,这个我喜欢,我就喜欢听不好的消息,说吧。”刘芾听到有坏的地方可说,立刻来了jīng神。

    “恩,我的指挥部在顺化,第一师在这边还剩15000人左右,分驻了几十个营地,我平时大多都在这些营地之间巡视,师部的主要工作都是参谋们在处理。。。”

    “打住,说重点,你们师的布防和rì常工作,我可以去问陆军部,不用你给我重复一遍。”刘芾打断了刘小福的话,由于这个师长从小就和自己比较熟悉,所以刘芾说话很直。

    “哦,是,我在各地来回跑的时候,发现了几个问题,第一就是他们没有完全把那些华人移民和当地人混居在一起,在好多地方,都是华人移民占了当地人的村子,而当地人只能去别处再建一个村子,其实那些当地人的村子除了一些破竹子房之外,根本就没啥好东西,可是那些当地人被轰出去,很不高兴,他们又不敢找当地的官员去说理,而当地的官员也就当做没看见。”刘小福说完一个问题,抬头看了看刘芾的表情,想确定一下自己说的这些东西会不会让先生生气。

    “这个问题你说的很好,继续说,别看我,打算遍瞎话?”刘芾夸了一句,又继续鞭策。

    “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强迫当地女人嫁给那些移民,而且彩礼给的很少,而且据我所知,有些富裕的移民都娶了好几个老婆。”

    “嗯,继续。。。”刘芾听到刘小福又停下了,马上催促道,并且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一个自己的安保人员。这位安保人员马上从背包中拿出一个黑皮本子和钢笔,打开了一页空白页,低下头开始记录。

    “第三个。。。第三个问题吧。。。”刘小福看到有人开始记录,立刻有点紧张,说话也不是很利落了。

    “恩,抽根烟,又不是交代你自己的问题,你紧张什么?”刘芾看到刘小福有些紧张,怕他有什么压力,递了一根烟给他,并且自己也叼上一根。

    “是。。。第三个问题就是我手下的人向我反映过,好像有人勾结在贩卖人口。”

    “什么!谁在贩卖人口!”刘芾吓了一跳,前两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都是当地官员的意识问题,刘芾还不是看得很严重,现在华人掌权,下面的人难免会出现华人至上的情绪,虽然影响也非常坏,但是通过加大力度监管和教育,还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个贩卖人口,就很惊人了,这种买卖如果没有当地的官员参与,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而一旦有当地官员参与,那么就肯定会牵扯到**问题,而且肯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串人。

    “我们师在安北省的一个驻地正建在一条河边上,那条河是当地的一个主要交通要道,所以,我们在那条河上,建立了一座检查站,对过往船只进行抽查,主要是为了查缴大烟和武器。年初,我在巡查这个检查站的时候,驻地的连长对我说,他们发现了几次有安北省zhèng ;fǔ的船只运载了大量的当地山民,沿着河流,向下游而去。”刘小福把烟头从瞭望窗中扔了出去,继续说道。

    “哪里的山民很少出山,每个月他们都是派几个人,背着竹篓,到山下的小村子里去用猎物和毛皮和当地人换一些盐、布匹和刀具什么的。他们很少和外人接触,基本过着半原始的生活,但是这次,他们居然同时出现在几条船上,而且数量还不少,就引起了这位连长的注意,他在报告我的时候,已经和下游的其他几个驻地联络过,据下游的驻地反应,这些船在下游靠岸之后,船上的人直接就上了几辆大拖斗,往北向边境去了。”

    “边境?我们和民国的边境?”刘芾追问道。

    “恩,我已经让边境的驻军查了,在边境上有一个大林场,在一个山谷里,面积非常大,有上千人,是省林业厅的一个重点项目,好像是在种植紫檀树和黄花梨树,都是名贵木材。不过具体的我也不清楚,那是zhèng ;fǔ的管辖地,我们军队是无权过问的。不过边境的驻军也和我说了,这个林场和北边有交往,曾经通过我们师的检查站,向那边运送过几次木材,都是有林业厅手续的。”刘小福终于把问题说完了,自己摸出一盒烟来,双手送到刘芾面前。
第二十一章 问题(二)
    ()    “那些山民呢?”刘芾从刘小福递过来的烟盒中抽出一根烟,习惯xìng的把烟在自己的拇指指甲上颠着,并没有往嘴边送。

    “都进那个林场了,前前后后大概有几百人了吧,我派人去问过那边山里的几个部落的人,他们只说这些人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但是不肯说是为啥签卖身契,省zhèng ;fǔ我也不好去过问,我琢磨着,是不是像先生您给我们讲的,有人在买卖山民当奴隶,去林场里做工啥的。”

    “我什么时候给你们讲过买山民当奴隶?”刘芾被刘小福说的一头雾水。

    “我小时候,你在学校里给我们讲课,就说过,在美国,他们都从非洲买黑人回来,帮着自己种地,不给工钱,想打死就打死。”刘小福赶紧解释。

    “靠。。。这么久了,你还记得?我都忘记啦。”刘芾很意外,一边说,一边揉了揉自己的脸,用手掌去体验着脸上皮肤的松弛,陷入了短暂的回忆。

    “恩,不光我记得,小六子他们也肯定记得,当时我们头一次听说还有长得像煤末子一样黑的人,您还用一个小机器,给我们看了黑人的照片呢。”刘小福说起往事,仿佛很享受,一点都没有停止的意思。

    “先生,这段记吗?”就在两人都陷入了回忆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这片刻的轻松,一边正在做记录的安保人员发声问道。

    “记个头!继续说!”刘芾对于自己的短暂回忆被打断很是恼火,但是还没法发作,只能拿刘小福出气。

    “都说完啦。。。您看我说的还都有用不?”刘小福笑着给刘芾点上烟,问道。

    “有用,你这个师长没白当,咱们费这么大力气,打下这些土地,不是打着玩的,是准备弄成一个不受欺负、活着高兴的国家的,那些当地人也是人,和咱们一样,你对他们好点,他们也会对咱们好点,等到你儿子、孙子那辈,不就都是一样的人啦。对了,你怎么还没结婚?”刘芾夸了刘小福几句,顺便传播了一下自己的思想,忽然想起来了,这个刘小福比自己小一轮,现在也该30多岁了,还没听说过他结婚。

    “嘿嘿,我也打算向先生一样,找一个洋婆子,可惜我常年在外,没机会去基隆哪里找一个啊。”刘小福诉苦道。

    “你到想得开,还去基隆找,哪里的洋人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