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

第428章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第428章

小说: 二战指挥官体验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欢迎!杜鲁门副总统阁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人派出了他们的副总统,试图说服唯一能够仅仅使用一道命令,就强行压服那些前线的中国骄兵悍将们,按照盟军方面的作战计划投入作战的人物,中国国防部部长黄炳德,或许在不久之后黄炳德就会成为中国的总统,所以杜鲁门觉得自己提前和黄炳德打好关系的话,他未来会获得很多的好处,毕竟他现在只是一名副总统不是吗,和实权在握的黄炳德相比,他仅仅只是地位高一点儿而已。

“您好中国的凯撒。”杜鲁门和黄炳德握手的时候先捧了黄炳德一句,毕竟这次过来的时候,美国人是希望中国人能够松一下口子,最起码要停止和英**队之间的纠缠,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别说继续作战了,两边操起火器狠狠火并一场打个你死活也是可能的,而且矛盾对立最为尖锐的还是双方英国人的海军,着打起来就可能不是几十几百人死伤的问题了。

“您的评价让我惶恐,和凯撒相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请坐!”黄炳德笑了起来,这个美国人还真有意思,凯撒?凯撒打得是谁,还有凯撒打完了回国干了点儿什么,好像还真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这个时候黄炳德必须得不承认,不然国内总会有那么点儿人唧唧歪歪,就算是明摆着的事情,在事情摊开之前,黄炳德必须保持着谦逊。

“黄炳德先生太谦虚了,您的功业完全匹配的起这个称号。”坐下之后,杜鲁门接着黄炳德的话说了下去,“战争已经进行到现在这个阶段了,不知道您对于接下来和纳粹德国之间的战争还有什么看法?”在一番客气之后,杜鲁门开始将话题引向战争局势。

“虽然说胜利是一定的,但是战争估计还有的打,而且接下来就是德国本土,德军的抵抗会变得更加的激烈,德国人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了,从现在知道的情况来看,德国人的工业能力并没有被完全的剥夺,他们的工厂还能够给他们源源不断的提供足够的新式装备,所以这场战争的末期仍然将会是一场残酷血腥的战斗。”既然问的是军事问题,黄炳德就跟他谈谈军事问题。

“而且因为登陆之后部队的集结和物资上岸耽搁了太多的时间,没有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两栖登陆奇袭的效果,虽然成功的解放了法国,我们错过了直接攻入德国本土,快速结束战争的最好机会。”黄炳德说的是实话,因为当时还是法兰西救**在法国南部的努力作战,所以当时德军在法国的主力部队都在和中法军队激战之中,所以盟军登陆之初德军其实根本就没有做什么好的准备,但是滩头浪费的时间,让德国人从本土调来了部队,所以才有了卡昂一战的发生。

“很多东西在战前都没有预计到,我们的装甲部队装备太过于沉重,登陆时遇到了非常多的麻烦,这一点想来黄炳德先生比我们清楚,而且在意大利的战斗告诉我们,前线的士兵需要更多的子弹,准备中需要更多的时间,这样那样更多的问题,结果就错失了机会,看来我们的士兵是不能在45年回家吃火鸡了。”杜鲁门苦笑了两下,黄炳德说的似乎完全是美国自己估计错误导致的,如果最后不是中国装甲兵和炮兵部队带着美军部队疯狂挺进,几个国家很有可能只有目睹德国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不过前线的战士已经努力战斗了,所以我们不应该责怪他们,毕竟运筹帷幄是我们的事情,他们在前线流血牺牲了还要将没有达成作战目标的罪责推到他们头上,这就有些太强人所难了,困难总是有的,问题是怎么去克服。”黄炳德笑着给了杜鲁门一个引起话题很好的引子,毕竟他的来意,再清楚不过了,黄炳德也不打算马上和英国人在法国打一场,要打,回头也去英国人的地头上打。

“是的,黄炳德将军,眼下就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需要您来解决。”杜鲁门敏锐的抓住了话题,“现在前线的具体情况我想您也是清楚的,贵军和英国人发生了一点儿小矛盾……”

“只怕不是一点儿小矛盾吧,英国人,哼,空手就想套白狼?先不说大家还是盟军,就是不相干的中立国,也不能这么搞吧。”黄炳德笑着打断了杜鲁门的话头,这时候无非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了,政治这个东西,剥掉光环之后也就是**裸的利益交涉了,想要中**方退一步?行啊,你拿出打动我的利益出来,不然免谈!

11262273110418922

第564章算计

杜鲁门和国务院的会谈只进行了一个下午,但是在国防部的参观和会谈整整进行了两天,这次闭门会议的内容很长时间都是被当做机密封锁,世人并不知道双方达成了什么协议,但是从随后国防部对欧洲前线的中**队下达的命令上可以看到一点儿痕迹,杜鲁门并没有完全说服黄炳德,但是黄炳德最起码同意了约束中**队,不再针对英国,考虑到后来发生的某件事情,可能这个还有一个前提就是英国人不自己送到枪口上来。

从10中旬开始,在盟军总司令部的统一命令下,中国欧洲远征军司令部签发命令,开始大规模的调动部队,原本在法国西部和中部的中**队开始进驻马奇诺防线,这条曾经被法国人寄以厚望的防线,现在成了中**队主要的驻扎地点,而原本驻扎在这里的法国人,则是被派遣去和英美的登陆部队凑在一起,这一交换防区的行动一直持续到12月下旬,至少算是在表面上避免了英国人和中国陆军方面直接大规模冲突的可能。

海军方面,中国舰队则是大规模的从欧洲战场撤离,在现在美国集中了大部分的海军舰艇的当下,英国国土附近的海洋都已经开始显得拥挤不堪了,所以黄炳德在和杜鲁门会议结束之后,签发命令书,让海军将大部分的舰队调回来,就留下一只规模较小的护航舰队,继续在地中海执勤,负责物给资转运和人员投送运输船团提供护航。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可以说中国方面是以全面退让告终,不过如果算上中国方面非常干脆的在新加坡驱逐了全部英国方面人员的话,那么这个事情就非常的值得玩味了,因为战争并没有结束,所以中**方并没有向英国人移交新加坡等地的控制权,至于缅甸等地,现在干脆就已经挂上了国家政府机构的牌子了,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政府算是撕下了最后一块伪装,**裸的展现出要彻底控制东南亚地区的野心。

对于这个英国人自然是立刻找到中国方面进行了抗议,但是抗议如果有用的话,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这个东西了,对于英国人的抗议,中国外交部根本就置之不理,反正国防部已经造成了既成事实,而且根据总理透出来的口风,中国海军想要一个驻外基地,为什么还要弄什么该死的独立呢?直接飞地不行么?反正那边也是华人多,cmi都已经和那边的华人领袖们谈妥了,只要承认中央管制,他们就将成为新加坡的实际管理者,中央直接从他们之中挑选这个直辖市的市长,绝不空降。

所以外交部当场就没打算给英国人面子,直接指责了他们在香港挑动当地人举行独立公投,不过现在还是全**管阶段的时候,这种不过几千人的游行什么的直接被全部拘捕,是的,全部拘捕,中国这么大,基础建设工程和各种大型工业建设项目多如牛毛,现在人力资源不足这个事情让工业部叫苦连天,虽然可以用非常廉价的方式从日本方面雇佣人力建设,但是从工业统合部时期留下来的习惯,他们明显更喜欢劳改的重刑犯,这个完全不用开工资的。

因为亚洲战场的结束,这种犯人的增加速度基本上已经变得非常的缓慢,所以这次的事情一出现苗头,工业部就开始了活动,反正最后我们只知道那些素质不够高的示威者迅速变成了打砸抢的暴徒,随后被军队镇压了,全部以战时破坏社会稳定的罪名,适用叛国罪处罚,几千人都被迅速的丢进了监狱,然后飞快的被丢去工业部的一个个工地服刑。

而且让中**方非常意外的是,最后一任驻港总督彭定康,也被中**队直接抓住,抓捕的时候他正和一群示威者的头头们开会,结果在宪兵突击的时候,被砸窗而入的催泪弹加震撼弹搞得痛不欲生,根本没有跑掉,连带着几名或许是隶属mi6的英国“外交人员”全部被抓了一个现行,大量的书面资料、现金以及军火被发现

当然后面两项其实都是宪兵们当时灵机一动塞给他们的,从广东的码头上直接调来要发往欧洲的3000条长短枪支,大量子弹、手榴弹,还有整箱整箱的英镑纸币(这个是新印刷的反正用来拍照片,不需要太高精度,拍完就丢火堆了),当时被拉过去当做摄影道具摆拍的彭定康直接看傻了。

英国人可以说被硬生生栽赃的狠了,中国外交部门在这会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过也因为宪兵们搞得过了,中国政府无法公开这件事情,一旦公开这件事情,那么就是应该直接和英国人宣战的节奏了,现在中**队的摊子铺的略大,接近400万主力部队在欧洲(苏联和法国两个战场),国内虽然还有几百万军队,不管是训练程度、战斗经验、部队装备都和目前顶在一线的作战部队有一段距离,所以黄炳德并不打算直接开战。

而且真打,还会有很多的麻烦,最大的麻烦就是制海权方面的麻烦,中国所有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在抗战结束之后,一样是在超负荷运作,新型号吨位接近6000吨的驱(xun)逐(yang)舰和3000吨上下的护(qu)卫(zhu)舰不断的下水,航母也已经完成建造下水了四艘了,最新一艘正在海试之中,暴君级重型(zhanlie)巡洋舰第六艘刚刚下水一样是在进行海试,但是实际上海军规模海试无法和英国人比拟,所以真要开战,陆军很有可能会被立刻掐断物资补充的路线。

所以黄炳德和艾克塞拉都认为要把实际的拿到手里吞下肚才是关键,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整个中国政府和军队就协调运作了起来,欧洲让一步,亚洲进两步,对于英国人来说,欧洲是关键,但是对于黄炳德来说,亚洲是中国的亚洲,这比中**队在欧洲打了多少胜仗都更加的重要,即使现在中国要吃下这些有点儿撑,但是只要陆路可通,撑点儿没事儿。

双方嘴皮子上的战斗自然是由双方外交部去吵,中国方面拿着几十名英国人的现行,只要揭开盖子就是一场世界级的外交丑闻,这本身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而且地缘位置也决定了,中国能够更好的控制亚洲的方方面面,在二战结束之后,精疲力竭的英国人,是不是还有那个敬礼劳师远征和中国在亚洲打一场,那真的就是一个伪命题,所以英国人在发现这个结果基本上不会改变之后,将会开始寻求中国方面付出利益。

不过杜鲁门返回美国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兴高采烈,显然调节中国和英国之间的纠纷,不过是他前往中国的这次行动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相关的协议也在签署之列,其中最大的一个蛋糕,就是日本重建项目,这个后来一度占据日本财政一半左右的项目,整整持续了十有余年,由中美两国企业承担,雇佣日本当地人重建在战争中被摧毁的一系列日本城市,中国投下的两发核弹,引起了大量的并发症,山林大火什么的都已经算是小事儿了,大量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