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山河血 >

第808章

山河血-第808章

小说: 山河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从龙口至荣成的多座雷达站亦全部开始,搜寻着空中的目标,相比于海防部队的确认攻击,航空队接到的命令非常简单击落敌机以及不明飞机,换句话来说,任何未加装敌我无线电识别的飞机,都将被击落,那怕是民用客机。

在舰队出击的同时,数架加装电子干扰设备的y2型运输机开始对附近海面实施干扰,在山东半岛,四艘电子干扰飞艇,亦随时准备投入作战,以干扰日军无线电通信,为了这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两栖作战,海防部队以及航空部队都将全力提供一切必要的掩护,或许,受限于舰队的规模,这支庞大的船队几乎没有得到舰队的护航,但是,边防军司令部依然尽一切可能,试图给船队提供最好的保护。

而当船队在朝着目的地驶去的时候,在运兵船上,军士们则在那里不断的研究着手中的地图,以确保他们的行动迅速而准确,在船上,许多战士的神情显得很是激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将会决定这场战役的胜负。

考验,无论从任何一方面来看,对于边防军来说,这都是一场考验,而对于边防军司令部来说,在船队离港之后,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也就是祈祷了,当然,也不尽然,比如航空队的近三千架战术攻击机,便从河北、山东的机场起飞,对辽宁境内的沿通讯目标、交通枢纽、军需仓库进行了轰炸,在短短的一天之内,便投掷了上万吨炸弹,看似攻击似乎是对辽宁全境的,但实际上,航空队的攻击却是有针对性的,这是为掩护登陆部队的行动。

在夜幕笼罩着渤海湾的时候,中国历史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登陆船,继续向着目标驶去,穿越这片平静的水域时,海风为每小时16海里左右,海浪达近一米。在颠簸的船上许多士兵和水手因晕船而倍觉疲惫,但几乎没有任何人会抱怨什么,即便是那些对晕船显得有些陌生的陆军官兵们也是此时。

此时他们在甲板上和舱房里静静的擦拭自己的武器,接受指示并第一次确切知晓了他们的登陆地点。此后在大部分时间里挤在商船甲板上的士兵们,则站着甲板望大海时而交谈,并思索着着什么他们的神情非常自然,似乎根本不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担心什么,只是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踏上东北大地的那一刻。

“我要回东北了!”

许多十几年前撤入关内的前东北军军官、士兵们,无不是激动的眺望着东北的方向,在等待了十二年后,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回家的希望。

而更多的士兵却显得很年青,在过去的六年间,华北早就建立完善的征兵体制,许多士兵都是在过去的三年间征召的,他们的年龄甚至不到20岁,这些极为年青的士兵,在许多老兵的眼中,甚至只是孩子,而现在他们即将踏上战场,几乎每一个老兵都知道,未来,在东北,这些孩子要么早早的成熟起来,要么早早的牺牲。

当夜幕完降临之后,运兵船和登陆舰甲板上的士兵们,纷纷在依次返回舱室,在仓室内休息,无论他们是否能够睡着,明天的战斗,需要他们投入全部的精力。

相比于登陆舰上的运兵舱,由商船改造的运兵船的舱室对于陆军士兵而言,几乎像是恶梦一般,除非一个货舱内被改造成条件良好的军官居住舱,里面还有医疗室、手术室、食堂和禁闭室外,至于军士和士兵们居住在面积较大的舱室,睡的是五层的帆布通铺,每层并排睡三个人。因为大多数陆军士兵从来没出过海的经验,当商船出海后原本带着尿臊味、汗臭和脚臭味的舱室里,又多了因为晕船吐出的呕吐物的酸臭味。

这种恶劣的环境,对于习惯了军营的洁净的战士来说,根本就像是地狱一般,而军官们对于这种环境却显然很满意,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对战士们来说在这样的船上航行12至13个小时之后,一但接到命令上岸后,他们会像老虎一样急不可耐的冲上滩头,即便是面前有百万日本兵,他们也不会再回到船上。”

而在另一方面,恶劣的居住环境会让这些战士们,对未来艰苦的作战环境提前有心理准备,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他们将会在东北遭到有史以来最顽强的抵抗,近二十万中央军在缅甸与日军血战了近四个月,至今尚未攻克仰光,更何况是在这里。

“在东北,有40万关东军、45万伪军,还有超过300万日本移民……”

这就是他们需要在东北面对的敌人,他们所面对的是一只绝不会投降的部队,或许正因如此,许多人的神情才会显得有些紧张。

“保持航速10节!”

在一艘运兵船的舰桥上,年青的有些出奇的船长扭头对身边的大副吩咐道,在过去十年间,北方航运一直致力于培养船长以及海军,以满足膨胀爆炸的方式发展的船带所产生海员的短缺现象,除去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培训了数万名海员进入商船队工作之外,北方航运还在过去的几年间,培养上了千名船长,而他们无一例外的非常年青。

当这些年青的商船船长们,神情肃穆的指挥着船只保持编队朝着目标驶去时,在上百海里外的盖州城外,一些化妆为普通百姓的义勇军官兵,则悄悄的潜入了预定的登陆点附近,他们或是潜伏在山上或是潜伏田间,默默的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的。

对于这些在东北坚持抗敌十二年的战士来说,在漫长的等待之后,他们终于迎来胜利的一刻,但除去少数指挥员外,对于绝大多数基层军官以及士兵来说,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冒着风险来到这里。

“该不会是要撤到关内吧!”

隐伏于山上的战士握着手中的三八步枪,忍不住在嘴边嘀咕着,在过去的几年间,确实有大批的义勇军战士撤到了关内,这甚至是华北同关东军达成的协议,除去少数精锐依然在崇山峻岭中坚持之外,更多的人却早已经撤回关内。

对于这些坚持了十二年的战士来说,撤回关内无疑是他们不能接受的,尽管内心中充满疑惑,但是军人的本能还是让他们选择了服从,近千名义勇军官兵在焦急的等待着的时候,在下洼村附近的海岸边上,数名普通百姓却凝视着依然布满碎冰的海岸,这些长时间潜伏在东北的调查员们,这会却是难掩神情中的激动,他们的大衣内携带着微声冲锋枪以及手枪,他们将负责切断乡公所至县上的电话线,尽管在盖州县不过仅驻有一个大队的日军,根本不可能对登陆部队造成实际上的阻拦,但能多争取一个小时,总胜过提前一个小时被发现,而一场战役的胜利往往就取决于最初的几个小时。

“两个小时!”

站在海滩上,听着海上传来的浮冰撞击声,念叨着他们需要为部队争取的时间,朱凤的脸上带着一丝若隐若现的笑容,八年前,他奉命潜入东北,在过去的八年中,他一直在大连一带行动着,而在两个月前,他接到了命令,率领十余名最干练的下属来到了盖州,在盖州城内开了一家饭馆,初时,他并不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在一个月前,一名特派员抵达了盖州,与他接上了头,那名特派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一直在调查着盖州一带的海岸情况,就像眼前的这片海滩就是他选择的位置之一。

又一次,瞧急的看着手表,已经是凌晨五点多了,部队怎么还没到!

“王长官,部队什么时候能到!”

就在朱凤念叨着询问着身边的特派员时,那特派员却突然伸手示意他不要说话,似乎,在那被海风传来冰块撞击声中还夹杂着一些声,是……这时,特派员突然朝着空中看去,只见在尚未放明的天空中,出现了许多黑点,那是……

“他们到了!”

第1054章D日(下)

3月11日,凌晨三时,当第六集团军的战士们在运兵船狭窄而又充满酸臭味的舱室内沉睡时,在山东以及河北多达31个野战或备用机场内,空降部队利用最后的几个小时进行必要的准备。

鉴于在“济南战役”期间,空降部队出色的表现,在民27年华北军整军的过程中,便制定了训练三个空降师的计划,在随后的六年间,这一计划被严格的执行着,作为计划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的北方航空采购了500架y2,而航空队亦在过去的六年间,采购了超过1200架y2型运输机以及300架最新型的y5型运输机。除去飞机之外,经过六年的训练与扩编,第1、2、3空降师终于在去年岁末形成战斗力。

而现在,三个空降师近2。万名官兵,分布在33个野战以及备用机场内,此时这些曾被视为“神兵”的伞兵们,无不是写好了遗书将遗书交给军官后,便坐在草坪上听着军官们下达的最后的行动指示,。随后开始对装备进行了最后的检查。

他们或是互相检查着降落伞是否准备好,或是检查着武器是否固定,甚至还互相检查携具中的弹药、药品之类的作战物资是否有遗漏,而在大型滑翔机上,地勤则最后一次检查美制的m22蝉式坦克是否固定好,这种战车是空降兵少有的“重型武器”,将则y5型运输机拖曳的大型滑翔机运输。

凌晨三时二十分整,各机场的地勤推着手推车为这些空降兵们送去的最后一顿热腾腾的早餐。当天空依然被夜幕笼罩着的时候,2。1万名第1、2、3空降师的士兵各个飞机场登上的这些机场集结了着的近两千架架运输机和滑翔机上,以进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

这将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空降,而对于中国的空降兵而言,这却是一次“演习”一次或走向走功或走向死亡的演习。

空降1师的师长在自己的士兵上机前,在他们中间走着,时而与那些神色兴奋难耐的战士们闲聊几句,战士们脸上表情肃穆和兴奋之意,让他整个人都非常满意。

“伞兵将是“9。18”之后第一支把双脚踩在东北土地上的中国、军队!”

尽管在他之前,有数以百计的军官被空运到东北,有数以千计的特工潜伏在东北,但那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而现在,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第一支重新踏上东北大地的中国、军队。

当时针指向凌晨三时四十分时,在河北以及山东的几十个机场在马达的轰鸣中震颤着,一架又一架运输机牵引着滑翔机朝着夜幕刺向了天空,运输机、轰炸机和滑翔机开始充斥于夜空之中,此时整个夜空到处都闪烁着忽明忽暗地红色和绿色的夜航灯光。

庞大的机群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在渤海湾的上空完成了汇合,完成汇合后的机群便开始朝着目标飞去,根据命令,他们要在登陆部队抵达前,在登陆场附近建立“阵地”。

3月11日凌晨的下洼湾海滩,显得有些阴冷,灰蒙蒙的云块笼罩着天空,海浪卷着浮冰拍打着海岸,海空上那震耳的撞击汇成了一团,除此之外,似乎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安静。

但在这片安静之中,在距离海岸数公里外的大海上,一艘艘运兵船泊停于那白色的浮冰中间,任由浮冰撞击船身,更多的却是一艘艘登陆舰开始朝着海岸驶去,而在运兵船上,一艘艘登陆艇开始放下,在浮冰与浪滔中朝着海岸航行着。

在浮冰的撞击和海水的拍打下,朝着海滩冲去的登陆艇在冰浪的击打撞击下前后摇晃着,每一次当浪头抬高艇艏再一次下落时,被击起的冰冷海水总会溅入艇内,一些晕船的战士趴在艇舷两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