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抗日之雪耻 >

第358章

抗日之雪耻-第358章

小说: 抗日之雪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灾醒胱鞒龅木龆ê懿宦猓晕胰衔颐怯Ω煤煤梅词∫幌铝耍医ㄒ樵诤苹镜嚼粗拔颐怯斜匾沙鲆桓龉ぷ髯榈侥趍éng古军区看一看,了解一下内méng古军区的真实情况。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做出的决定才会得到内méng古军区以及所有的战士们的支持。同志们,我们和韩云华同志不是站在对立面的,我们是同志,有什么意见都可以面对面的说,大家认为呢?”

“我同意恩来同志的意见,既然想要了解一个真实的内méng古军区,真实的韩云华,那么我认为这次这个工作组人数要多规模要大,而且级别也要足够的高。所以我建议由中央政治局的同志或者是主席前往比较合适,而且这段时间前线大战刚刚结束,日军已经被内méng古军区打怕了,短时间之内没有能力发动大型战役了,所以工作组的安全是有保证的。”刚刚回到延安的朱总指挥起身说道。

两天后,内méng古军区接到由周副主席和朱总指挥带队的中央工作组到内méng古军区视察的电报,命令内méng古军区做好接待工作。

中央的这封电报将整个内méng古军区搞得jī飞狗跳的,中央工作组下来视察可是很少有的事情,到底该怎样接待所有的人都没有经验。不过韩云华毕竟在部队中待的时间长了,也曾见过不少后世军委的大领导前去视察,所以对于这次中央工作组到来也并不紧张。

不紧张归不紧张,并不代表韩云华就敢怠慢。韩云华知道这次中央工作组到来肯定是中央想要彻底了解一下内méng古军区的,所以这一次军区绝对不能藏着掖着,要把所有的实力都拿出来,给中央工作组的同志一个好影响。所以这个面子工程必须做好,里子也要nòng好。

所以韩云华很快就以内méng古军区司令员的名义给整个军区发了一封电报,他命令军区所有的部队立即就地休整,各部队要立即完成部队的补充,多出来的部队立即送返归绥,各师师长立即返回各自的部队主持工作,同时也对各师的防区做出了调整,他会在一个星期后陪同中央工作组的同志一起视察各师的。

先不说内méng古军区全力备战,紧张地迎接中央工作组的视察。自此华北会战结束后,整个华北方面军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尽管在外内méng古军区以及国民政fǔ都已经撤军了,但是如此惨败不出意料的惊动了日本天皇,虽然说一直以来华北地区就比之江南地区更复杂很难以经营。而且时常会遭到中**队的围攻,之前也发生过归绥大溃败,连驻méng军司令官都被中**队击毙了。但是像华北会战这样大规模的大会战,而且败得如此的惨还是第一次。

第一卷:内蒙古风云 第三百九十六章:日军的调整

第三百九十六章:日军的调整

华北会战的惨败对日本大本营来说和之前的台儿庄会战失败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说从台儿庄的撤退本来是为了以后作战的态势调整,那么华北会战就是不折不扣的惨败。对于国民政fǔ大肆宣扬台儿庄大捷日军是很不屑的,就如同战后当时大本营作战课长稻田正纯中佐后升任中将回忆说:“濑谷、坂本两支队从台儿庄的撤退在战况上是理所当然的,当时第2军不知为什么不肯尽快撤退,真叫人着急。从台儿庄的后撤不是败退,因为大本营从一开始就规定要撤回原出发线的,后撤根本不成问题。”''

稻田正纯说的是有道理的,从台儿庄的后撤是合乎大本营原来的计划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对华北方面军来讲,则是一次失败,因为他们当时希望攻克并确保台儿庄,以便为将来的徐州会战取得一个良好的态势。正因为如此,濑谷支队在战役期间得到的全是催促其尽快攻下台儿庄的命令,却没有撤退的命令。况且,当时日军普遍认为占领了的地方是要寸土不让的,后撤是相当失了面子的。而且,七七事变爆发9个月以来,日军都是进攻再进攻,从未向后转。这次是日军的首次后退,所以说这也是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首次败退也是成立的。

但是台儿庄大捷对于很多日本人来说都普遍认为那是一场骗局或者是失误,但是这一次华北会战则是不同以往,十多万部队的死伤无论是谁都不能隐瞒的过去的,在华北会战结束的第二天华北会战惨败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东京,并且作为头版头条上了朝日新闻的报纸,就连一向报喜不报忧的东京广播台也做了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播报,详细播报了这场大战。

华北会战结束后,国民党的宣传机构加足马力宣传这次大战,并且将华北会战称作为国共合作经典战列。同时国民政fǔ对于大战所取得的战果进行了“艺术”加工,极大地夸大了战果,对外称:“中**队包括韩云华所部在内的多有前线部队打死打伤日军28万多人,生俘日军12719人,缴获步枪13万余支,机枪22913tǐng,步兵炮777mén,大炮150余mén,战车40辆……”

夸大战绩的现象在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内部并不鲜见,不夸大战果倒是见鬼了,风气如此,你不夸大战果的战报送到军政部,人家军政部也将你送来的战报当经过“艺术”加工后的战报。对于这些经过加工的战报军政部的通常的做法就是不予理睬或者打折扣处理,歼敌一千的战绩给你扣八层,就成了歼敌两百。所以就算是在台儿庄jī战中据守中心的主力部队第31师师长池峰城就因上报战绩问题与其副师长屈伸闹过一场不小的矛盾,因“屈以诚实态度,把战役始末作了实事求是的讲述”,“池峰城对屈非常不满,怪屈没有把战绩给他夸大。事后,一次两人谈话时,池责怪屈,以严厉的口wěn说:‘经你在记者座谈会上的报告,我师几千人的血算白流了。’”

所以当国民政fǔ将这次新鲜出炉的战果发布出去的时候,各界的第一反应并不是大喜若狂,而是很谨慎的求证,或者更多人则是大骂国民政fǔ无耻,竟然向全国人民谎报战果。要是说国民政fǔ说个歼敌五万六万人们也不会这么大的反应,但是一下子nòng出歼敌二十多万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国民政fǔ是在谎报军情。

而这个时候日军也就关于在华北会战中的伤亡情况做了通报,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是役,帝国支那华北派遣军各部队伤亡较大,数支部队从皇军的战斗序列中被生生抹去,实为日中战争爆发后第一惨败,具体伤亡情况如下:第20师团全军覆没;第10师团战死4088名,负伤4137名;第二十一师团战死5432人、伤2323人…………总计皇军战死67654人,伤54321人……………”

对于日军的这份伤亡通报人们虽然也并不是十分相信,因为日军篡改伤亡数字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这一份战报一处,整个东亚都轰动了,不管这场大战日本到底死了多少人,但是最起码可以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日军确实在华北吃了大亏,连他们自己都承认了失败,并且还连续多次采用了惨败这个词。一时间整个中国到处都欢欣鼓舞,几乎所有的城市(非敌占区),甚至还包括很大一部分敌占区的城市都在放礼huā响大炮,那场面似乎抗日战争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一样。

其实也怪不得国人如此兴奋,随着中**队的连连败退,中国领土大片沦陷,严重地影响了当时中**民的士气。亡国论调弥漫于中国社会各阶层,失败的情绪,笼罩着中国上空。在加上国民政fǔ内部出现分裂,汪jīng卫在南京组建伪政权,大大削弱了国民政fǔ的威信。当华北大捷的消息传向四面八方时,中国人笼罩在心头的沮丧、悲观、灰心等情绪被一扫而光,人人欣喜若狂,陪都重庆马上举行了由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主持的宣传周活动,这个活动让整个大后方都沸腾了起来。全国的其它城市也纷纷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华北大捷的活动和群众集会,一时间,可谓是举国欢腾,全国人民对于抗战必胜的信心大大加强了。

而延安也在**宣传部的组织下举行了全民xìng的大宣传,一时间延安各县区的大喇叭中随口而出的就是内méng古军区和韩云华的字样,一时间韩云华再一次成了延安人民讨论的焦点。而受过内méng古军区帮助的黄泛区的灾民们则是自发的走上街头倾听他们心目中大英雄韩云华的光荣战绩,甚至有很多老人则是泪流满面地跪在延安的大街上,场面极为感人。

华北会战结束以后,内méng古军区迎来了很多冒着战火硝烟先后到达归绥前线采访的外国记者和友好人士,其中有苏联塔斯社记者谷礼宾斯基、美国合众社记者爱泼斯坦、芝加哥《每日新闻》记者阿希博尔德等人。随着他们的到来,各种报道传向四面八方。苏联的《真理报》,英国的《新闻纪事报》、设在上海的《字林西报》,美国的《华盛顿邮报》、《纽约先锋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法国的《巴黎共和报》等,各国报纸不断以显著位置刊登中国的电讯,并纷纷发表评论,对中国抗战给以肯定和赞扬,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使更多的国家了解了中国。甚至法西斯国家的报纸也未例外,《日耳曼报》、德国柏林的《哥隆新闻》都对该战有所评述。一下子日本这个东亚强国受到了世界各国的严重怀疑,被中国一个小小的集团军(内méng古军区)竟然将三分之一中国派遣军打败了,死伤超过了十万人,德国、意大利等国对于日本这位盟友的实力以及信心严重质疑,要求日本给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

而英美等国则是对于中**队的表现大为吃惊,英国甚至公开表示“中国是一个可以相信的盟友………。”。同时国内的战局形势大转折也给在美国活动的宋美龄提供了便利,一时间美国华侨华裔慷慨解囊为祖国的独立自由奉献自己的力量。而美国国会也就中国提出的租借法案进行了商讨表决,虽然这一次并没有通过,但是已经比之前好得多了,以往美国国会一般是不会就此事进行表决的。因为他们希望像一战时那样继续当一个中立国,继续发他的战争财。

但是这一次迫于欧洲形势的转变以及中国战场上的变化,美国不得不重视国民政fǔ提出的草案。在英、法、美、苏等可能向中国提供支持和援助的国家中,美国是最有实力、最有影响而且最有可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采取重大行动的国家。因为其他各国的大部分力量此时已受到欧洲崛起的法西斯德国的牵制,只有美国暂时没有受到威胁。事实上如果不是日本军部脑袋发热招惹美国的话,就算是美国那个时候已经表现出支援中国以及欧洲的同盟国,但是也不会如此的快参战,要知道一战的时候美国可是最后一个宣战的国家,而且美国宣战时距离一战结束已经不足一年了。然而由于1939年初日美在华矛盾尚未进一步恶化,在“不干涉”政策的幌子下,大量的战略物资从大洋彼岸源源不断地运向日本。据美国官方披lù,1939年第一季度美对华输出仅2000万美元,而对日输出却高达4000万美元。所以这一次美国对华态度的转变确实让国民政fǔ兴奋不已,相对于1938年6月7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谈话,对日中两国在美国购买军火仍主张不加限制,听其自由而言,这一次美国显然对中国的态度表现出更多的友好和热情。

美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