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江山美人志 >

第1140章

江山美人志-第1140章

小说: 江山美人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强攻手段拿下来,一个军团只怕都留不下一半人马,能够避免那是最好,但是按照他们的法子,那战争就会无限度的扩大化了。

“北面?!”呼延虬吃了一惊,目光往上在地图上搜寻,要想绕过斯塔纳山脉,那就只有从德信行省以北的腾格里草原地区向西,可那里就是汉诺威人的东方省了,难道是要从汉诺威人东方省南下?那这场战争就有可能演变成和汉森同盟的全面大战了。

“哼,仗已经打到这个地步了,我们总不能让兄弟们的生命去填比尔贾这个无底洞,天知道要强攻下来会付出多大代价?要想解决它,也只有另寻他途了,从腾格里草原绕道是最好的办法,游骑兵可以先行斩断汉诺威人的增援路,步兵在陆续跟进,趁着汉诺威人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最好的机会,汉诺威人不是一直想要吞掉德斯坦么?那我们索性就让他们的东方省也变成帝国的领土,最不济也可以迫使汉森同盟撤出比尔贾,否则东方省就会变成帝国的西方郡!不,说西方郡太夸大了,顶多也就是一个西方府罢了!”应建明咬着牙关道。

第三篇 横扫六合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六十五节 新军

这是一个有些疯狂的计划,应建明也知道皇帝陛下虽然同意了中大陆战区可以有选择性的作战,但这只是与汉森同盟争夺殖民地罢了,若是要向汉森同盟本土发动进攻,这就完全是两码事了。

呼延虬微微色变,这条计策好倒是好,但是所需时间却有些赶不及,而一旦从北方入侵汉诺威公国的东方省,那也就意味着向汉森同盟全面宣战,汉诺威公国是汉森同盟三大支柱之一,遭此攻击,只怕同盟就会立即与奥格斯堡人暂时停火,而将矛头转向帝国,这倒是有些费人思量,想到这儿呼延虬的目光已经瞟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崔文秀。

崔文秀脸上亦是阴晴不定,应建明这种跳跃幅度极大的思维许多人接受不了,但是对于崔文秀来说却正和口味,若是寻常时候,崔文秀定当立即采纳这个意见,立即就会安排部队进行部署,但是这一次他也不能不好生掂量一下,这汉森同盟现在虽然和奥格斯堡人激战正酣,但是一旦汉诺威公国遭到入侵,那究竟会做出何种反应还很难说,一旦和奥格斯堡人停战军队全面东移,那这一仗就不知道该打成什么规模了。

自己也曾经答应过皇帝陛下将战争限定在一定范围,避免打一场全面战争,而入侵汉诺威公国很可能就会导致一场全面大战,而这也许会拖住整个中大陆战场地脚步。崔文秀并没有绝对把握在不长的时间内解决这次战役,尤其是他无法估计汉森同盟人的战斗意志究竟有多强,一旦帝国本土也开始进入战争状态,需要从中大陆抽调兵力时,那恐怕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麻烦,在这个问题上崔文秀不能不深思。

但是现在就这样功亏一篑的灰溜溜退回去么?这无疑也是不能接受的。比尔贾拿不下,那也就意味着攻打德斯坦毫无意义,包括麦纳和德信两个行省地控制权仍然很不稳固,汉森同盟随时可以卷土重来,而且还将主动权掌握在了他们自己手中,这对于崔文秀来说那这场战争就是失败了。

大帐内陷入了沉寂,军团一级的将领都知道皇帝陛下在701年的意图,尽量保持局势稳定,避免大规模战争,为来年的南征北伐奠定一个较为丰足的物资基础。包括中大陆战区在内,虽然给予了一定的灵活处置权,但是绝对没有包括向汉森同盟本土发动进攻这一条。

决定只能由统帅来做出,但是统帅仍然需要服从帝国大局,这一点谁都清楚。做出这个决定就有可能是在挑衅帝国的权威,尤其是在身处帝国本土之外又掌握着几十万大军的中大陆战区来说,这一决定就更加需要慎重了。

“看来我们还是得冒一次险了,嘿嘿,大家都知道我的性格。不干就不干,要干就干大的,既然汉诺威人胃口太大。那我们就把它地胃戳一个洞,让它也敞敞风,东方省对于汉诺威人来说很重要,所以他们才会这般看重比尔贾,但是比尔贾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所以,对不起,就只能让汉诺威人吃点亏了,就这么定了。三个游骑兵团立即从德信向北返回腾格里草原,从腾格里草原绕回,现在不是游牧民族南下游猎的时候,加上我们这边的攻势和奥格斯堡人的牵制,汉诺威人在北边的兵力不会多,正好可以来一场千里偷袭,嗯,让十一军团跟进,老木接手了这帮兵痞子,现在也该让他们发挥发挥作用了,磨练就从千里急行军开始吧。”

当崔文秀微笑着抬起头来,大家就意识到主帅肯定已经有了决定,当崔文秀地布置拿出来时,包括应建明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刚刚进入德斯坦行省的帝国十一军团也参加进来,这动用兵力就已经超过了四十万,这难道还不是大规模战争么?帝国那边如何交待?

“呼延虬将军,第七军团三个师团立即转进法罕行省,向北挺进,进入和汉诺威交界地区,摆出要攻打格但斯克架势,要逼真,让汉诺威人的注意力放在这边,应建明,这边比尔贾方面,你来负责,佯攻也好,硬拼也好,总之要牢牢吸引住白鹳兵团,该走的时候不走,我就要让他想走走不了啦。”崔文秀此时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该考虑如何把这一仗解决得更完美了。

木力格算是摊上一个苦差事,从德斯坦行省沿着巴拉克山脉东麓快速向北挺进,巴拉克山脉并不绵长,但是却相当巍峨险峻,骑兵自然不需要说,就是步兵要通过也不大可能,唯有绕行,好在巴拉克山脉在腾格里草原南端就平缓下来,从这里就可以勉强翻越。

翻越之后再沿着山脉西麓向南推进,就可以进入汉诺威王国地东方省和韦泽尔省,其中韦泽尔省也是汉诺威北方屏障,不但公国骑士团主要兵力驻扎于此,而且汉诺威第一兵团也有一部驻扎在东方省和韦泽尔省交界处阿尔塔米要塞,主要是防范北方游牧骑兵从这里突入,但事实上由于韦泽尔省和东方省之间区域宽阔平坦,整个韦泽尔省和东方省的中部和北部都曾经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最好猎食场,直到罗卑人被大唐收复之后这种游猎行动才渐渐减缓下来,阿尔塔米要塞虽然是汉诺威北部最重要地一个要塞,但是要想抗衡大规模的游牧骑兵入侵,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顶多也就是起一个支撑点的作用罢了。

三个游骑兵团并没有和木力格的帝国十一军团走同一路线,巴拉克山脉东麓这条线路虽然要近一些,但是道路却不太适合大规模的骑兵行动,他们选择了从德斯坦和德信行省之间的平坦谷地北上插入腾格里草原,虽然路程上远一些,但是却地势平坦,又有溪流河谷间杂,沿路水草丰盛,骑兵队行动要快捷许多。

而帝国十一军团军团则选择的沿着巴拉克山脉东麓最近便的道路前进,这里大多是一些缓坡和丘陵,间或夹杂着一些谷地,对于骑兵队来说这无疑是坎坷不平的,但是对于步兵来说却并无太大阻碍,甚至还可以起到很好地隐蔽作用。

木力格板着脸冷冷的注视着眼前这支自己接手已经有一段时间的部队,这支军队的组成来自四面八方,拿好的话来说,集中了原来唐河帝国各大主力军团的精华,唐河帝国原来的第一第二军团残部,唐河帝国城卫军团的残部,以及其他几个军团筛选出来精华部分,看起来是集各方之精良所在。

但是拿木力格话来说,这纯粹就是一帮垃圾,一帮已经完全丧失了战斗欲望和意志的散兵游勇,失去了作为一支军队最重要的军魂,每一支部队都知道自己部队存在的目的,都愿意为之献身,而这支军队呢?当木力格接手这个军团时他就知道这次皇帝陛下是真给自己找了一个烫手山芋来考校自己的手艺,看着一群群漠然麻木的士兵,吊儿郎当的低级军官和满腹牢骚的中高级军官,木力格宁肯选择一群农夫来从头开始,但是这群人怎么办?释放回去,无疑会为地方治安带来巨大隐患,甚至引来想象不到的大祸,而将这群人约束在军中,能够打造成为一支合格军队固然好,不能,将这群人押上帝国本土之外的战场,那也当消除一个隐患,这大概才是皇帝陛下的藏在心中没有说出口来的心思。

不过木力格很快就从这种担忧跳出来,这是一群真正的军人,只不过他们迷失了方向,多年的训练已经让他们具备了作为一名真正战士的合格素质,而现在自己需要的就是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司徒王朝的崩溃非战之过,更没有他们的责任,这是唐族人自己内部的事情,不过是一个新兴王朝替代另外一个腐朽没落的政权,作为军人,他只需要服从新的政权,完成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去开疆拓土名垂千古,去展示唐族人的文治武功让唐族人的文明光泽被及大陆,这才是一个军人的真正归宿。

几个月的训练下来,木力格很快就融入了这支军队,而树立这支军队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是木力格最为自豪的一幕。他明确告诉众人无论是唐河帝国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还是原来的城卫军团,以及一切具有光荣历史的军队都是唐族人的骄傲,他们能够在对外御侮的战争中百折不挠,能够在与西疆军的战斗中英勇奋战,这些都足以证明他们的力量,但是现在历史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个王朝已经结束,一个崭新的时代到来,那作为男子汉就应该勇敢的面对这一幕,去实践作为真正军人的荣耀。

第三篇 横扫六合 第二章 铁马冰河 第六十六节 声东击西(1)

能够担当起唐河帝国最精锐几个军团士兵自然也都不是一些软蛋孬种,从抗衡北方利伯亚人的进攻到镇压奴隶和贫民起义,这几支军队都算得上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师,只是他们在面对以李无锋为首崛起的西疆势力之后就开始走了下坡路,但这并非是由于军队本身缘故,而是长期以来唐河帝国形成的官僚化机制严重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在后期更是因为王朝的崩溃而直接导致了军心的崩溃,但是他们无论是在训练上还是战斗经验上仍然保持着最基本的原始素质。

木力格强悍风格很快就将一帮失去了目标显得十分颓废消极的境地拯救出来,木力格作为仅次于梁崇信和崔文秀二人的军中第三号人物,不仅仅是其战功赫赫,更重要的是他是皇帝陛下的绝对心腹,还是皇帝陛下当初在唐河帝国军事学院的校友,关系莫逆,而木力格更是在一上任伊始便放言要将这支军队打造成为帝国名列前三的军队,其口气之大让全军侧目,同时也让一干依然被闲置了很久的唐河帝国残兵们精神大振,尤其是在木力格接手之后,各种物资和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都在最短时间内补充到位,也让这些残兵们看到自己命运似乎迎来了一丝曙光。

而木力格也否决了当初自己准备从帝国的两所军事学院毕业学员中抽调军官的想法,而是直接让现有残兵各部的一致拥护,军官们一致就最担心这个问题,如果被一些来自军事学院的年轻军官们接管,无论是士兵还是基层军官,要想接受他们在短时间内都不太可能。这必然会大大影响军队成军速度,也会在军队中留下一些隔阂和阴影,所以当木力格的最新选拔方式一出台之后,几乎就立即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