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武侠电子书 > 仙恋红尘 >

第185章

仙恋红尘-第185章

小说: 仙恋红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人这么一说,拉赫曼马上回答道:“我也是这么想,那么,请埃及的长老来吧,我们马上开始。”
拉赫曼的态度更是让所有反对他观点的人惊讶,可是现场气氛实在是太热烈了,所有人对沈信的兴趣都是无比得大,即使不认可他是真主的使者,也想了解一下他对伊斯兰教义是不是真的有拉赫曼说得那么厉害。好奇心,所有人都会有的,拉赫曼的一番表演,算是把沈信的魅力发挥到了最大。
埃及方面的代表马上出发去找长老来了,其他人却都在看着沈信,暗暗评头论足。沈信和拉赫曼也来到场下休息,静候长老们的到来。
拉赫曼并没有和沈信说话,只是开始闭目养神,一方面是对沈信信心十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要考虑一下,究竟该如何利用好当前的局面。眼看沉寂多年的梦想有希望实现,他自己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不过却又不能表现出来,实在是难为他了。
沈信自己也是感触多多,信奉宗教者总是比较容易找到联合的契合点,他现在也觉得拉赫曼很有机会借这个机会把所有阿拉伯国家联合起来,就象他随口说的一样,以真主的名义,但这联合能有多大影响,又能有多持久,怕就要看拉赫曼自己的运筹帷幄了。说到自己,沈信既不为他此行觉得骄傲,他自己知道自己事,他绝对不是什么真主的使者。不过如果这个身份有利于帮助拉赫曼的话,他倒也不一定会很抵触,毕竟拉赫曼现在已经是他的兄弟了,虽然只是很虚无飘渺的兄弟。
在静静的等待中, 终于从门外传来一阵喧哗,门开处,三个阿拉伯长老走了进来。长老的身份自然是很高贵的,在场各国代表都起身致敬,沈信和拉赫曼也站了起来。长老们并没有太理会众人的尊敬,马上在人群中找到了沈信。
“你就是那个自称真主使者的人吗?”带头一名长老鹰隼般的目光一下子落在沈信脸上,很严肃地问道。
“不,我没有自称是真主的使者。”沈信彬彬有礼地回答道:“只是对伊斯兰教的教义还算有些了解,希望能得到长老的指点。”
“好,很好。”那长老不知道看出了什么,眼中忽然闪过一道亮光。
说完这句话后,三个长老马上就向主席台走去。在主席台上,已经摆好了四张椅子,那是为沈信和三个长老准备的。
沈信当然也没有客气推却,即使他自己不在乎,拉赫曼却是很在乎,他说什么也要过了这一关才行。
好象是做谈话节目,沈信和三位长老是主持人和嘉宾,台下的各国代表则成了现场观众。
没有寒暄,没有客气,三位长老马上进入正题,对沈信提出了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和刚才的问题可就大不一样了,牵涉到宗教教义,那问题可是晦涩得紧,而且三位长老明显对这些问题都熟悉得很,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台下众人听得都觉得喘不过气来。
不过这却根本难不住沈信,且不说他对《可兰经》倒背如流,来此之前,他已经将所有有关的资料也背得滚瓜烂熟。对于每一个问题,他都是先背诵完一段相关的章节,然后再引用各种经典来阐述自己的看法。
事实上有关宗教教义的问题,很多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大多是摸棱两可,沈信和三位长老更象是打禅机。不过即使是如此,沈信也很快让三位长老惊讶起来了。他们都是很年长且学识渊博的人,且是经多见广,本来是不容易那么惊讶的,但沈信以小小年纪而能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实在是他们理解不了的。
不过这惊讶并没有让三位长老就此放松对沈信的逼问,问题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偏门,连在场的代表们也有些听不大懂了,尽管他们都自称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不过他们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最后就连拉赫曼也有些担心了,怕沈信会被问倒。不过他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即使是再难的问题,沈信也能通过《可兰经》做出回答,有时候根本不需要正面回答,一段《可兰经》的章节已经足够,更让三位长老觉得沈信莫测高深。
这样的盘问一直持续着,沈信的态度越来越坦然,三位长老却隐隐都显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神色。
最后,终于四个人的对话告一段落。在场的人都有些紧张,不知道三位长老会说什么,拉赫曼尤其是紧张得要命。
在一片肃穆中,带头的长老缓缓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但是我敢肯定,虽然这个年轻人的身体不是我们阿拉伯人,但他的灵魂却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穆斯林。或者还可以这么说,他是最理解真主的人。虽然很难说他是不是真是真主的使者,但至少有一点,以他对伊斯兰教义的理解,他对阿拉伯问题的所有意见都是值得重视的。我的话完了,大家自己决定吧。”
说完这一席话,三位长老一言不发地当即离开了现场。
留在现场的人都是面面相觑,长老的话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在阿拉伯国家里,长老们是有着很超然和崇高地位的,无论在什么问题上,他们的意思都是所有人不敢忽视的。现在居然有三个长老认可沈信的见识,那实在是让这些人惊讶不已,现在他们再看沈信的时候,已经不敢再有丝毫怠慢之处。
“现在,大家还有什么话说?”拉赫曼强自压抑着心中的兴奋,再次登上了主席台,庄严地向众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第一四八章 过关(下)

“我想,我们是可以听听这个中国人的意见。”终于有一个人说话了。其他人并没有马上赞同,但也没有人反对。有那三位长老的评价,谁也不敢再小觑沈信,只是对于他要说的话,自然还是有所保留。
沈信应邀登上主席台,也是神情严肃地开口了:“谢谢大家终于给了我一个说话的机会。不过我要说的并不是告诉大家该怎么做,只是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说到这里,沈信顿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大家已经知道,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很有些相似之处,那就是历史都比较长,而且古代文化也很灿烂辉煌。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也有一段时间很落后,被西方列强欺负得很惨。但是,在中国人的团结一心下,终于赢得了自己独立自主的地位,现在也正在高速发展,日渐赢得世界的任何,重塑辉煌。”说到这里,沈信眼光扫向台下:“说这么多,意思就是,中国能做到的,阿拉伯的兄弟也应该能做到。和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相比,阿拉伯民族现在在世界上赢得的尊重实在是太少了。”
沈信这话一说完,台下马上是一片热烈的掌声。鼓掌的当然是拉赫曼的追随者,现在他们已经和拉赫曼完全站在同一阵线。即使是不赞同拉赫曼观点的人,听到沈信这番话也是觉得无可挑剔,作为曾有过辉煌的民族的后裔,他们当然也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够再度辉煌。
“而要重新赢得自己应有的地位,当然是要靠所有阿拉伯兄弟的努力。”沈信缓缓说道:“我不敢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但我想真主有一个意思是很明确的,他希望他所有的臣民和教徒都能团结一心。而如果能做到团结一心,阿拉伯民族的辉煌也就不远了。”
这句话更是没错,即使是想反对沈信,也没人能找得到漏洞,难到能说真主希望他的教徒自相残杀吗?
沈信看到两段话已经把在场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起来了,这才继续说道:“中国有个原则叫做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我想这也应该使用于阿拉伯国家。都是真主的教徒,都是真主的臣民,有什么恩怨是解不开的呢?即使有着种种分歧,在大方向上也应该有个共同的目标。如果我说真主的意思是要所有阿拉伯人都能互相救助,互相扶持,应该是没有人会反对吧?”
沈信的话自然不算是太有新意,但在他现在说来,却是分外的有分量,所有人都在考虑,究竟应该如何对待他的这席话。
“作为阿拉伯联盟的峰会,这次的会议似乎又要没有任何结果了。”沈信算是开始进入正题,严肃地说道:“如果以我的理解,真主是很不喜欢这样的结果的。当一个兄弟正在水深火热的时候,其他阿拉伯兄弟却是什么也不做,真主可能会很伤心。如果大家都还记得真主是如何保佑阿拉伯兄弟的话,还是请对需要援助的兄弟伸出援助之手吧。我的话到此为止,大家看着办吧。”
刚才那位最德高望重的长老对沈信的评价是,他是最了解真主意思的人。现在沈信借着真主的名义说出这番话,算是没有人敢不当回事。尤其是和拉赫曼站在一条战线上的人,更是激动得忘乎所以,大声叫着要让美国人从阿拉伯世界滚出去。
而在拉赫曼而言,听过沈信的话却另外有一番感受。抬手示意台下安静,他缓缓说道:“现在我们先不讨论应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兄弟,我只问大家一句,以真主的名义说话,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我们的兄弟?”
这个问题是一个前提,如果有人反对帮助伊拉克,那么其他什么也不用说了。或许有人觉得事不关己,但经过有沈信这么一个神秘人物的出现,现在问题已经关系到信仰了,没有人敢再表现得无动于衷。
“大家来表决一下,是不是要帮助伊拉克的兄弟。”拉赫曼缓缓举起自己的右手:“我自己同意帮助。”
现场一片静默,这个时候,气氛中似乎多了一点宗教的神秘意味。沈信知道这是一个关键时刻,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后面的事情大概就好办了,而一旦有什么变故,恐怕前面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了。
事不宜迟,沈信一想到这一点,马上就开始行动了。其实也不是做什么,无非就是发挥他的强项,用《可兰经》来催眠在场的人。
沈信对《可兰经》自然是熟悉无比,马上就找到一段适合现在这场合用的章节,然后马上大声地朗诵起来。
在场的人都是穆斯林,一听到沈信的朗诵,马上就被吸引住了。而在沈信刻意的用特殊功法影响他们心灵的情况下,这份触动就更强烈了。
终于有人抢先说道:“伊拉克也是我们的兄弟,不帮助它我们有愧于真主。”有人带头,马上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在一片欢腾中,所有人都赞成了这个说法。沈信的朗诵声低了下去,脸上却多了一丝微笑,事情已经完全在掌握中了。
“这个问题既然得到了一直认可,我们就可以具体来谈谈如何帮助我们的兄弟了。”拉赫曼也是一脸兴奋,不过还是很理智:“正如我们的使者大人所说,求同存异,我们目标一致了,在具体方式上,我们大可慢慢研究,不过有一点自然是要确认的,既然都同意帮助伊拉克,那至少要作出点实际行动来。”
现场的神秘宗教气氛似乎更浓厚了,所有人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拉赫曼的说法。在这些人现在看来,他们的行为是受到真主指引的,那份狂热尤其明显。对于拉赫曼再次提到沈信的使者身份,这时候都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了。
沈信当然不在乎什么使者身份,他只是高兴于终于对拉赫曼有所帮助,而且从整体来看,对阿拉伯人也会大有好处,他更是心中欣慰。在各国代表讨论着如何救援伊拉克的时候,沈信的思绪早已经飘离到《千年迷梦》最后的拍摄上了,在峰会上的任务已经结束,后面的事情就不是他能管得了的了。
有了沈信的意外介入,这次的阿拉伯联盟的峰会有了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结果,从来是没有任何团结迹象的阿拉伯世界,终于有了一个难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