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草清 >

第811章

草清-第811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中的金融专家提醒说,一旦金融总会建制完成,联票转为法币,英华将迎来猛烈的通货膨胀。眼下国中生产过旺,市场开拓不足,需要发行足够多的“英两”来平衡产销。与此同时,纸钞成为主币后,白银将被压到小额货币的领域里,社会的货币供应将会大大增加。

完成信用货币改革,英华一国才算真正跨入以资本立国的新时代,挣脱旧日儒法社会的农耕基础。而要完成这场改革,就必须度过这一场猛烈的通货膨胀。但通货膨胀的危害也是很明显的,粮食、人工和原材料等成本猛增,如果没有足够便宜的外部原材料,以及足够宽广的外部市场,不仅改革难以完成,英华自身都会步入社会崩溃的险地。

由内看外,此时国中不少有识之士才算明白,为何皇帝执意要跟不列颠人决战天竺,为何皇帝顶着汹汹民意,转而西征,也不北伐。

天竺之用还不清晰,但北方中原……对不起了,暂时为英华跨过这道门槛继续奉献吧。就如当年江南一般,有今日之苦,才能得未来之乐。

这样的思路并非人人都能看明白,因此金融总会和法币之事,在圣道二十年的下半年,成为国人心中最关心的一件大事。这事虽才刚刚启动,但国史馆也必须跟进。考虑到此事关系英华百年基业,不管有没有资源,熟不熟悉金融,国史馆的书生们都要奋力争夺。

这一项课题的争夺持续了大半日,而后的一些课题就成为鸡肋,之前竞争大课题失败的书生们挑挑拣拣,带着半腹牢骚和半腹新奇,开始了工作。

定海,大洋舰队总部,舰队总领,海军中将孟松海意兴阑珊,来访的国史馆编修也一副虚应故事的作派,大家边吃边聊,一点也没撰写国史的凝重气氛。

“顾名思义,大洋舰队所辖海域在四洋舰队里最大,但是呢,你也知道,舰队规模却是最小的。如果萧总长没把东爪哇分给我们大洋舰队,舰队都分不到巡洋舰,甚至连火炮都不必装了。为啥?没有敌人嘛……”

孟松海举杯仰脖,一口饮尽,吐出口酒气,幽幽道:“大洋舰队,就是海军的探险公司啊!”

已年近不惑的孟松海性子依旧跳脱,他也算是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十年前跟雍正南北大战,他一个空头的长江舰队总领,居然在短短三月内就拉起一支可战水师,断了满清的长江水路,长江大决战能全胜,他孟松海居功……第二,谢定北谢大将军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头号功臣。

到如今,孟松海掌大洋舰队已经十年,如孟松海所说,不是萧胜将东爪哇的莽荒海域划给大洋舰队,皇室中庭还将杭州湾的海域警戒任务也交给大洋舰队,这支舰队根本就没必要存在。四艘巡洋舰全是第一代的海鲨舰,剩下的三十多艘“巡逻舰”连护卫舰都算不上,为节省成本,这些小船都按民标采购,说白了,就是各殖民地公司用的那种双桅横帆快船。

但大洋舰队终究寄托了皇帝的百年期待,除了持续联络东洲外,还肩负着探索整个大洋海域的任务,孟松海说大洋舰队就是海军的探险公司,这话可一点不假。大洋舰队的成员大多招募自民间探险公司,甚至还将若干海域的海图绘制和海路探索任务外包给民间……

圣道二十年,大洋舰队也获得了最大一桩收获,那就是自本土到东洲的中部航路终于有了落脚点。

“若干大岛,最大的岛方圆至少万里!天海很蓝,沙滩很白,岛上很绿……”

说到年中新的发现,心境本有些消沉的孟松海终于振奋起来,口若悬河。

编修打岔道:“大洋上的海岛不都是这样吗?”

孟松海鄙夷道:“就只这样就不值得我说了……”

回忆起之前的经历,孟松海又若身临其境,脸上带着一股面对沧桑自然的震撼感:“大岛上有火山!还不止一座,有时还能闻到淡淡的硫磺味,岛上的土人说,那是‘火山女神’的呼吸。”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杀戮和大忠义

更新时间:2012112811:36:49本章字数:5482

。。



编修也圆瞪双眼,火山!?这可只在古籍以及洋人的记述里见过,没想到还真有!

孟松海接着又说到当地的土人,穿着稻草编织的衣裙,扭腰摆臂,在激烈的鼓点节奏中起舞,格外有味。若是能看到飞天艺坊的姑娘们跳那种舞,死了也值……

编修吞了。唾沫,终于问起了正题:“那岛在何处?总领取了个什么名字?”

孟松海道:“自定海向东,大约一万七千里,快船二十天就能到,至于名字……当地人把那个群岛叫夏威夷,最大的岛叫火奴鲁鲁,我这人懒,就没改名。”

编修再吞口唾沫,一万七千里……

“那海军和大洋舰队准备如何处置……夏威夷?”

夏威夷还没公之与众,毕竟是海军的发现,所有权就归属于海军,怎么处置还得看海军的意愿。编修这问题已经超越了他此来的目的,但他还是忍不住好奇。

孟松海道:“这些事你知道就好,别写进档案里。萧老大说了,那地方就是大洋舰队的新家,未来大洋舰队得把总部搬到那去。”

没理会一脸讶异的编修,孟松海苦涩地道:“大岛上确实有上佳的港湾,足以停上百艘战舰,可大洋舰队搬到那里去干什么?捞鱼吗?”

编修脸色转为同情,没错,大洋对面是东洲,除了英华人,就只有西班牙人,南洲是南洲,北面是通到冰洋的罗白海峡。把大洋舰队丢到大洋中心去,有什么敌人可对付呢?西班牙人?不列颠海军都在天竺被痛殴致死了,西班牙人还敢伸手大洋?

孟松海自我安慰道:“其实那里养老还真是不错……”

圣道二十年,西元1738年,大洋舰队探索队发现了夏威夷。对他们的皇帝来说,这只是意料中的发现,而萧胜对孟松海的交代。则是皇帝早早就传达给萧胜的命令。南洋是英华卫生间里的澡盆,印度洋是家宅外的排水沟,而大洋则是家宅里的游泳池。

此时英华已把北美西海岸圈为自己的家宅地,尽管篱笆还没扎稳。但这座游泳池得提前霸住。孟松海对编修讲述着夏威夷风光时,肚子里还同时转着总帅部下达的绝密军令,尽快统治夏威夷,将其建为军事基地,为此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想到枪炮齐鸣,夏威夷群岛染满那些土人的鲜血,孟松海就觉毫无成就感。同时暗自腹诽下达命令的范晋和萧胜越来越没人性。

“那些土人该怎么办?可不能再像南洋那般大开杀戒啊,我们英华终究是立天人三伦之国,凡事得讲仁义。”

孟松海正转念,编修却主动提到了统治夏威夷的话题,〖言〗论也跟这家伙的书生心性完全一致。

孟松海可有可无地问:“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咱们只是闲谈,尽可畅言。”

编修张口就来:“听总领言,该地还各岛分踞。互不统属。总领大可扶起一支土人,让他们一统夏威夷,咱们英华居于幕后。什么利得不到?”

孟松海呆了片刻,懒懒脸色转为殷勤笑意:“先生所言极是,呃,愿不愿来我们大洋舰队,我以中郎将参事相待?”

编修压住激动,矜持地道:“到哪都是为国效力嘛,总领太客气了,中郎将……是几品?”

如同去西洋舰队采访的国史馆检讨被胡汉山挖到西洋,去西洋大都护府采访的学士被贾昊抓为参事一样,这一年。国史馆也在流血……

不过派到西域大都护府的国史馆检讨却没留下来,倒不是吴崖没挖他,跟西洋舰队乃至西洋大都护府一样,摊开一大堆事,这里也人才奇缺,一张草纸都有它的用处。只会舞文弄字的书生也有价值。可该检讨所带的课题组没一人留下,全都是被吓破了胆子。

十一月,检讨带着课题组到达沙洲,此时西征大军的前锋已过安西州,跟准噶尔人在星星峡打了一仗。征西大军北路军前军都督是盘石玉,带着两师人马和龙骑军陈松跃所率的一师骑兵开路,准噶尔人兵力不足,被打得大败,丢下上千具尸体往哈密退去。

但盘石玉却没继续西进,不仅是后方人马和补给还跟不上,整个征西大军的大后方都出了问题。

宁夏出了乱子,宁夏马家分裂,带着若干不愿投向英华的顽固宗族聚兵反抗。最初的缘由据说还跟天庙有关,这些强硬派坚决不同意天庙入宁夏,温和派的阿訇去劝说,还被他们当作叛徒处死。宁夏一乱,陕西一些死硬派教民也开始聚会,密谋反乱。

课题组到沙洲的时候,正赶上吴崖部署镇反行动。

“这不是杀鸡儆猴,是鸡猴一块杀了!”

吴崖的命令总结起来就是这个意思,他这魔头杀人为的就是杀人,杀人能解决问题,那就杀个干净……

但凡不允天庙入驻者,杀!

但凡阻拦天庙布教、结根、行善等事者,杀!

但凡伤害天庙中人,杀干净!

条条款款众多,部下们将其简单化为一个标准,外族信什么教不管,只要排挤天庙,就是死罪。而汉人么,不入天庙,就是死罪。即便现在不处置,也挂在了黑名单上。

国史馆的书生们置身大都护府,满耳听到的就是一个“杀”字,今日杀了多少,明日还要杀多少,一个个胆战心惊。

领队检讨终于再难忍受,乍起胆子求见吴崖,就此事提出了疑议,说其他族人还是其次,可汉人都是血脉同胞,怎能妄起刀兵,大肆屠戮呢?

吴崖反问:“汉人?他们不拜天地,不拜祖宗,别人要拜,他们还要动刀兵,他们真是汉人?”

检讨争辩道:“不管他们怎么作,我们先得扪心自问,行事要问心无愧啊。”

吴崖昂首道:“我无愧啊,我就是陛下手中的刀,天生就为杀人。陛下把我这把刀摆在这里。难道是要我光施仁义的么?”

检讨叹道:“大都护就不怕有损天和,遭了天谴么?”

吴崖低沉地道:“只要能杀出一片清静天地,有什么天谴,我都挡着!”

见检讨还想说什么。吴崖沉声道:“我吴魔头从南洋杀到西域,灭过国,灭过族,就少灭教之功了。这些人敢跳出来,正好!”

他目望西方,语气无比坚定:“我是凡人,等再复了西域。这一世之功怕也登了顶。古往今来,哪位将帅还能及我?到那时再遭天谴,这一辈子也值了!”

在这股浩瀚而凌厉,几如巍峨山峦的气势逼压下,检讨再说不出话来,而他并没有注意到,这魔头眼角里还含着一股润意,魔头正在回忆着当年跟他的四哥儿一同仰望星空时的情形。从那时起,他觉得自己就已不属于自己,属于四哥儿所开创的伟业。天谴……他要代四哥儿,受下所有天谴。

宁夏和陕西的回乱拖慢了西征的脚步,但却算不上什么大麻烦。有吴崖这等吃人不吐骨头的魔头在,部下又都是信天奉祖的天刑社和圣武会成员,下狠手没有太多顾忌,来自青海和漠北漠南的蒙古骑兵也乐于向异教徒挥下屠刀。到西域大都护府记述西征事的国史馆成员转而担负起记录〖镇〗压宁夏回乱之事,太多不堪言的史料都被无奈地抹灭,谁让这里还是西域大都护府的军管地,而那些人又那般不知死活呢。

圣道二十年,宁夏回乱。后世人称西征大军至少杀了二十万人,可国史馆的书生们随手抹掉的数字都不止这么多。吴崖在回忆录里更自豪地宣称,这一辈子,他原本立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