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草清 >

第800章

草清-第800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复脑门上一颗颗汗珠直往下滴,淳太妃要他办的事几乎就跟他三哥隆科多如出一辙,问题是,隆科多是助雍正夺嫡,而他却是要助皇太妃摄政。

茹喜找他来谈的就是这事,西安变乱,南蛮各界讨伐之声汹汹,有举国北伐之势,大清风雨飘摇,茹喜要他“清君侧,正纲纪”拿下恂亲王和福敏、讷亲一党,以这些人为替罪羊,换得南蛮止戈息武,保大清江山。

“奴才……奴才之力羸弱,恐难担当如此重任啊,娘娘!”

庆复挣扎了许久,挤出这么句话。他是有心,但却无力。

庆复本身就是恂亲王党,因为三哥隆科多的影子,在恂亲王一系里地位不高。尽管有热河行宫变乱之功,光绪维新时又站在恂亲王一边,却始终未得恂亲王满心信任。他现在的步军统领大臣,九门提督之职。比当年隆科多之职弱了许多,就只统管满旗步军三营和京城巡捕五营,负责京城九门防务,还要受兵部节制,更有诸位军机大臣遥领,根本接近不了宿卫体系。

“办不到也要办,封了恂亲王府。不就是你一句话的事么?”

茹喜淡淡说着,庆复几乎要吐血,恂亲王在朝野中名望无人能及,更领着总理辅政大臣之职,诸军机大臣都还要受他节制,更不用说京城丰台、西山和南大营的十五万驻军全是他一手经营起来的。不止如此,皇上该也会偏向恂亲王,靠他一个小小的九门提督。还没握住大义名分,敢跟这么一头巨孽抗衡?

见庆复万般为难,茹喜再道:“你也算实诚。没马上应下来哄着本宫,也罢,到时只要你封住京城九门就好。”

庆复还在犹豫,茹喜冷声道:“别忘了,保宁银行、大聚盛和魁星号这些生意里,可有你的份子!本宫若是倒了,你还能置身事外?恂亲王和皇上怕正愁找不到更多的替罪羊!”

庆复几乎要瘫软在地上,果然如此,被这妖婆拖着,借内务府的晋商渠道跟南蛮作生意。这十年下来,已是擦不干净屁股了。

念头转来转去,庆复终于定下了心志,乍着胆子问:“娘娘,紫禁城这边,就不需要奴才……”

茹喜懒懒地挥手:“紫禁城的主子不是皇上么。皇上难道还会向着外人?”

外人?对皇上来说,你淳太妃还能比恂亲王更亲?

庆复刚涌起的疑问,被记忆深处宫中一些传闻给轰然拍撒,他拼命压住惊得快炸掉的辫子,匆匆告退。

出了坤宁宫,总管太监李莲英微微笑着,将一个太监塞到身边,名为伺候加联络,实则监视,庆复望望阴郁的冬日天幕,暗道三哥啊三哥,我终于也走上了你那条路,就指望淳太妃能比先皇宽仁一些,不会把走狗烹得那么急那么绝吧。

庆复惶然离开坤宁宫时,允禵也一脸坚决,外加一丝满足地离开了仁智殿。

“朕听十四叔的,要救大清,就得除掉妖孽!”

弘历的决绝之声犹在耳边回响,允禵觉得,自己的谋划已是板上钉钉,一帆风顺。

那茹喜即便握着大势力,可终究只是区区太妃,窃居紫禁城,名不正言不顺,不管是皇上,还是自己这一派,乃至张廷玉等汉臣,都不满此女已久。只要说通了皇上,一道谕旨就能拿下她,之前让福敏和傅清掌住宫中宿卫,已是多加一道保险,有备无患。

允禵终究谨慎,出了宫门还在琢磨自己的安排,想来想去,似乎漏了九门提督庆复,此人跟茹喜来往密切,不太可信。可再想此人既不是隆科多,那茹喜更不是自己的四哥,就算有些手脚,京城三大营十多万大军还得听自己的,区区九门提督,不必挂在心上……只要当今皇上坚定心志,有这大义在,怕得谁来?

养心殿,弘历转来转去,之前的决绝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极度的不安。

最终他再忍不住,高声道:“吴书来!替朕去坤宁宫传话,朕要见淳太妃!”

之前在仁智殿虽被允禵说服,但弘历终究心里没底,此时再想,真要除掉茹喜,且不说自己跟她之间的纷乱牵连,这么一来,就跟南面叔皇彻底撕破了脸,就靠允禵所说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真能护住大清江山?

弘历转了心念,事关江山社稷,兼听则明,抛开儿女之情,听听茹喜是怎么说的,再来定夺,这才是帝王之心嘛。

坤宁宫,听到李莲英报说皇上要见,茹喜绽开笑容。

允禵,你真以为皇上会站在你这一边?不,天底下最懂皇上的是我茹喜,不管是大英的圣道,还是先皇雍正,还包括当今的乾隆……

她掩口慵懒地打着呵欠,对李莲英道:“今儿乏了,让万岁爷直接到寝殿见本宫。”(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八百五十二章清宫碎梦:从太妃到太后

更新时间:2012112811:36:44本章字数:8568

。。



晨光刚起,紫禁城西华门里,把守宫门的侍卫们裹着厚厚的棉大衣,塞紧了皮帽,凑在一起,就着门洞里的烧水煤炉一边烤火一边聊天。炉子里炭火通红,却驱不散众人脸上浓浓的寒瑟之意。

“南蛮真打过来怎么办啊?”

“看谁腿快呗,城外三大营不是有十五万大军么,南蛮收拾起来总比逮十五万头猪麻烦点。”

“能跑哪去啊,连塞外的蒙古人都被南蛮收拾了,难不成跑回盛京去?”

“盛京?南蛮真打来了,宁古塔的吴大帅估计会把盛京连骨头带肉一并吞了!我小舅子在盛京将军锡保大人麾下听差,他说了,宁古塔可不再是荒凉之地,如今人丁已有上百万!吴大帅借着朝鲜和海参崴,把宁古塔经营得有模有样,一旦咱们大清塌了楼,他吴大帅就准备开国!”

这些守外宫门的小侍卫都是宫卫里最外围的,虽出身清白,都是满州八旗,但全是底层人家,摸不到上层的风吹草动,就只觉前途一片茫然。

“合着咱们连后路都没有了?这大清江山怎会败到这份上?”

“早不是过得好好的么,南蛮拿西安也就拿了嘛,又碍不着咱们北京城。这谁吃多了撑的,非要去摸老虎屁股?圣道爷是能暗算的人?真有那么容易,南蛮还有今日?”

“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位王爷么……”

“黑楞你说什么话呢?没恂亲王,咱们满人的江山早在十年前就崩了!”

“得了吧,没圣道爷扶着当今皇上,这江山才真的是要崩了,咱们满人也早在十年前就自己把自己杀绝了。”

“圣道还不是为他方便,真当他是好心?我看咱们大清还是靠淳太妃才能撑到现在……”

接着侍卫们政见不一,纷纷扬扬吵了起来,连佐领都止不住,直到有马车进了门洞才停下来。

“哟。张中堂,今儿这么早……”

来人赫然是军机大臣张廷玉,万年不变的棺材脸,似乎天塌了他依旧不会变色。拒了侍卫们递过来的热水。张廷玉径直入了宫门。

张廷玉之后,吴襄的马车又来了,侍卫们的笑脸更加灿烂,知道这位吴中堂是淳太妃的人,出手也历来豪爽。果然,吴襄的随从给侍卫们每人派了小红包,里面是十两保宁银行的银票。

吴襄之后。福敏、刘统勋、蔡世远等军机也接踵而至,再到一帮铁帽子亲王进宫,侍卫们心中发颤,这定是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来人不会这么整齐,难道真是南蛮起兵北伐了?

再到恂亲王马车出现,恂亲王本人满脸肃然地递了宫禁牌子时,侍卫们两腿开始发抖。望望远去的马车,侍卫们再对视时,眼里都是盘算着该怎么收拾后路的惶然。

下了马车。进了乾清门,在侍卫的引领下直奔乾清宫正殿,允禵心中也闪过一丝惶然,担心过犹不及的惶然。

弘历下手太快了,怎么不按自己之前的交代办呢?

三天前,他说服了弘历对付茹喜,为了确保无后顾之忧,之久就忙着跟宗亲和汉臣派通气,同时也跟九门提督庆复打了招呼,暗示他置身事外就好。

可没想到。昨日紫禁城里就传来消息,淳太妃告病,要从坤宁宫搬回到西北角落里的映华殿,然后弘历通过总管太监吴书来暗中传谕,要他允禵连同宗亲和军机大臣,乃至九卿科道。今日在乾清宫急议国是。

这肯定是弘历先下手了,圈了茹喜,要准备亲掌国政,肃清茹喜在朝堂上的势力。

允禵一面欣喜弘历的果决,一面也为后事担忧。茹喜在朝堂的势力很弱,除了吴襄,满人宗亲也就跟她有些银钱往来,在生死大害面前,宗亲们该还是头脑清醒,不会为那点小利所动的,更不说弘历还握着君臣大义。

收拾茹喜,乃至清除她在朝堂上的影响都很容易,但此女在内务府还有庞大势力,又跟晋商关系匪浅,此次西安变乱,更显出了潜藏颇深的外势,不细致调理,难保不激起大乱。

允禵担心的就是这个,就觉弘历动手太过草率,不过……皇上毕竟年轻,也许是把茹喜当作鳌拜,想效仿他皇爷爷康熙,再起中兴之业。既然皇上有志向,自己这顾命大臣当然得尽心尽力,先把这事的屁股擦好。

允禵进宫前已分遣家人去城外三大营,要营中军将调遣人马入城,得防着那茹喜传出消息,动用潜藏在京城中的势力作乱。

进了乾清宫正殿,上百宗亲重臣齐聚一堂,正忐忑不安,见得允禵,都纷纷上前行礼,允禵一边回礼一边安抚着众人,望望此时还空着的龙椅,心说大清还是有希望的……

没等多时,正殿后方响起脚步声,比往常密得多,允禵还暗暗点头,弘历也算谨慎,还知道多带侍卫上殿,防着茹喜的人当堂发难。

大群侍卫分立殿上,接着是乾清宫总管太监吴书来现身,他神色恍惚,没走到龙椅所在的丹陛下,而是朝前方多走了一截,允禵皱眉,其他人更暗暗道,错了错了,你怎么走到这来了呢?

接着几个小太监抬着一座软塌,搁在了丹陛之下,允禵跟众人心口刚升起浓烈不安,另一人悠悠现身。

坤宁宫总管太监李莲英,意气风发地在软塌前一站,朝吴书来嗯咳一声,后者脸色灰白地躬身退下,此时李莲英才扯起嗓子喊道:“迎——淳太妃驾!”

殿中空气似乎向内缩了一下,接着又无声地猛烈炸开,将嗡嗡的抽气和惊呼声推出来,允禵就觉脑子里有一万只黄蜂振翅飞窜,勉强挤出一丝清醒,想要退出去招呼傅清等人时,却发现已这么作的福敏被侍卫们牢牢挡住。

“不是大清已到危难之时,本宫才不想这般抛头露面!”

冷厉嗓音响起,直到一身鸾凤宫装的茹喜倚上软塌,斜斜靠好了,众人才清醒过来。福敏最为激动,朝茹喜直冲而去,却被一人指挥着侍卫拦下,揪臂抱腿。破布塞了嘴,直接拖了下去。

“常保……你、你好哇你!”

看着这人,允禵一股怒火几乎喷出了天灵盖。十年前热河行宫惊变,本是雍正随侍的常保杀了总管太监王以诚,转投到议政王大臣会议一方。但之后光绪变乱,他没跟傅清一道随侍弘历,失了从龙的履历。

弘历得位后。允禵大抚满州人心,也给常保加官进爵,让他依旧留在宿卫里。十年下来,此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直居于散秩大臣,乾清宫侍卫副统领的位置上,统领紫禁城宿卫一部。作为傅清的副手,算是可信之人。

见他出面,允禵瞬间就明了大势。傅清肯定被常保拿下了,紫禁城已是茹喜的天下。

允禵面上还稳得住,有些不着调地道:“皇上呢!?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