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草清 >

第240章

草清-第240章

小说: 草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几天,形势更如破竹一般顺利。吴崖汇合方堂恒,占了空无一兵的肇庆,杨琳一奔千里,退守高州。贾昊得内应协助,轻松攻入连州,连州同知自缢而死。张汉皖东进到海丰就停下。而北面的韶州,王堂合带了两个翼的老司卫过去,韶州城连城门都没关,韶州知府陈刮早就逃之天天,大家都当没发生什么事一般,安安静静侯着李肆的兵进城。

“不把杨琳和张文焕打出去?”。

广东巡抚衙门已被改作天王府。正堂大厅里,不知兵的苏文采对李肆不乘胜追击的作法有些不解。段宏时押着一帮官员俘虏回了英德。忙着人心之事的筹备。苏文采留在广州,跟刘兴纯一同肩负起了重组广东政务的重担。眼下地盘就韶州丶广州丶肇庆、惠州四府和连州佛冈两厅,他这个早早给自己定下了侍郎位置的文官,总觉得地盘太小,不够他施展。

“这一回合结束了,他们这两颗棋子已经出局了,再没意义,我们得尽快着手下一步,。

李肆眼神悠悠,他熬了通宵,正意识恍惚。

“再说了,总得让康熙老儿喘口气,回垩回神,咱们也得喘口气,。

这话让在场的几人也都呼了。长气,的确,这几天下来,似乎是自己在推着形势走,可回头一看,却像是形势在推着他们走,一刻也停不下来,等广州到手,东西两面清兵败退,才觉终于有了定神喘气的功夫。

仓促举旗的坏处就此暴露无遗,可这样的烦恼,也是幸福的烦恼。只是想着现在差不多是一张白纸。自己怎么勾画。对未来影响太大,所以李肆脑子里始终绷得很紧。

“若是按现有之界据守,我们能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即便军械能补齐,新兵的训练恐怕还是跟不上吧,”

严三娘立在李肆椅子边,声若蚊呐地说着。还用脚尖轻轻踢李肆的椅子腿,这话是在提醒李肆,你媳妇我这么个专业教头。你就丢在一边不用,简直就是以私废公!?

“政务三厅的设置都准备妥当了?”

李肆却没理她,转而问刘兴纯。

“大致妥当。就是中书厅跟青田公司的交割,还需要跟其他会董再妥善商议,。

刘兴纯兴垩奋地点头,李肆问这话。就是要正视确认由段宏时主持设计的政务机构方案,换句话说。他们将会从青田公司的成员,变成天王府的属官。

“中书厅可以慢慢来。要紧的是尚书厅六科。将清廷原本的架子完完本本接下来。现在不要急着去大改,主旨是稳住我们控制的地盘,门下厅监督审核尚书厅的工作执行。先搭起这两厅的架子,。

李肆简略交代了政务要则。他和段宏时商议出来的政务机构,蒙了一层“三省六部制,的皮,实际内里大有玄机,只是现在重点还不在政务,来不及舒展开。就先以尚书厅六科和门下厅去推动“维稳,。工作。关凤生、田大由、乌亚罗、何贵、林大树等青田公司的会董。加上刘兴纯、苏文采、彭先仲等人为天王府参议,各自负责一摊事。

“咱们司卫呢!?”

严三娘撅嘴。李肆微微笑着看住她。

“司卫?以后就再没司卫了,都是我天王之军!”。

当李肆将一揽子方案丢出来时。严三娘兴垩奋得再不顾仪容,扯住了李肆的胳膊,撒娇道:“我怎么也得要个官当当!”

李肆心说,你就是我的王妃,还当什么官……

“我要当三军总教头!”

严三娘一边说一边微微压着柳叶眉,夫妻已经很有默契,李肆顿时就悟了这眼神的意思,若是不让我当,今呃……哼哼……

“好,你就当这总教头了!”

李肆利索地点头。一直在沉默的范晋忍不住咳嗽了一声,虽然他心情还没稳定下来,可从这份建军方案里,还是看出了一个坑,一个专门为严三娘准备舟坑。

所谓的“三军总教头,”只是个虚衔,无阶无等,就是把严三娘当作不要钱的劳力使唤。

瞧着严三娘满意而甜蜜的笑容。范晋忽然觉得,严三娘其实懂了李肆的心,看似李肆成了个妻管严,何尝不是她在维护李肆的颜面?

“上天为何要我跟小玉,被那血泊隔开……”。

接着他想到躲入英慈院,跟着安九秀的姐姐安四秀一起埋首医护之事。不愿再面对他的管小玉,心中低低哀叹。

“男儿怎能纠缠于儿女情长之事?这新军一建,定会鼓舞士气!”

范晋振作了起来,将心态按进了自己的角色里。

李肆称王,青田司卫自然就不必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正式军队。

最大的改变就是军制,因应扩军的需要。对旧有编制进行了调整。原本是每目二十人,分正目副目。四目一哨,四哨一翼,以翼为固定的战术单位,一翼有三百六十到四百人不等。而营是战略单位,之前没有北、中、南三个营,每营下辖翼不等。

新编制改以营为固定的战术单位,下辖固定的四翼,并且编有固定的炮哨。一个营辖有一千五百人,计划配属八门新八斤炮,飞天炮则配属到翼,每翼两门。

营之上设“军,。一级单位。为战略单位,替代以前的营,所以就有三个军,原本的北营改为羽林军,中营改为鹰扬军,南营改为龙骧军,每军下属营不固定。

“以青田左右翼编建白城营丶以连瑶翼编建连瑶营、英德左右翼编建羽林左营,其他韶州兵编建羽林右营,以上四营为羽林军,贾昊为军统制。

“以青浦左右翼编建青浦营丶广州翼编建鹰扬左营,东莞翼编建鹰扬右营,佛山翼编建鹰扬后营,以上四营为鹰扬军,吴崖为军统制,。

“以大鹏翼编建龙骧左营,九垩龙翼编建龙骧右营,香港翼编建龙骧前营,以上三营为龙骧军。张汉皖为代统制,。

“另设赤雷营,专司火炮。赵汉湘任指挥,设黄岗山炮台营,守护韶州北面,王堂合为指挥,。

低低念着这一长串序列。这只是陆军部分,海军还在规划。炮兵和守备营不算,三军十一营,这就是接近一万八千人,扩军两倍。范晋顿时感觉压力沉重,军心。”此次举旗,军心就是个惨痛教训,他可得抓稳了。

“如此大扩军。咱们的钱粮供得过来么?”。

他随口问了这么一句,以前的正式司卫,那可是四五两的基本薪饷,算上其他津贴。一年怎么也得有化八十两,以两万兵算,这一年光养兵,就得一百六十万两银子!

“咱们……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银子,

李肆叹气。显得颇为沮丧。(未完待续)。。。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二百七十一章故国衣冠复,天高人心舒

更新时间:20121172:10:13本章字数:6052

'正式确室国号为英,自称英华,军认为英华军或华军;前面文章会马上修改,也只涉及一章,内容置顶可见喔,至于原因么,虽然‘…英”有歧义,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广”很烂,相比而言,这个还更得人心。】

李肆背后的上天,有三千年历史传承,跟满清窃占华夏的六十多年比起来,自然要高远深邃得多。六十多年来,虽然已历三代人,但还不足以抹去华夏传承,这时候若走出了太平天国和太平军,人们可不会以兢视和慢恶的心态,将之称呼为“长毛“。

历史被李肆硬生生拐了个大弯,太平天国和太平军还没出现,英朝和英华军却出现了,当换装后的英华官兵在广州露面时,普罗大众的内心再次经历了一番震荡,冲击之猛烈,甚至大过了李肆攻占广州时的反应。

这也难怪,衣着服饰直指人心深处,换朝廷和换法统比起来,后者自然意义更为重大。

广州城,惠爱西街大道南侧的一处酒楼正人声鼎沸,这处酒楼的北面就是前些天被炮火“拆迁“的旗人区,残桓断壁和片片瓦砾无声地向观者述说着这一战的震撼,把这样的场景当作下酒菜,边吃边看边议论可是一件快事,也难怪这里生意兴隆。

一群人进了大堂,喧嚣人声顿时消散,这群人就像是人形冰窟一般,一路上到酒楼顶层,所经之处,人人两眼发直身形发僵,再难言语。

暗红右衽大襟长衫宽袖只过肘,露出一大截青蓝色箭袖,虽说颜色有些犯忌样式有些怪异,却还不算太出奇,可这帮人脑袋顶着的青蓝硬蝶头,那般熟悉,是震住食客们的主因。

那不就是前明的乌纱帽么!?只是没了硬翅。

不知是无心还是有意这帮人里,还有个十**岁的少年,一边走一边摘帽挠头,更是让食客们呼吸顿止,脑袋上就一层青茬,那熟悉的金钱鼠尾小辫子无踪无影。

除开服饰,这群人还腰挎长剑,颇像是前朝仗剑远游的士子直到他们上了顶楼,身影消失良久,食客们才纷纷反应过来,议论声再起却比之前小了很多。

‘…这是哪里来的戏子!?”

一个衣着华丽的胖子诧异地问出了声。

‘…什么戏子”那是新朝军将,他们不在营时的打扮就是这样。

同桌人有点见识,给众人作着解说。

‘…新朝?”

那胖子还有些不解。

‘…嘿……”钟员外,你连李肆在咱们广东新立的英华一国都不知道?”

‘…李肆……”

那姓钟的胖员外一听这个名字,顿时神色怔怪。

‘…这李肆新立之英华,竟然复了故国旧颜!其心不小啊。

‘…读书人都跑了心再大有什么用?”

‘…是啊,听说天王府正四处招揽读书人只要没犯过奸淫掳掠的大事,读过几本书知道点做事的道道,就能进县府六房,甚至被尚书厅六科挑中。”

‘…那些读书人的祖辈都还是这般打扮呢,现在顶了根辫子,就当是祖宗了,呸!”

‘…对!只要复我汉家衣衫,就是正朔!”

‘…唐某算不上读书人,可也读过几本圣贤书,既然新朝是这般景象,唐某决意为新朝效命!”

‘…算上宋某!咱们都是汉家盛姓,这辫子,也该去掉了!”

另一桌似乎是一群热血青年,酒意上头,拍桌子叶得热闹。

‘…命“”

角落里一桌,一今年轻人眼中满是期盼地看着同桌的老者。

‘…当今之朝廷,得天下人之心,这区区广东一隅之地,怎可跟天下相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屈家,传承祖宗香火才是要紧。”

那老者低声嘀咕着,两眼不敢跟自己儿子对视。

‘…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那朝廷就算得尽人心,至少没得了爷爷的心!就论那李肆的新朝复我华夏衣冠,读书人就该以正朔事之!其他读书人跑了,还有我屈承朔!”

年轻人掷地有声,老者还在摇头。

‘…父亲,我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叫屈明洪,这名字又是怎么来的?”

年轻人的话越来越放肆,老者怒哼一声,手举起来,不知是要拍桌还是要打人,可对上儿子那燃着火芒的眼瞳,却又无力地落下。

‘…你这秀才……”怕是那李肆不认……”

老者笨拙地找着借口。

‘…嘿,老人家,你可说错了,那李肆,自己就是个秀才!”

‘…一个秀才,要进天王府的尚书厅六科,他们可是求之不得,同去同去!”

那桌热血青年也听到了父子的对话,姓唐宋的两人赶紧贴上。

‘…李肆啊“”

另一桌上,那个钟员外长长吐气,眼神也清澈了。

‘…虽说是恶交情,但那总也是交情,希望李肆没忘掉我赖一品……”

在广州做寓公的钟上位终于定下了心计,他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