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

第216章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第216章

小说: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六斤半的大胖小子!

抽完丝,我也开始热切起来:我得到南方去看孙子!

“爸,风越就交给风极他们,我在风氏里面找人看着,另外派十名骑兵跟您一起去大楚,对了我还得让骑兵们给元方带点礼物过去,那小子起好了名字没有?”风林对这事也很是支持,我却觉得有些小题大做了。

“哪里用得着十名骑兵,去个两三个人就够了,爸还没有老到那样子呢!”我笑笑“不过元方的孩子已经有名字了,叫元楚。”

“呵呵,哪能呢!”梓桦也不同意了“人少了可不放心,爸就别争了,这不是风林才是族长么?听他的!我得给元楚多带点好东西去!风越,你说对不对?你有小弟弟喽!”

风越咯咯大笑,表示同意。

第三百七十五章 …  闲居大楚

元楚并没有给我太多惊喜,倒是大楚城出乎了我的意料。

小孙子虎头虎脑,眉目间酷似乎元方小时候,让我有时光倒流的错觉,不过这时候还太小,元方当年如他这般大时,正好是大元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哪有那么多时间陪他。当年都是大元村中妇女负责照料梅梅和元方,远没有眼前这般大的阵仗。

梅梅虽然怨声载道,抱怨全是为了我的小虫子,耽误了守着小孙子出世的机会,但元方所安排的照顾也让她大开眼界,反而是准备好当奶奶的她的居然找不到事情可做。

元方的大楚城几乎完全仿照太昊城的布局,城中诸部的安排也一丝不差,在大楚宗庙内,我轻易地就找到了元方的“办公室”。甚至在“大楚学校”旁,我也毫不费力地找到了元方和公孙诎的家,这个新家的位置和我们在太昊城的位置一丝不差,连房子内部的布局也一模一样。若说有不同的地方,便是元方的房子更显得“豪华”一些,除了外墙是砖砌的,经过粉刷,做到了“粉墙黛瓦”,屋内的地面比外面高出约半米,地面全是大块的方砖,隔开室内几间屋子的墙居然用的是厚厚的原木板,看得出经过仔细的打磨。

最大的区别在于,元方的房子比我们在太昊城的房子大了一倍多,居然达到了六百多平米,里面大小十多间屋,除了元方他们自己住的房间以外,还有六七间是为大庸族妇女准备的。这房子里竟然有十多位庸族妇女负责公孙诎地饮食起居,不要说公孙诎本人,就是先我一步赶到的梅梅,连闲在那里无事可做,最多就是逗逗孙子开开心罢了。

除了这些区别。元方的房子里还有大量的大楚重要物资,不仅有一间屋堆放了大量的铜钱,还有地屋里居然有不少犀角、犀皮、象牙、豹皮、虎皮、蜂蜜等东西。看上去这屋子倒不像是给人住的,而是同时兼做了大楚的仓库。难道大楚宗庙里就没有专门地仓库么?元方为什么把这些东西放在家里?

仿照太昊建设的宗庙足有上万平米的建筑面积,里面的房间殿堂也不低于太昊的标准,带着疑问,我让偃鹏打开宗庙的仓库:没错啊,这里才是堆放物资最多的地方,和太昊一样。最重要地物资。包括盐和铜都是放在宗庙里地,元方为什么要在家里放那么多东西?

“元方什么时候走的?连孩子满月都等不了?”梅梅不在的时候,我悄悄地问偃鹏。

“族长说,南方那几个大的部落眼看就要打下来了,可是元楚出世让他不得不回来,现在知道梅梅和您要来,他就赶紧过去了。那边还有2000多大楚战士在等着他呢。”偃鹏答道。

“2000人,有多少敌人要打?居然要让元方出动出2000人,居然还打不下来?”这下子轮到我吃惊了。

“这个我不太清楚,族长说让我守好大楚城就行了,这一仗不让太昊族人参加,他带过去的全是庸族的战士!族长回来前已经损失了一百多战士,可是对方人多,又熟悉地方,所以总是打不下来。族长说,您要到了大楚城。他也就快胜了。”

这小子,居然让我来陪偃鹏替他守家!

罢了,若是早上几年,这一仗说不定就会吸引我带一队人去支援,可是这一趟从太昊赶到大楚,居然让我腰间疼痛,这两天在城中略一走动都震得生疼,看来是久未经战阵了,这一去不是给元方添乱么?看来打仗是小一辈的专利了,不知道木驼、姜由他们现在是不是还像当年那般经得起折腾,我在太昊城这几年,看来是把身体拖下来了。

不成,回去以后还得加强锻练,可不能让身体这么快垮下来,虽然在这个世纪我已经算是上年长地人,却仍不过是后世的中年人,哪能就这么趴下去?

有了这个念头,接下来的时间里,除了每天抱抱孙子,我就拖着梅梅在城内到处走动,一边是看看大楚城与太昊不一样的地方,另一面也是为了活动活动身子骨,让我们还能够轻松地返回太昊去。有空的时候,偃鹏把城中的事务交给长老们,也带着我和梅梅出去狩猎,这也是元方交给他的任务之一。

大楚城的建设与太昊相同的地方太多,像四条主干道旁,就有大量地人工造林,这种规模的道旁树在太昊更成熟一些,也比大楚更规范整齐,但大楚地随意为之,却有另一番风味,看上去自然得多,倒是太昊城中的绿化太拘束了些,而且太昊的绿化树都是同一树种,多数都是松树,大楚城中有的路上栽的是柳树,有的居然是一些我叫不出名来的开花的树,仲夏的季节中,正开得繁花似锦,这是让梅梅最为喜欢的地方。

与太昊比较起来,大楚城透着年轻和新鲜,太昊就略有些沧桑感了。

像大楚的干道上,地面都是用方砖砌的,太昊城中则用的是略加修整以后的石块,还大小不一,虽然可能比这些方砖更耐用一些,看上去却没有眼前这么整齐好看。

不仅如此,相对于太昊城中所有的主排水沟都采用石砌开放,大楚城中的排水系统都是用成块的陶砖覆盖上的,这让我叹为观止:元方的城市建设标准已经高于太昊了。

大楚城没有像太昊那么发达的铜业,也没有太昊那么多马车、牛车,所以庸族人能够乘车的并不多,城中人口虽然也达到了五千多,但还有大量的庸族人散居在距离大楚城20里的范围内,这些庸族人多半都在城中有房子,平时却都住在城外的地里,在那边另外修有房子,那才是他们主要的居所,这些居所多半都以几户到几十户的规模连在一起,外面修有篱笆墙,用于防御野兽,我们在狩猎时就经过了许多这样的小“村子”。

在大楚,城乡分化已经开始出现了。

第三百七十六章 …  太昊翻版

在个头低矮的庸族人面前,从太昊族移民过来的族人有一种显然存在的优越感,但眼下大楚族中长老却以庸族人最多,庸族人在城中享有足够治权,虽然偃鹏是城主,却仍然不得不在多数事务上服从长老们的决定,这让我体会到元方在统治大楚方面的苦心。

在大楚城中见到我的庸族人都会停下脚步,恭敬地立在路边,直到我通过并远去,或者我示意会停留下来,而让他们先行离开,这一点让我更深刻感受到元方在族中的威望,必竟这些族人都知道眼前出现的是族长的父亲,那个创造了太昊文明的神一般的族长。相比之下,太昊城中的族人对我却没有这种敬畏,就算我要带大元的老兄弟到太昊酒坊喝上一杯,最多不过有人会为我让座,多数族人只不过端起杯子打个招呼,然后继续畅饮不缀。

而太昊族人眼下住在大楚的居民却已经不再有这般随意,面对我时,居然也表现出和庸族人一样的敬畏,这是什么原因?入乡随俗吗?

庸族人给我的另一个映象是勤劳。

大楚城中来来去去,身负重担的多是庸族人,太昊族人以军队和匠人为主,长期的征战下来,一支比太昊更为专职的军队已经成型,太昊族人在大楚往往负责宗庙和城池的守卫,前些时间也参加南征的攻坚战,但眼下多数都分散在已经建成地两座庸族城和一座大越城里。前线除了少量的军官,基本上都是庸族人了。大楚和湘楚两个码头的船厂里有不少太昊族人,大楚的匠作区也是由太昊族人把持,虽然眼下已经有了不少庸族的学徒,不过师父级的匠人却绝对是以太昊族人为主。

城外地农田是庸族人的天地,在城外建小村子的也全都是庸族人。这些庸族人让我看到了后世地农民影子,夏末秋初时节,常能够看到年长的庸族人在地里一坐就是一天。什么都不做,就只是一株株地看着那些即将成熟的庄稼。

庸族人原来也是按小部族为单位对土地的所有权进行管理,但最近两年则快速地实行了土地私有,包产到户。庸人只需要交够农业税。其他地收成就属于自己所有。因此许多人在城里有一间房子,在地里有另一间房子,城里地房子用于堆放地里多出的的收成,便于在城中交易其他的匠作区产出品。

对大楚的观察花去了我大量的时间,甚至都没有花太多时间去照顾孙子,这也可算是元方周密安排带来地一个副作用。

带风越这几个月来。含饴弄孙的新鲜感已经消失殆尽,元楚虽然可算是我的“嫡长孙”,却没有让我能够在他身上付了太多时间,最多是交待照顾公孙诎和元楚的庸族妇女应该注意些什么,倒是梅梅尽量多花了些时间抱孙子,有时连我和偃鹏的狩猎也因此而放弃。

小孙子的成长让我更关心大楚医馆和学校的建设情况,必竟这两个地方对以后的元楚有更重要的作用。

大楚医馆的建设几乎就是太昊医馆地翻版,这一点不消说了,现在里面的医生都还是以太昊城中过来地医生为主,我在城中无聊时。也会把闲下来的医生叫上,和土鲁的徒弟一起。到大楚酒坊里喝上一杯,跟他们的交流也比较多。现在所有的匠作坊和医馆里都充斥了庸族的学徒,这些师父们也开始学会了忙里偷闲,能够有时间陪我去畅饮一番了。虽然元方家里就有酒,但这些族人却都不肯陪我在元方家中喝酒,到酒坊去则没有这种顾虑,大家都可以放得开一些。

这些医生们都在太昊听过我的讲座,但到了大楚以后,接触我的时间少得多了,为此很有些不满足,这一次我到大楚来,他们也借此向我请教许多从太昊医馆传过来的最新知识,这让医生们受益不少。匠作区的师父们却没有这个问题,土鲁早就派人过来,把最新的工艺和绘图标准告知了这边的徒弟,甚至做到了太昊和大楚的产品之间具有“互换性”,太昊产出的车轴,可以通过鸽书传尺寸到大楚,这边产出的轴承和马车运到的车轴之间可以准确地装配,这在后世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却在这个时代就实现了。

大楚学校采用的全是太昊教材,教师中也只有极个别的才是庸族人,而且都是当年大楚村的村民,现在的新教师都在从庸族人中培养,却仍有一段时间才能成长起来。大楚学校在教学中采用的文字是太昊文字,语言则采用了太昊语和庸族语的“双语”教学,却将太昊语言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要求对下代的庸族人进行考核,小孩子们必须拿出后世学英语的劲头来学习太昊语才能够通过考核,否则将来要想进匠作区就是难上加难。

总的来说,元方在大楚尽力地维持了庸族人的政治主导性,却将太昊文化和技术一丝不芶地,甚至更为过之地灌输到大楚的各个层面,从文字、语言、技术、建筑、生活习惯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