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

第394章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第394章

小说: 重生之腓特烈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绍亲自坐镇布拉特纳城并多次对两个师团的将士们进行了鼓励,这种姿态不仅让第四和第九师团上下产生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整条战线的普军,毕竟作为普军主帅的德绍都能够将自己放在生死之地,而其他的人又有什么好自私的。

雷奥哈德和尼奇劳两人对德绍多次进行了劝说,但是对于两人的劝说,德绍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要知道为了攻克布拉特纳城,图哈公爵可是集结了整整五万人的士兵,这兵力比布拉特纳的普军多出了一倍还多。

但是有的时候人多并不一定能成事,更何况第四和第九师团的士兵可不是那些新编师团,两个老牌师团内部大多都是见过血打过硬仗的老兵,而老兵的价值却是远远无法估算的。

新兵和老兵的差距是相当大的,一个老兵在战场上甚至能够抵到两到三个新兵,这完全不是吹嘘的。当然你不能将后世某国那些没见血的自称是精锐的士兵拿出来比,那样一比的话显然是拉低所有人的智商。

特别是眼下的战斗方式还是“排队枪毙”式,这种方式对于士兵心里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试想假如将你放在第一线而你对面就是和你一样站着身举枪瞄准的敌军,在你们的身前完全没有任何的遮挡物,这样的情况下谁能够不害怕!

当然图哈公爵麾下的奥地利士兵也堪称是奥地利的精锐,虽然在奥土边境地区近些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奥土边境上的小规模冲突却是不断的,甚至图哈麾下大部分的奥地利军官们都参加过对奥斯曼土耳其人的战争。

所以可以说,图哈麾下士兵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可靠的,起码对于图哈来说自己身下的这些士兵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士兵。

最先发生战斗的地方是位于布拉特纳东南方向的塞德利采郊区,战斗的双方是普军第四师团的一个步兵营和图哈公爵麾下奥军的两个骑兵中队。

因为普鲁士的军事编制在威廉的作用下发生了改变,但是现在欧洲主流的军制依然是小队、中队、营、团、师、军这样的编制,而因为各个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大队的编制也都不同,在奥地利军中,一个中队的编制在七十到两百人之间。

与两个中队近两百人人的奥地利军队相比,一个营的普军近五百人的兵力无疑占据了一定的上风,但是奥军的两个中队乃是骑兵。

这两个中队的骑兵其实是图哈大军的前锋斥候而已,只不过这两个中队的骑兵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误打误撞的来到了普军的阵前。

因为德绍亲自坐镇布拉特纳的缘故,因此普军将战线直接延伸到了塞德利采,而守卫塞德利采的正是尼奇劳的第九师团。

和两个中队的奥军骑兵一样,这一个步兵营的普军也是刚刚被排到这里,普军的目的便是赶在奥军主力到来之前修筑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当奥军骑兵突然出现的时候,双方都吓了一跳。

原本宁静的平原被马蹄声所打破,随后一声尖锐的敌袭声刺破了天际,而这时奥军骑兵们也反应了过来。

第五百二十七章声东击西!

数百名普军因为忙着修筑工事,因此除了七十几个充当警戒的士兵身上全副武装之外,其余的士兵因为天气以及干活的原因,身上的武装基本上都卸了下来。

而这对于两个中队的奥军骑兵来说却是天大的好消息,要知道没有准备的步兵突遭骑兵的袭击那么下场几乎便是死,因为没有集结成群的步兵是无法有效的对抗骑兵的冲锋的。

“冲锋!”

一声呐喊在奥军骑兵队伍响起,然后近百名奥军骑兵迅速的开始鞭打起麾下的战马来,近两百骑兵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一个锋矢阵型,由此便可以看出这些奥军骑兵全都有让人不可小看的实力。

也就在奥军骑兵开始策动战马冲锋的时候,七十几个全副武装的普军士兵立即组成了一个标准的三排阵型,而其他的普军士兵也纷纷在军官们的怒吼声中立即集结了起来。这些普军士兵已经顾不得什么整理衣物了,拿上武器背上弹药袋便在军官们的指挥下迅速的排起阵型来。

奥军骑兵出现的地方距离普军的距离也就只有四百多米的距离,而在战马的加速下,这段距离完全可以在一分多钟的时间冲完。不过普军士兵的反应也很是不满,在奥军骑兵即将冲到步枪的射程时,一个简易的步兵方阵已经挡在了奥军骑兵的前方。

“约翰,带着你的人绕过那些人冲向后面的士兵,其他的人跟我向前冲!”

就在这时。一个普军骑兵中队长发话了,而听到他的话,另一个奥军骑兵中队长连忙招呼起自己麾下的骑兵向着一边冲去。看他们的打算正是要绕过已经排成阵型的普军士兵向那些还没有做好准备的普军士兵进攻。

“射击!”

一个凌厉的嘶吼声回荡在普军军阵上空,而后只听见一排枪响,前排的普军士兵便迅速的蹲了下去填装弹药,第二排的士兵则迅速向着早已瞄准的敌人再次扣动了扳机。

不过也仅仅是三排普军士兵刚刚打完枪中的子弹,没等第一排的士兵将枪膛中再次上好的子弹打出去,奥军骑兵已经快要冲到了普军士兵们的眼前。

“快上刺刀!”

而这个时候,这七十几个普军士兵已经顾不得绕过他们的奥军骑兵了。纷纷将刺刀套上了枪膛。

就在普军士兵刚刚套好刺刀的时候,一百奥军骑兵已经冲入了普军的阵型之中,高速飞奔的战马直接将挡在自己身前的敌人撞的飞了起来。而在约束了一下战马之后奥军骑兵手中的马刀也开始纷纷向敌人的头上落去。

战马的嘶鸣声、枪声、呐喊声和呼救声混在了一起,这正是真正的战争才能奏响的交响乐。

但是这一个营的普军士兵也不是好对付的,老兵们知道如何在骑兵的冲锋下最大可能的杀伤敌人,而那些冲向未完成准备的奥军骑兵也被一队普军士兵拦了下来。尽管拦截的普军士兵承受了重大的伤亡。但是好歹却为自己的战友争取到了时间。

就在两队奥军骑兵准备会合在一起对残余的普军士兵再冲一轮的时候,只见几百名普军士兵已经集结在了一起。看到这种情况奥军骑兵知道事不可为,因此在军官们的命令声中立即策马向远处撤离,这种对战场局势的敏感度再次显示了这队奥军骑兵的不同凡响。

整整一个营近五百名步兵伤亡人数居然高达两百余人,这个战果让随后得知的尼奇劳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不过这也让他心中暗暗的提高了警觉。

根据战后那些士兵们的描述,来袭的奥军骑兵的表现绝对是不俗的,而战场也仅仅留下了不到二十具奥军的尸体。至于战马则全部给奥地利人给带走了,这样的结果不仅说明了这些奥军骑兵的战斗力不错同时也表现出了奥地利军官们的素质。

“这一仗不好打啊!”

想一想这次前来的奥地利军队足足有五万人。如果这五人都像这些骑兵的话,那么尼奇劳简直可以郁闷到吐血了。

不过想想也是,奥斯曼土耳其人一向都是以骑兵见长,即便是现时代奥斯曼人的骑兵依然是对欧洲各国的一大威慑。而能够在奥土边境和奥斯曼人对峙多年的奥地利军队要是不能从敌人的身上吸收到一定的优点,那么那位图哈大公完全可以去死了。

德绍给尼奇劳的命令是在尽可能长的时间里守住塞德利采,而至于守到何时,德绍则完全没有要求,同时德绍还透露尼奇劳守住的时间长短直接关乎于他心目中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的成败。

对于德绍的命令,尼奇劳自然是要彻底执行,但是对于德绍所谓的那个庞大的计划,尼奇劳却是浑然摸不着头绪。

奥地利人的兵力毕竟摆在那里,而除了第九师团之外,德绍所能动用的也就只有第四师团和第十九师团而已,而两个师团能够给奥地利军队造成多大的麻烦,尼奇劳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出来。

其实德绍的计划并不是很复杂,布拉特纳周围虽然是一片平原,但是同时布拉特纳周围的湖泊也是众多的,再加上还有一条洛姆河穿城而过,这便让德绍诞生了一些想法。

眼下已经是夏季了,而雨水季节也即将到来,一旦雨季到来,那么布拉特纳周围的小河和湖泊的水位势必要上涨。这些上涨的水位完全可以帮助德绍对付奥地利人,当然这还是有前提的。

首先布拉特纳周围地势低洼的地区有限,而如果想要利用水来帮助自己对付敌人的来说,那么肯定是要将敌人引诱到一个地势较为低洼的地方,只有这样直冲而下的水才能给敌人造成最大的破坏。

但是偏偏布拉特纳周围地势低洼的地方不是在北边便是在西边,而东边虽然有一块比较大的低洼地,但是那里却并不是奥军进攻布拉特纳所必须经过的地方。‘

因为德绍要么将地形稍稍改变一下,要么就要将奥地利人引到地势较低的地方。

这种方式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都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奥军并不是傻子,在历史上利用低洼的地形水灌敌军的战例并不在少数,而作为军队的首脑,图哈和他的参谋们在制定军事行动的时候肯定会将地形因素也考虑进去,毕竟这是一个为将者最基本的常识。

而另一方面用人力改变地形的话,显然动作便不可能小,而且动用数万人去制造一处合适的战场的话,动静太大根本就瞒不住有心人,除非上帝保佑,不然的话消息泄露是必须的。

等等!就在德绍想着如何让奥地利人上当的时候,他的头脑中灵光一闪。

“既然瞒不住敌人,那么自己干嘛要瞒,直接装个样子然后搞出一个声东击西岂不是更好!”

越想德绍便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有很大的可行性。

在布拉特纳的西边有着大量的湖泊和丛林,在这样的地区想要在短时间内通过大批人马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复杂的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将会拖慢军队的行进速度。

而北边乃是波西米亚一线,在没有击败布拉特纳的军队之前,奥地利是绝对不可能绕过布拉特纳直接去攻击波西米亚防线的,因为即便奥地利人想绕也是绕不过去的。而这样一来想要进攻布拉特纳便只剩下了两个防线一个是东边一个便是南边。

塞德利采位于布拉特纳的东南方向,这意味着图哈将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攻克塞德利采之后进攻布拉特纳的南方,而另外一个便是从布拉特纳的东方展开进攻。

如果说德绍征召大量的人力对布拉特纳的南部地形进行改造的话,那么洞悉了普军这一情况的奥地利人很有可能会从布拉特纳的东部向布拉特纳进军。而到时候布拉特纳东方的最大湖—布兹湖将会成为普军最大的依仗!

而眼下德绍要做的便是逼着奥地利人从布拉特纳的东部向布拉特纳进军,这便意味着他需要让奥地利知道布拉特纳的南部是陷阱,是普鲁士人费尽心力所布下的陷阱,从而让奥地利忽视东方可能存在的危险。

想定主意之后,德绍立即将雷奥哈德找了过来,德绍给雷奥哈德布置的任务非常简单那就是在布拉特纳附近尽可能的征召民夫,然后将这些民夫全部带到布拉特纳城以南的地方进行挖掘,势必要将那里挖掘成一块足够大的低地!

而就在雷奥哈德听完准备离开的时候,德绍又将雷奥哈德叫住了

“记住了,你要做的便是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