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676章

六宫无妃-第676章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辈子,再要让他真正爱上另一个人——谈何容易?

  她恍恍惚惚的,仿佛再照一面陈旧的镜子——自己,弘文帝,都是一样的可怜虫。

  也许,是因为从小都是一样的经历吧,竟然没有谁真正学会,对谁真正的包容一刻。

  在最该让步的时候,谁都倔强;

  就一步之差,一生便就此改变了!

  “父皇……父皇……”

  还是暮色,弘文帝正从一堆奏折里抬起头来,立即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

  他立即来了精神,站起来,还没走几步,只见儿子跑进来,后面跟着气喘吁吁的魏启元:“小殿下,慢一点,老奴帮您拿……”

  “父皇,您饿了么?”

  弘文帝好奇地看他端着的小碗:“宏儿,这是什么呀?”

  他已经走近了,双手把小碗递给父皇:“父皇,这是拔丝苹果,太后给我做的……可好吃了,你尝尝吧……”

  弘文帝心里一震,马上就问:“是太后要你送来的?”

  罗迦出手4

  弘文帝心里一震,马上就问:“是太后要你送来的?”

  “太后说,父皇太忙了,没有时间来慈宁宫吃饭,所以,宏儿就自己送来啦……父皇,这是宏儿最喜欢吃的东西,你一定也会喜欢的……很好吃的耶,太后亲自做的,还加了苹果干花,您尝尝……”

  他默默地接过小碗,看着眼巴巴的孩子,小脸上十分兴奋,完全如献宝一般。哪里忍心让他失望?立即吃一口:“呀,宏儿,真是太好吃了……”

  “父皇,呵呵,太好了……以后,宏儿经常给你送来……太好了,我就知道,父皇一定喜欢吃的……以后,只要太后做了,宏儿就送来……”

  他一把抱住儿子,用力地举起来。

  “父皇……父皇……”

  他声音哽咽,一时没法回答,只把儿子举得很高很高,完全掩饰了自己的情绪。

  幼时丧母,父子离心,夫妻失和……一生,何曾有过真正深入血脉的关切?唯有这个孩子,无论多么沮丧的时候,都是他带给自己人生里最大的快乐。

  唯有他,才是自己的一切,是真正毫无防备,毫无距离的亲人,而且,永远不会背叛,不会离心,不会抱怨,不会爱上了另一个人,就不再热爱自己了。

  除了他,自己还有什么呢?

  他将儿子搂得那么紧,这许多日子以来,第一次,觉得生命,竟然还有如此美好的时候。只要这个小人儿在自己身边,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父皇,以后,你常常来慈宁宫吃饭,好不好?太后会做好吃的……”

  他哽咽着,只是紧紧地搂住了儿子。那个女人,她再不好,再无情,可是,她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孩子!

  他抱了孩子,然后,拿出一颗老大的夜明珠。

  珠子在盒子里温润发光,孩子好奇地问:“父皇,这是什么呀?”

  “珠子,给你玩儿。”

  罗迦出手5

  孩子拿了珠子,“一直给宏儿玩么?”

  “对。这是西域进贡来的,放在房间里,晚上也会亮的。”

  “哈,真好玩儿。”

  “宏儿小心不要弄丢了……”他迟疑一下,还是说,“拿回去让太后帮你放着。”

  “好的,太后一定给我放好的。很宝贝的,是么?父皇,那,要不要送太后一个呀?”

  弘文帝笑起来,这孩子,一个劲地问,他拿出一个翠绿的匣子。

  孩子喜道:“这是给太后的么?”

  他悄悄地:“你别告诉太后,就说是父皇送你的……当然,你要交给太后保管着。”

  孩子精灵地点头:“我明白,宏儿都明白。”

  “宏儿,你今后完全要听太后的话,知道么?”

  “会啦。父皇,我一直很听太后的话呢。呵呵,太后也告诉我,叫我要完全听父皇的话呢。”

  “乖孩儿,父皇送你回去。”

  “好耶,好耶,父皇好久没送我回去了。”

  弘文帝亲自抱了儿子出门。

  魏启元跟在他身边,本是要提醒他的,这么老大的小太子了,不能抱着。可是,弘文帝宠溺儿子,比冯太后更甚,他也不好说什么。

  正在这时,却听得小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抱着父皇的脖子:“父皇,你累了一天啦,宏儿自己走吧……”

  “宏儿,父皇不累。抱宏儿,父皇永远不会累。希望父皇八十岁的时候,还能抱得动宏儿呢。”

  小孩子咯咯地笑,声音又清脆,又响亮,无忧无虑的,很响地在父皇脸上亲了一下。弘文帝心里一酸,想起他早前问的话“我觉得,父皇没有以前那么喜欢宏儿了呢!”——心里发誓,这一辈子,决不能让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

  到了慈宁宫的门口,弘文帝停下脚步,将他放下来,十分温和:“宏儿,进去吧。”

  罗迦出手6

  侍卫,宫女和太监们都守在外面:“小殿下,快进来。”

  “父皇,你不进去么?”

  “太晚了,父皇还要回去看一会儿奏折,宏儿乖,父皇明日再来看你。”

  “好吧,父皇再见。”

  弘文帝拍了拍儿子的头,才大步离去。

  芳菲悄然走在门口的时候,只见他已经走远了。

  她松一口气,这才出来,只见孩子抱着一个东西。

  “太后,你看,你看……”

  她接过来,但见两个匣子,雕刻精美,做工精细,而且很有些年代了,古色古香的。打开一看,她吃了一惊,一个匣子里,是一颗罕见的夜明珠;另一个匣子里,却是一个极其翠绿的手镯,质地罕见上乘。

  “宏儿,你这是哪里来的?”

  “父皇给我玩儿的……太后,父皇说,这个夜明珠很好玩儿,放在屋子里,半夜里会发光的,说还可以安神镇定……太后,什么叫安神镇定?”

  弘文帝,竟然随手给儿子这样价值连城的珠宝玩儿?

  “宏儿,这手镯呢?”

  孩子悄悄的:“父皇要我告诉你,别说是给太后的,只说是给宏儿玩儿的……”

  芳菲哑然失笑,没有问下去。

  牵着儿子的手,柔声道:“这么晚了,宏儿该休息了。”

  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太后,父皇好喜欢吃拔丝苹果呢!以后,每次做了,宏儿都给父皇送去,好不好?”

  “好。只要父皇喜欢,你就送去吧。”

  心里,不是不酸楚的。

  幼小的孩子,现在还是独占着父亲的宠爱。但是,明年呢?后年呢?弘文帝的子女成群结队地生出来之后呢?而且,并非是一母同胞;皇家的子孙,隔了一个母亲,往往比仇人的关系更加疏远,利益的争斗,血流成河。

  尤其,宏儿从小就做了太子。

  罗迦出手7

  尤其,宏儿从小就做了太子。

  这对他,到底是好还是坏?

  她没有细想下去,只牵了儿子的手,夜晚,又是一天了。

  午后的阳光,从紫藤花架上照射下来。

  是张娘娘的通报:“太后,道长来了。”

  芳菲站起来,只见须发花白的通灵道长拿了一把很有气势的弓箭走来。出家人,配上这么一把弓箭,看起来,着实有点不协调。

  但是,无论如何看,道长身上也没有杀气,也因此,他身上的弓箭,就益发诡异了。

  “道长,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通灵道长满面笑容:“老道许久不见小殿下,甚是挂念,所以来看看。”

  热茶就奉在紫藤花架下。

  两个人对坐,熟不拘礼,通灵道长细看冯太后,一身灰色的衣衫,头发盘成一个简单的发髻,没有佩戴任何的首饰。旁边,是一本法华经,还有一顶即将完工的小帽子。

  冯太后,整个人十分低调,仿佛真正成了一个深居幽宫,连大字也不识一个的老太后了。也许正是这样的悠闲,没有什么可操劳的,她整个人反而显得年轻了一点儿,身子也更是好了一些。

  “太后,这是老道送给小殿下的。”

  “多谢道长。宏儿去玄武宫陪陛下用午膳,还没回来。”

  这些日子,总是这样,每日午膳,宏儿都陪着弘文帝。这也是她希望的,纵然再多的隔阂,也不希望儿子走上弘文帝的老路。既然儿子迟早会离开自己,甚至秋日,又要回到平城了,那么,他越是依恋父皇,越是好事。

  有意无意地,她甚至希望儿子,跟自己越来越生分才好。

  生分了,分别才不会那么痛苦。

  通灵道长心里却暗暗警惕,冯太后,连孩子都要放手了?如果真的连孩子都舍得放手,就别想指望她理会什么天下大事了。

  罗迦出手8

  这样的结果,是他完全不愿意看到,而且,也是李奕等人,根本无法接受的。但是,他牢记着罗迦的吩咐,只闲话叙旧:“太后这些日子神色好多了。”

  “山中日月长,休闲不知事,道长,我对现在的生活,从未如此满意过。你看,你送我的法华经,真是好东西,我以前心绪烦乱的时候,只要念一阵子,情绪就好多了。现在,反而是养成了习惯,离不开了。”

  她看一眼那把弓箭:“只是,出家人,送这样的利刃,反而令我意外了。”

  道长一笑:“太后,这只是送给小殿下的一个小玩意。”

  芳菲拿弓箭,沉甸甸的,一只手竟然还不怎么拿不起。她细细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把上等的弓箭,纵然是鲜卑勇士,也很少能找到这么好的弓箭。

  将这样的东西,送给小孩儿玩耍么?

  “道长,这礼物实在太贵重了。”

  “小殿下现在用不着,也许,长大了他会喜欢的。”

  芳菲不经意一笑,岂能不知?通灵道长,能忍到现在已经很不错了。他和李奕等人一样,一直抱着强烈的振兴汉人地位的理想,当年,自己难产后,被罗迦打入冷宫遣送北武当,他们甚至力劝自己和罗迦复合。

  这一次,她倒是意外,为什么道长只送了一把弓箭,而对他十分关心的天下大事,绝口不提了?

  道长意味深长的:“太后这些年来,也实在太累了。如果能有机会好好地休息,倒是好事。”

  她眉毛一扬:“哈,道长,多谢你支持我!你是第一个支持我休息的人。”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太后能休息,当然是上上之选。而且,也可以趁这段时间,精力充沛,好好抚育小太子……小太子,他也许是振兴我们北国真正的希望呢!”

  是的。所有人都在争取小太子。

  罗迦出手9

  鲜卑贵族们,希望获得小太子的教育权,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塑造一个鲜卑人的皇帝。纵然弘文帝,他们都认为不够,远远不够;毕竟,他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法真正驾驭弘文帝。某种意义上来说,弘文帝只是因为骨子里的血缘关系,完全继承了鲜卑人的秉性而已。距离他们的要求,还差得太远,尤其,他们惧怕,弘文帝不时地会妥协——向冯太后妥协!

  而汉人文臣们,何尝不是指望通过自己,把小太子塑造成一个他们要求的风雅天子?从汉人皇太后,冯太后的手里,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超越秦皇汉武的皇帝,让北国的江山,从平城到洛阳,真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