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655章

六宫无妃-第655章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潮汹涌2

  小孩子唧唧咕咕地只是笑。

  跟在他旁边的,是赵立和乙辛。李奕居前,几乎每一次冯太后外出,都是他们保护。冯太后微服,从不带许多人马,李奕曾经出于安全考虑,要带领兵马,但是,每一次,冯太后都拒绝了。

  她不以为然,自己又没结什么仇怨,而且北武当政通人和,谁来杀你一个妇人儿童?要是带了兵马,孩子从小就威风赫赫的,路人见之走避,他永远别想看到任何的真相。

  问心无愧,就不怕刺客上门。

  又是一队农人从山脚下走过,挑担子换肩膀的时候,几粒稻穗掉在地上,没有察觉,也没有去捡起来。

  等他们走过了,芳菲才牵着儿子走过去。小孩子捡起地上的稻穗,很大很饱满,常常的,抓在手里,有些刺手。手板心痒痒的,他拿着稻穗摇晃,呵呵地笑:“太后,这个能吃么?”

  “能,我们吃的米饭,就是它做成的。宏儿,你看,李叔叔教你的五谷杂粮,其中的五谷粟、豆、麻、麦、稻……这个就是稻,稻子,知道了么?”

  “知道了。太后,宏儿认得稻子了。”

  李奕听得那脆生生的声音,心底也是非常真挚地爱这个孩子,“小太子真是聪明伶俐,长大了,肯定不得了。”

  “呵呵,小孩子夸不得。夸了就会骄傲。”

  “不会!只要有太后一直教诲他,这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这几年,李奕一直守在北武当,亲眼目睹冯太后如何的教诲。

  芳菲忽然有些心酸,低了声音:“唉,也许,我什么都做不好……就算不是一个好女人,但是,我至少希望做一个好母亲!”

  “太后,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一路望去,一路的丰收,心里不是不喜悦的:“李奕,你说三年之后,我们的府库能否真正充裕起来?”

  情潮汹涌3

  李奕朗声道:“一定会。太后,一定能。不过我们现在还有很大的困难。”

  “你说那些鲜卑贵族?”

  “对。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我听好多贵族们大发牢骚,说他们的春粮,秋粮,都不曾丰收,产量甚至比去年还低,他们的封地上,奴隶们想尽办法偷懒,没有积极性,他们的收成少了,自然会在这个问题上打主意。现在,俸禄制推行,我估计,他们会有一波很强大的反弹……”

  “依你之见,如何是好?”

  “只好走着看。太后,反正这些日子,你要小心行事。”

  政治斗争的残酷,不止南朝有,鲜卑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李奕心里有话,但不好明说。鲜卑人的愤怒点,当然不敢在弘文帝面前发泄,可是,这必须找到一个出口。除了冯太后,谁还能是出口?

  他也不是没有所耳闻,近来,鲜卑贵族们屡屡小圈子横行,谁知道会有什么阴谋诡计呢?

  芳菲并不太放在眼里,自己做这一切,都是出于公心。如果非要和几个顽固派斗一下,那也没有什么可怕的。

  看看天色不早了,众人往山上走。

  老远地,就看到弘文帝,伸长了脖子,在大树下张望。

  小太子跑在最前面,手里还拿着那支稻穗,已经捏得汗涔涔的,见了弘文帝,远远地就扑过去:“父皇,父皇……”

  弘文帝一把抱起儿子,笑道:“宏儿,今天去哪儿玩儿了?”

  孩子奶声奶气的:“父皇,宏儿跟太后去看这个了……给父皇,你知道这是什么?”

  “好好好,这是麦穗。”

  “李奕叔叔还教我背诗呢。父皇,我背给你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哈,宏儿好聪明,背得好。”

  弘文帝这才看后面的一行人。

  情潮汹涌4

  一身便装的冯太后,头发梳理成发髻,异常端庄大方。这两年平静的生活,让她的身子非常丰润,看起来,却更是健康迷人。是一种真正少妇的风韵。

  冯太后,已经到了一个女人最盛的年华。青涩都去了,风韵尤还存,再过了些岁月,就要走下坡路了。

  而她的身后,那三名忠心耿耿的侍卫,秘书令李奕,总是锲而不舍地跟随着她。

  这些年了,弘文帝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一次见到,都是如此。但是,今日,却觉得微微的有些不太习惯了。

  赵立,乙辛也就罢了。李奕,他实在是太出众了一点儿。先不论才学,单就他的容貌,身手,纵然风流倜傥如王肃,也比不上。

  男人不太关注男人的容颜,弘文帝悚然心惊,为何第一次发觉李奕竟然是如此的一表人才?而且,李奕这些年,竟然一直是未婚的!

  尤其,这些年来,他更是沉稳,坚毅,做任何事情都沉得住气。他甚至知道,芳菲的好些建议,全是出自李奕之手。而冯太后的私人田产,甚至也是李奕派人代她打理。

  冯太后,对李奕是全然信任。

  她这个人就是这样,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忽然想起她早日的话,李奕留在慈宁宫,其实没什么太大用处了,不如外调。的确,随着小太子的长大,李奕留下来,也不是那么合适了。

  他心里有了计较,正要说话,却听得芳菲先开口,笑盈盈的:“陛下,宏儿也逐渐地大了,该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了。依我之见,李奕文武全才,这两年,不妨让李奕先做太子的老师。”

  弘文帝尚未回答,李奕先开口:“承蒙太后和陛下赏识,不过,太子的老师,非同小可,李奕才疏学浅,只怕不能胜任……”

  “李奕,你何必客气?你是我和陛下的多年故人,我们对你,还能不放心?”

  情潮汹涌5

  弘文帝完全没想到芳菲在这个时候提出太子的老师的事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些年来,但凡芳菲提出的任何要求,他基本上,从未违背过。这一次,又如何拉得下情面拒绝?而且,小太子本来一天天长大,是必须有老师的,是一个完整的太子智囊团,太子太傅开始,下面有各种功课的老师,负责把太子培养成一个国家合格的接班人!

  这是何等重大的事情?

  芳菲,一心要小太子接受的是完全汉化的教育,李奕,当然是最好的人选。

  纵然弘文帝没有其他想法,但是,如果是正式作太子的老师,这可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荣誉,鲜卑重臣本来就非常不满意了,如果再让一个汉臣做了太子的老师,岂不是让他们更加反对?

  再者,真要宣布出去了,以后再要调离,就不好找借口了。

  此时此刻,弘文帝,是绝不希望李奕能长期留在北武当了。无论是出于对往事的考虑或者朝臣的平衡关系,他都不适宜留下来。

  完成了历史使命后,李奕最好的安顿应该是外放。

  他心念转动,却只笑道:“太后,宏儿还太小,要不,过些日子再让他学习?趁早束缚了,对孩子不太好。反正李奕随时也可以教他。”

  他的话合情合理,任何人都没看出异常,甚至精明过人的李奕,只道他爱惜儿子。中年得子,只当心肝宝贝,大家都可以理解。

  “父皇,宏儿饿啦,要吃饭了。”

  “嗯,抱宏儿回去吃饭。走咯。”

  尽忠的臣子们都退下去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芳菲依旧不曾察觉任何的异常。

  饭桌上,气氛非常融洽。弘文帝还是老习惯,先将儿子和芳菲的碟子,都夹得满满的,然后才自己吃饭。

  芳菲这些天,心情很好,问他:“陛下,俸禄制颁布后,反对的声音有多大?”

  情潮汹涌6

  弘文帝提到这个就头疼,放下筷子,闷闷道:“还是那几个老家伙。这一次,他们可不像上一次的均田制,没回过神,就让我们顺利完成了。这一次,他们已经醒悟了,一个个义愤填膺,每日的奏折堆上来,全是反对的。朕正是头大如斗,只怕回到平城,还有一波更大的反对浪潮。”

  芳菲若有所思:“陛下,其实不妨换一下角度。”

  “怎么换?”

  “先整顿吏治,转移他们的思路。”

  弘文帝一听,果然大有道理。俸禄制之前,必然应该整顿吏治,将一些危害实在太大的官员,纠一两个出来,杀鸡儆猴,如此,对于俸禄制抵制的矛盾,自然会稍稍转移。

  “哈,芳菲,幸好有你。只要遇到什么难事,总有你为我分担。”

  她嫣然一笑,自己不为他分担,谁还能为他分担呢?

  弘文帝但见那微笑迷人,温存妩媚,真正是饱含了感情的,心里纵然小小的不快,也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一夜,便在慈宁宫停留很久,亲自手把手地教儿子写字。

  宏儿本来已经能写自己的名字了。现在,又开始写父皇的名字,一笔一划,在上等的宣纸上,浓墨重擦,端端正正地写一个“弘”字。

  弘文帝哈哈大笑,如获至宝,拿起来晾干:“哈哈,宏儿真是聪明,瞧,这字写得多漂亮?”

  芳菲但见父子俩鼻尖上都是墨汁,好笑道:“太晚了,明日再写了。”

  弘文帝回头,见她捧来润燥的冰糖雪梨水:“陛下,秋日干燥,你操劳过度,喝一碗甜汤再去休息。”

  那是一种被温存的对待,真正有点儿贤妻的样子了。弘文帝心花怒放,接过甜汤。端碗的时候,手捧着她的手,一阵暖意。

  小太子也捧着小碗,一口一口地喝,拿了勺子,“太后,宏儿喂你喝。”

  情潮汹涌7

  小太子也捧着小碗,一口一口地喝,拿了勺子,“太后,宏儿喂你喝。”

  “宏儿乖,自己喝。”

  “不嘛,就要喂太后。”

  芳菲拗不过孩子,喝一口,小孩子开心得眉飞色舞,又走到父皇面前,“父皇,宏儿喂你喝,好不好?”

  “好好好。”

  一口下去,他心花怒放,真真是滴滴都甜蜜到了心里面。

  所有的不快,暂时都烟消云散了。

  太过的甜蜜,让人心都开始沉醉了,一把抱起儿子就往卧室里走:“宏儿,父皇抱你去歇息了。”

  “好耶,父皇,你今晚陪着宏儿睡,好不好?”

  “不行,宏儿,你父皇很操劳,再说,让父皇陪是不合规矩的。”

  小孩子撅起了嘴巴:“太后都能陪,为什么父皇就不行?”

  弘文帝哪里管什么规矩不规矩?亲热地在他的小脸上亲一下:“儿子,父皇今晚陪你。”见芳菲不悦,立即又道,“我就陪着宏儿,等宏儿睡着了就走。”

  芳菲摇头:“陛下,你这样下去,会把孩子惯坏的。”

  弘文帝不以为然:“宏儿这么听话,就陪他一次有什么不好的?再说,我小时候,巴不得有人这样掼我呢!只可惜一直没有……”

  父母就是这样,自己童年缺乏了什么,以后,就常常有意无意地,把这些加倍地送给自己的子女,仿佛是一种隔代的补偿,自己心理上的一种安慰。

  芳菲完全没有办法,只得由他。

  抱了儿子躺在小床上,可小孩子不罢休,依旧抱着父皇的脖子,磨磨蹭蹭的:“父皇,你也睡。”

  “好好好,父皇也睡。”

  手伸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