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六宫无妃 >

第468章

六宫无妃-第468章

小说: 六宫无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驿站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

  太子发出的是“日行六百里”的最快速的命令。而芳菲等上路,虽然已经算得日夜兼程了,但是没有驿站提供的方便,而且,她们没有替换,一天不过行走两三百里,所以远远地滞后了。

  因此,李奕早在半个月前就得到了消息,几乎每天早晚都要率人在附近的几个小镇巡逻,查看陌生人的消息。就在昨夜,他还派人去了那个小镇,但是天晚没见人,巡逻一阵就撤了。谁料,刚一走,芳菲等就到了。

  皇后策7

  所以,才会有芳菲一声大喊,农人们便起来拼死抵抗的原因。

  芳菲这才明白,原来这一切,都是太子安排的。她暗叹一声,自己又一次和太子翻脸争吵,最后还偷偷地跑了,不知道他在皇宫里会气成什么样子。

  但觉自己和太子之间,也不知道分歧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一些心里的芥蒂,本来,也许彼此都是为彼此着想,但是,做出来,说出来,总是往相反的方向。

  李奕当初收到太子的十万火急的密信,便明白,皇后偷偷出来,如今见皇后的脸色,更是猜到二人之间肯定发生了什么不愉快。

  他低声道:“娘娘,殿下真是很担忧你的安危。”

  芳菲放柔了声音:“我知道。”她忽然眨了眨眼睛,悄然道,“李奕,我其实是偷偷跑出来的。殿下肯定气坏了,嘻嘻……”

  李奕见她眉飞色舞的,心里一松:“殿下也不是生气,他是担心,否则,就不会发出这种密函了。”

  尽管没有抓住林贤妃,但是芳菲骤见故人,心里松弛又脱离了险境,好不开心,嫣然一笑:“李奕,你真是我的贵人,每一次遇到你,我便化险为夷了……李奕,这是你第二次救我了,多谢你。”

  “这是属下分内之事。”

  阳光下,冯皇后还拿着匕首,精神那么振奋,仿佛一头异常活跃的小豹子,奔跑得满脸红晕。

  这让李奕见识了她的另一面,总觉得每一次见到她,总有不同的感觉。

  李奕心里也高兴莫名,但是,他性子沉毅,语气还是淡淡的,只掏出水囊递过去:“娘娘,你也喝几口水吧”。

  芳菲喝了几口,但觉又饥又渴,李奕立即道:“娘娘,先去我府邸休息片刻,用过午膳,我们就上路。”

  “也好。我也该去看看我的封地如何了,李奕,这两年,真真是多亏你啊。”

  皇后策8

  “也好。我也该去看看我的封地如何了,李奕,这两年,真真是多亏你啊。”

  说到封地,李奕脸上真正露了喜色,急忙道:“娘娘,春耕了,我带你去看看这片土地……这今几年,还算有点发展……”

  岂止是有点发展!

  这两年的休养生息,这片本来就很肥沃的土地,简直焕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时,芳菲才真正心情大悦,放眼看去,但见田间地里,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金灿灿的,开得十分灿烂。再远一点,是成片的麦田,水稻……沿途,是连绵起伏的树林,并不密集,也不算什么高山,但是满眼都是青枝绿叶。

  这和平城随时一望无垠的皑皑白雪,满目苍黄是迥然不同的。南方的天空下,连空气都是清甜的。

  她深深的呼吸一口气,但见不远处的牧场里,更是牛羊成群。那牧场是依照山势建立的,随意的休憩了围栏,牛羊就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放牧,吃草。而且草也可以种植。这也和北方的逐水草而居不同,这种畜牧是在农业的基础上为辅助的,加上南方风调雨顺,很少出现大面积的干旱,因此,牛羊都长得十分肥壮。

  李奕一边走,一边给她介绍这些庄稼的收成,牛羊的出栏,她听得津津有味。

  不一会儿,已经到了李奕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是很简单的一大栋围栏的院子。墙不高,但是看着非常古雅,都是就地取材,用一些木头建立。

  李奕本人曾经出任工部尚书,北武当的大多数园林设计,都是他亲自规划的。只是这两年,罗迦励精图治,并不大兴土木,所以,就把他这工部尚书外派——名义上是为皇后做大总管,其实是真正在外面实践农业和土地改革的问题。

  他对这一点心知肚明,所以,更是卖力。几乎算得上是这一大片土地的父母官。

  皇后策9

  对于这片土地的经营丝毫也不大意。

  他经营北武当园林尚且如此,经营自己的治所,当然更不大意。芳菲放眼看去,但见那院子以蓬门迎客,上面是不经意种植的蔷薇,正是春天,开得正艳丽;而院子的围栏上,更是爬满了各种各样的腾花植物,整栋院子,完全是笼罩在密密麻麻的花架和爬山虎上一般。尽管这些腾花和爬山虎尚未长起来,但是,芳菲已经可以想象,到了盛夏季节,这些植物,将会如何密密匝匝地遮挡住整个的屋子。

  芳菲顿觉饥渴尽失,惊喜地呐喊:“天啦……这一片都是我的么?”

  “对!娘娘,这是你的。这一片土地,全部都是你的。”

  芳菲哈哈大笑着已经冲了过去。

  进门的时候,方才见到端倪——那门开在低端的地势处,沿着一个斜坡下去,全是绿色植物覆盖,仿佛一座天然的石穴,其实,绝非洞穴——那只是一个巧妙建筑的门,里面便是厕所。

  芳菲从未见过,就连厕所也修得这么巧妙,而且根本不耗费什么材料——完全是巧妙地利用地形。

  就算是皇宫里,也没有如此清雅。

  芳菲这才真正是叹为观止,就连战争的阴影,连自己杀过人或者几乎被杀,都忘记了。

  沿途的自然风光令人眼花缭乱,真正坐下吃饭的时候,芳菲对这间“餐厅”已经无法再惊叹了——

  餐厅也是在一个花架之下——那是一种常春藤搭建的花架,用草泥糊墙,外面四季变换植物,又开了一整面的琉璃,既明朗,又荫凉,真真算得上是冬暖夏凉,别有情趣。

  芳菲忽然想起昔日自己在北武当的屋子——那漏雨的屋子,经过李奕之手的改造,忽然就变得那么明媚,那么大方。

  李奕,果然没有愧对他的工部尚书的职务。他在这里,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

  皇后策10

  如此一个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创造出自己的天地和乐趣,倒真是难得。

  再看桌上,全是最新出来的时令小菜,但凡肉菜,也是新鲜的。每一桩,每一件,全部出产自这片土地。

  当雪白的米饭呈上来时,芳菲再也不客气了,端起碗就大吃大喝起来。

  李奕看着她每一样菜都吃得津津有味,仿佛无比的鲜美,眼里情不自禁地便露出了笑容。

  直到两碗饭下去,芳菲才有精神说话,这时,旁边已经多了一碗汤,李奕的态度,十分恭敬,却又友好:“娘娘,这汤是用我们的一种野菜烧的,你尝尝……”

  清汤入口,唇齿留香。

  芳菲好不惬意,长叹一声,方才道:“李奕,我真真觉得,外面的日子,完全比皇宫里的自在。幸好我偷偷跑出来了。如果不出来,我这一辈子也无法见识这片美丽的土地……”

  李奕微笑道:“娘娘,不是有一年一度的千里拉练么?”

  “对对对。是有拉练。以后,我每一年都要出来。呆在皇宫里,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实在是太无趣了。”

  她放下饭碗,看到来上菜、收拾的,都是当地的小厮,以及一些粗手大脚的妇人。面上都透出一股子和善的质朴。恭敬,卑微,但是,一点也不显得猥琐,下作。

  显然,这些人对李奕都非常服帖并且尊敬。这让她想起那片屯兵耕作的庄稼汉,那种彪悍的勇猛。

  她笑起来:“李奕,当地人的收成如何?”

  李奕已经拿了厚厚的几本账册过来:“娘娘,你看,这些都是这两年的记载。我也调查过,他们的收成也很不错……”

  芳菲拿了账簿,但见上面密密麻麻的,小道牧草,大到耕牛,每一样的收成都有详细的记载。然后,还有一本单独的账簿,是记载这片土地上的庄户的经济情况。李奕专门用了一种红色的笔记下来,画成曲线图,和其他庄户对比。

  皇后策11

  皇后的封地之外,是另外一些鲜卑小贵族的封地。他们实行的是奴隶制度。也就是说,耕作的全是奴隶,不但所种植出来的东西,全部要交给贵族们,而且,他们的人身都依附着奴隶主,奴隶主可以对他们随意打骂,甚至残杀。一个奴隶主杀了一个奴隶,只需要赔偿一头毛驴而已。甚至,很多情况下,那些真正有权有势的奴隶主,杀了奴隶,根本就无人过问,如杀了一头猪狗一般。

  而李奕这里,将奴隶们全部放还,让他们成为自由民,他也不为庄户们提供任何的食宿,而是把土地分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耕作,自己成家立业,自立门户。每年,只按照所收获的东西,三七分成。庄户们得七成,上缴三成。

  这样一来,庄户们的积极性自然大大地提高,因为,耕种越多,收获越多,自己的收入也越多。

  而且,彼时,就算在南朝,在齐国,许多的赋税,也基本上是四六分成或者五五分成,李奕这里的七成,是最高的。而且,天随人愿,这两年都是风调雨顺,无论是庄稼还是畜牧业,都是大丰收。

  庄户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自然对李奕就忠心拥戴。以至于,风闻出去,很多流落的难民,都远远地来投靠。

  李奕几乎是来者不拒,全部招纳下来,各地安置,开垦荒地。所以,这些年,各地的奴隶此起彼伏的闹事,李奕的这一大片领土上,从来没有任何奴隶造反的事情。

  就因为如此,也引起了后患,就是许多其他奴隶主的领土上,奴隶们都坐不住了,纷纷要求其他奴隶主,也仿效李奕的做法。

  但是,这正是罗迦和芳菲希望达到的效果。如果不这样,根本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变革。

  芳菲仔细地看那些记录,注意到李奕在人口数上标明的注解。在当时,一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是是否强大的最有利的标志之一。

  皇后策12

  芳菲仔细地看那些记录,注意到李奕在人口数上标明的注解。在当时,一个国家,人口数量的多少,是是否强大的最有利的标志之一。

  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人口大约是1200万,到了汉高祖刘邦西汉初立的时候,人口约莫是1500万;到了汉平帝原始二年,也就是公元二年,人口达到了5959万的高峰值。这也是汉朝最鼎盛的一个阶段。但是,到了西汉末,王莽篡权开始,内乱四起,大规模的战争爆发,直到光武帝统一,建立东汉,公元57年统计的时候,人口只有2100万了。直到末期157年,才恢复到了5600多万。

  可是,好景不长,随后,便陷入了三国乱世,然后是两晋,南北朝的对峙。这一段时间,几乎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止过。每一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战争,直接或者间接地死去。

  每一天,每一年,饥荒,旱涝,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