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重生之嫡高一筹 >

第50章

重生之嫡高一筹-第50章

小说: 重生之嫡高一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乐芊瞪了他片刻,将藏在袖中的剪刀反手抵向自己的咽喉,“你不让我进去,我就死给你看!”
  小九懵了,“你就是要自杀,也不应该跑到我们侯爷这儿来啊……”莫名其妙!
  许乐芊真急了,“你让不让我进去?!”
  “您进去就是,千万别想不开。”小九没办法,只得让出路。
  季青城回来的时候,就觉得气氛不对,在门口停下了脚步。
  小九跑过去,轻声回禀了几句。
  季青城挑了挑眉,转身要走,又吩咐了一句:“去把裴孤鸿请来。”
  




☆、第六十八章 酝酿

  “世子若是不来呢?”小九没什么把握。
  “不来的话,你就不要回来了。”季青城又思忖片刻,进了院子,却闪身去了厢房。
  小九去了紫薇苑,三催四请,话说了一箩筐,摆出了不达目的是打死也不肯回去的架势。
  裴孤鸿虽然不愿,却不得不点头同意,去往书房,路上很是不解:“他找我做什么?今日是醉得太厉害了吧?”
  小九但笑不语。真醉得太厉害,又怎会视摆明了投怀送抱的美人如无物?
  进到书房,小九站在门口,笑嘻嘻地躬身请裴孤鸿入内。
  裴孤鸿走进了室内。
  “世子爷?”
  “你怎么会在这里?”
  许乐芊和裴孤鸿同时出声。
  许乐芊无力地跌坐到椅子上,先前酝酿半晌的情绪一扫而空,绯红的脸色慢慢趋于平静。白忙了。
  裴孤鸿转身唤小九:“你家侯爷呢?怎么回事!”
  小九挂着殷勤地笑,“侯爷稍后就回来了,您二位坐坐,想喝什么茶?”
  裴孤鸿不耐烦了,“到底有事没事?我走了!”
  门外却传来嘈杂凌乱的脚步声。
  许氏心急如焚,不顾小九的搭话,由许乐莹扶着,径自进门。看到里面的两人,总算松了一口气。
  许乐莹却心生不悦,看向许乐芊的眼色有点儿冷。
  上当、被利用的感觉很强烈。裴孤鸿到了此时,倒不急着走了,坐下来,等许氏和许乐莹见过礼,让小九上茶,“你家侯爷既然请我过来,总该好生招待,把他的极品毛尖给我尝尝。”
  许氏偷眼等了许乐芊一眼,说了两句闲话,带着两个侄女告辞。
  裴孤鸿只找季青城,“把他给我拎出来!”这叫什么事?许乐芊来找他,他却把自己请来当挡箭牌,实在是可恨之极。
  过了片刻,季青城步履闲适地走进来,还好心情地询问:“茶还能入口么?”
  裴孤鸿把已经端起来的茶盏丢回到桌案上,“看到你,谁还有心喝茶?你这做派,委实可气!”
  季青城解释道:“实在是无计可施,只好请世子过来解围。哪日世子若是被人纠缠,也可找我帮忙。”
  “你当我是你么?哪里会惹出这等风流帐!”
  季青城讶然一笑,这种话,裴孤鸿竟说的脸不变色,着实不易。
  倒也难怪。外人总是把别人的处境看得清清楚楚,对自己却是当局者迷。也罢,大概过些日子,裴孤鸿就会明白了。
  许氏回到房里,厉声训斥许乐芊:“还以为你回房收拾东西去了,你倒好,跑去书房做什么?是不是想把许家的脸面豁出去、对侯爷投怀送抱?!”
  许乐芊脸色涨得通红。
  许乐莹只是问道:“世子真的是被侯爷请去的?不是有人想在书房勾引世子,想让侯爷做人证吧?”
  许乐芊听出言下之意,委屈、羞惭就演变成了怒火,“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中意的人,旁人就都会高看一眼么?”
  许乐莹冷冷的道:“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你真正钟情的人到底是哪个!”
  许氏不耐烦地喝道:“都给我闭嘴!”八字还没一撇,就开始争风吃醋了?着实是让人头疼。随后,她对许乐芊挥了挥手,“你给我回房,明日我就将你送回去。”
  许乐芊仍是甩手就走,到了院中就给了贴身丫鬟一巴掌,“世子和侯爷你都分不清楚么?世子去了,你跑回来请夫人做什么?”
  丫鬟委屈地哭道:“可女婢亲眼看着侯爷进门了啊,之后就连忙回来通禀了,并不知侯爷又去请世子了。”
  闹了半天,是季青城的主意。许乐芊心酸不已,回到了房里。
  许氏在里面隐约听到外面的动静,叹息一声,一面命人煎安胎药,一面安抚许乐莹,“乐芊不是那种人,她若是中意世子,不会等到现在才显露出来,更不会因为侯爷而在先前做出那么多傻事,你连这点都看不透么?”
  许乐莹惭愧地笑了,“方才一时没有转过弯来,现下已然想通了。”
  “你性子沉稳,这样最好,我们……”
  “夫人!”外面有丫鬟语气急切地道,“表小姐闹着要上吊呢!”
  “什么?!”许氏心里一急,连忙起身,却头晕目眩,身形摇了摇。
  “姑姑您没事吧?”许乐莹上前扶住了许氏。
  “照这么闹下去,早晚被她害得出事!”许氏扶额叹息,缓了缓,去了许乐芊房里。
  许乐芊站在凳子上,双手拉着悬在房梁上的白绫,高声喝住许氏和几名下人上前,“你们若还想把我送回许府,我就死给你们看!来日即便把我绑回去,我还是会寻死!自缢、割腕、服毒……”
  “你闭嘴!”许氏急火攻心,一时真恨不得看着许乐芊死了算了。可这个侄女虽然冲动易怒,却真是说得出做得到的性子,她连忙连连保证:“你先下来!不送你回去就是了,方才只不过是吓吓你,让你日后稳重些。明日我去回了你祖母,不会让她老人家把你接回去的。”
  “你若是骗我呢?”许乐芊不大相信。
  许氏很想哭,何曾想过会被娘家人这般刁难。她和许乐莹以及下人们劝了半晌,许乐芊才依言从凳子上下来。
  正房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想瞒都瞒不住,在正房负责监视卫昔昀禁足的婆子,第一时间回玲珑阁,告诉卫昔昭。
  卫昔昭还在院门外发呆。
  婆子上前说话,她才如梦初醒,回了房里。听了一番话,只是茫然地点点头。
  婆子说完眼前的是非,又说起另外一桩事:“今日赏荷宴的时候,二姨娘去了二小姐房里,说了好半晌的话。”
  “是么?”卫昔昭对这话题很感兴趣,眼神终于专注了起来。
  “是啊。”婆子又道,“二小姐初时被禁足,二姨娘以探病为由,过去了几次,只是都是坐上片刻就离开,奴婢们也就没跟您说。今日就不同了,两个人在里面嘀嘀咕咕好半晌,不知在商量什么事。”
  卫昔晽的事,许氏没帮二姨娘,二姨娘也就不会再对许氏抱什么希望了,自然会找旁人联手。
  可是——卫昔昭蹙眉,心中不解。
  若是换了旁人,此时应该会趁许氏地位尴尬的机会,打压正房,而不是处处针对一个早晚会离开卫府的长女。
  这让人怎么也想不通。
  连大姨娘也是,不论前世今生,其实都没必要处心积虑地针对、伤害自己。可她们却都那么做了。她们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么憎恨自己呢?
  暂时敛起纷乱的思绪,卫昔昭对婆子道:“这些日子,要辛苦你们了。”示意沉星取来银子打赏。
  婆子喜笑颜开地走了。
  睡前沐浴的时候,卫昔昭脑海闪出一个念头:难不成这一切都与母亲有关?难道是因为她们痛恨母亲,连母亲留下的一脉骨血都不愿意放过?
  若是真的,那该是怎样深重的怨恨?
  而母亲,又究竟做过什么让她们至今无法释怀的事情呢?
  父亲已经出征,自己是不是可以着手察明母亲在世时的是非了?答案自然是确定无疑。
  掬起一捧热水,扑在脸上。手触碰到双唇,心弦一紧,如小鹿撞坏。
  闭了闭眼,恍然间,竟朦胧地感受到他的气息萦绕在身边。
  他是酒后无度失了分寸,一定是这样的。
  到明日,他就会全然忘记此事,一定会的。
  什么都没发生,要如以往一样,忽略、忘掉今夜的事,必须如此。
  男子不可信,除非看到他待自己好过待他自身,否则,不能相信、不能在意他任何言行。
  没心情去解读自己对他的印象、情绪,因为认为没必要。她想,她已不能再去付出哪怕一点感情,因为害怕,怕到头来又被欺骗,重蹈覆辙。
  如果今生一定要和一名男子成婚,她愿意接受父亲帮自己做出的选择,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自己一生的安稳,而去和一名男子相互扶持。所谓情,没有又何妨。
  她反复的这样告诫自己。
  可在歇下之后,他的容颜却反复出现在脑海,挥之不去。
  卫昔昭分外懊恼,让人熬了一碗安神汤,喝下之后,辗转反侧多时,终于入眠。
  第二日,玲珑阁的下人都对昨夜宴席上的事津津乐道,夸赞卫昔昭的夺人风采、引人入胜的歌声琴声。
  卫昔昭却是没精打采的,对着账册,按部就班的核对清算。
  三姨娘过来的时候,卫昔昭心中一喜。就算三姨娘不过来,她也正想找个机会过去好好攀谈一番呢。
  寒暄一番之后,三姨娘的第一句话,是让卫昔昭感动而意外的。
  三姨娘语带怅然地道:“这个月的初九,是夫人的生辰,大小姐可曾想过如何祭拜?”
  “就还按着往年的惯例吧,给寺里一些香火钱,让僧人诵经超度。”卫昔昭对这件事已经看开,“自心底记挂的人,哪一日也不会忘记;那些心怀他念的人,也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相互看着都不舒服,不如从简。”
  “能这样想就最好了。”三姨娘赞许地点头。先前,她还怕卫昔昭利用手里有了权力,会大肆祭奠一番。毕竟,卫昔昭与许氏不睦,是谁都看得清楚的事,要给许氏难堪,也不是不可以的。她只是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面上的矛盾还是越少越好。
  卫昔昭明白三姨娘的顾虑,索性把话挑明:“我娘生前就不是喜(。3uww。…提供下载)欢张扬的人,如今人已不在,即便有知,也不会愿意见到我为她而得罪人的。”
  三姨娘一笑,就放下茶盏,想要告辞。
  卫昔昭则又道:“我娘亲的死因,我已知晓了。只是始终想不通一点——我娘卧病在床的时候,我年幼看不分明,可她总该有些征兆,是有心人能够察觉的。前前后后那么多日子,怎么就没有人开解她呢?若时常有人规劝,她会不会有些求生的念头,会不会不舍?”
  三姨娘神色一凛,迟疑片刻才道:“那年的事,大小姐应该记得。夫人把自己关在房里,谁都不见,包括大小姐你也是。夫人虽然平日不计较什么,却很有些脾气,我们这几个姨娘,平日其实都有些怕她。等到夫人病重,我们得知之后,请了郎中来看,她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我们知道是那花儿的关系,可已是那种关头,夫人又坚持,也只得每日奉上。你每次前去夫人房里,都是说几句话就被夫人遣出房,也正是因为这个原由。”
  卫昔昭没接话,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三姨娘。话是说了不少,却都是她知晓、记得的事,并没说到关键处。
  三姨娘犹豫半晌,又道:“夫人称病之前,是收到了一封信件。她无求生的念头,恐怕和那封信脱不了干系。”
  卫昔昭问道:“从哪里送来的信件?”
  “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