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科幻电子书 > 杜鹃声声 >

第17章

杜鹃声声-第17章

小说: 杜鹃声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晚间,十三果然带了酒菜过来,胤禛竟也跟在后边,惠儿和馨兰就有些不自在。桌子摆好后,十三招呼馨兰和惠儿也一起坐,两人俱都不敢,我斜着眼去看胤禛,他看都不看我,自在自己位子上坐着等开席。我恼着刚要去拉馨兰,他却柔柔的吐出一句,“都坐吧,今儿十三生日,也没旁人,拘束了反对不住寿星。”

馨兰和惠儿道了谢才坐下。喝了几杯酒,十三话就多了起来,馨兰本也是能说的,惠儿跟十三本不见外,先前的小尴尬便全不见了,只剩的划拳行令,我于那是最不行的,一圈儿下来,酒几乎全是我吃的,脸也烧的厉害,头早晕了。告饶,十三不依,惠儿忽提起十三阿哥的礼物还没送。我和馨兰都道糊涂,连忙取了琴,唱了先前琢磨好的《红楼梦收尾》“为官的……”一段。

他们继续喝酒,我推脱去嘱咐人准备醒酒的汤。便出门去,因是初一,有满天的星星,我抬头望了会儿,风一吹,酒劲就上来了,索性坐到地上,歪靠在一边的石凳上。有人过来,盖了件衣服到我身上,我也看不清是谁,傻笑一声。指着天空说,“你知道什么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吗?”

那人不答,我兀自说下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不!也不是,是明明知道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同情牛郎织女吗?那是因为他们的悲剧,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剧!所有的!所以你千万不要爱,太伤心,几辈子都伤不完……”

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阵脚步声吵醒,看自己还在地上坐着,连忙起来。是苏培盛带着人送醒酒汤。我本喝的不多,这会儿醒了大半,进屋去看时,只胤禛还坐着,正在喝汤,其余三人,俱都趴桌上叫不醒了。胤禛嘱咐苏培盛去找人来把十三阿哥带回住处,苏培盛走了,屋里顿时只剩我们两个醒着的人。

灯火跳了跳,我的心竟然也跟着跳了跳,也不知为什么,胤禛安静时总让我没来由觉的紧张。

想到还没还他的辫穗子,就去里屋拿了,编了几次,样子看终于可以应付。他接过反复看了看,我直担心他看出破绽来,最后他笑了一笑,便收了起来。想就一个辫穗子,他哪能认的那么准!

一时人来,把十三接走,苏培盛又帮着我把馨兰和惠儿一起安置了,众人离去!

十月底的时候,康熙要朗世宁给他翻译一批外国自然生态科学,因我无太多事,便请命去帮忙,康熙竟准了。

于是每日应过卯之后,便一整日的跟朗世宁呆在景阳宫里,先还只是帮他整理些中文方面的资料,他已知我有些英文底子,便有意每日给我些指导,到年底下来,我的口语大进,也能帮着翻些小资料了,后来他说等年后会教给我拉丁文,前提是我教他诗词方面的东西。我乐的使劲儿抱了他一把,他笑着说,“若黎,你不像宫里的女子,你甚至不像这个时代的女子!”

我只回答了他一句THANK YOU!

第 20 章

康熙四十一年注定了是多事之秋,刚过完年,就先闹出了一件走水事件,火起在太子所处的东宫,虽未成势,但也让人心惊了好一阵子。那毓庆宫是康熙专为太子建的,可以想象康熙有多宝贝他的这个儿子。

火势刚去,我这里火就起来了,刚近三月,我还没来的及赞一回枝头的新柳,就被德妃给叫了去。进宫这么久,跟她在太后那里时有碰面,但并未有深的接触。表面看是个温和的女人,有着一双极美含情目,已是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清朝选秀,虽是重出身,但是能在皇帝那里吃的开,也需得有些先天的优势不可,这德妃显然优势是极强,能那么多年荣宠不衰,色是一面,心机必也不一般了。宫里的女人,我一向没小看过。

随着小宫女一路走,一路思量她叫我何事,十四虽常与我玩,但是他老妈,我一向抱着井水不犯河水态度的。

见了礼,也落了坐,脸上是笑着,眼睛里却是冷的。这一点,胤禛尽得其真传。“一向与若黎姑娘不常走动,今儿冒然去请,姑娘不要见怪才是。”

“娘娘说哪里话,您不怪若黎失了礼数就行。”我客套着。

她笑了一笑,“打听的姑娘是爽快人,今儿本宫也不跟姑娘绕弯子。请姑娘来,为的是十四阿哥。他已在本宫这闹了几次,铁了心要娶姑娘!”说罢眼风扫过来。

我一下子睁大了眼睛,愣在当地。

“我们十四年纪小,糊涂不懂事,姑娘……”她盯着我缓缓地说。

“娘娘放心,若黎知道是非!”我打断她的话,站起身来,“娘娘没别的事,若黎就告辞了。”

“姑娘是明白人,本宫就不多说了。姑娘慢走。”脸上还是笑,眼里还是冷。我气不得她,她是爱自己孩子的母亲。

回去的路上,我越想越气。转角处迎面撞上急走的人,“若黎,我额娘叫你去干吗了?她都说什么了?”

我一个狠劲儿,把十四逼到墙上去,因他已比我高的多,不得不稍掂着脚,才能用自己胳膊肘顶了他的脖子,瞪着他下死劲儿的顶了,直到他脸通红,才松了些,“你先跟她说什么了?你也知道你该娶亲了,怎么还做出这小孩子的事端来?”我恨道。

他很轻易的就把我手臂拿下来,咳了两声。才又拢住我的双臂不让我乱动,“你当我之前的话都白说的?那样你岂不更不信我!”

“要我跟你说多少遍?你……”

“不管你说多少遍,我打定了主意,除了你,我不要第二个人做我的福晋。”他打断我。

“十四!”

“若黎!”

我放松了对十四的抵抗,轻声说,“我知道你打小跟我在一起,见惯了我,那不过是小孩子的一种依赖心理,等你再遇着好的女孩子……”

“我不是小孩子了!就算遇着其他的,你只是你,谁也代替不了。”十四执拗的说。

“好啊!那你现在就去禀告你的皇阿玛,看他是不是让你娶一个比你大十二岁的番邦女子。然后看他给我定个蛊惑皇子罪,把我下了狱,砍了脑袋,你可得好好的记着我!给我立个大点的墓碑!”我咬牙说道。

十四拉着我的手慢慢放松,最后倚到墙上去,手抠了半天墙壁,“若黎,你总是把话说的狠!我都不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

“狠?比这狠的还多呢!我心里什么也没想,就是大家平平安安的把日子过下去。十四,这日子太不平安了!”说后边一句,我不禁心生凄然,当年那个被我逮着逃学的小男孩都长大要娶妻了,他为此心生烦忧,童年的单纯已经离去,等着他的将是一个挽不住的悲剧。我情愿从来不知这些。

“若黎,我常听你唱那个《红豆曲》,常见你一个人坐着发呆,我知道你一个人孤苦伶仃,不是真正的很快乐,所以变着法子的逗你,好使你不得空去想你的心事。你可知道我多希望自己长大?你夸十三哥个子高的时候,我也恨不得胳膊够长,可以把你放在怀里,护着你,不让人欺负你。你有心事尽管想去,可是不用再举目无亲。我好不容易长大了,可以护着你了,你们都告诉我不能娶!不能娶!若黎,不能娶!”十四贴着宫墙缓缓走了,看不清他的表情。

一连几天,耳边都是十四伤心的一直重复“不能娶!不能娶……”手底下那些密密麻麻的拉丁文字全都成了鬼画符,一个都不认识。朗世宁看我神情反常,道我是累了,便让我走走去。

我一步一步挪出景阳宫,却不知道要去哪里。十四说的对,我韩若黎在这紫禁城里孤苦伶仃的,作了难也不知道能找谁去。

不知怎么竟踱到御花园去,我一般不来这里,今日竟胡乱走到了。懒的再走,想就近找个亭子坐,不想康熙的身影慢慢从一边竹林闪了出来,我躲避不及,只好强打起精神来去行礼。

“呵!若黎怎么有空这里来了?听那朗世宁说你学习外文可是上心的很呢!”康熙见了我笑道。

“皇上说笑了,看您今儿心情挺好的。”我也笑着,未免有些吃力。

“来陪朕走走。”康熙招呼我,李德全自觉落在了后边。“若黎来这里几年了?”

“回皇上,这是第三年。”

“喔!想你那时候倔强的看着朕,似乎还在眼前,一晃都三年了,朕又老了三岁喽!”

“您看着一点都不老,听十四说您前些日子还搭弓射箭,箭箭命中靶心呢!那是小辈们都比不上的。”提到十四,我心里一打鼓。忙转了头准备转移话题。

康熙却突然问了句,“若黎今年多大了?有没二十岁?”

我一笑,“皇上,若黎进宫那年是二十三,今年都二十六了,按女人年龄算,若黎都是明日黄花了!”

康熙摇头,“不像,看着不像,是不是常在朕身边,瞅着你这两年都没怎么变。”

“大概是那玉泉山的水养人,宫里的娘娘还有丫头们哪个不是水灵灵的。”

康熙突然大笑着看向我,“怪不得太后喜欢你,若黎说话好听,还让人觉不出假来。”

“您取笑若黎,在您面前谁敢说假话?”

“若黎,跟朕谈谈朕的儿子们!”康熙突然收住笑,语气严肃的说。

我一惊,忙低了头,“皇子们哪是若黎能议论的。若黎不敢。”

“你们那里也讲究这个么?”

“皇上……”我惊呼道。

“说说吧,朕听听,就你的看法。”

我噤了声,过了好一会才说道,“若黎这两年入乡随俗,行为处事也俱都跟众人无甚两样了,您这样是在为难若黎。”

康熙长叹了一声,“连你都不肯跟朕坦诚了,当年那个敢顶撞朕死都不跪的若黎呢?”

我心念一动,抬头看了他,眼前见到的是一个孤独的老人。“皇上,那个若黎还在,只是那个若黎自知自己身份特殊,不敢妄言!皇上您不也是一向体谅的吗?”

康熙不说话,一直盯着我,我也望向他,没有一丝的松动。康熙突然拿手蒙了我的眼,“若黎,你有一双干净的眼睛,朕看着也会觉的惭愧。”

“皇上,若黎听过一首歌这样唱‘世上最是母亲亲,断了骨头还连着筋,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母亲的恩’,唱的虽是母亲,但若黎想父亲大抵也是一样的。您是君主,可也是父亲,他们都是您的儿子们,都是您的骨肉,怎么都分不开的。若黎有幸跟阿哥们相处,知虽有时他们会惹您生气,可都是心心念念惦着您的。”

“好一个断了骨头还连着筋!若黎,朕没看错你。”

我不道谢,也不吭声,直呆呆的看着他。

康熙仰头一笑,“那个若黎是还在,单看这看人就知道了!除了太后,你可是第二个敢这样直愣愣看朕的。”

我红着脸低下头去。

没过几天,在太后那里就听说,德妃已选了员外郎明德之女舒舒觉罗氏给十四作侧福晋,正在请皇上的示下。我已经多日不见胤祯,一是我避着他,我想他应也是避着我的。

一日康熙想要看英吉利的沿海景俗,朗世宁又有别事走不开。便差了我去送,我刚跨入殿门就听到十四吼声,“儿臣不要!”

我一时立在当地,想康熙定是许可了德妃了建议,傻胤祯,跟你的父亲,你抗的过么?你的儿女情长哪比的过他的大清基业。

正呆愣间,十四从里边一阵风的冲出来,差点就撞到我身上,见到我先是一愣,也不理我,身子一错就过去了。

我把文稿交给李德全,却听里边康熙的声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