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道涅 >

第5章

道涅-第5章

小说: 道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被视为纨绔。

可惜,除开老石,他们没人能看明白,其实他们两人从来都只有一个而已。陆客欢就是陆客喜,陆客喜,就是陆客欢。

陆客欢每每想到此处,都不由得唏嘘感慨。从三年前那个夜晚起,他一死,自己在这世上,便是孤零零的一人了,他就独立面对未来了。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能够了解他的感受了。

兄弟!你就在此安息吧!

陆客欢缓缓跪下,重重的在那座空坟前磕了三个头。

“砰!砰!砰!”

三声重响,周围的陆元伯等人听到这声音,纷纷把目光移过来。

陆客欢在那座空坟前跪了一会,死死的盯着坟上“陆客喜”三个大字,顾不得额头顿时红肿。

很久,他才缓缓的站立起来,头也不回的往马车里走去。

只是在临走前,清羽镇新镇那里发生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连陆客欢自己都有些惊愕。

陆客欢静在马车中,听到外面一阵躁动。

透过车帘的缝隙往外看,只见马车旁此刻已是聚集了五六十个悟道者,呈着半圆形堵住了马车的去路。他们对于陆家不敢有任何的过激激动,同时却也堵住马车前行的路表示无形的抗议。

陆客欢看到这阵势微微一笑,他已明白这些人围住马车的缘由。他没有动身起来下马车,他知道此举纯属多余,反而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倚着马车,两眼微闭,静听着外面那些人的争吵声。

“敢问阁下可是陆家之人?”

“你们暂且放心,我等聚集在此并非,想生事只不过前来询问一件事。陆家此次将镇里主事之人带回,究竟是何意?”

“你们陆家可是要将这些事停下来,将此镇撤销!”

“陆家这是要逼死我们吗?”

这些聚众之人不清楚陆家三年历练的缘由,看到陆家将自己调回误以为是撤职回陆家。他们担心这清羽镇新镇不复存在,又要回到以往在云州蛮地的苦逼生活,这便聚在一起寻个说法。

果然只等了会,陆元伯解释清楚。从外面传来阵阵的欢呼声,那五六十个领悟了道的人,大声欢呼,赞叹起陆家的英明来,赞叹起陆家主事的英明来。

一切平息后,马车动了起来。陆客欢半掀起车帘,感受着徐徐的微风拂面而过。他想起陆元伯刚到清羽镇时,他也是保持的这幅人畜无害的笑容。

只是他今日之笑意义不一,因为他看到马车里陆元伯等人那一副轻松的模样,知道自己赌对了。

陆客欢对陆元程很熟悉,他花了三年的时间来研究以往陆元程之前做的事,思考陆元程做事的思路,渐渐的熟悉他的权谋之道。

陆元伯是个物尽其用的人,陆家第二号人物还有这个洞天境界的强者离开凌阳,他不会只安排陆元伯接自己回去的,对他而言显得太铺张浪费了。

不过,恰好在这一带有陆家最忌讳的势力出没,便是陆家之前灭掉的易陈两家的余孽,他们还在做着垂死的挣扎。

往清羽镇的路上,陆元伯等人是这样一副悠闲的模样,没出什么事。那么,陆元程给这两家余孽挖的陷阱,就在他们回去凌阳城的路上了。

风,起了,此时还只是小风,陆客欢感到帘外的清风拂面而来。但这马车越靠近凌阳,那风会越大!

等到大风吹起的时候,是陆元程的手段展现的时候,他要破局。而且对陆客欢而言,也是他展现暗中的獠牙,杀死自己身边这个暗棋的时候。

黎叔,你就再多活几日吧!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七章什么是道(一)

更新时间:2011…10…1910:00:09字数:2083

马车向着凌阳方向前行。

清羽镇乃是西南之地最偏远的小镇,所以到凌阳的路,还很长。

三年来,陆客欢第一次感到自己有这么悠闲的时光,暂时不用担心那些事情了。路途虽然枯燥,但他自己却感到了惬意,能给静心的做许多事。

譬如说:拭剑!

陆客欢临走时带了一剑一壶一包裹,包裹里面有着他需要的东西,而那剑和壶则是他们家唯一传下来的东西。

特别是那剑,不知道是陆客欢家哪位先祖遗留下来的。遗留下来的也仅仅只是这柄剑而已,并无什么与剑有关传说。这柄剑当初的用途,陆客欢的先祖们用这柄剑的人,拿这剑杀了多少敌人,诛灭了多少妖怪,都无半点的记叙在其中。

遗留下来的,仅仅是这柄剑。

恰好,陆客欢对于这柄剑的过去也没什么兴趣,所关心的也只是这柄剑。

拭剑所用的磨砂纸是凌阳特有的玉蓝磨砂纸,这也是三年前陆客欢离开凌阳城时所带的少量东西中的一员,只不过如今已经坏了大半。

拭剑很讲究,并不只是拿着磨砂纸在剑上磨一遍就可以了。

这一次,得缓,下手不能太重;第二次则要加大力度,缓行缓磨;越往后力度越大,对于速度的把握也很讲究。

对陆客欢而言,这拭剑,培养的是自己的耐心。它逼迫自己沉下心来,全心全意的来做一件事,直到把这件事做成。在这马车上,还有另外一个意义,那就是逼迫与自己在一起的人逐渐丧失耐心。

在马车上的第一天,陆客欢就将这剑磨的蹭光亮。

第二天,他还是每天雷打不动的拭剑,有一股不把这硬剑生生软剑,甚至把这剑磨得只剑柄并不罢休的意味在里面。

“你的耐得住性子,很好!”陆元伯开口,颇有赞许之意,“怪不得管家很欣赏你。”

陆客欢点了点头,总算等到了陆元伯开口,这就放慢了拭剑。他想问的事情很多,但这话一问出口,自己的意图就很明白了。

所以,他耐心等着陆元伯开口问话。陆元伯问什么话,他如是的回答就是了,然后引导到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他拿到你的规划图后,连夜审读了数遍,一宿未睡。临走前,他还在研究你规划上所说的事,他断定,若是按照你的规划,这清羽镇的规模日后必定会挤进云州城前五的。而且他拖我给你带句话:清羽城不立,不立此地!”

陆客欢微微有些惊愕,这管家的热情超乎了他的想象。由这管家发展云州,虽然不如自己亲力亲为的好,但有规划在,也不会差道哪去,他便放心了不少。

“你还没领悟道!不过还有你一年的时间,每个人只要在十八岁前领悟到自己的道就可以了。过了十八岁,常人再也无法领悟自己的道了。”陆元伯开了口,便打破了前几天车内的沉闷,询问了起来。他看到陆客欢用小篆所写的规划,感受到上面蕴含的儒家之意,以为他到了道的边缘,想要提点他一下。

“清羽镇三年,一直忙着做事,没有时间来考虑与道有关的事。现在有空闲了,我就拭剑静心,希望能领悟道自己的道。”陆客欢笑道,有关道的事是他想要知道的。

“悟道并不需要静心,也不需要专门考虑,你只需在尘世中行事,便有机会领悟自己的道?”陆元伯知道他还未曾领悟道,提点说道。

“所谓道,便是路。我们要领悟的道,也就是所谓的人路。在尘世间,每个人都一直在努力的生活着,生活着就有未来的路,这未来的路决定了我们要在想什么,要做什么。虽然大部分人知道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但这些人懵懵懂懂,不不得其理。为什么只走这条道而不是其他的道?你怎么走这条道?这条道的前路是什么?这条道的根本是什么?只有你明白了这一切,才算摸到了道的大门。”

陆客欢认真听到陆元伯说的一切,对于道,他还有很多未解的地方:“元伯叔,我想你是如何领悟道的?”

“对于领悟道的人来说,大多是顿悟,我也是。我领悟自己的武道,是在十五岁那年的时候,陆家一个小庄上。那年对陆家来说是最关键的时刻,被家主打压的奄奄一息易陈两家发动了最后的反扑,他们冲向了许多陆家的小庄,屠戮庄里的平民。我亲眼见到了这一幕,看到我自己管辖之下村庄大火连天,里面的平民被易陈两家的人肆意屠杀,惨叫声接连而起。而我,却只能在一旁看着这惨剧发生!”陆元伯回忆起了往事,这事令他有些不快。他叹了口气,脸上现出惆怅的神情。

“那庄子一共有六百多户人,无一人幸免,甚至连庄里的许多孩童,都被活活烧死在里面。看到那幅惨象,我领悟了自己的道,我的武道!我要修炼武道,拥有绝对的力量,保护那些无辜的民众,杀光那些残忍之众!”

陆客欢未曾想到陆元伯的道,竟然这样领悟的。他唏嘘了一声,问道:“家主一手振兴了陆家,他的道是如何领悟的?”

“他的道很奇特,怎么领悟的也无人知晓。家主领悟道前,陆家虽然靠着几个天才在西南之地存活下来,但在三大世家中却居于末尾,受着其他两家的压制。家主当时是陆家着力培养的接班人,希望在他手上将陆家振兴,但他到十七岁时都未能领悟道。所以十七岁那年,家主毅然出走凌阳,立下誓言在云州各地周游,若是领悟不到道再不回陆家。但一年后,他还是回来族中,领悟了自己的道!”陆元伯说道。

看来,陆元程当初周游云州也未曾领悟道自己的道。若非他进了那山洞第一层,恐怕也很难领悟自己的道吧。

他领悟的是山洞第一层的道,回去陆家,便让陆家一统西南。可自己领悟的是第二层的道!

陆客欢对于道,便有了个更深入的了解。三年前,自己在山洞中的机遇,决定了自己的道就会在那时领悟的。

这道很简单,也很复杂。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第八章什么是道(二)

更新时间:2011…10…1921:46:58字数:2415

三年来,陆客欢只要依照本心行事,他在山洞之中领悟的那道的实力便不断的增长之中。

只是他也清楚,自己对于道的领悟,没有半分的增长,依旧停留在三年石壁那阶段。

“那道,究竟有哪些种?我常听说分为什么儒、道‘武几类?”陆客欢问道,话语中微露出急迫之情来。

“这道大体上有三种,一共不超过十种,主要的三种道就是你之前所说的儒道武。“

“有些人追求儒家理念,饱读诗书,为天下苍生,为皇廷君主而活,那么他走的便是儒家之道。“

“有些人追求自然,讲究顺应天意,从天地变化间寻求一切,那么他走的便是道家之道。“

“有些人快意恩仇,惩恶扬善,喜欢将身体淬炼到极致,寻求身体上的突破,那么他走的便是武者之道。”陆元伯说道,为了让陆客欢理解,他又补充道:“选择儒家之道的,被称为儒者;选择道家之道的,一般称为道师。选择武者之道的,被称为武者。”

陆客欢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喜之意:“我在清羽镇见过不少武者,心底总有种感觉,但感觉他们虽然同为武者,但这武者之间却是不一样的。还有那些儒者和道师们,也是这般。”

陆元伯摇了摇头:“这三种道只是大道,一道化万千,每个人的道自然有所区别。譬如儒者便有几类划分。“

“有的儒者心中所念天下苍生,所行的都是济世救民之事,那么他便是儒家正道。而有些人心念权力,讲的是权臣之话,行的是厚黑之术,那么他便是儒家权道。也有的儒者讲究中庸,行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就是儒家中庸之道。你看道师,也有正统道师,妖道,意师,剑仙等分支。至于武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