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第271章

老身聊发少年狂-第271章

小说: 老身聊发少年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宁一脸无奈的看着姑姑哭成了泪人,都不知道她这悲拗是从哪里来的。待听到姑姑说的话,连忙大惊失色道:
  “姑姑您可别!我待表哥跟亲哥哥似的,表哥也是如此。我们当彼此是亲生兄妹,怎么可能成婚呢!您别开玩笑了,您就是求了旨,我们也只有抗旨逃命的份儿!”
  德阳郡主一听连最后的后路都没有了,哭的更加厉害了。
  这时候,从宫里放假回来的熊平正好进了屋,一见娘亲抹着眼泪瞪着表妹,先是眨了眨眼,然后又露出了憨笑。
  “咦,娘怎么哭了?又想爹了?”
  “还不是你们这一双操心鬼!”德阳郡主也瞪了儿子一眼。
  熊平已经习惯了母亲说哭就哭说笑就笑的性格,傻乎乎的点了点头。
  “那是,你是我娘,不操心我操心谁啊。”
  “你!”
  “表哥别说了!”
  熊平见万宁出声,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自家表妹。
  “喏,李锐给的。”
  万宁看了一眼姑姑,不好意思的拿着信跑了。
  只留下德阳郡主和熊平面面相觑。
  “那信……是怎么回事?”
  作者有话要说:我今日做了理疗,牵引了一下,好像好点了。现在每半个小时起来活动十分钟,本来每天六个小时就能写完的要花十个小时,果断缩短字数养养身子。
  小剧场:
  我堂祖母除了长得不好看,什么都好棒!
  顾卿:你小子作死!
  邱冰:你小子作死!
  李硕:你小子作死!


☆、第172章 功德加身

  德阳郡主不得不好好问一遍儿子。她虽然没见过李锐几面;但也知道他是配不得她家万宁的。圣上将他提给大皇子做伴读,明显是要重用;可万宁什么都好;就是身份太过尴尬;即使给了县主的封爵;也只是为了皇家的颜面和万宁不会饿死而已。
  一个“万宁”的封号;已经充分的说明了圣意。他是希望万宁不要再掀起任何不宁来。
  熊平见母亲误会万宁和李锐有了交情;连忙摆手道:“不是这样的,万宁去信国公府遇见了一个和她同年的孩子,是李锐的堂弟,借住在府上读书的;万宁喜欢种花;和他能说到一起去,所以才有信件来往。”
  “不是李锐?”
  “不是李锐。娘你想什么呢,陆珺和表妹乃是手帕交,怎么会和李锐有了交情!”熊平见他娘眼泪说收就收,忍不住叹了口气,“总是要避嫌的啊。”
  “也是,陆家丫头和李锐退了亲,虽然没有婚约了,但总是曾经有过。我们家万宁那性子,就算和李锐认识了,也不会深1交的……”德阳喃喃自语了一阵子,又好奇地问儿子:“那堂弟是谁?什么来路?”
  “叫李钊,是信国公府老家的堂亲,关系很亲密的那种。李钊是嫡子,母亲也是出身世族,有个庶兄,就是二甲传胪的那个李钧。”
  “有庶兄啊,那家教不太好……”德阳郡主一听到这里就没了兴趣。“罢了,大概是小孩子互相投缘。你盯着你妹妹一点,不要老是接触,毕竟是外男。”
  “我哪里盯得到,我一天到晚都在宫里。你不带她去信国公府,她不就见不到李钊了。”熊平觉得他娘小题大做,别说还只是两个孩子,就算她家表妹看上了什么男孩,她表妹一不要为家里挣产业,二不要给家里顶门柱,随便嫁谁都行。反正她有县主的封地和俸禄,嫁谁都饿不死。
  她是宗室之女,还怕谁给她气受不成。
  德阳郡主和熊平在看待婚事这问题上自然是截然不同的。但她也觉得儿子有一点说得对,那就是她只要不带万宁去信国公府,就什么都不怕了。
  话说万宁回了屋子,看了李钊的信,不知道为什么一阵欣喜之情油然而生。
  李钊居然会算账看帐?他居然被邱老太君叫去帮着理家?!
  他还会种菜养鸭。邱老太君到底是什么神人啊,为何几个孙子教的东西都和别家不同?是因为他们家没有小妾,所以男人也要帮着妻子管家吗?
  万宁自动将顾卿美化了一大圈,顿时觉得自己的手帕交陆珺和李家嫡长孙解了亲事十分可惜。若是有个这样的夫君,怎么嫁都不算吃亏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熊乐和仇靖也回到了京城。两家人早早就在京城外等着自家的主子,见到主子无事,这才一边派人快马回府报讯,一边有家人在宫门口留着等着两位大人进宫述职后接回家去。
  此次仇靖倒是没什么事,熊乐糟了一番大罪。他先是落水,后又撞到树干上,受了一些内伤,当夜发热又得了风寒,回来以后颇憔悴了不少。
  楚睿对自家的妹妹德阳是有感情的,见他为了巡查水情一事九死一生,差点没让她妹妹当了寡妇,实在也是过意不去,不但好好的嘉奖了一番,还给了他一个“待诏”的身份。
  所谓“待诏”,就是随时等待天子传唤之人。大多是有一技之长,随时听候皇帝的召唤进行咨询的。熊乐有了“待诏”的身份,虽然依旧是虚职,但天子近臣的虚职和在外闲散的虚职不可同日而语,这一赏赐,几乎就是一步登天了。
  仇靖和熊平此次在江南做了不少事,仇靖更是带着秘密的使命——搜集江南各世族的受损情况,以及拒绝开掘圩田的人家。
  至于在水灾中罔顾百姓性命的、对抵御洪灾玩忽职守的,楚睿也早就拍了监察御史早下了江南,一个都跑不掉。
  两人带了皇帝的赏赐满面春风的回了家,其家人们经历了大悲大喜,自然是一阵抱头痛哭,而后夫妻私话,儿女绕膝,自然不必多言。
  李茂随着仇靖的归来这几天也是累的够呛。洪灾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洪水退去后百姓的安置和清理淤泥等后置事项。八月以后势必要重征徭役,各地兵员也要调集到南方维持秩序、帮助赈灾等。
  他这几日又宿在了宫中,几乎没有回过家。
  留在江南的张玄却不知道朝廷已经开始谋划赈灾和调集人手了,他跟着几位师兄师弟,带着留下来的道众,在江南各地奔走,帮助受伤的人治疗伤势,替已经死去的人渡化,让他们早日入土为安,以免产生瘟疫。
  整个道派的道士们为了以此事博得圣眷,都汇集在江南做着安抚民心,协助安置流民的工作。只是人心毕竟是肉长的,起先也许只是为了巩固道教的地位,动机并不纯粹,可是见了洪水呼啸而来,淹没村庄和大地,举目望去,四处一片汪洋,水面上漂浮着衣物、断垣残壁、牛羊家畜、人的尸体,实在是触目惊心,再不纯的动机也要变成慈悲心肠了。
  张玄下山游历时,也曾遭遇过地动,更在京城见过西城的雹灾,对于灾民并不陌生。可是哪一次都没有这次让他这么震动。
  房屋倒塌不计其数,树木被连根拔起,一夜之间,好好的乡民失去家园,变成了流民。即使是世家大族也有不少毁于一旦,更别说这些乡民了。
  下游因为贪官污吏贪污河工之款,受灾远比上游更加严重的多。田庐坟墓尽皆淹没,甚有扶棺而走骇骨无存者,灾民饥不得食,寒不得衣,号哭之声闻数十里。
  张玄在一处窝棚里和几位会医的师弟从早诊治到晚,药草全靠来南方之前各地准备的一些常用药草,到了此时已经接济不上了。
  他们苦有一身医术,却无药可用,无计可施,眼见着伤者病者在窝棚里痛苦悲号,张玄耳边充斥着这些声音,实在无法再待在这间窝棚里,忍不住冲出了棚子,站在棚外的空旷之地上,看着远处还在奔走的同道们愣愣出神。
  洪水决堤之后,再也没有发生暴雨,而是连续出现了无数个大晴天。炽热的阳光直接照射下来,几乎像是要熔化所有东西那样的照耀着一切。
  天地之间开始出现了“游丝”,所有的东西都扭曲成一种海市蜃楼般的样子,远处的道友们全都嘴唇裂开,头发干枯,浑然没有了刚开始动员百姓时的道骨仙风。
  如今连净水都变得十分宝贵,无论是清理伤口还是救助已经脱水的人,水都成了另一种药物,半点不能浪费。更别提拿来洗脸洗澡了。
  病人实在太多了。无数百姓知道有道士在这里施医赠药,都以一种蜂拥而至的速度将受伤受病之人送来。来这里的道士大部分都通晓医术,即使是如此,人手依旧是不够。
  张远不会医术,但他也在力所能及的帮着忙。他要负责挤出病人伤口化脓的脓水,给中暑的人更换额头的毛巾,还要用他犀利的剑术将已经溃烂无法治愈的伤口上的腐肉削掉。
  石益把他们干净的中衣撕成一条一条的,然后放进锅里煮沸。这个大太阳的天,只要一个时辰的暴晒,布条就可以拿去用了。因为许多道士都把中衣拿出去用了,以至于很多人只穿着一身空荡荡的道袍,里面什么都没有,看起来十分可笑。
  可是这时候没有人会笑。也没有人会计较自己或别人究竟是什么形象。
  张玄突然想到了自己离京前,邱老太君和他说的话。
  她让他多看看“凡夫俗子”,多看看“世间百态”。当他看明白了,就知道“道”的真谛。
  那时候,他以为天君说这个话,是因为有无数下凡来帮助凡人渡劫的仙君会隐藏在这些凡夫俗子里,会来点化与他。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有看到有一个人像天君那样浑身上下都充满“道意”之人,见识的恰恰真的都是“凡夫俗子”。
  可就是这些“凡夫俗子”,包括自己带来的各方道友,让他触碰到了“道”的边缘。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天君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想让他看见人世间的苦难,以及凡间之人自救的过程。每一次大灾大难,从未有过什么天君下凡救苦救难,凡人能度过每一次的劫难,全是靠人自己的力量。
  人即是“道”,即是“神”,即是能够“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万物毕竟不是刍狗,自然能与天相争,活出属于自己的路来。
  为何还要求飞升?当你连“人”的极致之道都没有触及的时候,又怎么能看到属于“仙”的道路?
  张玄又一次顿悟了,他带着满心的领悟跌坐于地,闭眼坐在这滚烫似烙铁的大地上,犹如坐在山中蒲团之上那般的宁静。
  有一个弟子领着一群人从另一边来到这处窝棚,他身后的每个人都背着巨大的背篓。他是前往未受灾地区去讨要药物的嫡系弟子。
  远远地,他就对着窝棚呼喊了起来,石益和张远听到他高兴的声音,便知道他这次不辱使命,成功带回了需要的东西。
  他们奔出窝棚,却一眼看到用着道家“悟道”姿势坐在烈日下,却仿佛置身于龙虎山清凉的祖庭一般的张玄。
  小师弟蹦跳着几个跃步到了聚集之处,笑嘻嘻的给几位师兄拱了拱手:
  “本地的大户和未受灾的医馆都把药捐出来了哩。有几个医馆还派了医员过来帮忙。寇师兄和张玄师兄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
  他的话突然一顿。
  “咦?这么热的天,张玄师兄在那里打坐干啥呢?”
  张远看着满身清爽的张玄,露出一脸羡慕。
  “这家伙,说不定真的是我们之中唯一能飞升的……”
  “这大热天悟道了,真是邪门……”
  张远没有开过天眼,石益作为入门最早的大师兄,却是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